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仕女飛天為何「衣著前衛」?
在敦煌壁畫中為何飛天仕女緊身短袖、露臍裙、薄若蟬翼的紗衣。
春蠶頌。潘絜茲。
春蠶化生,蕞爾微蟲。春蠶吐絲,煥若彩虹。春蠶何取,一桑始終。春蠶精神百世可風。
鈐印:絜茲、宣平潘氏、絜茲、春蠶畫室
建於初唐時期的莫高窟第57窟,有一個動聽的名字:「美人窟」。在洞窟南壁,一位面容清秀、長眉細目的菩薩聘婷而立。菩薩身著「單肩弔帶」,瓔珞覆身,裸露的雙臂上還纏繞著透明披帛。
款識:敦煌夢影。辛卯初秋九月,樂樂制。 鈐印:一江春雨、長樂、樂樂之印、徐、樂樂書屋、眠琴處
敦煌飛天主要憑藉飄逸的衣裙、飛舞的彩帶而凌空翱翔的飛天。一般上身穿短袖緊身衣,下身著貼體短裙,上衣下裙間小腹袒露,腰間有配飾。主要是因為唐代社會開放自由,在經濟發達,貴族穿著講究,壁畫中層層疊疊、薄若蟬翼的紗衣,正是當時高超紡織技藝的反映。敦煌地處西域,佛教又來自印度,少數名族更是自由開放,所以飛天形象多是衣著少、裸露多的仕女形象。
黃君璧 敦煌飛天 橫幅
張大千在敦煌的兩年零七個月中,他方知「唐人丕煥其文,濃縟敦厚,清新俊逸,並擅其妙,斯丹青之鳴風,鴻裁之逸驥矣」。通過臨摹,從中汲取了六朝至隋唐人物畫的藝術創作手法,線描取北齊壁畫圓勁爽健的用筆,中鋒運筆清健而瀟洒,設色明顯參考了藏傳佛教使用礦物質顏料的技藝,華彩富麗。
張大千《乘鸞吟簫圖》
《乘鸞吟簫圖》作於1955年(乙未),是其敦煌歸來去國南美後的佳作,圖中畫一乘鸞鳳吹排簫的仕女,精美的頭飾,華美的纓絡,驕健的鸞鳳,其流暢精到的線描,富麗的紋飾來自敦煌時期的寫生。顯示出張大千在衣紋及鸞鳥描繪上所下的功夫。
仕女的鬢髮取法唐代束髮樣式,先用細筆濃墨寫出髮式盤結之態,再用淡墨渲染數次,墨用松煙,顯出發質柔黑潤澤濃淡有致,又根根著肉的視覺效果。顯示了張大千工筆人物畫的精緻筆致。
圖右方自識:「跨虎乘鸞去未遙,閑庭寂寂夜迢迢。殷勤涼月西樓下,憶聽雲林鳳唳簫。大千張爰大風堂下作,時乙未秋八月也」。鈐「張爰之印」白文、「大千居士」朱文印記,左下角鈐「昵晏樓」朱文印記。
最後在來兩張曾浩畫的敦煌飛天美女
敦煌飛天從藝術形象上說,它不是一種文化的藝術形象,而是多種文化的複合體。飛天的故鄉雖在印度,但敦煌飛天卻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國道教羽人、西域飛天和中原飛天長期交流、事融合為一,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飛天。
拾遺君(lantiancaoyi)






TAG:左右拾遺 |
※飛天「又見」飛天,敦煌舞者前來助興
※飛天尋夢,宮殿丹霞冠華夏
※敦煌 飛天的故鄉
※飛天小魔女
※敦煌壁畫中飛天 到底是何方神聖?
※「飛天女神」李霞卿:衝天豪氣寫傳奇
※「飛天女神」李霞卿:衝天豪氣寫傳奇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
※天宮裡的精靈,敦煌壁畫里的「飛天」
※酷帥飛行手錶:腕間的「飛天夢」
※李霞卿為何從影壇明星化身飛天女神,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敦煌壁畫中曼妙的飛天究竟是什麼來歷?
※美麗的飛天「玫瑰」
※看 穿著飛天小女警的童顏小姐姐
※手執長槍,飛天遁地,獨闖敵陣小皇帝
※一場科技的盛宴,阿里雲棲大會:「飛天,智能」,馬雲爸爸帶你飛
※萌哭!楊貴妃、林黛玉和敦煌飛天,在她筆下竟然統統變成了喵星人丨畫事
※什麼是飛天茅台酒?
※雪藏十年陳喬恩,一朝騰飛天下知。天陳喬恩又有新動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