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于非闇:幫助我的一些古典文藝理論

于非闇:幫助我的一些古典文藝理論

于非闇:幫助我的一些古典文藝理論



我是研究過一些古典文學的,如《左傳》《史記》和散文詩詞等,這對於指導我的繪畫創作,都取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使我懂得如何開始構思。民間的一些繪畫傳達,哪怕是片言隻字,也都給我以很大的啟發。祖國的古典文學藝術有一個共同之點,就是在創作構思時都要求時出新意(包括主題思想內容和布局結構、遣詞造句),擺脫老一套,給人以新鮮感的感覺。那些表達主題思想內容所使用的語言和手法,有都是那麼響亮明白,通暢易懂,使人容易接受,易於受它的感動。這對於我學習繪畫創作來說,是有很大啟發作用的。下面我只引出一些更加具體的理論,作為例證。


于非闇:幫助我的一些古典文藝理論








唐韓愈的《送孟東野序》說:「非三代兩漢的遺產,主題的思想內容要尊重」聖人之志「,布局結構、造句遣詞務要去掉那些陳腐的老一套。我學寫散文,歲沒有什麼成就,但是用這幾句話來學花鳥畫,二十年來確實給我以很大的啟發,例如學習遺產我只學習唐宋的繪畫,元以後的只作為參考。又如學習寫生也就專從新鮮形象中找尋素材,避開陳腐的老套。特別是解放後我懂得了為誰服務的問題,因之在主題思想內容上也就逐漸地充實了。


南齊謝赫的《古畫品錄序》在他未說」畫有六法「之前,首先提出」圖繪者莫不明勸戒,著升沈,千載寂寥,披圖可鑒「,這和做文做詩一樣,首先要注重立意,要求時出新意。立意就是說這幅畫的主題思想內容和形象的真實生動,這也就是唐王維山水賦中說的」凡畫山水,意在筆先「,唐張彥遠的《歷史名畫記》上說的」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在作詩文上又叫做「宗旨」或簡稱「皆」。在詩文上的「宗旨」要求明暢通曉,它與繪畫的主題要求明確生動,道理是一樣的。我們再看一下謝赫對畫家所要求的「意」;他評顧駿之說「皆創新意」,他評張則說「意思橫逸」,他評顧愷之說他「跡不逮意」,他評劉頊說他「用意綿密」,評宗炳說他「意足師放」。可見民族繪畫自古以來首先注重的是立意,這就意味著在構思時主題要明確,形象要生動,和作詩作文所要求的一樣。


我自1935年學畫以來,每作一幅畫,即照著作詩文那樣要求創立新一代。我對創立新一代,除注意主題明確、形象生動外,就連構圖用筆用色等也包括在內,比如,我畫北京的牡丹,在三十多種名色當中,我只選出幾種名色。北京的牡丹,枝幹經過冬天的防寒束縛,開花時不夠自然,同時葉片乍放,形象缺少變化,我總是取夏天充分發育的葉形,初秋恢復自然的枝幹,特別是故宮御花園百餘年前的老乾。我把這些素材一年一年地搜集起來,我就掌握了北京牡丹比較充分的資料,反映它的繁華富麗,表達它的活色生香,自然就容易創立新意了。在古代畫以牡丹作主題的,總是畫塊石頭,把牡丹江的老乾隱在石頭後面,或者只畫折枝牡丹,有的只畫幾跟豎干,這對於構圖來說,是與牡丹的富麗堂皇不相稱的。畫家們只在春天找形色,未看到夏天姿態百出的葉片,初秋曲屈盤錯的老乾,那隻好畫塊石頭,遮掩了事。韓愈說「唯陳言之務去」,姚最在《續畫品錄》(公元551年)中說:「雖質沿古意,而文變今情」,我品牡丹不死守陳法,而要使它盡態極妍,比真的牡丹還要漂亮鮮艷,正是這些至理名言來驅使著我。謝赫所說的「氣韻生動」,惟有能夠創立新一代,才有可能做到「氣韻生動」。


