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影視|《海街日記》——「在周而復始的生活里握手言和」

影視|《海街日記》——「在周而復始的生活里握手言和」

如何評價是枝裕和的電影 《海街 Diary》?

知友|扭蛋機

是枝裕和還是那個是枝裕和。

只是他把自己打磨得更通透、更圓潤,也更平和了。

這種清淡、平和,就如同他自己所說的:「停下腳步,挖掘腳下微不足道卻更柔軟的事物。」


1

廣州一俟入夏,人便懨懨地,懶得出門,也不想動彈,只是在家裡對著一隻落地扇,聽風葉聲嗡嗡地響,讀書、看電影,或者泡在網路上漫無目的地瞎逛。

唯一的樂趣,是等待夜幕降臨,調一杯冰鎮的 Screwdriver,從電腦中翻出一部電影,一點一點地看。這時候,是枝裕和是很好的選擇。

比如《海街日記》。

時長 128 分鐘的電影,改編自吉田秋生的同名漫畫,驚心動魄的戲劇衝突,被埋藏在很深很深的故事紋路里,鏡頭對準生活中的瑣屑家常:梅酒、海鮮咖喱飯、魚排海鮮飯、魚生吐司、定食;以及濱海道的櫻花、老宅里的梅樹、穿過鎌倉的火車;和服、煙火,還有沙灘和海浪。

看完心裡想,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真是很不容易的事啊。」就像張愛玲說的,「熱鬧之中捎帶一點凄涼。」

這裡,每個人都熱騰騰地活著,戀愛、工作、生活,從臉貌到舉止、神情,有種一絲不苟的誠懇;然而,在她們心底那些看不見的幽微角落裡,又有著不足為外人道的小小隱秘和哀傷——它們互為表裡,互為因果,最終在周而復始的生活里握手言和。

四季流轉,人來人往。

「你看啊,生活嘛,也無非就是這樣。」

2

希臘神話中有一個著名的故事:弒父娶母。

弗洛伊德由此將男孩的戀母情結命名為「俄狄浦斯情結」,相對應的,女孩的戀父情結被稱之為「埃勒克特拉情結」——在古希臘神話中,埃勒克特拉參與殺害了自己的母親,後來被用以概括女性在兒童時期形成的戀父憎母情結。

《海街日記》中,導演是枝裕和把這一心理現象貫穿全片,其中尤以香田幸的塑造最為凸出。

大姐香田幸,很早就肩負起照顧兩個妹妹的責任,冷靜、理性,而且堅強,開篇就展現出一副長姐如母的溫潤形象。

然而,沒有人想到的,她卻是最離經叛道的一個。

她成為別人婚姻里的第三者。那個男人的脾氣、性格,與她父親極為相似。

後來,在參加完父親的葬禮準備離開的火車上,她下意識地對淺野玲說,「搬過來和我們一起住吧。」

那一刻,與其說是同父異母的姐姐對妹妹的憐愛之心,不如說是一個介入別人婚姻的母親對未來女兒的愧疚之情。

香田幸面對的情感難題是,在忠於自我的愛情和道德倫理中的兩難困境。

在鎌倉的老宅里,她一直安慰淺野玲「沒有人有錯」,本質上其實是在安慰自己。

這些話與其說是在告訴淺野玲,不如說是在撫慰自己——「本來嘛,生活那是二元對立非黑即白那麼簡單的。」

同時,她對父親表現得越是厭惡——「即便他曾經很親切、很和藹,說到底也不過是個惡劣的父親罷了。」——說明她心裡越是在意這位父親。

沒有這一細節,後面的轉變——「他雖然不是個好父親,但也許是個好人也說不定呢。」——也就談不上順理成章。

故事的尾聲,和淺野玲站在山上,香田幸大聲喊出,「爸爸是個笨蛋。」

然後,她選擇與準備飛往美國的男友和平分手。

也許她看到了自己即將造成的另一樁悲劇,於是選擇踩下剎車;也許她只是幡然憬悟到:

