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說來,《伴我同行》(Stand By Me)今年7月23日是上映三十周年。三十年耶!直至今天,仍不斷有人給自己的豆瓣上添加這部電影,並毫不吝嗇地給它打五星評分。而當我想要找回我十年前的博文時,我只能遺憾地發現它已經在萬維網上無跡可尋,連歷史的殘渣也算不上。


雖說時間並不是檢驗作品好壞的終極標準,但總客觀過院線片廉價的宣傳攻勢。在這可怕的國產片保護季里,它們從來沒在你的耳目之間消停一刻,好比你家樓下出了故障的機動車防盜報警器。重新談談這部三十年間一直未被人遺忘的電影算不得什麼新鮮事,但好在還是有很多人喜歡聽金曲翻唱,總好過放任自己的暑假被快餐電影淹沒吧!尤其是在開學前的這幾天里。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剛剛過去的影片三十年紀念大會海報。今天的影片拍攝地:俄勒岡州的布朗斯維爾已經將這部影片作為本城的標誌,甚至有了一整套的相關旅遊服務。


誰的童年沒有一次像模像樣的冒險呢?在幻想和現實中,孩子們都在渴望著干一番懲惡揚善、名揚四海的大手筆,讓看不起自己的大孩子和成年人看看,自己有多了不起。有時候,幻想和現實混在了一起,好像影片中齊唱《帕拉丁之歌》(1957-63年的著名西部冒險劇《持槍遠行》的主題曲),在鐵軌上開始自己冒險的孩子們一樣。將自己鍾愛的虛構英雄作為自己的參照物,是冒險必備的調味品。所謂一代英雄一代人,你的英雄又是誰呢?當然,冒險不會像鐵軌一樣,一路順暢無阻。旅途中既有愜意的玩樂,就必定會伴隨著危險,生活不會像 Buddy Holly 的《每一天》那樣,如此溫柔平靜,令人嚮往。正是在不安中,四個孩子的個性才真正得以展現出來。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影片中屬於四個孩子的秘密基地:樹屋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經典的四個孩子走鐵軌畫面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極具魄力的弔橋火車場景,據說頻繁出現的火車劇情與劇本原作者史蒂芬.金的童年經歷有關,也是影迷們津津樂道的一點


還記得那四個曾令你感動不已的壞小子嗎?在這個由成年後的戈迪講述的故事裡,這四個孩子被明顯分成了兩撥兒。由於大人們的偏見而被認為是壞孩子的克里斯,在苦悶的心境中最早爬出童稚的泥沼,開始意識到自身的局限:無論這種局限是單調的小鎮還是他人的眼光帶來的。而這樣的克里斯,自然而然地將因為哥哥意外亡故而遭到家人冷遇的小戈迪當作是心靈的夥伴,因為後者也正在努力地向小大人轉變,相比之下泰迪與維恩就更像需要保護的小老弟了。但我總是忍不住會去想,一個真正的少年能分辨出這種不同嗎?真正的少年,大概就像主角戈迪一樣敏感,像蝸牛一般用觸角不停地觸碰半熟時所能見到的一切吧?受教育酷嗎?掙脫出環境有必要嗎?真善假惡,如夢似幻才對。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還記得當年讓你流淚的這四個壞小子嗎?左:維恩、克里斯、戈迪、泰迪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人見人愛的兩位主角 —— 克里斯和戈迪,片中兩人的情誼是刻畫的重點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在內心裡,戈迪是否有把克里斯當做是自己已故哥哥的替代者呢?這一問題困擾著許多影迷


除非你不喜歡這個故事,不然大多數人都傾向於把自己想像成故事裡的英雄、主角或至少是個正派角色。同樣的道理,在總結過周圍很多朋友看此片的感想以後,大家都特能把自己想像成少年老成的克里斯與敏感又迷茫的戈迪。但誰能說醉心於英雄情結的泰迪還是膽兒小而嘴碎的小胖子維恩就沒有迷人的一面呢?儘管不一定能如願,但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更想當一名與自己的假想敵戰鬥的唐吉坷德,或是大腦空空又貪吃愛睡的小肥肥,他們才是這個高物價、快餐生活與食品添加劑一道助紂為孽地催人老的時代中最難能可貴的珍寶。影片中講究的選曲也特別能襯托出這兩人的特點,在林中的鐵軌中漫步談話時,只要鏡頭切至這兩個孩子,就開始響起 The Chordettes 的名曲《棒棒糖》,倒也是令人會心一笑的一刻。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在片中脖子上掛著美國大兵狗牌的泰迪,古怪而好鬥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沮喪的,胖小孩兒維恩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與戈迪、克里斯兩人精神氣質截然不同的兩人,真正「活在當下」的兩人


至於本片真正的反派,則是伴著 Jerry Lewis 那首搖擺的《大火球》,用球棒擊打路邊信箱的老小子們。這群極具破壞性的老小子是主角四人們冒險中最大的敵人,也是克里斯與戈迪最希望超越的界限。最初想要靠找到屍體出人頭地的孩子們,驚奇地發現憎惡的對象也想要這樣做,這才導致他們對自己行為的反思:做和他們一樣的事情,意味著將自己的未來也押在同樣賭註上。為此,他們做了違背自己初衷的決定,卻在歸家時意外地發現自己生活的小鎮變小了。當然不是小鎮會變小,而是他們長大了。你呢?你的小鎮,或者是小街、小院、小城與小村又怎樣了?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張震岳在出演《旋風小子》時候是不是有看這片兒了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儘管在影片中戲份沒那麼多,但傑弗.薩瑟蘭飾演的壞孩子王艾斯一角(右)還是特別深入人心,這是這位加拿大演員在美國拍攝的首部電影,另外喜歡《Metal Gear Solid V:Ground Zeroes》和《Metal Gear Solid V:Phantom Pain》的玩家肯定對他的聲線也很熟悉


