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林語堂:中國人的忍耐與無可無不可

林語堂:中國人的忍耐與無可無不可

林語堂:中國人的忍耐與無可無不可



中國人的忍耐與無可無不可

文/林語堂

林語堂:中國人的忍耐與無可無不可



忍耐

讓我先來談談惡劣而重要的德性:忍耐,無可無不可。它們是怎樣產生的?吾相信這是文化與環境的結果。所以它們必是中國人心理狀態的一部分。它們存在迄於今日,因為我們生存於數千年特性的文化與社會的勢力下。若此等勢力除去,其品性亦必相當的衰微或消滅,為天然之結論。忍耐的特性為民族謀適合環境之結果,那裡人口稠密,經濟壓迫使人民無盤旋之餘地,尤其是,家族制度的結果,家庭乃為中國社會之雛型。無可無不可之品性,大部分緣於個人自由缺乏法律保障,而法律復無憲法之監督與保證。當然,上述品性皆源自於同一環境,其每―品性列舉―原因者,乃為使眉目較為清楚耳。


忍耐為中國人民之一大美德,無人能猜想及有受批駁之虞,實際上它所應受批駁的方面,直可視為惡行。中國人民曾忍受暴君、虐政、無政府種種慘痛,遠過於西方人所能忍受者,且頗有視此等痛苦為自然法則之意,即中國人所謂天意也。四川省一部分,賦稅預征已達三十年之久,人民除了暗中詛罵,未見有任何有力之反抗。若以基督徒的忍耐與中國人作一比較,不啻唐突了中國人,中國人之忍耐,蓋世無雙,恰如中國的景泰藍瓷器之獨步全球,週遊世界之遊歷家,不妨帶一些中國的「忍耐」回去,恰如他們帶景泰藍—般,因為真正的個性是不可摹擬的。吾們的順從暴君之苟斂橫征,有如小魚之游入大魚之口,或許吾們的忍苦量雖假使小一些,吾們的災苦倒會少一些,也未可知,可是此等容忍磨折的度量今披以「忍耐」的美名,奈何奈何。吾不是說忍耐不能算是中國人民之一大德行。基督說:「可祝福哉,溫良謙恭,惟是乃能承受此世界。」吾不敢深信此言。中國真以忍耐德性承受此半洲土地而守有之乎?中國固把忍耐看作崇高的德行,吾們有句俗語說:「小不忍則亂大謀。」由是觀之,忍耐是有目的的。


訓練此種德行的最好學校,是—個大家庭,那兒有一大群媳婦舅子,妹倩姊夫,老子和兒子,朝夕服習這種德行,竭力互相容耐,在大家庭中,即掩闥密談,亦未免有忤逆之嫌,故絕無個人迴旋之餘地。人人從實際的需要以及父母的教訓,自幼受了訓練使互相容忍,俾適合於人類的相互關係。深刻而徐進的日常漸漬之影響於個性是不可忽視的。

林語堂:中國人的忍耐與無可無不可


唐代宰相張公藝以九代同居為世所艷羨。一日,唐高宗有事泰山,臨幸其居,問其所以能維持和睦之理,公藝索一紙一筆,書「忍」字百餘為對,天子為流涕,賜縑帛而去。中國人非但不以此為家族制度之悲鬱的註解,反世世羨慕張公之福,而「百忍」這句成語,化成通俗的格言,常書寫於朱紅箋以為舊曆元旦之門聯。只要家族制度存在,只要社會建立於這樣的基礎上,即人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以一個分子的身份生活於和諧的社會關係中,那很容易明了忍耐何以須視為最高德行,而不可免地培育於這個社會制度裡頭。因為在這樣的社會裡頭,「忍耐」自有其存在之理由。

林語堂:中國人的忍耐與無可無不可



無可無不可


中國人的忍耐雖屬舉世無雙,可是他的「"無可無不可」,享盛名尤為久遠。這種品性,吾深信又是產生於社會環境。下面有一個對照的例子,故事雖非曲折,卻是意味深長,堪為思維。吾人且試讀英國文學裡湯姆?博朗(Tom Brown)母親的臨終遺訓:「仰昂你的頭顱,爽爽直直回答人家的問話。」再把中國母親的傳統遺囑來作一對比,她們總是千叮萬囑地告誡兒子:「少管閑事,切莫干預公眾的事情。」她們為什麼這樣叮嚀,就因為生存於這一個社會裡,那兒個人的一些權利沒有法律的保障,只有模稜兩可的冷淡消極態度最為穩妥而安全,這就是它的動人之處,此中微妙之旨固非西方人之所易於理會。

