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賦得真情必動人,那些輕觸心尖兒的情詩

賦得真情必動人,那些輕觸心尖兒的情詩

研究中國古代詩歌,通常有「唐言情,宋寫意,明朝追摹,清代思變難成」的印象。世有真情當可貴,用來不錯是英雄。多情,不可怕,世人都得指情活著。別說是多情,縱痴情料也無礙。有真情,必有真情的種種故事,刻骨銘心的感動之後就是念想。歷代傳播相衍的表情達意,既是文化,必有品味,也必有情在。不管土的洋的,只要是情人節,就不僅是送玫瑰。



賦得真情必動人,那些輕觸心尖兒的情詩


問世間情為何物


多情未必,三短語皆與情感有關,巧遇。人非木石,孰能無情?「死生相許」,從金代文學家元好問所作《邁陂塘》詞中的名句借來。此詞開端,突發千古一問:「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峭倩奇響,風情自有別調。情之所發,因物感懷,緣於孤雁殉情。



賦得真情必動人,那些輕觸心尖兒的情詩


泰和五年乙丑(1205年),元好問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殺死一雁,另一雁雖已脫網,見狀後「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元好問遂購得雙雁,「葬之汾水之上,累(壘)石為識(標識),號曰雁邱」。事畢,又激情難已,倚聲作此。此詞一出,感動千秋多少鍾情男女。



賦得真情必動人,那些輕觸心尖兒的情詩



至真至痴,相思入骨


感動,在於真情。世上情不難得,但情有真假,唯「真」,情才可貴,故「真情」最最難得。雖然物亦有情,亦有真情之物,諸如母慈雛親、情侶相昫等,但人與物畢竟不同,人間之情倘若捨去「真」字,人猶不及物也。

真情至深,難捨難離,如醉如痴,曰痴情。這,大約唯人專享。《習靜齋詩話》早有「言情詩頗不易作,必須字字從肺腑中流出,方足動人心目」的感謂。真情難得,真情詩亦難得。痴情,未必雅俗贊同,但真情至痴的詩,卻雅俗共賞,很值得一讀。


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應屬此類。楞將相思託付於無知無覺的紅豆,而且歲歲繾綣不已,感人至深的,正是這段痴情。昔聽啟功先生說,清代有一版本曰「勸君無採擷,此物最相思」。



賦得真情必動人,那些輕觸心尖兒的情詩



詩中的「無」,當「毋」解。或勸人對待感情務必慎重,不要招惹是非,似告誡語;或者已經親身領教的過來人,深知相思之苦,作怨恨語。與傳播久遠的王維詩相比,看似抬杠,其實也是痴情的另類說法。二詩,肯定都是好詩,如果吹毛求疵的話,唯吐述都稍顯直白一些。


賦得真情必動人,那些輕觸心尖兒的情詩



讀過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的人,大多為其痴情感動。因怨恨那個歸期從來沒有準信兒的瞿塘商人,詩中女子寧可要去嫁與弄潮兒,即使是氣頭上的實話實說,有點不講道理,亦情痴感人。


鍾惺《唐詩歸》評此詩曰「荒唐之想,寫怨情卻真切」,又賀裳《載酒園詩話》列此詩入「無理而妙者」,皆有明眼。情至痴處,言無顧忌,急切而出,不計其他,讀者未必不知此話無理,卻偏偏信假不信真,誰也奈何不得。

清代江湜寫旅途思家的《舟中》,「我向西行風向東,心隨風去到家中。憑風莫撼庭前樹,恐被家人知阻風」,真情至痴,也頗堪細味。「憑」,即祈求。離家西行,旅舟風阻,擔心家人牽掛,遂祈求西風「莫撼庭前樹」,江湜思念家人夜不能寐的情景也盡在不言之中。


宋代牛希濟《生查子》詞有「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說因為愛戀的女子常著綠色羅裙,所以看見處處叢生的綠色芳草都會頓起愛憐之心。愛人及物,審美錯覺,雖說無理,但這首小令真情至痴至奇,也很感人。



賦得真情必動人,那些輕觸心尖兒的情詩



其實,讀者都清楚,牛希濟憐草是假,愛人是真;那麼,真正愛草的唐代盧仝會如何寫呢?盧仝愛草也愛酒,醉酒夜歸摔倒草地,怎麼辦?盧詩曰:「昨夜醉酒歸,仆倒竟三五。摩挲青莓苔,莫嗔驚著汝。」


