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Cell Research常務副主編李黨生:從事科學編輯是無比正確的決定

Cell Research常務副主編李黨生:從事科學編輯是無比正確的決定

Cell Research常務副主編李黨生:從事科學編輯是無比正確的決定



Cell Research(《細胞研究》)雜誌創刊於1990年,其影響因子由十年前的2攀升為至今的近15,成為我國細胞生物學領域傑出的學術期刊,且其學術水平已接近Nature子刊,在國際細胞生物學領域優秀期刊界亦佔據一席之地。

近日,《賽先生》專訪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Cell Research雜誌常務副主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副主任李黨生博士,邀請他與讀者分享其個人作為職業科技期刊編輯的工作經歷以及Cell Research雜誌的發展歷程。本專訪將分為兩篇陸續刊發,敬請關注。


採訪賽先生


編輯李娟、楊璐

Cell Research常務副主編李黨生:從事科學編輯是無比正確的決定


李黨生


從事科學編輯是無比正確的決定


《賽先生》:您最早曾加入Cell做科學編輯,當時是什麼機會促成這個工作的?後來又為什麼離開Cell,選擇回國做Cell Research(以下縮寫為CR)了?


李黨生:當年加入Cell做科學編輯可以說是出於偶然。按照在美留學的「正常軌跡」,Ph.D後是做博後,再之後就是找助理教授的工作,這時一般是在Cell、Nature、Science上看招聘廣告。我也是在看招聘廣告時偶然看到Cell在招聘科學編輯,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投了份簡歷,沒想到很快就收到了他們的回信和筆試「考題」。筆試答案提交後,很快我又收到了他們的面試邀請,面試後很快就收到了他們的正式錄用通知。相對於找助理教授職位漫長的等待過程,他們這個效率之高著實讓我有點驚訝。說實在的,當時我也在猶豫是否還要等一等其他工作面試的結果,但Cell那邊急著用人,他們催促我必須很快做出決定,最後我一咬牙一跺腳就這麼定了。後面看來,真是慶幸這個決定是「無比正確」啊!

我本人一直對生命科學各個領域有廣泛的興趣,喜歡動腦思考,但做實驗的能力只能說是一般,因為動手從來不是我所擅長的,還有就是我一直愛好語言文字,綜合起來,科學編輯(Scientific Editor)這個工作對我而言可能是最合適的了。


2005年底,我因為個人原因想回國工作,當時沒想到在國內還能有做科學編輯的機會,所以原本按「常理」思維是想找一個課題組長(principal investigator)的職位。那時我已出國十幾年了,對國內情況基本一無所知,也不知找工作從哪下手,也是偶然的機遇與裴鋼院士有了一個交集。他當時任上海生科院院長,且剛剛接任CR主編的工作,他告知我他們正在招聘一名常務副主編,幫助他負責CR的具體運行。說實話,我之前還不知道CR這本期刊。出於對科學編輯這個工作的熱愛,當我聽到回國工作還能有繼續做科學編輯的機會,那心情真是「喜出望外」啊!後面的事情就不多說了,快進一下,結果就是我在2006年初就回國到位工作了。


助力中國科學家發表優秀科研成果


《賽先生》:您在國內工作了好幾年,這期間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觸或者事件想與大家分享?


李黨生:轉眼間十年過去了,這期間讓人感觸的事情太多了,就說一說和南京大學張辰宇教授相關的一些事情吧。

最初結識張教授是在2008年,當時他在我們期刊發表過一篇對我們那時的標準而言還是很不錯的論文,整個過程正常、順利。不久之後,他有一個非常驚人的發現,即在血液中發現了microRNA,這個是顛覆性的發現!因為之前大家普遍認為RNA分子是很不穩定的,所以他這樣的發現在國外知名刊物上投稿遭遇了非常大的阻力。由於之前在我們期刊投稿的愉快經歷,張教授在這「關鍵時刻」想到了CR,於是他這次又把文章投給了我們。當然我們沒有辜負他的期望,這篇文章很快地通過評審程序後在線發表,發表後迅速引起超過300家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路透社、美國合眾國際新聞社(UPI)、《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美國《技術評論》(Technology Review)、《巴西日報》(Brazil Daily)等都對該研究成果進行了專門報道。檢索SCI資料庫,你會發現到目前為止,這篇文章僅在ISI/SCI核心資料庫收錄的期刊當中就已被引用超過1500次了,這也是CR迄今為止發表的所有文章中單篇引用之冠。坦率地說,對於一個中國本土作者在中國本土刊物上發表的原創論文來說,這簡直是一個奇蹟!不僅如此,這篇文章還開闢了一個嶄新的細胞外RNA研究領域,真正是一篇我國自主產出的具有高度原始創新性的研究論文。


