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嵩山道話

嵩山道話

嵩山道話



嵩山,又名嵩高山,五嶽之中嶽,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六洞天,在河南登封市西北,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組成。嵩山地處黃河流域,文化遺迹非常豐富。嵩山屬夏禹建國之區,後世有禹妻生啟化為石的傳說,故其地有啟母石、啟母廟等遺迹。夏文化遺迹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的有王城崗遺址和曾為禹都的古陽城遺址等。著名的漢代三闕——啟母闕、少室闕、太室闕,則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廟闕。嵩山也不只是佛教文化,這裡還有儒學全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而道教文化的歷史則更為久長。

清景日畛《說嵩》卷二十稱漢之張陵,三國魏之左慈、郗鑒、西晉鮑靚,為道士人嵩之較早者。至北朝,先後有寇謙之、趙靜通、韋節、潘彌望等住嵩山修道。現存中嶽廟的北魏《中嶽嵩高靈廟之碑》雲:「魏太武因道士寇謙之奏請,更造嵩岳新廟」。隋唐是嵩山道教的興盛時期,有大批著名道士居此修道,如:上清派高道潘師正、司馬承禎、吳筠、李玄光、譚峭。唐李筌,居少室山,好神仙之道,至嵩山虎口岩,得《黃帝陰符經》。這篇三百餘字的經文對後世道教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北宋張伯端說:「《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止五千,今古上仙無限數,盡於此處達真詮。」(《悟真篇》絕句58)


隋唐間,嵩山興建有一批道觀:嵩陽觀、崇唐觀、精思院、太一觀、天封觀等。後世多有建修,現保存較完好的是中嶽廟。


中嶽廟在太室黃蓋峰下,黃久約《大金重修中嶽廟碑》雲:「舊有廟在東南嶺上,年祀綿邈,莫知其經始之由。(北)魏大安(即太安, 455-459)中,嘗徙於神蓋山。唐開元(713~741)間,始改卜於此。」歷代多修,現在的中嶽廟,從中華門起,經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坊、崇聖門、化三門、峻極門、崧高峻極坊、中嶽大殿、寢殿,到御書樓,共十一進,長達0.7公里,面積十餘萬平方米。1984年落實宗教政策後,由國家撥款,道眾籌資,對廟院殿宇、住房、路面等進行了維修,並且在原有384株古樹的基礎上,增加了綠化面積。


崇福宮初名萬歲觀,創建於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宋代改名崇福宮,先後在此的大臣名儒有范仲淹、司馬光、程顥、程頤、朱熹等30多人。崇福宮不僅是名儒去集之地,也是歷代著名道教學者棲身傳教之所。崇福宮區域面積現存約5000多平方米,保存古建築30多間,古樹名木50餘株,歷代碑石10餘品。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唐觀原名隆唐觀,因避諱唐玄宗李隆基而改名崇唐觀,位於登封市區北老君洞前的逍遙谷中。老君像,安放在老君殿的中間,高2.8米。老君坐在須彌座上,神態自如,須彌座上浮雕有五伎,分別為彈琵琶、吹笛、舞蹈,座上方刻有隸書年號,可知該造像雕造於693年,是河南最早的道教老君像。


作者:崔理明


掃描二維碼,關注武漢長春觀公眾微信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的精彩文章:

處暑節氣飲食注意「少辛增酸」
洗凈鉛華 凈心以悟「道」
吃飯也是一種修行
感悟《道德經》

TAG: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隸書名碑——嵩山太室神道石闕
漢《嵩山三闕》
河南洛陽嵩山少林寺有空來玩哦
華山、泰山、黃山、嵩山,哪個山最值得去?
向嵩山道歉,致那些在我們手中消失的嵩山草藥
嵩山道教文化論壇議程
遊記-嵩山少林寺和龍門石窟
程志剛:嵩山長霞
三山五嶽各有特點:乾隆皇帝為什麼概括中嶽嵩山的特點是「奧」
古籍中的神仙故事:嵩山老翁飲玉漿
禪宗祖庭:嵩山少林寺
嵩山寻艺——犁面沟篇 我们是犁面沟的村民
直擊國慶期間「人山人海」的嵩山少林寺,佛門聖地變人海!
國慶節的嵩山雨後開啟「觀海」模式,水墨嵩山別有景緻
傳承‖解密嵩山鎮山之寶四大鐵人手中的兵器之謎
《蜘蛛俠》飯製版拜師少林視頻 小蜘蛛嵩山學藝
河南農民撿到武則天除罪金簡,武則天為啥去嵩山
嵩山白狐,切莫當真只是傳說
老照片:30年前的河南嵩山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