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羅馬對外征戰均在共和時期完成,到了奧古斯都才放棄

羅馬對外征戰均在共和時期完成,到了奧古斯都才放棄


羅馬對外征戰均在共和時期完成,到了奧古斯都才放棄



文/吉本

羅馬對外重大的征討作戰均在共和時期完成。後繼各朝皇帝一般而論都能秉持元老院的政策,對於歷代執政官發揮旺盛的企圖心,領導尚武精神的人民贏得的領土,大致都能感到滿足。羅馬建國最初的七百年中,傲世的戰功獲致應接不暇的勝利,到了奧古斯都(Augustus)當政,才放棄吞併世界的雄心,用穩健作風主導政策,並且將這種精神在公眾會議中表露無遺。因為稟賦和環境的影響,奧古斯都養成愛好和平的習性,同時也不難發覺羅馬已處於巔峰狀態,雖然毋須畏懼戰爭,也不必把一切軍國大事全部訴諸武力解決。


此外,遠地作戰的艱苦情勢與日俱增,使得勝敗未能預料,戰爭所導致的後果,是愈來愈多的動亂與愈來愈少的利益。奧古斯都有豐富的征戰經驗,更能印證他的看法,在經過深思熟慮的評估以後,確信以他審慎的作風,對於無法制服的蠻族只要稍做讓步,仍能保持羅馬的安全和尊嚴,所以不必讓他的臣民和軍隊,冒著帕提亞人(Parthians)的矢石再度交戰,寧願簽訂保持顏面的條約,讓對方歸還克拉蘇(Crassus)所失去的鷹幟和被俘的官兵。


奧古斯都當政初期,有將領主張要把衣索比亞(Aethiopia)和阿拉伯·費利克斯(ArabiaFelix)納入版圖,他們千里行軍到達南部熱帶地區,炎酷的天候擊敗入侵的羅馬軍隊,使得僻遠地區不諳戰爭的土著免於刀兵的災禍。歐洲北部的國家並不值得勞師動眾去征服,日耳曼的森林和沼澤地帶,居住著孔武有力的蠻族,他們為了自由寧願捨棄生命,在和羅馬人初次接觸,似乎是屈服在軍團的優勢武力之下,等到背水一戰,卻又能奮勇求勝,重獲獨立自主。這使得奧古斯都感到氣數態勢的變化難以預料,一直耿耿於懷。


奧古斯都崩殂後,遺囑在元老院公開宣讀,給繼位者留下極珍貴的指示。羅馬帝國疆域西到大西洋、北至萊茵河和多瑙河、東以幼發拉底河為界、南到達阿拉伯和阿非利加的沙漠,把大自然的地理限制當做永久的防線和邊界。

人性好逸惡勞,原本無可厚非,明智的奧古斯都所提出的懷柔政策,所以為後來的皇帝全盤接受,還是他們心存畏懼及惡習纏身所致。最初幾位當政者,要不是一味追求奢華淫樂,就是暴虐無道殘民以逞,很少視導部隊和巡幸行省。雖然自己怠惰而忽略武事,又怕驍勇善戰的部將作戰凱旋,功高震主篡奪帝座,所以把建立事功當成對君權的無禮侵犯。每一位羅馬將領率軍在外。都小心翼翼以守土為職責所在,不願征討蠻族,以免惹來殺身之禍。


摘自(英)吉本(Gibbon,E.)著,席代岳譯《羅馬帝國衰亡史》(美文佳譯,精裝全六冊)



羅馬對外征戰均在共和時期完成,到了奧古斯都才放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史 的精彩文章:

你肯定知道德川家康,但你一定不了解他的伏見城
她曾謀劃廢掉唐高宗,卻因陰謀敗露而被賜死殞命
武則天借用她的手幹掉了來俊臣,客觀上卻終結了酷吏政治
「二戰」歐洲戰場參戰國軍隊的性犯罪記錄

TAG:講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二戰時期,麥克阿瑟到底在日本發現了什麼?盡然和軍部還鬧起了矛盾
直擊蒙古國首都烏拉巴托,他們還在想恢復成吉思汗時期的輝煌
基翁:魯尼像回到了范加爾時期
丹蘇:和恩里克時期相比,現在的巴薩更有戰術可言
為什麼氏的形成集中在東周時期,後世為啥又不用了呢?
詹姆斯:熱火隊時期,做夢也沒想到能和羅斯成隊友!
加內特森林狼時期十大時刻,對位鄧肯不落下風,讓韋伯跪地成經典
戰國時期的大將龐涓,最後的結局如何,到底有沒有參加馬陵之戰?
詹姆斯:只有耶穌和巔峰時期的奧尼爾在低位面對我時能得分
世紀大討論:在巴薩,巔峰時期的羅納爾迪尼奧和梅西,到底誰更強?
在新秀時期,為什麼大家都看好英格拉姆而不是拉塞爾?
伊斯基亞就是古羅馬時期羅馬大帝奧古斯用來換取卡布里的那個海島
少年時候的奧巴馬,在總統時期完全看不出來,抽煙耍酷
袁世凱在位時期,拒絕承認麥克馬洪線,阻止外蒙古分裂,是國賊嗎
光緒時期所立的「大阿哥」,竟與宮女胡來,成為慈禧的替罪羊
直擊青少年時期的普京和奧巴馬,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
為何龍王時期的波什,一到熱火就萎了?詹姆斯:當年他犧牲的最多
二戰時期的德國有多強大?看看到現在還沒拆卸完的坦克吧
劉在石-珉豪進行火花克里斯馬對決 我也是經歷過螞蚱時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