要問我電影中最喜歡的場景?當然是吃派大賽了!不止是主角們覺得這個故事贊,迄今為止,它仍在我的復仇創意點子集里雄踞榜首。每一次我感覺到委屈,都特想變成片中的 「豬臀男孩」(Lard Ass),用酸臭的嘔吐物掩埋那些討厭的傢伙,這才是真正的一吐為快!報復整個小鎮!這就是縈繞在年幼的戈迪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美好幻想,而泰迪與維恩對這個故事的狗尾續貂也表明了他們的幻想。四人一道,通過這個故事譜出了一副少年眾生相。聽說現在,他們還舉辦吃派大賽,不知道有沒有嘔吐環節呢?有的話,我也想報個名。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如果你細心的話,會發現影片中每個噴出藍莓派嘔吐物柱的人,背後都有一根管子的凸起痕迹。當然這是影迷們的最新研究發現,我反正沒看出來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點擊播放 GIF/387K



來個動圖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How sweet the revenge is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吃派大會的拍攝現場。今天它仍然存在,成為了紀念該片的固定活動之一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不想來一件嗎


你12歲時認識的朋友們,現在過得怎麼樣了?他們還能像主題曲唱的那樣:


伴你同行,永不離開嗎?


很遺憾,在影片里,他們還沒有等到成年,僅在回小鎮後就開始分道揚鑣了。就連惺惺相惜的克里斯與戈迪兩人,最後都被這該死的殘酷成人故事活生生地鬧了個陰陽兩隔。直逼你不得不離開大團圓結局的溫馨小窩,去思考思考,究竟是什麼在伴你同行?如果不是朋友們,難道會是你曾居住過的後山、後院和后街嗎?它們不會站起來跟著你一路狂奔到三十歲,但它們留下的印跡你永遠也掙脫不掉。無論你之前是喜歡或是討厭它們,它們都還在影響甚至支配著你,從音樂喜好到人生態度,直至墳墓。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伴我同行》一曲的原唱者班.伊.金(Ben E. King)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最喜歡的劇照之一:主角們發現屍體的一刻,劇情到了激動人心的高潮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是去還是留?去好還是留好?這種困惑並非克里斯獨有,至少它喚醒了千萬影迷的記憶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影片中最後成年的戈迪寫下的最後一句話:「從此以後,我再也沒交到像我12歲時那幫人一樣好的朋友了。也許每個人都如此吧?」 已經成了影迷們心中的經典台詞,也是最催人淚下的一刻


如果你玩過 Game Boy 上的《口袋妖怪》紅黃藍綠,或是後來重做的火紅、葉綠版,你會發現任天堂把《伴我同行》放進了遊戲:主角家中的電視正在放這部電影,這是你冒險的起點!有意思的是初代《口袋妖怪》的發售年份剛好是《伴我同行》上映10周年。時至今日,我們已經用人生的腳步跟隨這四個鐵軌上的小男孩走了數年。有時候,我們太執著於尋找前路,而忘了我們最初的起點。眼看暑假快要結束了,別太著急上路,跟著他們再笑中帶淚一次,又有何不可?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三十年了,再讓它重現一次吧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口袋妖怪:紅》日版和美版都有主角在家看《伴我同行》的橋段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與《伴我同行》氣質相同的電子遊戲《Mother/Earth Bound》中也有向火車鐵軌冒險致敬的橋段

每個不想開學的孩子都可以看遍《伴我同行》,做最後的反抗



嗯,我也該走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ce中國 的精彩文章:

性工作者是如何區分性工作和性生活的?
路邊社的道聽圖說:圍觀看跳樓,打蒼蠅秘籍,地鐵摺紙學
VICE 賴床簡報:美國盟友大亂斗,土耳其軍炮擊了庫爾德武裝
為何英國人如此熱愛《老友記》?
我是美國一個餐廳的老闆,失去一批墨西哥員工我很心痛

TAG:vice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這些都是我想跟你一起做的事
不聽話的孩子背後,都有個不會指揮的媽
孩子以下的幾個行為,你不制止會後悔
對不起,我不想為你的孩子投票
想要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這樣做也就夠了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被看見
孩子,不該是你的最愛
孩子睡的時間夠不夠,看這個表就知道!
看到這個可愛的孩子,誰也不願相信將要發生的事!
只因我沒有相信醫生的建議,最後卻害了我的孩子
看在我的面子上算了,孩子小不懂事
現在的孩子,一個看不住就讓你哭笑不得!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看看這些最苦也最棒的娃
有時候,我想做一個「壞孩子」
孩子,當我老了,希望做兒女的不要嫌棄我
這些讓人看不起的蔬果 每天都要給孩子吃
孩子,你為啥想不開
今年夏天,我可不想再讓孩子得這個病了!
沒看孩子的睡相,你就不知道孩子有多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