這所謂「忠於自我的愛情」,其實根本不算什麼愛情,只是對父親的某種移情。

坦白講,就故事外殼而論,這很容易拍成一部爛俗的電影。

是枝裕和厲害就厲害在:

他拋棄了一切辣眼睛的狗血情節,將電影徹底沈浸到生活中去,最終在平淡如水的家常中贏得了和解。

這是一種高超的敘事技巧,稍有不慎便可能淪為沈悶的紀錄片。

好在這些擔心是不必要的,影片中的每個人物都構建得十分紮實——既未刻意迴避人性中的陰影,也沒有悲天憫人地放大生活中的苦難——他只是平靜地講述這個故事,以一種寬宏的視角,仁慈地注視鎌倉的四個女孩,並把答案還給生活。

3

老二佳乃和老三千佳。

因為父母離異時年齡太小,這兩人受到的心理創傷,反而沒有香田幸那麼大。

無論是對父親還是對母親,佳乃和千佳都表現出不置可否的態度,大致是:「啊,他們分開了,可也就這樣吧。」

遠不及香田幸表現的那麼激烈,甚至調侃自己的父親,「那就是第三個女人了,真能幹。」

非要說有影響,也就是在擇偶上能略見端倪。

開篇 4 分鐘左右,在去參加父親葬禮的火車上,佳乃說,「總感覺心裡不舒暢,說是爸爸,已經十五年沒見了。」而千佳卻好奇地問她,「爸爸很溫柔的吧,不是還一起去動物園玩過嗎?」

這段對話的信息量很大。

首先是佳乃。

彼時,她大概和淺野玲相仿的年紀——中學生,不大不小,略略能獨立生活,但又談不上成熟。

這種年齡,最是容易被兵荒馬亂的長輩們拋到了腦後。因此,她童年最親密的長輩,反而是學校附近的食堂阿姨。可見,對於幼年那場變故,佳乃更多的是強烈的「被拋棄感」。

成年之後,那種生活落魄、被主流遺棄的人,對佳乃就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她在這些人身上看到童年的自己,由此產生一種衝動,想去愛他們、保護他們。但這種人往往又是混蛋,於是她就這麼一次次地失戀、受傷,再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新一輪的惡性循環。

好在她的性格也比較沒心沒肺。

失戀了,天塌不下來。喝大酒,睡大覺。隔天醒來,該幹嘛,還幹嘛。成年人的愛情不是偶像劇。相愛時的快樂,分手時的利落,都是必備的禮儀。

而千佳,因為年齡太小,彼時她有外婆的貼身照料,所以對愛的匱乏感遠沒有佳乃重,更多的是對父親的朦朧憧憬與想像。

在她模糊的記憶中,父親是個很溫柔的人,這多少影響了她的戀愛傾向。她跟同樣平和、溫柔的店長在一起,多少有某種補償心理在作祟。

4

淺野玲……

啊,我能說廣瀨鈴真的好萌嗎?!(這樣會不會很像怪蜀黍誒)


