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古典繪畫精品十八羅漢欣賞



阿羅漢如果直接翻譯就叫作應供,又稱為殺賊,或稱為無生,一般民間有時也會把阿羅漢簡稱為羅漢。如果以聲聞的修行果位來講,是從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當他證得四果,也就是在聲聞人的最高果位時,他就是阿羅漢。阿羅漢是依照 佛所教導的四聖諦、八正道,他在蘊、處、界裡面去作觀行;他去觀一切法苦、空、無我、無常,漸漸地、慢慢地去斷盡三界貪愛;從斷我見斷掉我見煩惱,再來斷掉我執煩惱,所以在這一生捨壽的時候,他願意將自己、自我把他滅盡;所以當自我滅盡以後,他就不在三界中出生,所以就脫離生死輪迴的苦,就直接入無餘涅槃,這樣的一位聖者,我們就稱他叫作阿羅漢。所以阿羅漢是經過須陀洹、斯陀含和阿那含,來成就阿羅漢。須陀洹我們一般稱他為初果,斯陀含就是二果,阿那含就是三果,最後成就阿羅漢,就是我們俗稱的四果。所以阿羅漢很簡單的一個定義是說:他能解脫於三界的束縛,所以阿羅漢又稱呼為應供。


應供的意思其實就是阿羅漢,在梵文裡面,他真正的意思就稱為阿羅漢。因為阿羅漢具有出三界的證量,也就是說,因為阿羅漢可以出離三界,所以他可以成為眾生的福田,供養阿羅漢就可以修福。阿羅漢的另外一個名稱叫作殺賊,這個賊其實就是煩惱,因為煩惱會使眾生有損惱,阿羅漢能夠斷除煩惱的現行,所以他就稱為殺賊;但這個部分可能要特別跟大家說明一下,阿羅漢所謂的殺賊,這個賊只是煩惱的現行,煩惱的一些習氣或一些隨眠,阿羅漢是不需要殺的,更不用說他能夠把它殺完全。另外阿羅漢又稱為無生,無生是說不會再出生下一世的五蘊身,可以跳出三界六道輪迴,所以又稱為無生。阿羅漢是從聲聞而得,聲聞的極果叫作阿羅漢,聲聞為什麼稱為聲聞呢?是因為他是聽聞佛的音聲說法而證,所以稱為聲聞;所以阿羅漢不是自參而修得的,阿羅漢一定是從佛的音聲說法而證得;只要證得阿羅漢的聖者,他自己會知道,所以他會知道:「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阿羅漢可以自證自知,就是他自己證得阿羅漢以後,他知道他來世不會再受後有,所以也不再三界輪迴。約略來講阿羅漢分為兩大類,也就是慧解脫的阿羅漢跟俱解脫的阿羅漢。慧解脫的阿羅漢是指:雖然沒有完全具足證得四禪八定,但他可以用智慧解脫於三界的阿羅漢。不過,慧解脫阿羅漢至少也要有初禪的定力,因為在三果的果位時,就已具足了初禪的定力了。至於俱解脫阿羅漢是說:他慧解脫跟四禪八定都具足,他隨時可坐脫立亡,也就是說他隨時可以離開三界,因為他有四禪八定的定力,所以俱解脫的阿羅漢,他必須要同時擁有四禪八定跟解脫的智慧。所以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來,阿羅漢他不是因為定力而成就阿羅漢,是因為智慧。所以,慧解脫的阿羅漢跟俱解脫的阿羅漢的聖人,主要的差別是在於他有沒有證得四禪八定;但不管是慧解脫還是俱解脫,他都自證自知:「生死已斷,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已經斷除三界愛的一位聖者。


