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黃淮海平原

黃淮海平原

黃淮海平原



黃淮海平原是黃河、淮河、海河流域平原的簡稱。黃淮海平原所包括的地區和範圍,各部門、各專業的認識是不一致的,所採用的數據也就各不相同,有26萬、30萬、35萬和40萬平方公里等多個數據。從地貌學的觀點,按照地表形態、地質構造、地表組成物質以及流域水系的變化等原則,劃定的界線為:北起燕山山脈的南麓;南抵桐柏山、大別山的北麓,以江淮流域的低分水嶺為界;西起太行山、秦嶺的東麓,東面包圍了魯中南山地,臨渤海、黃海。位於東經113°至東海岸線;北緯32°00』-40°30』之問,其總面積為38.7萬平方公里。在流域上主要包括淮河、海河、黃河、淮河等流域的中下游地區,以及源於魯中南山地的一些中小河流域下游的廣大平原地區。

黃淮海平原地勢十分平坦,一般海拔不到50米。從山麓到海濱,可以分為山麓洪積沖積扇平原(課文中稱緩斜平原)、沖積平原(課文中稱沖積低平原)和濱海平原。其排列大體呈半環帶狀,三部分的地表物質,地下水的化學成分,土壤、植被及農業發展情況都有明顯的差別。


山麓洪積沖積扇平原,主要分布在燕山和太行山麓,由許多大小不等的扇形地連接而成。其中以古黃河沖積扇規模最大,洪積沖積扇上地下水埋藏深度為4~10米,礦化度小(


沖積平原是黃淮海平原的主體部分。這裡河流密度較大,並經過多次改道,形成眾多古河床和古自然堤。自然堤成為平原上的緩丘,堤與堤之間形成窪地。沖積平原多為黏土沉積物質,地下水的礦化度較高,達2~5克/升,且地下水位較高,夏季多積水,土壤有不同程度的鹽鹼化現象。濱海平原分布於沿海地帶,包括渤海沿岸平原和黃河三角洲,地勢極為低平,組成物質以黏土為主。


由於受海水浸漬作用的影響,地下水礦化度高,可達20克/升左右,土壤為鹽土,表層含鹽量達1%~3%,只能生長鹽生和耐鹽性強的植物。在沿海閉合窪地,土壤含鹽量可高達100~160克/升,只能生長鹽藻等低等植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知識精選 的精彩文章:

洞庭湖歷史變遷圖解
荒漠的類型及其地貌特點
太陽為什麼燒不完?

TAG:地理知識精選 |

您可能感興趣

淮海戰役,粟裕大將關鍵一招,保證小淮海成大淮海
淮海戰役,粟裕大將穩妥關鍵一招,保證「小淮海」成「大淮海」!
淮安市淮海路「南大橋」正式通車,現名「古淮河大橋」引市民熱議
陳錫聯憶老首長鄧小平:淮海戰役指揮兩大野戰軍
毛澤東鄧小平等人認為淮海戰役哪位將領功最大
淮海路上曾經的羅宋大菜
淮海戰役(六)——解讀「齊辰電」
《淮海戰役》老照片
穿越淮海坊,找尋活著的老上海
安徽一個縣,是「徐州後花園」,曾屬江蘇,被譽為「淮海明珠」
淮海戰役粟裕為何一再請陳毅鄧小平統一指揮?
淮山淮海總是愁:當行本色的秦觀
白崇禧為何在淮海戰役中「臨陣拆台」
在淮海戰役中蔣介石如何用兩根黃瓜逼死雜牌悍將黃百韜?
奇怪!徐州沒有海,為什麼叫淮海經濟區
重回時尚巔峰的淮海路
珍貴老照片 淮海戰役中漂亮的國軍女兵
淮海戰史:淮海戰役的三個階段中都有天氣「幫助」
鄧小平文武雙全,粟裕居然要陳毅和鄧政委統一指揮淮海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