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出生長大的中國"移二代",講述自己的故事

美國出生長大的中國"移二代",講述自己的故事

導讀


我許多去過中國的朋友一樣,我在「美」思「華」在「華」思「美」。」


根據聯合國發布的2015全球移民報告,中國移民輸出數量連續上升,目前已經排在全球移民輸出國第四名的位置,預計2016年,將上升到第三位。美國是中國移民最想要去的國家之一,美籍華人目前也達到了452萬,是美國最大的亞裔群體。我們先就生長在美國的第二代移民(俗稱ABC)來看,來看看網上對於ABC的印象:

美國出生長大的中國"移二代",講述自己的故事



儘管每個群體都有自己的共性,但是這個群體中的每一個個體都有著自己的特性,與其在群體共性中人云亦云,不如我們來看一位ABC真實的美國成長經歷,為我們了解ABC的生活提供了一個多維的角度。知乎上曾有一位名為Brain的華裔講述了自己的真實生活。Brain稱,先來看一些有意思的東西Chinese American Humor / What Kind of Asian Are You??Brain稱,不確定提問者想要怎樣的答案,但可以來說說他的生活還有朋友。我們來看一看在ABC這個群體中,不同的個體是如何講述自己的生活。

美國出生長大的中國"移二代",講述自己的故事


關於身份


如果有人問起,我會回答我是亞裔美國人,如果繼續追問,我會答是華裔。很少人會回答「華裔美國人」。很少人這麼說,所以我覺得這個詞念起來怪怪的。也很少人會回答「美國出生的中國人」,在中國土生土長的人倒是常用這個詞形容我來著。


和我許多去過中國的朋友一樣,我在美思華在華思美。我稱這種感覺為靈魂的時差混亂,身在曹營心在漢。在美國當周圍同齡的華裔用中文打打鬧鬧的時候我總若有所失,感覺與他們的世界格格不入。而當我真正回到中國有時也為文化差異苦惱不堪。總之,做華裔美國人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足夠敏銳的話,你可以在華裔和美籍兩個身份之間自如轉換。

美國出生長大的中國"移二代",講述自己的故事 點擊播放 GIF/401K


關於教育


如你所料,我所學的知識大多數都是關於美國的。我會唱美國國歌而不是中國的。我了解美國和歐洲的歷史而不是中國的。我的數學一直很「棒」,因為在小學四年級教乘法之前我已經學會了,並且在那之後,我一直是數學尖子。小學時,家庭作業幾乎都包含了一些故事,比如,蘇西去銀行存她的硬幣,她一共有15個硬幣加起來是$2.25。請問她的硬幣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組合呢?


另外,我們還有一些研究課題,比如,寫出你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並描述他/她的貢獻。或,設計一個科學實驗。實驗結果是什麼?有什麼科學道理?偶爾也有總而言之,家庭作業一天大概要花半小時。初中作業也是這種形式,只是課題主題會更複雜小組合作更多,一天大概花一小時寫作業。

美國出生長大的中國"移二代",講述自己的故事


關於中文


我的亞裔美籍朋友幾乎都參加了中文學校。中文學校不同於普通學校,它通常是當地社區組織的,在周六或周日有幾個小時的課程。儘管發音不是很標準,我的朋友們大都會說基本的漢語。這些就夠他們在家和爺爺奶奶交流了稍微好一點的一些朋友在家能說廣東話或者上海話,經常是這樣,他們的父母對他們說中文,他們用英文回答,之後的對話父母有時也會改用英文繼續。有些朋友試著在家常說中文,我有兩個朋友可以讀中文書。


我五歲時,父母把我送回中國和祖父母呆了一年。那時候我學了拼音和一些基本的單詞(還有達到美國小學五年級水準的數學)。那一年對我的中文學習意義重大。後來我上初中的時候父母給我報了中文學校。會讀拼音真的使我與眾不同,因為我能夠使用漢語詞典,讀懂簡單有注音的文章,正確地朗讀辭彙。

