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論中國藝術論中的「圓」

論中國藝術論中的「圓」

?????


月雅書畫中國網


圓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精神原型,它與中國人的宇宙意識、生命情調等具有十分密切的關係,也是我們揭示中國藝術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視的因素。本文將圓的紛紜複雜的意義分為四個層次:太極之圓、圓滿之圓、圓轉之圓和大圓之圓。太極之圓標誌著宇宙創化之元,是藝術生命產生之根源;圓滿之圓體現了中國藝術推崇充滿圓融的生命境界;而圓轉之圓,則強調藝術生命運轉不息的特徵;大圓之圓則象徵藝術生命所達到的最高境界。這四個層次構成了一個系統,它表明:藝術生命生於圓,而歸於圓,並在圓中自在興現,由此「圓」成一圓的生命世界。

論中國藝術論中的「圓」



齊白石 《江上人家》


一、太極之圓:藝術生命之源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歸於一,以一生萬,乘萬為一。這個化生萬物的道恍惚幽渺,靡所不包,然而卻無形可循。晨陽釋云:「道是萬物的原質,生的一,是未分陰陽的渾沌氣。」中國哲學把這渾沌無形之氣視為圓,圓代表無形,方代表有形;圓代表渾沌,方代表渾沌的落實。老子的「道」、「一」,在易學中又叫做「太極」。《周易·繫辭上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是萬物化生之源,易學史上,有很多人試圖去描繪它的特徵,將太極視為一個圓,以圓包裹陰陽。圓形和易結下了不解之緣,庄杲《定山先生集》卷5《雪中和趙地官》云:「許惟太極圈中妙,不向梅花雪裡求。」卷2《題畫》云:「太極吾焉妙,圈來亦偶誇。」朱熹《太極圖說解》云:「者,無極而太極也。」王夫之《周易內傳發例》說:「太極,大圓者也。」


太極何以為大圓之體?王夫之《思問錄外篇》對此有詳細解釋,他說:「太極,一渾天之全體。」並進而說:「繪太極圖,無已而繪一圓圈也,非有匡廓也……取其不滯而已。」也就是說,太極何渾全,不可分割,故以圓來描繪;太極乃體氣充凝,運轉不息,所以似圓。故此,易學史上,常常把太極當作渾沌之別名,雷思奇《易筮通變》卷下說:「太極也者,特渾淪之寄稱耳。」渾沌則圓。


易學以太極之圓為天地之大本、萬物之宗府。張南軒說:「易者,生生之妙,而太極者,所以生生者也。」[1]太極乃生生之源。太極何以會化生生命?中國哲學認為,太極雖無形,卻具有一切生命之質。「太極者,天地人物混然一貫之理,無象形而能象形者也」。即是說,它本無形,卻含有化生萬物之理,太極本是一團混侖之元氣,[2]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陰陽相摩相盪,萬物於是生焉。


太極圓說所蘊含的圓為一切生命之源的精神,對中國藝術產生很大的影響。清人丁皋作《寫真妙訣》,於人物畫理論頗多創穫。作者在小引中稱,寫真要得渾元之法,起稿時要有渾元一圈之考慮,《附起稿先圈說》解釋說:


畫像先作一圈,即太極無極之始,消息甚大,如混沌未奠,乾坤未莫,而此中天高地下,萬物散殊,活潑潑地,氣象從此氤氳出來。則當未圈之先,必先以己之靈光與人之眉宇,互相凝結,然後因物賦物各有其神。若但置一空圈於此,而後思若何按排,如何點綴,則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欲得其真,不亦難乎?丁皋所說基本上是易學的話頭,他所說的「渾元一圈」之法,不但是人物畫形式上的需要,如確定輪廓和大致比例,而且是汲取生命之源的需要。因此圓如同渾沌未開之太極,活潑潑的氣象均含蘊其中。丁皋說:「入神奇妙,皆自一圈生出」,立一圈即重在「生」,他說:「萬物一太極,伏羲畫卦,定陰陽,判五行,是萬物之祖也。今特弁此圖於其首,亦以見傳真而寓生生不息之機。」在他看來,渾元一圈既立,然後就分陰陽運筆之法,所謂:「辨別陰陽虛實,筆端萬象傳真,窮理毫無秘決,一點靈機自神」,陰陽既立,生機以定,故畫無往而非圓妙。

丁皋以渾圓一圈像渾沌初開之形,並視其為生機之源;石濤則以「一畫」作為開闢鴻蒙的起點,他說:「開渾沌者,舍一畫而誰耶?」石濤取法大易精神,發為一畫之說,以一畫為基礎構造其儼然整飭之繪畫體系。一畫者何?《苦瓜和尚畫語錄》開章便說:


太古無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於何立,立於一畫。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見用於神,藏用於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畫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畫之法者,蓋以無法生有法,以有法貫眾法也。夫畫者從於心者也。山川人物之秀錯,鳥獸草木之性情,池榭樓台之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盡其態,終未得一畫之洪規也。


