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魂歸泰山

魂歸泰山

魂歸泰山



泰山古稱東嶽,自古受著人們的崇拜,民間認為泰山是人死後靈魂的歸宿之地,泰山神是陰間鬼魂之最高主宰。

此信仰蓋起於西漢。漢代緯書《孝經援神契》曰:「太山天帝孫,主召人魂。」「東方萬物始,故主人生命之長短」。近代於東漢墓出土的「鎮墓券」中,亦有「生人屬西長安,死人屬東太山」,「生屬長安,死屬太山,死生異處,不得相防(妨)」之語。

魂歸泰山



泰山神,又稱東嶽大帝、東嶽泰山之神,東嶽大帝為冥界主宰,通司人之生死,是道教中的重要神仙。泰山神源於原始社會人們對自然神的崇拜,道教產生後,納入道教神祇。

根據中國道教的陰陽五行學說,泰山位居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是萬物發祥之地,因此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職能,並由此延伸出幾項具體職能:新舊相代,固國安民;延年益壽,長命成仙;福祿官職,貴賤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統。


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說:「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帝之孫,神靈之府也!」秦漢之前,古人認為泰山為「峻極之地」,是人與天相通的神地所在,對之特別崇拜畏敬,謂泰山之神即東嶽大帝。


在我們中國人的思想意識中,一直都認為泰山是管轄鬼魂的地方。


《三國志?管鉻傳》記有管路和兄弟所言:「但恐至泰山治鬼, 不得治生人。」


《後漢書?烏桓傳》》說:「其俗謂人死,則神遊赤山, 如中國人死者魂歸岱山。」

《古樂府》亦有詩曰:「齊度游四方,各系泰山錄。人間樂未央,忽然歸東嶽。」


《三教搜神大全》則說:「漢明帝時,封泰山神為泰山元帥,掌人間居民貴賤高下之分,祿科長短之事,十八地獄六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之期。」


所以《岱史》引道經言:「五嶽之神分掌世界人物,各有攸屬。岱(泰山)乃天帝之孫,群靈之府,主世界人民官職、生死、貴賤等事。」


《風俗通義?正失》亦載:「岱宗上有金崔玉策,能知人年壽修短。」

魂歸泰山


東嶽大帝統轄了五嶽及天下名山,並且掌管十殿閻王,是道教地府的最高神明,東嶽大帝主宰人間、陰間的禍福,是統轄陰陽兩界的大神,泰山神作為陰陽交代,萬物之始的神靈是召人魂魄、統攝鬼魂的冥間之主。


泰山是人死後靈魂的歸宿之地,泰山神是陰間鬼魂之最高主宰。


東嶽大帝是掌管人生壽命的神,凡人死之後,第一關就是要到東嶽大帝處報到,驗明正身之後,再發送到十殿閻羅王那裡開始受審,為此,民間對東嶽大帝的奉祀特別虔誠隆重,有病痛者更是頂禮有加。

民間相信東嶽大帝居於陰龍鳳堂陽兩洞執掌人間福、祿、壽考貶惡征奸,為陰間十殿冥王首席,也是地府陰司的主神乃將現世作惡未敗露者送入地獄。


魂歸東嶽,漢代緯書《孝經援神契》曰:「太山,天帝孫,主召人魂。」「東方萬物始,故主人生命之長短」。泰山地處東方,陰陽交泰,萬物之始,有生必有死,故泰山之神知人生命長短。


《雲籍七簽》云:「泰山君領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帥也,血祀廟食所宗者也。世俗所奉鬼祠邪靜之神而死者,皆歸泰山受罪考焉。」


《東嶽大帝本紀》云:「泰山乃天帝之孫,群靈之府,主掌人間貴賤尊卑之數;管十八地獄,六案簿籍七十六司,生死修短之權。」奉祀東嶽大帝的東嶽廟大多設有管理人仙命籍的七十二司或七十五司,如速報司、福壽司等等,分別司理人的生死貴賤。


親屬亡故以後,也要到東嶽大帝前行黃籙超度功德,祈禱亡魂早日升天。


此外,史籍中又多記人死後赴泰山任泰山府君、泰山令、泰山錄事等事。


《南史》卷三十七《沈慶之傳》稱,沈僧昭少事天師道,「時記人吉凶,頗有應驗。自云為泰山錄事,幽司中有所收錄,必僧昭署名。」

魂歸泰山



歷代帝王出於神道設教的需要,一方面十分重視對泰山神的祭祀,甚至親登泰山封禪祭拜;另方面不斷崇封泰山神爵。《文獻通考》卷八十三載: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大中祥符元年(1008),封禪禮畢,詔加號泰山天齊王為仁聖天齊王;五年,詔加上東嶽曰天齊仁聖帝。


《續文獻通考》卷七十四載:至元二十八年(1291),詔加東嶽為齊天(或作「天齊」)大生仁聖帝。


道教亦很早崇奉泰山神。南北朝時託名東方朔的《洞玄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曰:「東嶽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血食廟祀宗伯者也。俗世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歸泰山受罪考焉。……泰山君服青袍,戴蒼碧七稱之冠,佩通陽太明之印,乘青龍,從群官來迎子。」