在中文學校的優異表現推動著我繼續學習中文。高中時,我將中文作為的自己二外學習。我開始在家說漢語而且樂於向父母問一些我不知道的單詞。大學時,我還去中國交流了一年。

美國出生長大的中國"移二代",講述自己的故事 點擊播放 GIF/435K



關於社交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的朋友幾乎都不是華裔,但這並非我的選擇,是因為我所在的學校很少華裔學生。我的朋友大半是猶太裔,其餘的是非裔和其它亞洲國家的美國人。


念高中的時候,在我的大學預修課程和國際預科證書課程的課堂上有很多的美籍華裔學生。儘管他們不和我的非亞裔朋友一起出去,但頭一次我有了一群華裔朋友。這兩類朋友都在美國長大,看相同的節目聽相同的音樂。

美國出生長大的中國"移二代",講述自己的故事



關於家庭


我從未和父母聊過他們的文化身份,所以我只能推測。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們他們處於怎樣的狀態。我父母現在都是美國公民了。實際上,他們甚至把自己的名改成了美國名字。但他們在家說中文,看中文節目(我媽愛看《非誠勿擾》和《中國好聲音》)做中國菜。他們的朋友都是中國人。幾年前,其它三個中國家庭和我們住在同一條街時,我父母很高興。夏天時,他們每晚都出去散步聊天。奧運會時,每個項目他們都為中國隊加油(我通常會為中國和美國)。他們也會抱怨美國對中國尖銳的政治立場。


另一方面,他們已經非常適應美國。他們的同事大多不是華裔但相處得很不錯。我爸爸為最近兩次總統大選投過票而且引以為豪。我覺得他們不會再搬回中國。20年過去,故鄉已成回憶。他們試圖向普通中國居民一樣融入當地的環境,但很快就放棄了。比如,當他們上一輛計程車會自覺繫上安全帶。而且他們不習慣生活在沒有在美國想當然的一些便利條件下,像無限制的熱水,中央空調,公共無線網,乾淨的公共衛生間等等。


他們無比思念中國,在那裡意味著和親人朋友團聚,但他們很快就釋然了,開車回到了我們自己的家。所以我覺得他們進退兩難,他們永遠為是中國人自豪但同時也為成為美國人喜悅。


就這樣了,一個20幾歲的華裔美國人的簡短的但可能有所偏頗的故事。


關於ABC是一個怎樣的群體,這真的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因為我必須描述一些對我來說稀鬆平常但對大家卻可能極不尋常的事情。而且,我只能說說我和我的朋友的事情。我們是第二代的華裔美國人。但我們的經歷跟第五,第六……第N代華裔美國人會大不相同。還有,這些只是我的經歷。如果你發現華裔美國人不像我這樣,請相信你看到的吧,畢竟大千世界人各不同。


單身?在美國?別忘下載華人生活,我們都在這裡... 突破1公里,單身,全在這裡,再用國內徵婚網,就真out了~親,別忘記推薦給身邊的單身的朋友喲~安卓手機用戶,需登錄華人生活網平台進入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華人資訊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房貸怎麼才是正確的還法
美國生活二十年,我為什麼既不入美國籍又不海歸?
白卡卻現金買房 華婦被稅務局調查
布碌侖華人按摩店女業主遭捅傷
推拿店華裔女店東 慘遭男友割喉

TAG:美國華人資訊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金世人生:美國還在做自己的大國夢,中東國家在廢墟中崛起
他的自白:一個中國窮人在美國的真實生活
美國人在經濟大蕭條時候評選出的「美國小姐」
中俄兩國聯合搞了個大新聞!美國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他對中國做了一件事,被評為美國史上最偉大的國務卿
最愛中國的美國人:生於中國,且在這生活半世紀,至死要埋回中國
實拍美國人的鄉下生活,發現最糟糕的美國文化
中國仍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
真實的美國生活,移民爸爸講述在美教育、生活和創業
中國的硬武器來襲,美國感慨:世界要換主人了
中國爸和美國爹的區別,中國爸和中國媽集體沉默了!
一位美國中產的自述:抓襟見肘的破碎美國夢
這三大優勢,令中國必將取代美國成世界第一軍事強國
中國軍力增長引發美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圍攻」?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搶的中國國寶!
美國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中國已經徹底醒悟
美國人眼中的十大帝國
中國「狀元」在美國讀大學後,對中國教育的感悟
美國為中國培養的導彈大師逝世,但他一句愛國語言足令洋奴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