這一畫的精神和老子的「一」、《周易》的「太極」意義頗有相通之處,孔穎達說:「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石濤取「一」而論畫,其基本意義是把「一」當做藝術生命之源泉。在《老子》和《周易》中,「一」和「太極」化生萬物,而在石濤這裡,「一」也可化生繪畫之生命,石濤重「一」即重「生」,《了法章第二》說:「規矩者,方圓之極則也;天地者,規矩之運行也。世知有規矩而不知夫乾旋坤轉之義。」石濤要超越規矩成法,尋求其內在的「乾旋坤轉」之義,即流轉不息的生命精神。他說:「乾旋坤轉之義得矣,畫道彰矣,一畫了矣。」正合此圓意。

論中國藝術論中的「圓」


齊白石 《紅樹白泉》


二、圓滿之圓:充滿圓融的生命境界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圓有時是相對於缺而言的,圓就是不缺,不缺謂之圓滿,故圓有「滿」意。我們通常所說的「圓滿」一語,原是中國哲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其中也可看出中國人重視藝術生命的一份用心。


唐法藏《華嚴金師子章·勒十玄第七》云:「金與師子,同時成立,圓滿具足。」其所著《華嚴經旨歸·說經佛第三》云:「一切世界海,又亦潛身入彼諸剎,一微細塵毛等處皆有佛身,圓滿普遍。」(唐)黃櫱希運所作《傳心法要》云:「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圓滿具足,更無所欠。」[3]《五燈會元》卷1載(唐)僧璨禪師《信心銘》云:「圓同太虛,無稍欠缺。」(清)楊廷芝《詩品淺解》釋司空圖《詩品·雄渾》「超以象外,得其環中」云:「超以象外,至大不可限制;得其環中,理之圓足混成無缺,如太極然。」在這裡,圓即充滿、周備、具足,體現佛性、真如的廣大普遍,體現出大道的浩瀚淵深,也體現出詩性藝心的渾全充融,森羅萬象,一塵漚,一片葉,一縷雲,及至浩浩蒼天、綿綿大地,都可以大道涵括,以一心穿透,圓成一佛性的世界、道的世界、理的世界、詩的世界,沒有任何欠缺。正像朱熹所說的:

道之流行發現於天地之間,無所不在,道之體用,流行發見,充塞天地,亘古亘今,雖未嘗有一毫之空閥,一息之間斷。(《四書或問》卷4)


曾點之學,蓋有以見夫人慾盡處,天理流行,隨處充滿,無稍欠缺……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四書集注》)


中國哲學中有一個著名比喻:「月印萬川」,最能體現充滿圓融的特點。宋陳淳《四書性理字義》釋「理」云:「總而言之,只渾淪一個理,亦只是一個太極;分而言之,則天地萬物各具此理,又各有太極,又都渾淪無缺失處。」「譬如一大塊水銀,恁地圓,散而為萬萬小塊,依舊又恁地圓。陳幾叟『月落萬川,處處皆圓』之譬,亦正如此。」[4]陳淳是朱熹的高足,陳幾叟乃當時著名理學家楊時的門人。不過,陳幾叟的「月落萬川,處處皆圓」的比喻,並非他自己的獨創,而是襲用了佛學的用語,(唐)釋玄覺《永嘉證道歌》說:「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月,一切水月一月攝。」[5]正是幾叟所本。


這個比喻有兩層重要的含義:一是萬川之月,只是一月。江流宛轉繞芳甸,何處春江無月明,湛然寰宇,月光朗照,天下萬千江湖,無處不映出它的圓影。然萬千個圓共有一圓,萬種之月,只有一月相照,一圓貫穿了萬川之圓,散在江湖各處的異在之圓聯成一個整體,只有一個生命。這就叫:「隨處充滿,無稍欠缺」,此可謂大充滿。二是自此一月,可觀全月。由於散在江湖的萬千之月均由一月相照,故自任何一月均可窺見萬千之月的內在生命,任何江湖的月都是一個自我完足的生命世界,都是月之理的顯現,都可以窺見萬川之月的無限奧秘。


「萬川之月」所透析出的哲學內蘊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天下一太極,而物物一太極,物物均有內在的理,而內在的理又是共通的;自一物可觀萬物,自一圓可達萬圓,物物繩繩相聯,綿綿無盡。它強調了萬物都是一個自在圓足的生命這一重要特性。


最先詳細闡述充滿圓融道理的是佛教華嚴宗。華嚴宗自稱為「圓教」,在判教理論上,它將各種宗派分為小乘教、大乘始教、終教、頓教和圓教五種,華嚴宗則高居於一重圓教之上。為什麼稱為圓教?華嚴宗宗師法藏云:「萬象紛然,參而不雜,一切即一,皆同無性,一即一切,因果歷然,力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重圓教。」[6]一切事遍一塵中現,是謂卷;一塵遍一切處,是謂舒。一切現象歸之於法性真如,法性真如體現為一切現象,二者圓融無礙,故此為圓教。


