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機器人問世、用真菌回收鋰電池、宜居星球
跟蹤前沿進展,掌握最新動態,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聞。
撰文 | 劉嘉欣、宋宇崢、劉天霖
責編 | 葉水送
軟體的機器人Octobot,圖片來自Science
No. 1軟體機器人問世
章魚是著名的逃生「專家」,能屈能伸,無所不往。近日,效仿這些狡猾的頭足類動物的第一個完全軟體機器人Octobot誕生了。這個由硅樹脂製成、外觀如手掌大小的機器人,以過氧化氫為液態燃料,當過氧化氫流過鑲嵌在內部的鉑時,由化學反應釋放出的氣體就可填充」章魚「的臂爪。目前,Octobot的燃料僅能維持4至8分鐘的運行,且不能任意轉向。研究者正致力於給它加上感測器,以實現偵察和導航的功能。
圖片來自NASA
No. 2為登上火星做準備:NASA太空機器人挑戰賽開始報名
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舉辦的太空機器人挑戰賽開始報名。這項挑戰賽的模擬場景是:在不遠的未來,人類登陸火星之前,機器人會提前攜帶補給物品抵達火星。而此時,一場夜間的沙塵暴襲擊了棲息地和太陽能電池陣,導致主通訊天線偏移。機器人必須修復棲息地的空氣泄漏、部署新的太陽能電池板以及矯正天線問題。此次挑戰賽面向全球,任何人都可以組隊報名。獲勝隊伍將有機會得到最高10萬美元的獎勵。
結核病菌,圖片來自Science
No. 3如何快速檢出肺結核?
肺結核作為一種惡性傳染病,每年導致近200萬人死亡,在發展中國家尤為猖獗。結核病複雜、漫長的診斷過程是其得以肆虐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日,一組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新型診斷方法,可在一小時內檢出結核病菌。這種方法利用的是一種被稱作海藻糖的物質,它能被結核桿菌用來構建新細胞。在對海藻糖用熒光染料標記後,可在進入細胞膜的疏水層時發出綠光,而且這種情況只會發生在活的結核病菌細胞內。這一測試不僅大大縮短了對結核病的診斷時間,還可幫助醫生確認其用藥是否有效,如若新一輪測試獲得通過,它必將成為人類抗擊結核病的一大利器。
井然有序的三葉蟲化石,圖片來自Mary Altaffer
No. 4井然有序的三葉蟲:遷徙與感應
三葉蟲曾是獵食者最喜愛的節肢動物,它們在地球生存了數億年。如今,有研究顯示,三葉蟲在大洋底部的遷徙如同現代節肢動物——龍蝦一樣井然有序。研究者們考察了波蘭聖十字山3億多年歷史的化石,發現了78條三葉蟲隊列,每條隊列甚至包含19個盲蟲品種,它們有的首尾相觸,有的相互重疊,可見當時它們是通過物理接觸或化學信號來保持聯繫。這些三葉蟲隊列化石是已知的最古老的大規模遷徙和生物間化學感應存在的證據。
退化的鯉魚,圖片來自Ivdesign77
No. 5鯉魚如何逆進化長回鱗片
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要的時候也會加快,甚至逆向。鯉魚就是短期逆向進化的典型例子。中世紀的歐洲僧侶曾選擇性養殖鱗片較少的鯉魚,使其更易烹飪。1912年,進化為「鏡面魚」的無鱗鯉魚被引進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它們在島上迅速繁衍。但到了50年代末期,人們發現這些無鱗的鯉魚開始退化,長出鱗片。最近,一項刊登於《英國皇家學會進展》的研究顯示,在被研究的700例鯉魚樣品中,有65%完全長出了鱗片,雖然它們依然攜帶有褪去鱗片的基因,但較之「鏡面魚」,有鱗的鯉魚更適合在野外生存,足可見環境帶來的進化壓力不可小覷。
語音輸入和文字輸入的對照試驗,圖片來自stanford.edu
No. 6語音輸入比打字快三倍
儘管當下諸多手機應用擁有語音識別文字的功能,但人們還是習慣用鍵盤來輸入文字,其原因是語音識別的文字既不準確,也沒有效率。然而,近日,斯坦福大學、百度和華盛頓大學的一項研究得出相反的結論:較之在手機上打字,語音識別能更快、並且更準確地錄入文本。科學家設計了一個語音輸入與打字比賽的實驗,讓實驗者說出或打出大約100個常見短語,如「物理和化學很難」、「周末愉快」、「投票選出最好的」等等。測試的結果是,對於英文和中文的語音識別,語音輸入速度分別比打字快3倍和2.8倍,錯誤率也比打字分別低20.4%和63.4%。
藝術家對比鄰星b的描繪,圖片來自ESO
No. 7地球的「兄弟」?科學家或發現人類宜居星球
在浩瀚的宇宙中,尋找其他適宜生命居住的天體,一直是許多天文學家的夢想。近日,歐洲南方天文台(ESO)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他們在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系半人馬座的比鄰星周圍發現一顆繞行行星——比鄰星b (Proxima b),以每11.2天繞比鄰星一圈的速率旋轉,它可能是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根據科學家計算,比鄰星b僅僅距離地球4光年,它的質量略大於地球,處於宜居帶中,其適宜的溫度使得其表面有可能存在液態水,有科學家相信,這顆星球將是尋找地外生命的首要目標。
實驗中的真菌,圖片來自Wikimedia
No. 8用真菌回收鋰電池?
近些年來,廣泛應用在電子產品中的鋰電池用量不斷增長,人們也一直在尋求一個更好回收它的辦法。現有的熔化和酸浸式回收方法不僅成本高,還會產生大量的有害廢物。近日,一組美國科學家提出利用真菌來回收鋰電池。被選出的三種真菌在繁殖時,會釋放草酸與檸檬酸,這兩種酸可有效地提取廢舊電池中85%以上的鋰與50%以上的鈷,效率遠高於目前所用的各種無機酸。目前,科學家們正準備探究這些真菌產生酸的效率,從而評估該方法的經濟價值,如若得到應用,這將成為一種既環保又經濟的鋰電池回収法。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TAG:知識分子 |
※軟體機器人問世、用真菌回收鋰電池、宜居星球 | 每周科技播報
※英國將核廢料化為「鑽石電池」,可用於心臟起搏器、人造衛星
※擺脫電池!柔性納米設備利用人體運動發電
※喝海水的電池能為水下機器人供電
※機器人成功為國際空間站更換太陽能系統電池
※不用電池,薄如蟬翼,可以進入人體做微型手術的機器人
※防止鋰電池爆炸!科學家用人工智慧開發固體鋰電池
※丟掉充電器!不用電池的黑科技手機面世!
※豐田要用人工智慧找到新的汽車電池能源材料
※生活中的物理,遙控器只有一顆電池,小哥用它作電池
※無需電池的醫療植入物使用生物體液進行充電
※拋棄所有電池醫生軟體,一句代碼自檢電池健康度!
※不用電池用胃酸,迷你機器顯神通
※女款套裝、電飯煲、佰草集套裝、脫毛膏、媽媽裝、蠶絲被、糖果色套裝、背夾電池、電熱飯盒、心理書、創意褲架、防蚊褲……
※使用體液為燃料 無電池的醫療植入設備成為「永動機」
※智能紋身、新AI系統、瀝青手機電池、心臟病新測試方法、中國量子激光武器、激光解決全球乾旱問題
※太陽能電池片回收,電池片回收找怡凡鑫硅更專業
※利用細菌發電的電池你敢信?
※好玩的小實驗:用鋁箔紙和電池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