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王羲之的道緣

王羲之的道緣

作者:周曉孟,沈智


來源:《國人必知的2300個道教常識》

王羲之的道緣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號澹齋,原來是琅玡臨沂人。後來遷到山陰,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稱為¨書聖」。他的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蘭亭集序》等。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這與他信奉道教,書、道合一有很大的關係。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其經書必須要由精通書法的人抄寫,而抄書的人在抄書的過程中,便會不知不覺地受到道教文化的潛移默化。因此許多道家學者多是有名的書畫家,他們修身養性,既精通道法,又能揮毫潑墨,落筆成體。王羲之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他把修道和書法藝術相互結合,相得益彰,從而產生了具大的藝術魅力。


王羲之的道教信仰源於深厚的家庭背景。琅玡王氏是當時最有代表的文化士族。從上到下,信仰黃老學說。史書記載,琅玡王氏家族「世事張氏五斗米道,又精通書道」。《道經》曾記載王羲之的始祖王子晉嚮往神仙之靈虛,邁行放達於天台北門金庭桐柏山(即今嵊州金庭)第二十七洞天(道界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故事。《潛夫論》也有:「因氏王氏,其後子孫,世喜養性、神仙之術。」由此可見,不管是王羲之的祖上,還是其子孫、親戚朋友,都是虔誠的道教信仰者。另外王氏家族還是名門望族,一向重視對家族成員文化素養的培植。王羲之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自然也不能例外。

王羲之的道緣



王羲之最為推崇漢代書法家蔡邕,蔡邕認為「書肇於自然」,他還說:「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若近在於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書先默坐靜思……」這些話正是道家思想在書法藝術創作上的體現,這使王羲之領悟到,書法作為一門藝術要講究自然之美,要領悟大自然的風韻。所謂自然之道就是游離於四海、塵垢之外,追求自我的釋放。因此,王羲之書法追求自然秀美、瀟洒飄逸、結構自然生姿、不露人工雕鑿之痕,望之惟逸、發之惟靜,表現出一種超逸世俗的寧靜與朦朧的境界。


王羲之《書論》說道:「凡書貴手沉靜,含意在筆前,字居心後,未作之始,結思成矣。」他逐在《題衛夫人《筆陳圖》後》說道:「夫欲書者,先干研墨,凝神靜思。」而「凝神靜思」、「沉靜」,意在筆先」,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主張清靜無為「致虛極」「守靜篤」,與法貴天真,一切返歸自然,任其性命之情的道教學說是一脈相承的。


洛穀道醫館.道醫巨獻

阿洛蘭祛濕養顏散,祛除濕氣一身輕鬆。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進入龍泉道人個人微店了解詳情。


編輯‖龍泉道人‖公眾號:雲南道教網 | yntaoism


歡迎為雲南道教網賜稿,道濟天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道教 的精彩文章:

方術、神仙、道教與中醫本草學
還好,你見不到鬼!
出軌是條不歸路
《黃帝內經》中的「天年」

TAG:人間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王羲之與敦煌的不解之緣!
写字都学王羲之,王羲之学谁
余先俊:王羲之和王獻之
從《聖教序》,探尋王羲之和褚遂良的高妙之處!
王羲之的名言
王羲之的偉大
王羲之與蘭亭
書聖王羲之的道教信仰
王羲之之妻郗璇墓志銘
王羲之的習慣
領悟學習之道:王羲之和米芾是如何學書法的?
王羲之沒說的秘訣!
王羲之最美的小楷
王羲之與敦煌的秘密
王羲之的叔伯兄弟——王興之夫婦墓誌
這樣看,才知道王羲之的牛!蘭亭序的美!
王羲之軼事簡介
书痴趣闻三则:王羲之“吃墨”王献之“水缸”林散之“酿蜜”
書聖王羲之是如何仙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