華嚴初祖杜順將事理圓融作為止觀五法門之一。他以珍珠為例說:「一珠能現一切珠影,此一珠既爾,餘一一亦然,既一一珠一時頓現一切珠,既爾餘一一亦然。如是重重無有邊際,即在重重無邊際珠影,皆在一珠中炳然呈現,余皆不妨。」[7]一珠顯一切珠,一切珠又顯一切珠,珠中有珠,以至無盡,佛教稱之為「因陀羅網」,[8]澄現對圓融無礙理論闡述最為詳細:


富有萬德,盪無纖塵。湛智海之澄波,虛含萬象;皎性空之滿月,頓落百川。[9]


行布是教相設施,圓融是理性德用。相是性之相,故行布不礙圓融;性是即相之性。圓融不礙行布,故一為無量;行布不礙圓融,故無量為一。無量為一,故融通隱隱,一為無量,故涉入重重。


[10]華嚴宗圓通一多的理論,也影響到禪宗。禪宗認為,「諸佛體圓,更無增減,流入六通,處處皆圓」。《五燈會元》卷1載《信心銘》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謂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佛性禪意就在這一草一木中。不過,禪宗強調,要想達到這種圓通無礙的境界,必在於悟,禪宗稱為「圓覺」、「頓圓」。《五燈會元》卷2載:「境智冥會,解脫之應隨機;非縱非橫,圓伊之道冥會。」達到冥會就達到了渾通太虛的大徹大悟。一切妙諦,萬行萬德,皆從定發,由定而神圓,由圓而靈光獨耀,朗照如如。禪宗把這叫做「真理即悟而頓圓。」[11]


「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佛皆入」,佛性圓滿具足一塵一漚一毛中。其實,道家理論中本來就具有與此相通的內含。莊子認為,道無所不在,甚至瓦礫矢溺中也有道的蹤跡。物物皆道,「自其同者觀之,萬物皆一也;自其異者言之,肝膽楚越也」,入觀一物,就齊同物我,融入物中,也就具足於一物中,呆然木雞、濠梁之魚、夢中之蝶,都可圓成一一之生命世界。郭象發展了莊子的思想,他說:「物各自然,不知所以然而然,則形雖彌異,其然彌同」,萬物都是一個「自爾」、「獨化」的生命世界,自在圓足。


宋明理學又畫出了它獨特的生命之圈,由張載在《西銘》中提出,經二程闡發,到朱熹趨於大成的「理一分珠」說,就是在道家哲學、佛教哲學的基礎上產生的。理學認為,「近而一身之中,遠而八荒之外,微而一草一木之眾,莫不各具此理」。[12]雖和道佛所說不同,然所循思路則十分相近。循此路向,張載、二程、朱熹等認為,物物皆太極,物物均「恁地圓」,自成一充滿圓融的世界。朱熹說:「鳶有鳶之性,魚有魚之性,其飛其躍,天機自覺,便是天理流行發見之妙處,故子思姑舉此一二以明道之無所不在。」[13]二程也特別推重「如月在天,其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則隨處可見」的境界。[14]


中國哲學的圓滿具足說散發著濃厚的藝術情調,它實際上是以審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將萬物都看作自在興作的的對象。儒道佛中的充滿圓融的生命哲學刺激了中國藝術家的創造精神。由於受天人合一哲學觀念的影響,中國藝術家總有一種自覺的超越意識,要盡廣大,極精微,自有限而觀無限,由當下而觀永恆。然而宇宙洪闊,天道蒼蒼,藝術要受到時空的限制,它總不能擺脫具體的實在,總在關注一人一事一時一物,這便制約了藝術家的綿綿長思。萬川之月自在圓融的生命哲學卻給了解脫這一難題的鑰匙。藝術家既關心「一」,認為「山川即道」、「山水即天理」、「山水以形媚道」,萬事萬物均是道的化身,故「目擊而道存」、「寓目理自陳」;但更關心的是「一切」,因為「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萬物自生聽,太空恆寂寥」,微塵大千,剎那永恆,一切都是自在圓足的生命整體,人待他物而自建、自成。中國藝術家反覆聲稱: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國,一塵可得無量大千,所謂「只有一片樹葉,不知多少秋聲」,「只畫一兩楹,點綴冥漢間」[15]。恆河沙數無量,一微塵可得無限沙數。《文心雕龍》云:「乘一總萬」;《二十四詩品》云:「萬取一收」;蘇東坡云:「誰言一點紅,解寄無邊春」(《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其意大致相同。


故中國藝術家更重視當下直接的觀照,更關心微觀,在藝術傾向上,兩漢時鋪排山川雲物的現象到了唐宋時越來越少,人們所創造的藝術世界更加精微、細緻,更玲瓏透徹,而所要追求的生命卻更博大精深,人們越來越不習慣於通過鋪排渲染去「涵蓋乾坤」,而就在一拳石、一棵樹、一朵花、一片雲中去復現,他們堅信,一勺水也有深處,一片石亦有曲處,一棵蕭瑟之樹亦會有宇宙中最雄奇的氣勢。請看以下論述:


山崢嶸,水泓澄,浸浸汗汗一筆耕,一草一木棲神明。[16]


巡迴數尺間,如見小蓬萊。[17]


止水可以為江湖,一鳥可以齊天地。[18]


所謂華嚴樓閣,帝網重重,一毛孔中,萬億蓮花,一彈指頃,萬千浩劫,文字移人,至此而極。[19]


時空再小,都是一個自在圓足的世界。中唐以後,隨著文人意識的覺醒,追求精微細緻的審美風尚便漸漸彌散開來。如在中國園林中,人們普遍追求「壺納天地」的妙處。不必華樓麗閣,不必廣置土地,引一灣清泉,置幾條幽徑,起幾處亭台,便儼然構成一自在圓足的世界,便可使人「小園香徑獨徘徊」了。請看中國園林的命名:勺園,如一勺之大;蠡園,如一瓢之微;壺公樓,小得如茶壺一般;芥子園,微小得尤如一粒種子;一漚居,細微得如同大海中的一朵漣漪。但是,在中國人看來,一漚就是茫茫大海,一假山就是連綿峰巒,一亭就是浩浩天庭。故人們常常將園林景區叫做「小滄浪」、「小蓬萊」、「小瀛洲」、小南屏「、小天瓢」。「小」是園林特點,「滄浪」「瀛洲」等則是人們遠的心意,壺公有天地,芥子納須彌,這成了中國藝術家不言的秘訣。明祁彪佳說得好:「夫置嶼於地,置亭於嶼,如大海一漚然,而眾妙都焉,安得不動高人之欣賞乎。」[20]


在中國山水畫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以「溪山無盡」為名的畫,它反映了中國山水畫家對山川無盡之妙的追求。但是,人們也深知,山水本無盡,彩筆固難追,畫道之妙則在於一山一水中,去創造一個圓滿自足的世界。這一完足生命,至大無外,至小無內,和山山水水一理貫通,自此可會歸於宇宙之大生命。清黃鉞《二十四畫品·圓渾》云:


盤以喻地,笠以象天。萬象遠視,遇方成圓。畫亦造化,理無二焉。圓則氣裕,渾則神全。和光熙融,物華娟妍。欲造蒼潤,斯途其先。


天圓地方,遙遙遠視,莽莽原疇的盡頭,唯剩下圓圓的蒼天,畫家作畫必齊同造化,溶匯於這圓中,從而神情完備,勁氣充周。在黃鉞看來,畫道在於反映造化之理,故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都流淌著共通的理,有了這理,一草一木如同有靈光耀現,呈現出勃勃生機,形成一自我圓足的世界,所謂「圓則氣裕,渾則神全」,自此一圓而映現萬千之圓,此即為圓備。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和倪雲林的《疏林秀石圖》風格迥異,一是江山無限,一是片石只林,但所追求的卻是一致的,人們在雲林的畫中無所以憾,因為它自身就是一個自我完足的宇宙,白居易《畫記》云:「今(張)所得者,但覺其形真而圓,神和而全,炳然儼然。」即通過這一小世界領略宇宙上上文章,不必重山迭水,不必佳木繁蔭,數株枯木,一灣瘦水,幾隻寒禽,都足成佳構。明唐志契說:


大抵(畫)以明理為主,若理不明,縱使墨色煙潤,筆法道勁,終不能令後世可法可傳。郭河陽云:「有人悟得丹青理,專向茅茨畫山水。正謂此。若要能演成一完整生命,「茅茨」也能成為靈區。

論中國藝術論中的「圓」



齊白石 《板塘荷香》


三、圓轉之圓:流動不息的生命精神


圓又有轉意,俗語稱為「圓轉」。《文心雕龍·定勢》:「圓者規體,其勢也自轉;方者矩形,其勢也自安,」轉動是圓的基本特性,如一輪、一環、一丸、一珠,都能轉動迴環。中國人習慣從圓的物品中體味變動不居的精神,去捕捉「逝者如斯」的大化生機。


對圓的生命意義的發現,是與中國人對宇宙的認識分不開的,它的根子就是根深蒂固的天人合一意識。中國人認為,天圓而地方。在科學發達的今天,我們知道,這顯然是一個不確的假說,但古人卻對此深信不疑。《周易·說卦傳》:「乾為天,為圜」《莊子·說劍》:「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太玄·太玄瑩》:「天圜地方,極植中央。」張衡說:「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21]《文選》載盧諶《時興詩》:「@@圓象運,悠悠方儀廓。」李善注曰:「曾子曰:天道曰圓,憲章自遠。」孔穎達《禮記正義序》曰:「上法圓象,下參方載。」天莽莽蒼蒼,籠蓋四野,如一圓盤罩住漫漫塵寰。


