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論衡——創作論1

藝術論衡——創作論1

藝術創作,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審美需要而進行的精神生產的活動,是獨立的、純粹的,高級形態的審美活動。可以說,沒有藝術創作,就沒有藝術作品,於是也就談不上什麼藝術。藝術創作為人類社會帶來了絢麗多彩的精神世界。

藝術創作作為精神生產活動同物質生產活動一樣,受制於生產活動的普遍規律。馬克思說:「勞力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所以藝術創作活動結束時所完成的藝術作品也是在其開始的時候,就以最高級的感情映象的形式,表象地、觀念地存在於藝術家的頭腦中。所以,藝術創作如同一切生產活動一樣,是社會的、理性的,有目的的活動。當然,不可能排除現代藝術創作中,反傳統的、反主流的、個人的、非理性的、無目的的、本能的藝術創作活動。這是關於藝術的另一個命題。實際上是藝術創造的另一種形式,是同一父母兩個形象各異的同胞姐妹。

人類的生產活動有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兩大類別。物質生產創造了物質財富,以滿足人們衣、食、住、行諸方面的物質需要;精神生產則是哲學、政治、科學、倫理、文學、藝術以及其他觀念形態的生產,創造的是精神財富,以滿足人們認知、道德、情感、視聽等諸方面的精神需要。藝術創作是屬於精神生產活動,它的價值主要表現在精神方面。但精神生產活動也要利用物質手段來完成,比方說進行繪畫藝術創作時,所需要的筆、墨、紙張;進行雕塑創作時,所需要的石料、泥巴、鋼材等等,因而進行藝術生產,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種物質條件的限制,但是它主要是藝術家的思想、意識、情感等等方面的活動,其成果也體現在精神文明的層面上,而不體現在作為它們載體的物質上。一個畫家不管是用鉛筆或是用毛筆、鋼筆、油畫筆,在紙上或是在絹上、布上、牆上作畫,對繪畫創作的過程或效果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最終決定一幅繪畫作品價值的並不是這些屬於物質的東西,而是畫家對表現對象的心理感受的程度、包括藝術構思、藝術表達能力、作品狀況等等精神因素。這同物質生產大相徑庭。

藝術創造這種精神生產的活動,是以創造審美價值、滿足人們審美需要為目的活動,但是他們有別於主要是精神生產活動的如科學探索的實踐,倫理意志的實踐,藝術創作是以情感為中介的創造審美價值為目的精神生產活動。科學追求真,目的在於探索求知的規律;倫理追求善,目的在於實現人類社會發展有用、有益、有助的價值。藝術創造雖然離不開真與善,但它卻不是為了尋求真和善而進行的活動。費而巴哈說:「藝術並不要求把他們得作品當做現實。」藝術創作並無直接的功利性與實用性。正如寫詩畫畫不能充饑,輕歌曼舞不能禦寒。藝術滿足的是人們情感的需求、審美需求,它的目的在於美。

聽眾不會要求音樂家在創作歌曲的時候,提供什麼發明與發現,滿足審美溫飽與富足,卻會希望樂曲能給人以慰藉,或振奮精神,或寄託情思,或陪伴寂寞,或撫摸創傷,使勞碌的身心得到恬恬的憩息,優美的享受,絲絲的安慰。如此等等,都是人類的審美所不可缺少的,是人之為人的標誌,是社會所以不斷進步的原因之一。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類需要美,正如人的飲食需要鈣一樣,有助於人變得更健康:「審美需要的衝動在每種文化,每個時代都會抽象,這種現象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穴居人的時代」。

應當指出,人類的審美創造並不僅限於藝術創造,它是普遍存在的,但是藝術創作卻是人類最重要的、獨立的、純粹的、高級形態的審美創造活動。所謂審美創造活動,是人類在對象世界的感情形式中體現出來的,自身的本質的力量,並進行自我論證,自我肯定的活動。體現了人的本質力量的活動,無論是物質的或是精神的,或是文化的等等,都包含有自我確證,自我肯定的因素,於是就包含著審美創造。例如一件可心的工具,甚至是一支使用自如的畫筆,因其順手、耐用且美觀,於是留下了本人的力量或智慧的印記,因而它就變得既有使用價值又有審美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種勞動工具的製造也是審美創造活動。但是因為它畢竟不是獨立的,純粹的審美創造活動,沒有擺脫對物質媒介自然屬性的依賴,同時也因為它主要是以使用為目的,而不是以審美為目的,因而它又有別於審美創造。藝術創造,是審美創造的高級形態,因為它已經從實用活動中分離或獨立出來了,是能夠依據創造者的情感和經驗來構建與現實自然形態不同的、原來並不存在的、虛構的藝術形象。著名的美國美學家蘇珊·朗格在其著作《藝術問題》中稱這種創造是「一種真正的創造。」這種「真正的創造」也許還包含有其他的因素,如政治、倫理、宗教、科技等方面,但其根本的目的,核心的目的是審美的,否則就不成其為藝術創作。在人類物質與精神生產的領域中,唯以蔬菜創造才是人類最重要的審美創造。

(待 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永釗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王永釗工作室 |

您可能感興趣

《三論玄義》與佛道論衡
《論衡》古代唯物無神論里程碑,歷代皇帝深惡痛絕的禁書
王充批評迷信思想,批判唯心主義論調,勤奮寫《論衡》
《論衡》10則傳世名句,領悟透了受用一生
《論衡》10句至理名言,富含哲理,經典正能量!
「一代奇儒」王充《論衡》中的七句名言,一部不朽的經典之作!
《論衡》10句名言,一針見血,現實透徹!
章太炎《國故論衡》: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