道教齋醮科儀中,常以之為主管鬼魂的地祇大神被祈禱,南宋《道門定製》卷二《申東嶽狀》,即有「謹具狀申聞東嶽天齊仁聖帝,……乞體行符命,告下有司,釋放亡魂來臨法會,庶令幽爽得遂超生」等語。


隨著泰山神之封號由王晉陞為帝,道教賦予它的威權也愈來愈大。約出於明代的《東嶽大生寶懺》曰:「東嶽天齊大生仁聖帝,應乎造化,生於混沌之初,立自陰陽,鎮彼幅員之域,與天齊久。……奉行天令,宰御陰司,……知人壽之短長,設七十五司,以掌權衡。有三十六岳以懲兇惡,永綏邦社,大庇民區。」


《元始天尊說東嶽化身濟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妙經》曰:「泰山元帥累朝節封東嶽大生天齊仁元聖帝,氣應青陽,位尊震位,獨居中界,統攝萬靈。掌人間善惡之權,司陰府是非之目,案判七十二曹,刑分三十六岳,懲奸罰惡,錄死注生,化形四岳四天聖帝,撫育六合萬物群生。」由只管鬼魂的陰王變為「掌人間善惡之權」「注死錄生」的大神。


《三教搜神大全?東嶽傳》曰:「昔盤古氏五世之苗裔曰赫天氏,赫天氏(子)曰胥勃氏,胥勃氏(子)曰玄英氏,玄英氏子曰金輪王。金輪王弟曰少海氏,少海氏妻曰彌輪仙女也。彌輪仙女夜夢吞二日,覺而有娠,生二子,長曰金蟬氏,次曰金虹氏。金虹氏者,東嶽帝君也。金蟬氏即東華帝君也。金虹氏有功在長白山中,至伏羲氏封為太歲,為太華真人,掌天仙六籍。遂以歲為姓,諱崇。其太歲者,乃五代之前無上天尊所都之地,今之奉高是也。」經此可見,東嶽大帝為「掌天仙六(錄)籍」的古仙。由此反映出東嶽大帝在道教中地位之崇高。

魂歸泰山



東嶽大帝寶訓


天地無私,神明監察。不為享祭而降福,不為失禮而降禍。凡人有勢不可使盡,有福不可享盡,貧窮不可欺盡。此三者,乃天地循環,周而復始。故一日行善,福雖 未至,禍自遠矣;一日行惡,禍雖未至,福自遠矣。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損人利己,切宜 戒之。一毫之善,於人方便;一毫之惡,勸人莫做。衣食隨緣,自然快樂。算什麼命?問什麼卜?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網恢恢,報應自速。諦聽吾言,神明鑒服。


東嶽大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


赫赫玄英之祖,金輪少海之宗。彌仙母夢日光生,紫府聖人東華弟。昔建功於長白,始受封於羲皇。初號泰華真人,漢明泰山元帥。唐會崇恩聖帝,聖朝敕字上主。位鎮坤維,功參乾造。仁以德仁,回陽手於掌上。聖心益聖,麗日月於天中。五嶽稱讚於東方,三界獨尊於中界。仰奉行於大道,俯糾察於陰司。掌人間善惡之權,字天下死生之柄。懲奸惡而獄分三十六署,司吉凶而案判七十二曹,行善者注生天堂,沉迷者尋聲救度。示慈尊垂慈之相,開眾生生化之門。福與天齊,功高無量,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界至尊、東嶽聖帝、慈光救苦威權自在天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山碧霞祠 的精彩文章:

學習《太上感應篇》:損人器物,以窮人用
學習《太上感應篇》:決水放火,以害民居
碧霞祠《道門常識》
「鬼月」習俗
學習《太上感應篇》:破人之家,取其財寶

TAG:泰山碧霞祠 |

您可能感興趣

《泰山歸來》票房破億 泰山為愛而戰守護家園
柳下跖與泰山盜跖廟◎泰山?泰安文史拾零系列十九
鈔上攬勝 山東泰安泰山
泰山岱廟既是梁山好漢戴宗歸隱處 又是燕青打擂地
「泰山石敢当」的由来
泰山之巔有宮闕——碧霞祠
圖集:泰山石刻,歷史風流人物在東嶽泰山留下的印記
新莽封禪泰山玉牒鑒藏
忠橙心!山東漢子中甲沖超圓滿;自由身!魯能忠魂上演泰山歸來!
泰山石刻集欣賞
山東泰山恐怖真事,老人為躲避火葬躲在山裡等死!
夏遊泰山後石塢
泰山為什麼成為封禪聖山?從古到今誰有資格進行「泰山封禪」?
九月九斗母聖誕 泰山碧霞祠道眾拜斗祈福
泰山呂洞賓、鐵拐李、何仙姑塑像曾獲李健吾在《雨中登泰山》盛讚,陳毅指示撥款保護
登泰山應看珍寶「泰山秦刻石」又稱「李斯碑」,有怎樣歷史故事?
山東泰山的四個靈異故事
一座神山 泰山 非常雄偉
濟南岱宗街泰山行宮的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