圓以動為性,動是天道的永恆特性。《淮南子·原道訓》:「(天)輪轉而無廢,水流而不止,鈞旋轂轉,周而復匝。」揚雄《太玄·玄首都序》:「馴乎!玄,渾行無窮正象天。」馴,意為順,玄是《太玄》的最高範疇,揚雄認為,玄就像圓天一樣,周行無窮而不殆。[22]《太玄·太玄chī@》:「圜則杌ní@,方則嗇吝。圜指天,杌ní@意為動蕩不定,嗇吝即聚斂收藏。天以運轉不息為其特點。該書《太玄圖》云:「天道成規,地道成矩,規動周營,矩靜安物。」天圓則動,地方則靜,動靜相宜,成一生命整體。《太玄告》:「天渾而@,故其運不已。」唐杜道堅《文子纘義》卷1:「天運地斡,輪轉而無廢,水流而不止,與物終始,風興去蒸,雷升雨降,並應無窮。」宋張載《橫渠易說》:「天地動靜之理,天圓則須動轉,地方則須安靜。」在上述言論中,整個宇宙被形容為一輪轉不息的圓環,來往穿流,萬世如斯。正如孔子所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興焉。」將天地比喻為一運轉之環,印度古代哲學亦然,《羯陀奧義書》第二章第六輪云:「大動之宇宙,萬物無不遍,皆自生氣出,亦在其中轉。」[23]《奧義書》視宇宙為「旋轉大梵輪」,《自凈識者奧義書》:「在大梵輪中,眾生得以存,萬有安其內,天鴻自飛騫。」[24]而西哲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受到印度吠陀哲學影響,也認為宇宙為一環,它稱之為「乙克賽溫之環」。


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圓轉之喻,頗有義理可尋,其中反映了中國人重視生命的精神,若細研之,可得以下數義:


一為圓活。中國人關於天道圓環之喻,不在於強調人生無常、世事屢遷的漂泊感,而在於天道中所蘊含的生生不已的精神。從時間上說,宇宙是一生命流程;從空間上說,天地一輪轉,萬物自在圓,如韓康伯所云:「圓者,運轉不窮。」王般山所云:「大化周流,如藥丸然,隨拋一丸,味味具足。」正可謂勘破天圓之妙機。《文中子》卷2《天地篇》:「子曰:圓者動,方者靜。其見天地之心乎!「中國古代的圓天之喻就是要識破這「天地之心」。不過,天之圓轉,不是仰靠外力,而是自轉,如張載所說:「凡圜轉之物,動必有機;既謂天機,則動非自外。」(《正蒙·參兩》)


由方入圓,因圓識方。天圓地方是人們感性直觀的結果,由此生髮出許多玄奧的哲理。大而言之,物物有形,亦是方,方是具象,是可感可觸的物體。人們觀物僅僅停留於此,就會滯於形跡,必須由方入圓。圓如天,天道虛廓飄渺,生生不息,故天的精神是超越具象的,是萬物深層所蘊含的流轉不息的生命之流。故由方入圓,即由具象到超越,由外表入深層,從而去領略其生命之旨。《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註:「法自然者在方,法方在圓,而法圓在自然,無所違也。」得圓者即得自然之妙韻。《莊子·齊物論》:「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園而幾向方矣。」陸德明《經典釋文》:「園,崔音圓,司馬云:『圓也』。」是。王先謙《莊子集解》引宣穎云:「五者本渾然圓通,今滯於跡而向方,不可行也。」可見,滯於方則惑於形跡,入於圓則得其本性,披方入圓,即由表象而入圓融無礙的生命之流中。


中國哲學、中國美學披方入圓、重視圓轉之義的觀點,就是掘取其運轉不息的生命精神。《二十四詩品》最後一品名《流動》,其辭曰:


若納水guǎn@,如轉丸珠。夫豈可道,假體如喻。荒荒坤軸,悠悠天樞。載要其端,載聞其符。超超神明,返返有無。來往千載,是之謂乎。


這一品,可謂道盡了圓轉生命之奧義。前四句是說,天地的精神是變動不居、生生不息的,人要德配宇宙、齊同天地,臻於詩道之佳境,就應參贊化育,融入到萬物皆流的生命秩序中去。作為《詩品》之最後一品,此品乃象徵詩道之極境、藝道之極境,此品之要義即在於,以圓為喻說明生命之理,它確能反映出中國美學、中國藝術的審美傾向性。天即圓,重圓即重天,重天即重其內在運轉不息的活意,轉是其運作方式,活方是其內在精神。所謂圓斯轉,轉斯活矣。《文心雕龍·體性》強調「思轉自圓」,以達會通之變。《類書纂要》云:「圓活不抱執也。」《文章軌範》韓愈《獲鱗解》引謝枋得評云:「人能熟讀是等文字,筆便圓活,便能生議論。」中國藝術總以生機為運,強調生煙萬變,靈氣奔會,活潑玲瓏,正是圓活之最好體現。