據吾想來,這種無可無不可態度不會是人民的天生德性,而是我國文化上的一種奇異產物,是吾們舊世界的智慧在特殊環境下熟籌深慮所磨練出來的。滕尼(Taine)說過:「罪惡和美德為如糖與硫酸之產物」。使非採取這種絕對的見解,你不難同意於一般的說法,謂任何德行,如容易被認為有益的,則容易動人而流行於社會,亦容易被人接受為生命之一部分。


中國人之視無可無不可態度猶之英國人之視洋傘,因為政治上的風雲,對於一個人過於冒險獨進,其險惡之徵兆常似可以預知的。換句話說,冷淡之在中國,具有顯明的「適生價值」。中國青年具有公眾精神不亞於歐美青年,而中國青年之熱心欲參與公共事業之願望亦如其他各國之青年,但一到了廿五至卅歲之間,他們都變得聰明而習於冷淡了。(吾們說:「學乖了。」)中國有句俗話說:「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淡淡之品性,實有助於圓熟的教育。有的由於天生的智質而學乖了,有的因干預外事而惹了禍,吃了一次二次虧而學乖了。一般老年人都寫寫意意玩著不管閑事的模稜兩可把戲,因為老滑頭都認識它在社會上的益處,那種社會,個人權利沒有保障;那種社會,因管了閑事而惹一次禍就太不興緻。

林語堂:中國人的忍耐與無可無不可


無可無不可所具的「適生價值」,是以含存於個人權利缺乏保障而干預公共事務或稱為「管閑事」者太熱心,即易惹禍之事實。當邵飄萍和林白水——吾們的二位最有膽略之新聞記者——一九二六年被滿洲軍閥槍斃於北平,曾未經一次審訊,其他的新聞記者自然馬上學會了無可無不可之哲理而變成乖巧了。中國最成功的幾位新聞記者所以便是幾位自己沒有主張的人。像中國一般文人紳士,又像歐美外交家,他們方自誇毫無成見。不論對於一般的人生問題或當前轟動的問題,他們都沒有成見。他們還能幹什麼呢?當個人權利有保障,人就可變成關心公益的人。而人之所以兢兢自危者,實為誹謗罪之濫施。當此等權利無保障,吾們自存的本能告訴我們,不管閑事是個人自由最好的保障。


易辭以言之,無可無不可本非高尚之德性而為一種社交的態度,由於缺乏法律保障而感到其必要,那是一種自衛的方式,其發展之過程與作用,無異於王八之發展其甲殼。中國出了名的無情愫之凝視,僅不過是一種自衛的凝視,得自充分之教養與自我訓練,吾們再舉一例證,則此說尤明。蓋中國之盜賊及土匪,他們不需依賴法律的保障,故遂不具此種冷淡消極之品性而成為中國人心目中最俠義,最關心社會公眾的人。中國文中俠義二字幾不可區別地與盜匪並行;《水滸》一書,可為代表。敘述草莽英雄之小說,在中國極為風行,蓋一般人民樂於閱讀此等英雄豪傑的身世及其行事,所以寄其不平之氣焉。埃莉諾?格林(Elinor Glyn)之所以風行,其緣由亦在乎此,蓋美國實存有無數之老處女在焉。強有力之人所以多半關心公眾社會,因為他力足以任此,而構成社會最弱一環之大眾懦弱者流,多半消極而冷淡,蓋彼等須先謀保護自身也。


觀之歷史,則魏晉之史績尤足為此說之證明,彼時智識階級對國事漠不關心,意氣至為消沉,乃不旋踵而國勢衰微,北部中國遂淪陷於胡族。蓋魏晉之世,文人學士間流行一種風氣,縱酒狂醉,抱膝清談,又復迷信道家神仙之說,而追求不死之葯。這個時代,自周漢以後,可謂中華民族在政治上最低劣的時代,代表民族腐化過程中之末端,浸漸而演成歷史上第一次受異族統治之慘禍。此種清靜淡漠之崇拜,是否出於當時人之天性,假若不是,則何由而產生演變以成。歷史所予吾人之解答,極為清楚而確鑿。