這個角色是整部電影中最讓人心疼的角色。

她聰穎,早熟,敏感,懂事,乖巧,堅強,心思細膩……誒,還有什麼適合讚美的詞語啊?!語文沒學好遇到這種情況真是拙雞。

在這部電影中,淺野玲面對的情感難題是:與自己的身份和解。

她的母親是第三者,破壞了別人的家庭。

這種情況,一般我們會說,「這不是你的錯。」但淺野玲卻遇到了香田幸——和她母親有過相似經歷的姐姐,香田幸告訴她,「這不是她(淺野玲的母親)的錯。」

簡單的一句話,突破了傳統的倫理偏見,道出了婚姻與愛情的複雜性。

哪有黑白對錯,不過是冷暖自知罷了。

從剛踏入鎌倉老宅時的小心翼翼,到逐步卸下心裡的負擔,這其中,香田幸功不可沒。

更準確地說,是淺野玲和香田幸,互相解開了彼此的心結。

5

所謂「飲食男女」。

食物既是慾望,又象徵對死亡的反抗。

無論是日本黃金一代的電影大師,還是新浪潮的幹將,都熱衷於在電影中埋藏味蕾的印記。

從小津安二郎到是枝裕和,食物承載著人間煙火的脈脈溫情,是撫慰、傳承,精準定位著來處的坐標,也記錄了成長中的苦難與溫馨。

《海街日記》中,梅酒,這種日本家家戶戶都會釀造的果酒,就成為維繫、傳承親情的紐帶與象徵。春賞櫻,夏釀酒,日子就是這麼過下去的。

淺野玲剛到鎌倉老宅時,雖然不會喝酒,但也樂於、或者說渴望融入這個新的家庭。

其中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和三位姐姐一起釀酒、飲酒,醉了,說幾句胡話。姐妹間的隔閡,一點一點地消融。

後來,香田幸把外婆留下的梅酒送給母親,母女握手言和,很有一種克制的體面與溫情。

佳乃,前面說過,家庭遭遇變故時,她正處於長輩們無暇顧及的尷尬年齡。

所幸有海貓食堂的二宮阿姨,給予了她足夠的溫暖。因此,她始終對二宮阿姨的定食念念不忘。

千佳,開篇 3 分鐘左右,三姐妹圍在一起吃飯,她嫌腌菜口味太淡,又放了些醬料,香田幸責怪她,「我說你啊,會得高血壓的,像外婆那樣。」可見佳乃的口味,是隨外婆的。原因是,父母離異時,千佳年齡還太小,不得不由外婆貼身照顧著。

淺野玲,父親生前做的魚生吐司,一直是她最珍貴的味蕾記憶,也側面印證了她的看法,「父親是個很溫柔的人。」

6

很多人覺得日本電影新浪潮一代,遠不及黃金一代的大師們視野開闊、有深度。

我覺得這多少有些求全責備。

事實上,是枝裕和也表達過「不想成為小津安二郎接班人」的意思。

平心而論,是枝裕和的電影,既能刻畫人性的幽微,又能呈現慾望的纖細,同時不乏詩意的鏡頭美學,難得的是越來越從容、恬靜,有種舉重若輕的達觀。

《海街日記》這樣的電影,多看一部,都是觀者的幸運。


「閱讀原文」
下載「知乎日報 App」
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小事|萬磁王的一天
還在比較「唱功」的人,聽不懂李宗盛
旅行|個人如何去南極旅遊?

TAG:知乎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披著重口味的小清新——無節操爆笑泰劇《娘娘腔的日記》|耽美影視
《鬼怪》-《哥哥》-《藍色大海的傳說》在線影視搶先看
從《牽手》 到《我的前半生》,中國影視劇小三變遷史!
仙俠、玄幻網路小說改編,《遮天》和《神墓》影視劇還要等多久?
《西遊記》、《封神榜》、《人工智慧》……影視劇里的橋段都在這裡變成現實
《魂斗羅》《未來日記》《至高指令》影視化版權落定劇本·製作·選角進入「籌備進行時」
馬雲贊馮小剛的《芳華》,傳聞參演周星馳新片,網友:心系影視圈
日本影視劇中的日本出版界:《食夢者》《重版出來!》《校閱女孩》《戰鬥吧!書店女孩》
康康日記:去中國影視大樂園看電影
《楚喬傳》鸚鵡,網友神評論「鸚污」盤點影視劇中的網紅小動物
黃子韜的影視之路
青春網劇《楊樹街》在焦作影視城舉行開機儀式!
企鵝影視、七瞳映畫達成合作 《末日曙光》將動畫化
中日科幻小說與影視動畫漫談
《藍色大海的傳說》-《舉重妖精金福珠》-《鬼吹燈》-在線影視搶先看
今日影視:神奇女俠
朴燦烈的影視之路
陳偉霆《我門》影視版
【影視】《大鬧天竺》會玩,柳岩都成「哪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