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淺談文房收藏新亮點:古墨

淺談文房收藏新亮點:古墨

來源:盛世收藏網


近些年來,在各大拍賣會上,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大型的小型的,中國古代文房用具專場異軍突起,成交戰果表現的非常搶眼。藏墨是文人的雅逸之舉和情懷寄託。把玩收藏古墨將成為今後收藏拍賣市場上下一個「風向標」。 墨,是文明的產物,它具有「落紙如漆,萬載存真」的功效。歷來備受文人雅士、書畫名宿的青睞。在當代社會,收藏古墨被越來越多的收藏愛好者喜愛。在拍賣現場,只要有古墨出現,拍賣現場都會異常激烈,那麼為何收藏古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呢?

淺談文房收藏新亮點:古墨


喜愛古墨的人應該知道,古墨的收藏頗為不易。一是墨為書畫消耗品,極易損壞;二是保存難、存世量小。寒來暑往、冷熱交替、霉潮侵襲對墨品都有直接致命的影響。眾多因素導致古墨流傳下來十分不易,精品更屬鳳毛麟角。 當前,收藏拍賣市場上拍的大多為清代、民國時期的墨品,其中珍玩觀賞墨、集錦墨(套墨)、文人自製(用)墨、御制墨成交落槌率最高,由此可見古墨的收藏價值在不斷的升溫。


墨是書寫和繪畫的重要材料,其品質不僅影響書法、繪畫的藝術表現力,而且影響藝術品的保存和傳播。歷代文人多有藏墨之好,宋代蘇軾和明代畫家董其昌都愛收藏墨錠。古代藏墨鑒賞之風,至嘉靖、萬曆時期更盛,並開始出現成組、成套的叢墨。


在我國制墨歷史上,名家輩出。宋代有潘谷、張遇、葉茂實等,潘谷手制「松丸」、「狻猊」等墨,「遇濕不敗」,「香徹肌骨,磨研至盡而香不衰」,被譽為「墨中神品」。明代是徽墨的鼎盛時期,最著名的制墨名家有羅小華、程君房、方於魯。羅小華的桐油墨、程君房的漆涸墨、方於魯的名貴葯構墨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程君房自詡「吾墨百年之後金不換」。此明代三大家的墨式多樣,裝飾華麗,圖案精美,爭奇鬥豔,「五嶽真形閣」、「東嶽泰山贊」、「九鼎圖」、「百雀圖」均是珍品。清代有曹素功、汪近聖、胡開文、汪節庵四大制墨名家,其中曹素功的「紫玉光」、「蒼龍珠」,胡開文的「御園圖墨」、「御制棉花圖」,汪近聖的「耕織圖」、「羅漢贊」等古墨,圖案精美、人物刻畫細膩,裝潢考究,空前絕後。1915年,民國休寧胡開文出品的「地球儀墨」獲巴拿馬世界博覽會金獎。

古墨依其作用分成御墨、貢墨、自製墨珍玩墨、普通書寫用墨、禮品墨、葯墨等七類。墨從製作原料劃分,有煙墨「 target=」_blank「>油煙墨、松煙墨、油松墨、硃砂墨、選煙墨、特煙墨等。油煙墨質地堅實、細膩、耐磨,色澤烏黑髮亮,但用膠量較重。松煙墨的特點是墨色黑,但缺少光澤,膠輕質松,入水易化。好墨具有「質細、膠輕、色黑、聲清」的特點。


從質地來說,要能區分新墨和舊墨。例如,新墨帶灰色,舊墨純黑朗潤,色澤純黑,色感厚實。舊墨有一股自身的古樸淡遠的馨香之氣,且顯出一種古樸的色調。新墨常有怪味,使用時常粘筆,這是膠質太重的緣故,古墨由於年代久遠,膠質自然退去,故書定流暢,墨色醇和。古墨佳品墨質堅如玉石,表面絲絲起發理,顯示渾厚氣魄;顏色黑而帶紫,手掂沉重。


