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有了日本這個技術,黑暗中機器人也能識別人臉

有了日本這個技術,黑暗中機器人也能識別人臉

有了日本這個技術,黑暗中機器人也能識別人臉



在當今的機器人領域,基於視覺的人臉面部識別和檢測發展得非常之快,並且已經運用於很多領域。

現在,人臉識別已經應用到了包括支付、遠程業務辦理、安防以及門禁等場合中。經過近兩個月的試運行,安檢人臉識別系統近日已經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國內安檢區正式投入使用,這也是全國首家將人臉識別系統嵌入機場的安檢信息系統。很多人都說,我們迎來刷臉時代。屆時,坐車驗票、出入門禁、購物支付……在諸多類似場景中,只靠「刷」一下自己的臉就能搞定。


然而,就目前而言,機器人能夠成功做到面部識別,是因為其已經處於正常的照明條件之下。而要想此技術進一步發展,我們還需要克服一個障礙:如何在光線不明朗的情況下也能刷臉成功?因此,在到達刷臉時代之前,我們需要開發出一種演算法,讓機器人在不正常的照明條件下也能進行面部識別。


現在,日本豐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炫酷的技術,它能通過運用一種反射模型,調整光線對人類面部的影響。此種模型有著一種可變的照明比例,由FIS(模糊推理系統)控制,此系統能夠運用GA(基因演算法),能夠讓機器人在不同的光線下進行人臉識別。

有了日本這個技術,黑暗中機器人也能識別人臉


該研究團隊負責人Bima Sena Bayu Dewantara表示:


為了減少光線對人臉識別的影響,我們應該適當調整圖像對比度。比如,為了產生一個穩定的面部成像,我們需要加亮臉頰的光線,調暗眼球的光線。而我們運用的反射模型就能實現這一點,結合FIS和GA對於操作此種模型也非常重要。


另一位負責人Jun Miura 教授表示:


通過調整圖像對比度,我們能夠提高面部識別和檢測的精度和效果,同時也可實時運用於機器人面部識別和人機交互領域。

人類的面部不僅可以將自己與其他人區別開來,還提供其他的信息:如你是否疲憊,你是開心還是難過,平和還是緊張。而捕捉面部蘊含的這些信息對於人機交互來說至關重要。研究人員表示通過調整圖像對比度,機器人能夠在不同的情況下進行面部識別和檢測,特別是在照明不足的情況之下。7月15日,團隊在《機器視覺及其運用》上公布了研究結果。


其實,豐橋技術科學大學在人機交互上已經做出了一番成就。去年,該大學交互與通信設計實驗室研發出了一款叫「聊天盟友(Talking Ally)」的機器人,它可以一直觀察用戶的行為並作出相應的回應。

有了日本這個技術,黑暗中機器人也能識別人臉



它的外形看起來像皮克斯的知名動畫短片《頑皮跳跳燈》中的跳跳燈,有一個橢圓形的腦袋,身體由彈簧支撐,具有比較好的彈性,機器人可以很靈活地轉動身體。它擁有一隻眼睛,眼睛裡裝有一個攝像頭,攝像頭會一直聚焦在用戶身上,Talking Ally會識別人臉以及表情。Talking Ally被設計出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用戶保持注意力,通過觀察用戶的目光落往何處,機器人會判斷出他的注意力在哪裡,並與之交互。

看來,隨著人機交互的飛速發展,刷臉時代已經不是遙不可及了。但要到達那裡,還要攻克一個個難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兩個質子 的精彩文章:

人造意識是否能夠實現?否則還談什麼人工智慧
震驚!這家德國公司的仿生黑科技,即將顛覆自然!
為什麼葫蘆娃有且只能是7個!
盤點好萊塢電影里科幻的VR技術

TAG:兩個質子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個日本人用中國人的技術,造出了驚艷全世界的房子
農村人釣黃鱔,這技術真不是一般人能會的
我們都缺少日本匠人精神:沒有一流的心性,就沒有一流的技術
這胖子的晃人技術能秒殺不少人吧?
害人是門「技術活」,他是怎樣踩著別人上位的?
西遊中投胎是個技術活:有人成了豬,有人成了佛,有人成了公主
這項技術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擁有,有了它航母都不再有威脅!
鉤織出的人體器官雕塑,這技術也是逆天了!
別再亂洗臉了,這可是個技術活兒
無人機只是技術宅的玩具?有人用它種菜呢!
火影中有一人被劇情殺,但是製造他的技術比穢土轉生還可怕
有了三維顯示技術,人人都是「魔法師」
撩人這個技術活,你以為是拼顏值?
中國技術打臉日本,這技術這海域,還是被我們硬氣拿下
沒這個技術,你基本可以告別泡腳了
要有錢要有技術還要有人,缺一樣中國都難把它們造出來
如此牛逼的人臉識別技術有所重大突破!
中國艦載機的三次技術攻關都與這個人有關,而他卻倒在了科研現場
為了打擊恐怖主義,紐約用上了人臉識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