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為何寺院大門叫「山門」或「三門」

為何寺院大門叫「山門」或「三門」

為何寺院大門叫「山門」或「三門」



山門又作「三門」,乃大乘佛教及叢林之象徵。本義為寺院正面的樓門,為禪剎七堂伽藍之一。後引申發展出以下幾種意思:

1. 寺院正面、最外層的樓門,稱山門;


2. 寺院的一般稱呼。通常寺院為了避開市井塵俗而建於山中,故凡寺院必有山林,因此稱山號、設山門,名「山門」;


3. 泛指寺院為山門。後世即使造於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稱山門。《高僧傳》曰:「支遁於石城山立棲光寺,宴坐山門,游心禪苑。」


4. 寺院全體有時亦稱山門。

關於「山門」一詞,《法苑珠林》卷三十九有關於荊州河東寺的記事:「寺開三門兩重七間。」日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記載:「西國僧佛陀波利空手來到山門。文殊現老人之身,不許入山。」而於大華嚴寺條載:「院內大眾相送到三門外,捫淚執手別。」金閣寺條載,「出金閣寺三門,尋嶺向南」等。

為何寺院大門叫「山門」或「三門」



禪宗盛行以後,寺院都設有山門,山門亦是寺院的大門,或正門。《敕修百丈清規》卷一〈聖節〉曰:「啟建之先一日,堂司備榜,張於三門之右,及上殿經單俱用黃紙書之。」卷六〈日用軌範〉曰:「食罷出寮,不得出三門。」一般出家人修行,以寺院內為界限,僧侶沒有特殊情況,不能離開寺院。《百丈清規》將寺院的開山祖稱為開山,其他寺院稱為諸山,或採用山門作為一寺一山的稱呼。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中印國情不同,佛教也發生變化,山門隨之變革。印度出家僧眾按律制是托缽化緣,行乞頭陀,沒有固定的場所。在中國,出家人居住的地方,多以寺院為主。後禪宗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及支柱,寺院道場稱為叢林。中國佛教為了不違背佛陀制戒精神,一般禪宗僧侶在沒有悟道之前,以行腳參學為主。若悟道後,僧侶被請去擔任住持,但也是有年限的。因此中國佛教有這樣一句話流傳:「萬年常住流水僧。」寺院是基本固定的,但僧侶還是以流動為主。其山門是寺院的代稱,亦是佛教的代稱。亦應符合大乘佛教的核心精神,表達空、無相、無願的思想,故稱「三解脫門」,指得解脫至無餘涅槃之空、無相、無願等三種法門。

為何寺院大門叫「山門」或「三門」



三門的內涵豐富,表法意義深遠。三門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脫門之表法意義。修行佛法的次第:信、解、行三者為象徵,非必有三扇門。根據《大智度論》卷二十所載:「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則從一門。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佛地經論》卷一闡述:菩薩進趣菩提所修之三種法門。即:(一)智慧門,知進守退為智,知空無我為慧;依智故不求自樂,依慧故遠離貪著。(二)慈悲門,拔苦為悲,與樂為慈;依悲故拔一切眾生之苦,依慈故遠離無安眾生心。(三)方便門,正直為方,外己為便;依正直故生憐憫一切眾生心,依外己故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智慧門屬自利,慈悲門屬利他,方便門則自利利他雙行。然三門雖分,實則不二,智即悲,悲即智,是為智悲雙行以攝化眾生而成方便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佛來佛斬 魔來魔斬」是什麼意思?
應多看家人的優點和功德
煩惱綿綿無盡期 教你消除煩惱的妙法
打開心量,懷隨喜心
拜了那麼久菩薩,到底什麼是菩薩?

TAG:南普陀寺 |

您可能感興趣

寺廟建在市井之中,為何大門卻叫山門?
西北最大的山門——天門山
古代四大探險分支:摸金門、搬山門、卸嶺門、發丘門,簡介及行規
南山如濟:山門
寧國山門洞石刻
山門歌者:五台山裡閑說禪……
蘇州天平山門好玩嗎?
《古迹尋蹤》恩佑寺與恩慕寺山門
齊岳山,風光迤邐,像一座巨大無比的山門,橫跨湖北西部
五台:山門大開 只待有緣人
俠客行中龍木兩島主為什麼可以堵住少林寺山門七天七夜之久?
大聖一心學藝,為何菩提祖師堅決趕他下山?你瞧山門前寫的啥
金剛怒目《夢幻西遊3D》手游普陀山門派技能首曝
冬季五台:山門大開 只待有緣人
魯智深的靠山到底有多硬?大鬧五台山,沒人敢把他逐出山門!
實觀!東台市觀音禪寺天王殿、鐘鼓樓、山門奠基暨居士樓落成慶典灑凈法會圓滿成功!
孟夏遊皖南,寧國山門洞(1)
夢幻西遊:策劃新丁,爆料花果山門派技能圖,花果山終於要來了!
想要法術還是毒奶?《夢幻西遊3D》手游普陀山門派登場
智造體驗館登錄佛山門窗博覽會,架起門窗行業頂級展示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