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總是走不出抑鬱怎麼辦?

總是走不出抑鬱怎麼辦?

之前,我們收到一條粉絲留言,Ta說,自己從記事開始就不是一個容易開心的孩子。情緒總是低落,時不時會想到死亡。 年紀小一點的時候,Ta還會和人談論「不容易開心」這件事,也會寫寫博客抒發一下。年頭長了之後,Ta不再和別人提起這件事——「別人也會覺得我是個麻煩吧」。Ta說,始終覺得自己身上哪裡出現了差錯,甚至因為自己經常情緒低落,對身邊的人懷有一種愧疚感。


對一些人來說,他們的抑鬱情緒可以是很長期的。我們今天要聊的話題是「長期的抑鬱情緒」。每個長期抑鬱的人,體驗到抑鬱情緒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些人的情緒波動會比較大,狀態好的時候完全感覺不到抑鬱,但狀態不好的時候就會非常劇烈;也有一些人,會以更高的頻率感受到抑鬱情緒,但激烈的程度會時有不同。


長期與抑鬱為伴的人,可能符合周期性抑鬱症、或者持續性抑鬱障礙(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PDD)的診斷,也有可能什麼診斷都不符合,只是人格特質上不太容易感到高興。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在長時間裡,反覆出現的抑鬱情緒,都會給人帶來一些特定的影響。

長時間和抑鬱感相處是什麼感覺?


覺得空虛,感受不到任何情緒。「什麼也沒有,什麼都感受不到。每天、一整日、什麼感覺也沒有」(Knightsmith,2015)。甚至時間久了後,他們會想不起自己本來對一些事物應該有怎樣的反應和感覺。生活對他們而言好似夢遊,他們足夠清醒到可以與人交流,但同時感覺生活並不真實,就像在做夢一樣毫無意義。他們活得好像自己生活的「局外人」。


但是這不代表長期抑鬱的人不會快樂。在某些瞬間、或者一段時間裡,他們會突然感覺一切又「真實」了起來,好像回到了沒有抑鬱的時候。可一想到短暫的快樂會消失,他們會更加低落。也有人誤以為當自己抑鬱時不應該感到開心,於是當他們覺得心情很好時,他們反而會愧疚,或者覺得自己的抑鬱果然是假裝的(Knightsmith,2015)。


有時,抑鬱的人們為了不讓身邊人過分擔心,會假裝自己好了起來。而由於身邊人也總是盼望抑鬱的人情況會變好,於是讓人們相信這個假象會很容易。但對抑鬱的人們而言,在人前一直保持「正常」的樣貌就像活在一場謊言中,感到苦澀而疲倦:「早晨出門前,檢查我的錢包、我的鑰匙、還有我臉上的笑容是否裝扮良好。(Knightsmith,2015)」

抑鬱會引起自殺的念頭。部分長期抑鬱的人與長期對自殺的渴望感相處。剛開始時,自殺的念頭可能會嚇到他們,但是隨著時間過去他們已對此習以為常,並且學會了在每次很想自殺的時候,試圖找到繼續活下去的理由(Borchard, 2014)。


還有一些和抑鬱相處的人逐漸感到抑鬱成了自己身份的一部分。「我不是患有抑鬱,我就是個抑鬱的人(I didn』t just get depressed. I was a depressed person)。」他們感到抑鬱已經影響到了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他們生活和行動的中心(Folk-Williams, n.d.)。


長期的抑鬱,會給我們留下「人格傷疤」


抑鬱會改變一個人的人格嗎?在reddit上的一個網友寫道,當他翻閱過去的日記,看著還沒有患上抑鬱時自己的所思所想,他感到那時的自己彷彿是「徹徹底底的另一個人」(Fauxypants, 2015 )。有研究支持了這個說法,認為抑鬱發作會改變一個人的人格,並且這部分改變成為了抑鬱再發作的誘因,這種改變被稱為「人格傷疤(personality scar)」(Rosenstr?m, 2015)。


傷疤理論的提出是由於人們注意到,比起從沒有患過抑鬱的人,曾經抑鬱發作過的人在將來也更容易再次發作抑鬱(Wichers, 2010),就像受過傷留著傷疤的地方,下次也會更容易受傷一樣。比如,抑鬱症的首次發作會緣於一些比較嚴重的負面事件(e.g. 失去摯愛);而在這次發作緩解後,患者會因為更溫和的事件(e.g. 失去寵物)、甚至在沒有社會及心理壓力的情況下複發抑鬱。

那,這種傷疤究竟是什麼呢?