再看古墨表面的漆皮,凡年代越遠,漆皮越顯渾厚,並呈現蛇皮斷紋,與古琴上漆皮斷紋極相似。又像古瓷開片,有紋不裂,隱蘊在漆皮之間,同時閃出藍色光彩。近現代仿品漆皮上沒有蛇皮斷紋,只有斷裂紋。


相關鏈接:


墨質鑒別

鑒別古墨要多見實物,多作比較。墨質堅如玉石,表面光潔,細紋如發,光澤隱現,氣魄渾厚者,就是好墨。墨質鬆軟,表面粗糙,缺乏光澤,就是次品。好墨上的填金金質優良,金色沉著,日久往往呈赤色。若金色淡黃如黃銅色,就不是上品。藍、綠敷彩若用石青石綠,總是好墨,若用普通顏色則是常品。外加漆衣的墨,年代越遠漆衣越顯得渾厚,並呈現蛇皮斷紋,與古琴相似;也有的紋雖不明顯開裂,但裂縫隱約可見,與古瓷開片相似。


風格鑒別


鑒別古墨還要了解不同地方的制墨風格。明墨傳世少,地方風格不易分別。清墨傳世多,其風格大致可分為 3種:①歙縣墨。雋雅大方,煙細膠清,使用的香料,裝墨的匣子十分講究,如汪節庵墨常貯以飾有彩色花卉的黑漆匣,十分精美,並有特殊的香味;②休寧墨。華麗精緻,多飾以金銀彩色,往往用漆皮,尤多供珍玩的套墨;③婺源墨。絕大多數供下層人士使用,是大眾化的東西,特點是「樸實少文」,也決非都是劣品,如詹雲鵬的「金盤露」,質量優良。


年代鑒別


鑒別古墨的年代一般要依據墨上的年款,如明「龍香御墨」有宣德元年款,清御墨「耕織圖」有康熙甲午年款。貢墨和私家訂製墨中有年號的更多,如康熙戊戌和己亥年安徽巡撫李成龍進呈的「太平萬歲」,雍正丁未年范時繹進呈的「天章煥彩」等。有時還可根據「避諱」字鑒別年代,如清康熙帝名「玄燁」,於是可根據「玄」字的避諱與不避諱區別康熙前後乃至明清墨的年代。另清道光帝名「寧」,而休寧是個造墨的地方,因此,凡墨上「休寧」的「寧」字缺末筆或另換一字的就是道光時或道光以後的製品了。後人為了圖利,也有時偽造年款,在古墨精品邊上或他處挖一個小槽,用墨蠟填平,乘蠟未乾時用一個刻好的金屬模子打上年號等,干後再加以打磨或略施金色,如康熙葉元英墨有的被加上雍正年款(有雍正年款的墨在清墨中是難得的),墨很精美,年款字跡也端正清晰,但若用火在年款上燒一下,便蠟化字消,真相大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收藏 的精彩文章:

集藏金銀幣的收穫與樂趣
經濟轉型,文化產業能做些什麼?
冷門印章咋收藏:名家作品更具價值
金融資本與文化產業融合障礙何在?

TAG:新浪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古墨:文房收藏的「潛力股」!
古代文房:水盂、墨床
古墨:文房類收藏的「潛力股」
文房雅趣 墨盒
文房四寶 筆墨紙硯的歷史由來
墨池文房測評丨墨楚 蒜頭型 雞距筆,挖掘隱藏的個性!
筆筒收藏:文房清供一枝獨秀
文房四寶——墨水
古人文房清賞之物:玲瓏「硯滴」
文玩收藏之文房用具!
崖柏隨型筆筒:文房新貴,木留余香
文房藏珍|老墨專場
國學熱!《新墨香》端午文房四寶齊上陣
古代文人的文房雅玩
文房四寶中的翹楚——歙硯
鳴彩藝術:文房小器物收藏,銅製印盒
寶劍:文房之中見豪氣
文房藏珍——精品磚硯欣賞
文房清供 古玩里的價值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