「師古人不如師造化「這句話,我最初時總是學陳老蓮和趙子固,從畫面上找生活,不知道從生活中找它的特徵,不但在用筆運墨死守陳老蓮、趙子固,而且既或有一些有新意的東西,反倒認為是不合古法,不像古人,根本忘記了有我自己在內,更談不上我自己的風格。這樣差不多有一兩年。凡是沒見過陳老蓮、趙子固畫過的東西,我根本不敢畫,對」唯陳言之務去」、「創立新意」,文變今情等至理名言,幾乎全部忘記。甚至連我那位民間畫家老師的教誨,如何養花、如何養蟲鳥,如何制顏色,都被「與古為徒」這一思想給拋到九霄雲外了。我自覺悟死臨古人的不對,我這才就所看到的花和鳥進行寫生,覺得從生物中塑造形象,比從古畫中去找、去摘、去硬搬要豐富的多,並且也比較容易。由此,日積月累地花鳥進行寫生,用鉛筆寫生。後又進行一次或兩三次墨筆線描,直到現在,就完全掌握了我所描繪過的花和鳥的形態和特徵,由比較和分析而提煉出它們各自不同的典型形象。同時,還不斷地從古人作品中汲取了許多滋養品,用來補我的不夠。我起首在進行對生物的寫生時,還依然是忠實於物象,照抄物象。學習了一個不太短的時期,覺得花和鳥有的可以「入畫」,有的不「入畫」。

入畫不入畫是古代民間畫家流傳下來選擇畫材的名言。那就是說在選擇描繪對象時,要認識到哪些合適,哪些不合適,從而提煉、剪裁和塑造。我自覺學陳老蓮的竹子、趙子固的水仙,不如面向真竹子、真水仙去找創作材料。我的經營積累漸多,又進一步懂得哪些合適,哪些不合適,我這樣用功下來,才逐漸掌握了它們具體的各自不同的形象。我在南方見過二十幾種竹子,六種不同養法的水仙,鸚哥綠的斑鳩,白紫相閭合株的辛夷玉蘭等。有的得以朝夕觀察,有的卻只能默記它們的一瞬,或是一兩分鐘,這就對於用鉛筆速寫以及入畫不入畫又發生了困難問題。為了克服上述困難,我曾從民間「真傳」的畫家河作中,體會到默寫的方法,專記特點,專找丘壑(平凡之中找它們的不平凡),其餘部分估計可以不去記的就大膽地捨去,練習既久,默寫的方法,可以做到閉目如在目前,下筆既在腕底了。但是以前認為是平凡的,遇到幾個不平凡的,又發現有的平凡,有的卻更不平凡。這樣積累經驗越多,越有充分的比較和分析的能力。我至今仍在繼續努力中。


以上三項是對我在花鳥畫創作上起著決定性作用的理論。另外,除已在「中國花鳥畫是怎樣發展下來的」述說中所引述元代以前的理論外,我覺得「形神兼到」、「兼工帶寫」這兩句話,也是我要努力去做的。「形神兼到」是從謝赫六法中的「氣韻生動」演繹下來的,它首先是要創立新意。新意就包括著形與神,包括著整體的「氣韻生動」。 「兼工帶寫」是骨法用筆的引申和發展,為了達到「形神兼到」,在創作時,就要考慮到「兼工帶寫」這一表現手法。這兩句話是互相適應、互相因依,而不是對立的。


(本文內容摘錄自於非闇《我怎樣畫工筆花鳥畫》)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寫意菊花《扇面白菊》步驟詳解
康淑貞白描花卉
日出如此壯美,你還睡懶覺嗎?
郭味蕖:寫意花鳥畫的用筆和用墨

TAG:國畫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代表中國古典哲學的《易經》,分為內部理論和外部理論,一共有十個理論
淺論古典賞石的文化特性
殊途同歸:理論物理學與古典哲學跨越千年的相逢
聽,那些古典的愛情:古琴MV《鳳求凰》
古典文學喜歡用詩詞開頭和結尾,真的很美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儒家的那種古典和文雅,張旭光書法欣賞!
中國古典詩歌的文本類型與闡釋策略
最美的十首古典愛情詩詞,不負相思意
古典詩詞中的那些「錯過」
古典女人的最愛,誰敢說復古的它不時尚?
如何捯飭一個古典優雅的書房?
誰說古典風格的畫兒就一定無趣?
讀古典詩詞,品歷史故事,悟人生哲理
中國古典傢具的結構有哪些?
當蝌蚪文變成古典樂大師頭像,誰是你的最愛?
有一種古典美 叫劉詩詩
有一種美,叫古典的愛情
古典詩詞中「反常合道」藝術手法
論妝容我們不輸於任何一個國家!這才是古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