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赤水玄珠》一書中,真有讓人變聰明的神葯

在《赤水玄珠》一書中,真有讓人變聰明的神葯

在《赤水玄珠》一書中,真有讓人變聰明的神葯,不過製作超難


《赤水玄珠》全稱《赤水玄珠全集》,作者名叫孫一奎。成書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


孫一奎,字文垣,號東宿,他安徽休寧縣人。生活於明代嘉靖至萬曆(公元1522—1619)年間,是我國明代著名醫家。


在《赤水玄珠》一書中,真有讓人變聰明的神葯



孫大夫在學術理論上頗有建樹,有書上這樣介紹他:尤其對命門、三焦等理論研究,均有個人見地,為人決死生多能效驗,臨證投劑屢起沉痾,學驗俱豐,故名噪當時。


明末年間,孫一奎行醫遇到一個貧苦農民,妻子因為產後休息不好,患上了子宮下垂的毛病,丈夫請來一位女科醫生,女科醫生讓患病的女子吃一百帖補中益氣湯,這補中益氣湯可不是便宜葯,每帖需人蔘三錢,服滿人蔘二斤,子宮下垂的毛病才會痊癒。


在《赤水玄珠》一書中,真有讓人變聰明的神葯




在《赤水玄珠》一書中,真有讓人變聰明的神葯



(這些讓人變聰明的藥方記載在599頁的健忘門裡)

讓一個農民買2斤人蔘,這純屬是不切實際的胡說八道,孫一奎叱喝走了那位女醫,然後給農民開了一個偏方,他讓農民從地里割來二斤韭菜。將韭菜煎取濃汁倒入盆中,再取二斤重的生石灰,投入盆中,石灰溶解時,就會發出的「噝噝」聲,讓病婦乘熱坐到盆上,先熏後洗。這個方子簡單,還少花錢,只用了三日,農婦的病,就慢慢好起來。孫一奎的醫名,四方傳頌,聞名遐邇。


之所以將孫大夫行醫的事,放在前面,就是說一個問題,孫一奎是一個靠譜的大夫。



在《赤水玄珠》一書中,真有讓人變聰明的神葯



我看過一本民國時代的書,一位鄉紳給他的兒子(不太聰明),搞了幾罐子孔子大聖枕中丹,這孩子吃完後,小宇宙爆發,最後考進了北平一座著名的學府。

但關於吃完丹藥,人變聰明的記載少之又少。小編分析,有兩種情況,一個是這葯根本不管用,服藥人上當後,不好意思說。第二種情況,是這葯管用,服用者為了達到智力超越旁人的目的,保密不輕言。



在《赤水玄珠》一書中,真有讓人變聰明的神葯



「狀元丸」,又稱「子弟聰明第一方」。

【配方】:菖蒲,遠志各15克、白茯苓、巴戟天、地骨皮各12克、人蔘5克。


【用法】:用去皮白茯苓、糯米共研為粉,與諸葯和勻,另取石菖蒲煎取濃汁,去渣。與諸葯末攪和為丸。日服3次,每次服30~50丸,溫開水送下。


【功效】:服此方能開慧增智,提高記憶力和學習成績。現代醫學證實,此方確具安心養神、開竅益智之效。亦適用於緊張學習階段種所出現的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等。


試看其中的幾味葯,菖蒲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將列為上品,說它「開心孔、通九竅、明耳目、出聲音,唐代名醫孫思邈則說它「久服身輕、聰耳明目、不忘、不疑惑、益心智、高年不老。



在《赤水玄珠》一書中,真有讓人變聰明的神葯



再看遠志


遠志為遠志科植物遠志的乾燥根。性溫,味苦、辛,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的功能,


遠志在《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並視其為養命要葯。評價該葯主咳逆傷中,補不足,除邪氣,利九竅,益智慧,耳目聰明,不忘,強志倍力,久服輕身不老。」


人蔘就不說了,是中國人都知道那玩意大補,就是吃多了流鼻血。



在《赤水玄珠》一書中,真有讓人變聰明的神葯



不過,還有一個加味狀元丸,具說更管用,配方是這樣的:


「狀元丸」,方用「人蔘、白茯神、當歸、酸棗仁、麥門冬、遠志、龍眼肉、生地黃、玄參、硃砂、石菖蒲、柏子仁,共為細末,獖豬心血為丸,如綠豆大,金箔為衣。每服二三十丸,糯米湯送下。」謂其能「專補心血,寧神定志,清火化痰。台閣勤政,勞心燈窗,讀書辛苦,並健忘、怔忪、不寐及不善記而多忘者,服之能日誦千言,胸藏萬卷,神效。


這方子里有兩種東西不好弄,一個是獖豬心血,另外一個就是金箔為衣。前一個是鬮割過的豬的豬心血。


後一個是薄薄的金箔衣,金箔確實可以服用,這個沒有啥懷疑,因為金子也是一種葯。



在《赤水玄珠》一書中,真有讓人變聰明的神葯



小編自小就想當作家,故此讀了很多書,大約有五六千本的樣子,看過一些奇奇怪怪的書,也知道不少奇奇怪怪的事,跟您說一下狀元丸的事,第一不是做廣告,第二也不是慫恿您去買葯,而是請您跟著小編的筆,了解一下這傳說中的聰明神葯,增加見識,不亦樂乎。(千萬注意,如果您非得任性地按方抓藥,首先要去問正經的中醫,確定療效,本人因為沒有親身試驗,故此,對療效概不負責)


關注更多好玩有趣的歷史內容,請加微信公眾號lichuchu430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解密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大解密 |

您可能感興趣

民間小故事之黃帝失玄珠
祖師親傳玄珠歌,坐煉功夫運五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