研究發現,抑鬱發作後,人們「迴避傷害(harm avoidance)」的程度會增加(Rosenstr?m, 2015)。傷害迴避程度較高的人會更神經質、對讓人不舒服的刺激反應更激烈。並且即使在安全的、支持性的環境中,他們依然會感到害怕,這種下意識的「感到世界很危險」的感覺不受自己控制。同時,他們應對外界刺激時也會表現的更消極,更容易感到疲勞,也相對更不願意嘗試新的事物。


如果你是一個高傷害迴避的人,你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


你覺得自己一定會把事情搞砸。


你覺得自己好像生活在一個對你充滿敵意的世界裡。你擔心自己身上會發生各種可怕的意外,而且你覺得自己面對這些意外無力抵抗,只會被深深傷害。

即使現在的生活好像一切都好,但是在內心深處,你覺得最糟糕的事情一定會發生。


你希望一切都井井有條。


他人對你表現出喜愛會讓你很滿足,但一旦當他們有一點冷落你的跡象(大多數時候不是故意的),你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被討厭了。


過度道歉。

研究者認為,之所以傷害迴避的程度會上升,是人們患病後的適應性調整(Rosenstr?m, 2015)。當我們在抑鬱的時候,生理和心理狀態不佳、應對危險的能力有所下降,於是會自發採取更謹慎的態度來應對外部環境,也會對負面的刺激更加敏感,這些原本是為了更好地自保。但事實上,這種變化反而使得人們更容易抑鬱。以社交為例,抑鬱症患者會過分擔憂社交時被拒絕帶來的痛苦,一方面,痛苦給他帶來的感受會更強烈;另一方面,對痛苦的擔心會讓心情更糟。於是,TA自發地將自己和他人隔離開。而這種自我隔離帶來的孤獨感反而加重了抑鬱(Steger& Kashdan, 2009)。


一些治療抑鬱的新型療法


1. 鑽開頭骨治療抑鬱(Deep Brain Stimulation)


對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都無效的難治性抑鬱患者來說,深度腦部刺激(DBS)技術或許可以幫到他們。這項技術最開始被應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等運動障礙,但之後被神經學家Helen Mayberg (2005)用於嘗試治療抑鬱症。


治療開始時,患者的頭骨上會被鑽開兩個洞,兩端電極被置入腦中。 (Gupta& Segal, 2012)。在手術的過程中,患者會全程保持清醒,一邊聽著自己頭骨被鑽開的聲音,一邊和醫生交流他們的感受,以便醫生根據他們的反饋調整,打開或者關閉觸點。在治療期間,患者的感受就會發生很積極的變化。而根據Mayberg (2005)的實驗結果,在手術治療結束以後,病人可以獲得持久的緩解(sustainedremission),即抑鬱癥狀消失且功能恢復良好。


DBS起效原因目前沒有答案。但Mayberg (2005)假設這和降低大腦25區(Area 25)的活躍性有關。25區是情緒控制通路的樞紐,抑鬱患者的25區異常活躍,而許多有效的治療方法都會降低25區的活躍度。難治性抑鬱患者在其他療法無效的情況下,只好打開頭顱,直接用電極改變大腦的25區。


2. 熬夜用來治抑鬱?(光照療法bright light therapy)


經研究發現,一種「睡得少+光照」的療法可以迅速地緩解抑鬱。參與治療的人在過程中將經歷幾天的部分睡眠剝奪,並在睡醒後接受強光照射。


比如,在Sahlem等人(2014)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治療開始前一天整日整夜不能睡覺,之後,在治療第一天晚上,參與者們被允許從6點睡到凌晨1點;在治療第二天,他們的睡眠時間變為從晚上8點到凌晨3點;到了第三天晚上,則變成了從晚上10點睡到早上5點;在餘下的治療日子裡,睡眠的時間便固定在從晚上10點到早上5點。每次睡醒,參與者們都會接受30分鐘的強光照射。研究發現這種療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在大部分參與者身上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療效。


雖然這種治療方法背後的機制還沒有徹底地弄明白,但研究者們猜測,通過改變睡眠時間和進行強光照射,改變了人體內部分神經遞質與激素的分泌與吸收,從而緩解了抑鬱癥狀(Wirz-Justice & Van den Hoofdakker, 1999)。


說點有用的:


長期感到抑鬱,我該怎麼辦?


1. 藥物治療


有時候,藥物治療是必須的。很多人會擔心吃抗抑鬱葯會導致成癮,因此抗拒用藥。實際上,抗抑鬱葯並不會讓人成癮。但每個人對於每種精神科藥物的反應都可能不一樣,你需要花一些時間去嘗試和調整,從而找到合適自己的藥物。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John Preston, PsyD, 和James Johnson, M.D. 在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made ridiculously simple 第七版中提出的一張圖表。值得注意的是,本書採取的診斷依據是《精神衛生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目前使用的版本為第五版,但仍有參考價值。


a. 什麼情況下,我需要選擇藥物治療?


