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據英國每日郵報,一項新研究發現,英國捕獲的三分之一的魚體內有塑料粒子。鱈魚、黑線鱈、鯖魚和貝類等都受到了污染,而這些塑料微珠在沐浴露、牙膏、美容產品中使用。

英國捕獲的83%的蝦中也有塑料殘留,金槍魚、鯔魚、貽貝和牡蠣也是如此。魚是人類食物鏈的一部分,它們食用了與浮游生物混合在一起的塑料。


一些環保人士警告稱,微珠(microbeads)猶如農藥剎蟲劑和工業化學品的「磁鐵」,它會危害人類健康。綠色和平組織稱海洋正在面臨危險。


一位發言人說:「據估計每年有800萬噸塑料進入海洋,無論它們是以微珠的形式還是以丟棄塑料袋的形式,都已經成為了一個有毒的定時炸彈。」


英國每日郵報發起了一項號召針對工業使用微珠採取行動的活動。它們將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化妝品公司以自願的原則逐步放棄使用,並且這項「禁止微珠」活動要求英國政府立即採取禁令。

當心下面這些產品!因為它們都至少含有一種以下成分: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尼龍1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龍6、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尼龍66。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這項倡議贏得了學術、環境方面的專家以及娛樂人士的支持,現在壓力降到英國首相Theresa May的身上,她需要採取單方面的行動禁止微珠,然而歐盟委員會拖住了她的腳步。綠色和平組織在今天的報告中寫道:


在英吉利海峽捕獲的魚中有36.5%被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污染,包括鱈魚、黑線鱈、馬鮫魚等;


83%的挪威龍蝦含有微小塑料碎片;


北海和波羅的海的魚體內中40%的塑料是聚乙烯,它被用於微珠;


葡萄牙的一項研究,在263個市場上在售的20%的魚中發現了微珠;


對在地中海捕獲的121條魚進行了分析後,發現其中18%含有塑料碎片;


一項研究發現35%的北太平洋的魚體內含有塑料碎片。


以下是一些沒有微珠的替代品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說,關於英吉利海峽的這項發現應該是由魚類所食用的東西造成的。上個星期由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和中國海南大學的研究表明,高達12.5%的化學污染物會通過微珠進入到魚體內。


污染物的範圍包括殺蟲劑、鄰苯二甲酸酯和阻燃劑等。綠色和平組織的Louise Edge說:「一旦進入海洋,塑料微粒既產生吸引又釋放化學毒物,並被海洋生物攝入。在一些情況下,這些塑料污染物對於幼年的魚吸引力比食物還大。這份報道提供了塑料出現在海鮮中的證據,然而對於人類健康的影響仍然不明確。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塑料碎片會危害海洋生命甚至最終危害人類的食品安全,對微珠採取禁令對於英國政府來說,是表現出嚴肅對待塑料對海洋生物和人類健康危害的最簡單途徑。」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令人震驚的統計數據:英國捕獲的魚中有三分之一體內有塑料微粒


每年有數萬億的微珠通過下水道進入海洋。一次洗澡之後就會產生多達100000微珠。


生產商們對於擔憂的回應是承諾在2020年之前徹底移除這種塑料物質。


歐盟委員會也在調查是否要建議在成員國範圍內採取這種禁令。然而,眾議院環境監察委員會各黨派的議員都認為政府應該在英國實施單方面的禁令。


歐洲議會議員們認為在英國採取禁令足夠向歐盟施壓。他們指出,明年美國將強制執行禁令。澳大利亞也正在考慮。


環境大臣們,包括George Eustace和 Rory Stewart建議英國採取單方面禁令。


環境部門的Defra昨晚說:「我們絕對致力於保護海洋、海洋生物不受污染危害。很多主要的生產商已經自願地去除化妝品、美容產品、牙膏中的微珠。我們正在考慮什麼樣的進一步行動是合適的。」


化妝品、浴室用品和香水協會自願的方式比立法更加有效。然而,批評認為行業的承諾常常會有漏洞。


公司們正在採取行動計劃在2020年之前除去甘醇酸和磨砂中的微珠,但是並沒有關於其他產品除去微珠的行業承諾。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各領域的領軍人物在昨天都表達了對於《每日郵報》禁止微珠運動的支持。這些支持來自政界、娛樂界和環保界。


MARY CREAGH議員說:「非常高興《每日郵報》關於呼籲政府禁止化妝品中的污染的活動。微珠正在污染海洋並進入食物鏈。」


綠黨的議員CAROLINE LUCAS說:「關於微珠的禁令無法快速實現,我很高興郵報認可這件事情的緊迫性。這種塑料微粒完全沒有必要,但是卻需要一場大運動才能使政府永久禁止它。」


SANDRA HOWARD很擔憂食物中的塑料問題,她說:「我最愛吃魚,我們將塑料倒入海洋看起來很荒唐,這會污染我們所吃的魚。」


播音員JENNI MURRAY說:「我支持Mail的這項運動。首先我自己會在未來避免使用微珠。」她立刻扔掉了所有含有微珠的製品,並承認自己過去並不知道它們是什麼。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很多議員已經表明支持對微珠採取禁令。


鯨豚保育協會(WDC)的科學負責人Nicola Hodgins指出,每年由於塑料污染造成10萬海洋哺乳動物死亡。她將這稱之為大屠殺。


包括烏龜和海鳥在內的很多動物都會攝入塑料,據估計有663種海洋生物受到塑料污染的影響。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90%的海鳥胃中有塑料,這會造成內部出血,WDC估計每年有100萬海鳥因此死亡。