直至漢代以前,中國學者的態度並不冷淡而消極,反之,政治批評在後漢盛極一時,儒生領袖與所謂大學生達三千人,常爭議當時政弊,訐揚幽昧,膽敢攻擊皇族宦官,甚至涉及天子本身,無所忌諱。只因為缺乏憲法之保障,此種運動卒被宦官整個禁壓而結束。當時學士二三百人連同家族,整批的被處死刑或監禁,無一倖免。這樁案件發生於一六六至一六九年,為歷史上有名之黨錮,且刑獄株連甚廣,規模宏大,辦理徹底,致使全部運動為之夭折,其所遺留之惡劣影響,直隔了百年之後,始為發覺。蓋即發生一種反動的風尚而有冷淡清靜之崇拜。與之相輔而起者,為酒狂,為追逐女人,為詩,為道家神學。有幾位學者遁入山林,自築泥屋,不設門戶,飲食辟一窗口而授入,如此以迄於死。或則佯作樵夫,有事則長嘯以招其親友。

林語堂:中國人的忍耐與無可無不可



於是繼之又有竹林七賢之產生,此所謂竹林七賢,均屬浪漫詩人。如劉伶者,能飲酒累月而不醉,嘗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曰:死便埋我。當時人民不以為忤,且稱之為智達。那時所有文人,流風所披,或則極端粗野,或則極端荒淫,或則極端超俗。似另一大詩人阮咸,嘗與婢女私通,一日方詣友人處宴飲,賓客滿座,其妻即於此時伺隙遣此婢女去,咸聞之,索騎追蹤,載與俱歸,不避賓客,可謂放誕。而當時受社會歡迎的乃即是這般人。人民之歡迎他們,猶如小烏龜歡迎大烏龜之厚甲殼。


這裡我們好像已經指明了弊病之禍,因而明了無可無不可之消極態度之由來,此冷淡之消極態度亦即受盡現代列強冷嘲熱諷之「中國人無組織」之由來。這樣看來,醫治此種弊病的對症良藥,很為簡單,只要給人民的公民權利以法律之保障,可是從未有人能見及此。沒有人巴望它,也沒有人誠意熱切地需要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有兩種錯誤,你是否明明知道卻經常犯?
蘇軾告訴你,不要一味地迎合他人
半部論語治天下:儒家倫理與商業文化
古代「冠軍」到底指什麼?是爵位?是官職?
離離暑雲散,裊裊涼風起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名記 | 中國人的忍耐與無可無不可,影響久遠
不愛的人是極其善於忍耐的人
庫里的忍耐也是有限的,科爾可承擔不了後果
忍耐,忍耐,娑婆訶—不生氣的忍辱咒
做人包容可以,但要給予有心有肺的人,不然你的一直忍耐就是白給
如何学习忍耐的训练
阿斗真的扶不起來嗎?寬容,忍耐,識大體,樂不思蜀只是他的無奈表演!
屌爺的無駄無駄無駄有理有據?英國大學研究發現爆粗會提高人身體能力與忍耐力
中國不會在忍耐了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 都要為此付出代價!
汪不停玩弄喵的尾巴,一開始喵還忍耐,最後忍無可忍之後……
真正愛你的人,其實就是願意一直忍耐你的人
人類是非常不耐心的生物 擁有忍耐力是贏家的品質
阿斗真扶不起來嗎?寬容,忍耐,識大體,樂不思蜀只是他無奈表演
令人頭疼的設計,被罵無數次,網友:我們的忍耐是有極限的
經典語錄:忍耐不是懦弱,而是寬容;退讓不是無能,而是大度
如何忍耐他人對自己的傷害?
兒童的忍耐力其實是驚人的
汪不停玩弄喵的尾巴,一開始喵還忍耐,最後忍無可忍之後...
超奇葩內涵短漫畫《忍耐力》他們的忍耐心都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