如果你持續的存在植物性癥狀(vegetativesymptoms),應該考慮尋求藥物治療,因為它的出現意味著患者在生物化學層面上出現了紊亂。和抑鬱障礙有關的植物性癥狀有:睡眠改變、食慾改變、疲勞感、性慾減退、注意力嚴重無法集中、記憶顯著減退、白天感覺很不好(特別剛醒來的時候)、完全無法產生愉悅感等等。


b. 用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首先,雖然藥物可以幫助消除或減緩植物性癥狀,但抗抑鬱葯不是快樂葯。它無法讓你的空虛與不快樂消失不見。


其次,藥物的生效需要時間,一般2~4周起效。很多人沒有立刻看到效果,以為藥物無效而私自斷葯。而隨意停用藥物會增加複發幾率。切忌在和醫生討論前就擅自停葯,不然可能會造成難以預料的不良反應。但如果過了6-8周,你依然沒有感受到抗抑鬱葯帶來的效果,應該和醫生討論,醫生可能會更換藥物劑量或種類。


而服藥開始後,個體需要的服藥時間不同,通常服藥6-8周會度過抑鬱急性發作期,但這時不能停止繼續服藥,通常需要繼續服藥6個月,之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減少用藥劑量。如果過程中複發,則恢復用藥。


另外,抗抑鬱葯可能會有副作用,比如剛開始用SSRI時,可能會感到嘴干、噁心、頭痛甚至失眠。有些藥物的副作用會隨著時間過去而逐漸好轉。如果沒有好轉,可以告知醫生,醫生能通過更換藥物或改變原有藥物劑量等方式降低副作用。


2. 日常自助


除了向專業人士求助外,也有些日常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抑鬱。


你可以寫日記。不止記錄發生的事件,而是要記錄圍繞這個事件的感受和想法。處於抑鬱狀態的人時常會描述自己的思想像是「被困住了(stuck)」,好像頭腦結成了一塊,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寫日記正可以幫助我們同自己的心智(psyche)對話。在寫作的過程中,你可能會察覺自己過去沒有意識到的、一閃而過的念頭。而當個人主觀的想法變成客觀的文字呈現在紙上,你就可以去觀察它、去改變它、甚至去摧毀它,你可能會發現面對同樣的事情,你可以用一種與當時不同的方式去描述,用不一樣的感受去應對(Grayson-Mathis, 2002)。


記住自己感受良好的時刻。即使接受了治療,我們也會有感覺非常糟糕、甚至生不如死的時候。但是,記住自己曾經感受良好的時刻,這樣我們會知道抑鬱帶來的痛苦不會是永恆的,而自己有能力感到快樂。


最後,要對抑鬱有合理的期望。和抑鬱為伴可能會是個漫長的過程,可能會經歷一次甚至多次反覆;而即使經過治療,我們在將來可能依然會因為一些事感到低落或痛苦。雖然治療無法徹底消除問題,但是我們可以學著更好地和抑鬱共存,到那時,可能你會發現抑鬱也並非那麼可怕。


說了這麼多,通過這篇文章,我們至少希望你能了解一件事:抑鬱確有其事。它是一個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並不是一種臆想。如果你自己深陷抑鬱情緒,要尋求治療和幫助;如果你身邊有人表現出抑鬱,你可能無法理解,但至少可以尊重——抑鬱的痛苦極端起來,是可以讓一個人毫不猶豫地同意在自己頭骨上鑽洞的。


以上,晚安。


----------------------------------------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大洋地殼中沒有硅鋁層,而陸地地殼含有硅鋁層呢?
年輕時得了絕症或大病是怎樣的感受?
蜜蜂是否在消失?為什麼?
動物的飛行能力是怎麼進化出來的?
裝逼成功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知乎 |

您可能感興趣

總是走不出抑鬱怎麼辦?這6種方法教你擺脫抑鬱情緒!
總是插不進去怎麼辦?
我總是思想出軌,怎麼辦?
痘痘總是治不好,怎麼辦?
總是忍不住玩手機怎麼辦呢?
總是掉頭髮,該怎麼辦?
念頭總是控制不住,怎麼辦?
總是腳臭,該怎麼辦?
總是控制不住跪舔該怎麼辦?
老師,我的前屈體式總是下不去怎麼辦?
為什麼你的付出總是得不到回報?
你為什麼總是瘦不下去?
總是很煩躁怎麼辦?
總是管不住嘴,究竟怎麼破?
總是失眠怎麼辦?
面對那些總是跟自己過不去的人應該怎麼辦?
老闆總是讓我打雜,怎麼辦?
心總是很亂,怎麼辦?
總是射不出,是不是我自己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