比利時的毒理學家Colin Janssen發現,塑料微珠也會被貽貝和牡蠣等軟體動物攝入,平均每克貽貝肉含有一粒塑料微珠。


美國環境計劃署稱,雖然這些魚類可以將塑料微珠排泄出去,但是還是有30%的魚體內有塑料。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重量將超過魚類。


當然,不是所有的塑料都是微珠。很多微珠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被分解為更小的碎片。這個分解過程將化學毒物帶到了海洋和海洋生物中。


事實上微珠已經是一種塑料碎片了。它們就是毒物的來源,它們會釋放有毒的化學物質,比如鄰苯二甲酸鹽。一旦被攝入,微珠就會釋放出化學物質,並且會破壞哺乳動物的內分泌系統。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每個塑料微珠吸收化學毒物的能力是它周圍水的100萬倍。


塑料微珠使這個問題加劇。它們體積很小,所以從食物鏈最底端的生物就攝入了。


浮游植物和浮遊動物會攝入微珠,因為微珠很像魚卵。這些微珠被證明會影響這些浮游生物的繁殖能力,甚至可以直接毒死它們。


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的一份錄像展示了浮游生物吞下微珠的畫面。這些小型生物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們會影響整個食物鏈。


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鬚鯨類,比如藍鯨和座頭鯨,它們以磷蝦和橈足動物為食。


加拿大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試圖量化由塑料引起的危害。它指出座頭鯨每天吃掉的磷蝦和橈足動物重量為自身體重的1.5%。這意味著每天攝入了300000個小型塑料碎片。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事實上微珠已經是一種塑料碎片了,它們就是毒物的來源。


多麼可怕,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被這種微不足道的事物威脅到生存。更嚴重的是,這些塑料碎片還會吸引其他的污染物。


PCB和阻燃劑劑等工業化學物進入海洋,然後粘在微珠的表面,因為微珠本來就被設計作為研磨劑。


這些微珠會攜帶著毒物進入食物鏈,也包括我們所吃的海鮮。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我們並不吃魚的內臟,所以這些微珠可能並沒有進入人體。然而,魚類血液中的有毒化學物質很可能被我們攝入了。當我們吃貝類時,我們也會吃下微珠。


即使你不吃魚,也會受到微珠的影響。全球捕獲的四分之一的魚以其他的方式進入食物鏈,包括作為豬和家禽的食物。在中國,科學家們發現食鹽中有微珠。


沒有人知道微珠的長期影響。這是一個巨大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人類就是實驗品。


但是最大的擔憂是我們對這個星球的其他部分的所作所為。Richard Lampitt教授和他的同事Katsiaryna Pabortsava參與了一項關於大西洋的廣泛研究,對深海沉澱物採樣。


在那裡,研究團隊發現塑料微珠沉在海底,就像海洋中的雪一樣。

微珠已污染海洋生物,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沒有人知道微珠的長期影響。這是一個巨大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人類就是實驗品。


Lampitt教授的工作反映出科研機構對這個問題所採取的嚴肅態度。他說:「擔憂的問題是塑料碎片如何影響生態系統和功能。這些影響可能不會快速出現,但是影響會非常深遠。」


想到公司們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故意地破壞海洋環境非常令人心碎。但是我們擁有改變這一切的力量。我們並不是商家們認為的消極消費者。我們可以用金錢投票。


所以,不要購買含有化學微珠的產品,並勸說本地的商店和超市停止銷售這種產品。


海洋的未來,甚至是人類的未來,取決於此!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中科院專家研發出新型B細胞腫瘤抑制劑
天大專家攻克生物化學手段製作「青蒿素」難關
一種新的病毒使科學家重新思考感染過程
NEJM:新界定!這8種癌症也與肥胖有關
哪種植物才是「室內空氣凈化王」?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人類終將「自食其果」?塑料污染蔓延全球,它們正登上人類的餐桌!
海洋的污染,動物的死亡,人類需要捫心自問
核泄漏後的日本福島,食物被污染,金銀珠寶沒人敢撿
鯨魚集體「自殺」,究竟是自身原因,還是人類環境污染造成?
海洋污染觸目驚心!以為吃的是鹽,竟是微塑料!
澳大利亞海龜患上皰疹,原因是人類對海洋的污染
美國開採石油,污染海域,竟誤讓美軍以為地心人出現,自亂陣腳
巨鹿海邊覓食慘遭垃圾纏繞被生生餓死,提醒人們關注海洋污染
牛奶的衛生問題!微生物污染有哪些!
恆河裡僅存的水生物,一種因河水污染導致失明,一種以食腐屍為生
農田太污染,用微生物菌劑就能解決好?
直擊 活在人類污染下的野生動物
凈水器:攔截污染物 僅此而已!
為解決汞污染問題,哈佛科學家巧用微生物自生長能力
菲律賓藝術家造「死鯨」,提醒我們海洋污染已經失控!
震驚!在核污染地區都能生長的神奇食物,抗癌效果超強!
日本海灘出現大量「鐵鍋」生物,民眾不敢靠近擔心是核污染變異
日本「核污染區」食品,究竟有何危害?
這條河因污染已沒有魚類,但居民們仍得飲用河裡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