接下來,我們來看解脫道是怎麼修的。解脫道是從初果:初果又稱須陀洹,是斷掉三縛結;三縛結是哪三縛結呢?就是我見、疑見、戒禁取見。二果又稱為斯陀含:斯陀含是薄貪瞋痴;什麼叫薄貪瞋痴呢?就是對貪、瞋、痴很淡薄,也就是說減低欲界煩惱的貪著,令貪瞋痴很淡薄,所以二果又稱為薄地。三果又稱為阿那含,阿那含是斷掉五下分結;五下分結是指哪些呢?就是欲貪、瞋恚、我見、疑見、戒禁取見;五下分結裡面有我見、疑見、戒禁取見,同樣在初果也有我見、疑見、戒禁取見,那這兩個是有不同的。初果主要斷的是欲界的我見、疑見、戒禁取見,三果是在斷色界的部分,所以三果又稱為離地。為什麼稱為離地呢?因為他已經離開欲界地,所以三果至少要證得初禪。四果就稱為阿羅漢,他是斷掉五上分結,五上分結就是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斷掉五上分結以後,就可以證得阿羅漢;所以阿羅漢是指什麼呢?阿羅漢是指已經斷除了在三界六道中的無明,凡夫眾生所持的見煩惱跟思煩惱,也就是見惑跟思惑,因為他已經斷掉了一般三界六道無明凡夫眾生所持的見、思二惑,所以他就脫離了這個輪迴,不再分段生死;所謂的分段生死就是說,我們每一期每一期都有一個生死,我們每一次的五蘊身都有一段一段的生死,所以稱為分段生死。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什麼是佛。佛又稱為佛陀,佛是福慧兩足尊,所以佛是福德跟智慧修行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的聖者。值得一提的是:佛是圓滿的,而且是無上的。除了一闡提人以外,所有一切眾生從開始歸依佛、法、僧三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都可能成佛。也就是說,一切眾生剛開始經由三歸依,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以後,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都有可能會成佛。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是非常長的,所以成佛事實上是透過累世累劫不斷地修行,他不是一生中可以成佛;阿羅漢可以在一生中靠佛的加持,在那一生就因為佛的加持跟教導,他可能就會在那一世就成就阿羅漢。但是佛一定是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他絕對不可能一生中可以成佛,除非他已經是最後身妙覺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也就是說,他已經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最後一生示現妙覺菩薩,也在那一世裡面示現八相成道成佛,不然不可能會有一生成佛。所以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了、具足了知;也只有佛才是真正圓滿究竟覺悟的聖者,所以一切諸佛如來,一定都是十號具足。是哪十號具足呢?那就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大家應該有注意到,諸佛的如來十號中有一號叫作應供,應供很明顯的意思就是阿羅漢。我們剛剛已介紹到阿羅漢亦稱為應供,那應供的意思是說,他可以出離三界生死,他具有出離三界生死的證量,所以人跟天人都應該要供養他。佛陀除了具有出離三界生死的證量外,並具足了阿羅漢沒有證得的所有的微妙正法,阿羅漢所懂的還是只有在聲聞法上,所以佛陀具有阿羅漢所沒有證得的所有微妙正法,而且佛陀並用這個法去利益有情,所以能夠救度眾生,離開生死輪迴之苦,同證解脫一直到成佛,所以佛當然更能接受一切天人的供養,所以佛陀十號當中裡面也包含了應供阿羅漢。佛不僅有十號,佛還具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等等。這些不共法裡面,事實上是不共阿羅漢的;也就是說,阿羅漢對於佛這些不共法中,他是沒有任何一法可以跟佛相比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翰墨春秋 的精彩文章:

一学就会:赵春秋《溪山云起》绘画步骤
靈飛經墨跡殘本
朱良志:中國畫里的好雪片片
氣吞萬象!鬼手何海霞國畫精品欣賞
超精細人物素描,太逼真了!

TAG:翰墨春秋 |

您可能感興趣

古典精美繪畫 十八羅漢
古畫欣賞:元 繪畫佳品十七幀
古人珍禽繪畫精品欣賞!
大師範曾人物繪畫《十八高僧》圖欣賞
精品羽毛繪畫 欣賞
古今繪畫大師的極品書法欣賞
浪漫古典繪畫藝術
邱漢橋繪畫「十八字法」之追漢唐
南宋-賈師古繪畫作品欣賞
邱漢橋金湖灣繪畫一種高貴典雅的藝術
美國耶魯大學博物館藏十九世紀西藏繪畫:十一面八臂觀音唐卡
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繪畫作品欣賞
沉寂巴黎的繪畫大師常玉作品賞析
清 艾啟蒙繪畫作品欣賞
國畫清風雅集:一組精彩的古典繪畫
黎雄才繪畫作品欣賞
邱漢橋繪畫「十八字法」之習宋元
「唐卡」——古老而神秘的繪畫藝術
楊納 繪畫藝術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