二有返意。圓雖是流動不息,並非線性延展,而呈往複迴環之勢,終則有始,始則有終,生命作圓環式的運動。這是從圓喻中引發出的中國人的生命觀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如荀子所說的:「始則終,終則始,若環之無端也。」(《荀子·王制》)


《周易》談生生不息的變易道理,同時,又給這一生命運動畫出了一個圓形的軌跡。《繫辭上傳》一語透出其中消息;「變通莫大於四時」。四季變化,從春到冬,又從冬到春,循環相聯,綿綿不已,而生生變易之理就如同這四季一樣,始終作圓環運動。中國哲學又喜以水作比喻,欲使人曉喻「逝者如斯」的道理,往者過,來者續,無一息停止,同時又常常以四季去貫之,從而產生了一種生命運動綿延不已又循環往複的獨特生命觀。《周易·繫辭上傳》:「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生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這種循環往複的圓的生命觀被運用到藝術領域,使中國藝術散發出獨特的韻味。中國藝術極力推行氤氳流行之妙。《文心雕龍》強調為文要有往複迴環之妙,《附會》云:文章應」首尾周密,表裡一體」,達到「首尾圓合」之境界。王夫之以「廣攝四旁,圜中自顯」來概括王維詩的特點。王維詩的確生氣流蕩,韻味徘徊,其內蘊一氣宛轉,相互激蕩,由此構成一生命之圓環運動。


夫以法性虛空,廓無涯而超視聽;智慧大海,深無極而抗思議。眇眇玄猷,名言罕言其際;茫茫素范,相見靡究其源。但以機感萬差,奮形言以充法界;心境一味,泯能所而歸寂寥。體用無方。圓融叵測。


圓融無礙的法性真如之境,原是以「圓融叵測」為其特點的,可見,圓在中國哲學中,可以用來表現色相全無、恍惚幽渺、不可言說的境界。如佛教的大圓之境原是虛空之境。《無盡燈論》上云:「呵偏空而入圓空,無所著而曰圓空。」


道家以「環中」來描繪圓空之狀。道家認為,方有形跡可循,圓無具象可蹤,因方入圓,即由實轉虛,從而進入道的天地。道的境界一如佛境,也是以「惚兮恍兮」為其特點的,進入虛空之中,也就是進入「環中」,這環是宇宙之環,環中乃是虛空寥廓,唯有生氣鼓吹,人心靈於環中可與真實生命隨意舒捲,優遊徘徊。《莊子·齊物論》:「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有此是乎哉?彼數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聽無窮。」郭象注云:「是非反覆,相循無窮,故之環,環中空矣。」王先謙《莊子集解》引郭嵩燾云:「是非兩化,是道存焉,故曰道樞,握道之樞,以游乎環中。中,空也,是非反覆,相尋無窮,若循環然,游乎環中,不為是非所拘。「所謂環中之喻,也是為了說明道體的空虛特徵,如圓環流動而空虛,道之空正是動的根基,空者,不待他動而自成,環中如有樞軸,故能應無窮之變。正如唐湛然《止觀輔行傳宏決》引《莊子》古注云:「以圓環內空靈無際,故曰環中。」關於「環中」之喻,《莊子》中屢屢致意,《則陽》曰:「冉相氏得其環中以隨成。」《盜跖》:「若是若非,執而圓機,獨成有意,與道徘徊。」成玄英疏:「圓機,猶環中也。執於環中之道,以應是非。」


司空圖《詩品·雄渾》接過莊子話頭,說:「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就是要超越有限和實在,歸入無限的虛空之中去。這虛空之環,就是宇宙生命奔涌流蕩之所,藝術家不像佛、道為了追求絕對的空無,而在空中找到了靈韻。清周濟說:「初學詞求空,空則靈氣往來。」圓是空,是運轉不息的空,唯有其中無一物,才見宇宙萬古風。茫茫天際,廓無長物,然而,「流行發現,充塞天地,亘古亘今,雖未嘗有一毫之空闕,一息之間斷」(朱熹《四書或問》)。得宇宙圓空之氣,則能光華髮越,含英咀華。

論中國藝術論中的「圓」



齊白石斜陽水渚


四、大圓之圓:藝術生命之最高境界


在漢語中,圓常和成功聯繫在一起,說事物完滿,叫「圓成」;實現理想叫「圓夢」;家庭破碎又重建叫做「破鏡重圓」;難以言說的奇妙之境叫做「圓妙」、「圓神」等;在中國藝術中也有標示藝術成功的「大圓之境」。大圓之境表明藝術生命圓融無礙地流淌,揭示對藝術生命的高峰體驗,也體現了藝術作品達到的最高境界美。