酒醉摔倒,不管自己傷痛否,卻摩挲青莓苔,擔憂驚嚇青苔而內疚抱歉不已,此情此趣,千秋更有何人寫得?能體味出此詩細膩風光的讀者,當拍案叫絕。看來,痴情不一定盡屬愛情友情。只要情真,任人任物皆可。話說得過頭,甚至傻憨無理,也沒人計較。


唯其真摯,乃得動容


古詩中,「生小不知門外路,如何飛夢到沙場」寫思念征夫竟然傻問如何飛夢沙場,又「老僧只恐雲飛去,日午先教掩寺門」說過午即掩寺門是因為老僧不願山雲飛去,又寫遊子病旅,為免除老母惦記,複信謊報平安後紀懷,「開函捧讀淚珠彈,欲報平安下筆難。一縷情懷談不得,強言兒已漸加餐」等,皆真情流露至誠,不可等閑觀之,讀者會心感動,也是知音。


唐代劉禹錫有一首《春江楊柳枝》寫鬱勃心中的思念,到不吐不快:「春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首尾兩句寫現在時空,第二、三句逆轉說往事,倒卷珠簾。說恨美人無有音訊直到今朝,就是自己放不下的思念,綿綿直到今朝。恨有多久多深,愛也如斯。


在那個時代,敢公開一段擦肩而過且銘記難忘的眷戀,倘若沒有痴心的支撐,恐也難有這般敢愛敢當的丈夫氣魄。


研究中國古代詩歌,通常有「唐言情,宋寫意,明朝追摹,清代思變難成」的印象。其實,明清詩中可與唐宋愛情詩抗衡的,也不在少數。清《隨園詩話》推舉的《怨情》最堪品賞:「昨宵夢郎回,系馬門前樹。也識夢非真,聊尋系馬處。」說昨宵夢見郎君歸來,曾經系馬於樹,清晨起身,明知夢幻是虛,偏去尋找系馬之處。痴情所為,無理亦好。



賦得真情必動人,那些輕觸心尖兒的情詩



又清黃生的《載酒園詩話評》曾舉過寫情佳句,「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說相思一夜,晨起看窗前的梅花樹極似日夜相思的婷婷女子,幻覺作真,反而襯出痴情的可親可愛;如此佳句夾入唐宋詩中,風情神韻亦似不多讓。


自古多情損少年


通解上述詩例,大約可以打擊一下以為今人才懂得愛情的觀點;古代詩人不會在長安街上旁若無人地演「狂吻戲」,也沒有死去活來的張揚,反倒讓人覺出了幾分深沉。


晚唐五代溫庭筠說「王孫莫學多情客,自古多情損少年」,歷代以為家訓金玉。對此,筆者不敢苟同。首先,多情並非惡病;其二,「王孫莫學」,他家少年學不學呢?「多情客」俱歹惡之徒嗎?其三,濫情與沉湎不拔,固然可惡可恨,然而說「自古多情損少年」,實屬武斷,也有害於青少年教育。


《世說新語》記徐孺子九歲在月夜戲耍,嫌當晚月光不夠明亮,說「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耶」,可謂痴情無理之語,後來杜甫偷其意,又生遐想,寫出了「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也算是跟著少年多情至痴了一回。



賦得真情必動人,那些輕觸心尖兒的情詩



品讀更多經典詩詞、國學、書畫與精美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唐詩宋詞品讀


很高興能夠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裡與你相識。每天推送經典詩詞、國學、書畫與精美文章品讀,讓我們在這浮躁的年代,靜下心來,陪三度一起品讀鑒賞那些快被時光遺忘的經典,修身養性,傳承經典,約否?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詞品讀之家 的精彩文章:

蘇東坡的一首奇詩,廬山煙雨浙江潮
古詩「變臉」三句半,詩人:傷不起
7首史上最美的煙花詩詞!更吹落,星如雨
鏡頭中的詩經,美到令人窒息!
那一抹剪不斷的鄉愁詩詞,對月,對燈,對路人

TAG:古詩詞品讀之家 |

您可能感興趣

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究竟值多少錢,一個字能換一線城市一套房
徐渭 行書《賦得夜雨剪春韭》詩
花海雲都·漢韻宿州之詩詞大考:賦得古草原送別(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