道家將得道的境界稱為臻於大圓的境界。《莊子·盜跖》:「無為君子,從天之理,若枉若直,相而天極。面觀四方,與時消息,若是若非,執而圓機。」道如圓機,是永恆的生命之環。君子與道徘徊,就如同執「圓機」,同於大道。《莊子·天地》描述了一個尋找「玄珠」的故事:


黃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chī@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黃帝曰:「顯哉!象罔乃可以得之矣。」


「知」是理智,「離朱」是眼觀,「chī@詬」乃口辯,以此三者去索玄珠皆不以得,唯「象罔」得之。「象罔」乃是「似有象而實無」[25]。此含有二意:一是玄珠藏之於一片混莽之中,無形跡可求,則又是真實存在。二是得玄珠必須無心於相求。《文選·廣絕交論》李善注引司馬云:「玄珠喻道也。」莊子為什麼用玄珠比道,一取其光,莊子認為,得道則進入朝徹境界,如朝陽初啟,朗照靈府,璀燦之珠光正合此意;二取其圓,大道之象,如珠圓玉潤,含弘光大,無所滯礙,一切生命胎意其中。人回歸真實生命(道)就達到了玄珠的大圓之境。《莊子》有所謂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之說。《莊子·寓言》: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郭象注引王氏云:「夫卮器滿即傾,空則仰,隨物而變,非執一守固者也。施之於言,故隨人從變,己無常之主也。」卮,本是盛酒器,隨機而變,「支離而無首尾」。[26]言即圓融流轉之語,而大道「若環」,環轉不息,以卮言正可「和以天倪」,同於圓融無礙之大道,所謂圓語合圓天,圓也被視為最高的道的境界。


《周易》不僅以圓為化生萬物之根源,而且將生命的最高境界也歸之於圓。《繫辭上傳》曰:「是故聖人以通天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蓍是占筮用的蓍草,「德」意近性質。韓康伯解云:「圓運,運而不窮;方止,止而有分。言蓍以圓象神,卦以方象知也。唯變所適,無所不周,故曰圓,卦列爻分,各有其體,故曰方也。」《周易》以占筮為首,所謂「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者,莫大乎蓍龜,蓍龜之中,含陰陽不測之神,運轉不窮,變化無方,孕育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業、決天下之疑的一切信息。《周易》以「圓」來描繪道的神秘特性,在此基礎上又把「圓」作為一種終極境界。《繫辭上傳》又云:「神無方而易無體」。神無形跡,無定在,「無方」也就是「圓」;「易無體」,是說變化不可方物,《周易》以表現變易為最高原則,故此可以說,《周易》就是以「圓」之卦爻去表現「圓」的宇宙之理的。易學史上,有不少人對《易》之「圓」性進行了剔發,如孔穎達說:「圓者,運而不窮,謂團圓之物運轉無窮已,猶阪上走丸也。蓍亦運動不已,故稱圓也。」(《周易正義》)陳夢雷說:「圓神,謂變化無窮。」(《周易淺述》卷7)


《周易》以「圓」作為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有如下基本特點:一是運轉不息的,萬物彼此蟬聯,組成一交交互網的世界;二是變化莫測,它蘊「幾」蓄「微」,包含著生命世界的全部秘密;三是周遍萬物,正如張橫渠所說:「旁行而不流,圓神不倚也」(《橫渠易說》)。使得萬物一體,天人合契,從而圓成一生命世界。《周易》以圓為最高境界,即重視萬物的生命特性,「圓」中含「生」是《周易》的核心內含,這一點對後代頗有影響,如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神也者,圓應無生,妙盡無名,感物而動,倚數而行。」庾信《晚夏歌》云:「禮從天數,智總圓神。」


佛教也視圓為最高的精神境界,這裡以禪宗為例。神宗認為;佛性的境界就是圓境,充滿而圓足。《五燈會元》卷2載宗密法師云:「無礙是道,覺妄是修,道雖本圓,妄起為累,妄念即盡,即是修成。」這是說,一切眾生都有覺性,覺性即「圓」,但在世態的污染下,圓性因而虧損,人若於心靈中驅除染污,獨歸本覺,即歸於大圓之境。禪宗以「心月孤圓,光吞萬象」來形容歸複本覺之心,[27]可謂最得其中奧義,所謂定慧既均,寂而常照,觸處皆圓。在禪門中,以圓為最高的悟佛境界十分普遍,如頓悟又稱「頓圓」,《五燈會元》卷2:真理即悟而頓圓,……頓圓如初生孩子,一日而肢體已全,」禪宗徹悟之境又被稱為「圓明」、「圓妙」,如慧能說:「但見本源清靜,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極樂世界,亦名如來知見。」(《五燈會元》卷2)而達到了圓明、圓妙,亦即功德圓滿,禪宗叫做「圓成」,如百丈懷海說:「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這微妙、完整、圓融無礙的境界,是一種渾化無跡的生命境界。中國藝術推崇渾化、渾淪、渾沌、渾涵、蒼莽、蒼率、荒率之美,與這種渾化無跡的生命哲學精神是息息相通的。清人況周頤《蕙風詞話》卷1云:「筆圓下乘,意圓中乘,神圓上乘。」筆圓是形式的完美體現,意圓是情感通過形式恰當的表現出來。上兩種「圓」雖一一圓滿,處處功能,但仍有形跡可捕,未臻化工之致。而神圓則渾化無跡,微妙玄深,人與宇宙獲得了大圓融,此之謂最高境界。在中國藝術論中,渾化無跡的境界被視為藝術體驗的終極境界,請看以下兩則關於詞境的論述:


「明月幾時有」,詞而仙者。「吹皺一湖春水」,詞而禪者也。仙不可學而禪可學。學矣則非棲神幽遐,涵趣寥曠,通拈花之妙悟,窮非樹之奇想,則動而為沾滯之音矣。其何以澄觀一心而騰踔萬象。是故詞之為境也,空潭印月,上下一澈,屏知識也。清磬出塵,妙香遠聞,參凈音也。鳥鳴珠箔,群花自落,超圓覺也。[28]


人靜@垂,燈昏香直。窗外芙蓉殘葉,飆飆作秋聲,與砌鼎相和答。據梧暝坐,湛懷息機。每一念起,輒設理想排遣之,乃至萬緣俱寂,吾心忽瑩然開朗如滿月,肌骨清涼,不知斯世何世也。斯時若有無端哀怨,悵觸於萬不得已;即而察之,一切境象全無,唯有小窗虛幌,龜床硯匣,一一在吾目前,此詞境也。[29]


如冠九、況周頤以禪境描寫詞境,他將詞的最高境界視為圓境,詞人悟得此境,便心月孤圓,一切圓覺,個體與眼前的對象渾然一體,使生命無礙興現。


渾化無跡之境在唐宋以後受到許多藝術家的推重,尤其在文人意識覺醒之後更是這樣。清王昱云:「又一種位置高簡,氣味荒寒,運筆渾化,此畫中最高品也。」

論中國藝術論中的「圓」



齊白石秋蟲 約1911-1916年 75cmx24cm 遼寧省博物館藏.


至高至上的「渾化」境界,是從宇宙中「會得來」,亂里蒼茫,混沌一片,都由生氣流蕩而成,故渾化之境,就是宇宙之境、化工之境,是生命充滿圓融的呈現,非斤斤於形式者所能擬議。如在中國畫中,沈宗騫說:「作畫以氣體渾璞為貴」,推重「筆墨之輕圓靈活」;布顏圖認為,畫道之妙,在於對「蒼莽渾厚」的領會,要創造一種朦朧、酣暢而又渾涵無盡的境界。他從傳統哲學的氣化流行理論來解釋這一點:「夫大塊負載萬物,山川草木動蕩於其間者,亦一息相吹也,焉有山而無氣者乎?如畫山徒繪其形,則筋骨畢露,而無蒼茫氤氳之氣,如灰堆糞壤,烏是畫載!……遠視蒼蒼,近視茫茫,自然生動矣。」萬象森羅,均由一氣流蕩所成,故顯示出生生之韻,畫中之蒼蒼茫茫就是對宇宙生命的最出神入化地顯現。石濤論畫有所謂:「出筆渾沌開,入拙聰明死」之說,而他認為作畫「於渾沌里放出光明」,則為畫道無上妙境,畫家要作「辟渾沌手」。如何鑿鴻蒙,破荒忽,就在於「畫于山則靈之,畫於水則動之,畫於林則生之,畫於人則逸之」,賦予萬物以流蕩不已的生命,這樣就能使「乾旋坤轉」,渾化為一生命之圓。


清李修易《小蓬萊閣畫鑒》說得好:「發端混侖,逐漸破碎,收拾破碎,復歸混化。」中國藝術論中的「圓」說就是如此,起於一圓,一圓化為萬千個圓,而萬千之圓歸於一圓,即生於圓,而歸於圓,由此完成了一個圓型生命運動。


文/朱良志 附圖/月雅書畫中國網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下圖直接閱讀——

論中國藝術論中的「圓」


論中國藝術論中的「圓」


論中國藝術論中的「圓」


論中國藝術論中的「圓」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庭院里的流水禪意
精妙入神,別饒風致——陳老蓮花鳥草蟲
傅抱石的「石濤觀」
八大花鳥畫的「少」
武者佩劍,文人有硯。深得歷代文人萬般痴愛的又是哪種硯?

TAG:月雅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藝術論衡——創作論1
藝術論衡——創作論8
首屆中俄文化藝術論壇在黑龍江大學召開
藝術論衡——創作論10
視頻全紀錄—佳士得藝術論壇「融藝」專題研討會
如氣化墨 載靈承象——呂國英「氣墨靈象」藝術論二
宋庄藝術論壇微信探討第六十八期
包藏在冷靜下的熱切——畫家魯秋的冰雪梅花藝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