2011年,張教授又向國外一家頂級期刊投了一篇論文,報道了來源於飲食的microRNA能夠進入宿主體系並調控宿主細胞的基因表達,但還是由於研究結果「太新」而不被認可,最終文章被退回。擔心「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的張教授立刻將論文轉投給我們,最終這篇論文走「綠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在線發表。論文發表後,迅速引起數十家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其中包括美國的American Scientist、The Scientist、Discover Magazine,澳大利亞的Popular Science等,同時還引起眾多博客的廣泛評論。目前,這篇文章在ISI/SCI核心資料庫收錄的期刊中被引用已經接近200次了。


其實中國科學家要把好文章發表在國際牛刊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如果文章新意不是非常強,那麼就很難在這些牛刊上發表;另一方面,但如果新意「太強」了,又容易引起質疑,結果也是很難發表。所以,中國科學家們迫切希望國內能有一個被國際科學界廣泛認可的高端平台,因為這樣的平台能為中國科學家爭取話語權提供一個公平的機會。


當然,張教授的這個來源於飲食的microRNA的工作目前在領域內仍存在一些爭議。2013年,Nature Biotechnology上發表了一篇社論,背景就是國外miRagen Therapeutics和Monsanto合作的科研人員無法重複張教授於2011年在CR上發表的結果,他們的「負結果」就發表在同期的Nature Biotechnology上;同期也發表了張教授團隊針對這一「負結果」的回應和相應的解釋。科學研究上的爭論本來也很正常,結論的正確與否要由時間來檢驗,但Nature Biotechnology這篇社論的基調卻完全站在不認可張教授的工作這一立場上,同時還順帶「誣衊」了我們一把。但幸虧有CR,張教授的工作才能有機會及時地展示給大家,展示給科學共同體;而我們期刊也因為發表了這樣高度創新性的工作引起世界的關注。創新必然伴隨著風險,試想如果連我們自己的期刊都不願意承擔適度的風險,那怎麼能為我國科學家在最新的科研領域和國際同行競爭提供話語權的保障呢?

令我們倍感欣慰的是,最近終於有國外的實驗室重複出了來源於飲食中的microRNA進入宿主體系這一關鍵結果,並且將相關的論文也發表在CR上。這無論對於張教授團隊還是對我們期刊來說,都是莫大的鼓舞!張教授也因為這篇論文獲得了當年度Sanofi-Cell Research優秀原創論文獎。在頒獎典禮上,張教授對我們給予他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並表示以後有好的工作還會繼續支持我們期刊。他沒有食言,去年又在我們期刊上發表了一項開創性的研究工作,即發現金銀花中的microRNA能夠抗流感病毒。作為期刊編輯,我們也非常感動,正是像張教授這樣的廣大科學家的支持才是我們期刊發展的動力源泉。

Cell Research常務副主編李黨生:從事科學編輯是無比正確的決定



Cell Research雜誌2016年7月刊封面,圖片來源:Cell Research。


《賽先生》:做CR最艱難和最有成就感的事件或時期分別是什麼?


李黨生:對我而言,做CR最艱難的時期應該說是我回國剛接手這本刊物之時。CR創刊於1990年,創刊主編姚錱院士在當時客觀條件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堅持確立了國際化的辦刊方向,在國際稿源的組織、論文審閱和質量把關上做了不懈的努力,為期刊在初創時期的生存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02年,CR獲得的首個影響因子是2,此後連續數年都保持在2左右,這在當時的中國科技期刊界已經是了不起的成果了。但我們也客觀地認識到,這個影響因子在國際分子和細胞生物學領域內只能算是四區期刊,而且同類同質的期刊數量眾多。更為不利的因素是期刊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了,刊物一旦停留在這個區就很難向上突破,因為處在這個區的刊物總體影響力是微弱的!期刊沒有影響力,就爭取不到好的稿源,爭取不到好的稿源,期刊就更加沒有影響力,期刊發展就會陷入這種惡性循環之中。這種情況並非CR或我國科技期刊所獨有,而是任何一本想從較低水平往上作顯著提升的刊物都會面臨的問題;這一客觀規律的制約也是我國科技期刊多年來尋求突破時所面臨的主要難題。


有成就感的事有很多,全都可以歸納為一個帶有共性的時刻,那就是:通過我們的辛勤勞動和不懈努力,成功地幫助我們的科學家把他們的優秀科研成果發表出來的時刻!也正是在體驗這些數不清的激動人心的時刻的過程中,CR成功地成長成為國際傑出期刊。過去幾年當中,CR的影響因子相繼趕超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如EMBO Journal、PNAS、Developmental Cell和PLOS Biology等;2016年,CR更上一層樓,超過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和Molecular Cell。這標誌著CR已進入國際分子與細胞生物學領域傑出優秀期刊的行列,實現了我國科學界和期刊界多年的夢想,必將能更好地為中外廣大科學家提供優質服務。同時,我們也通過多種渠道,包括會議、論文、研討活動等,將我們的辦刊經驗無私地分享給期刊界同行,期望能更好地促進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促進中國科學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


《賽先生》:您幫助過很多中國科學家,給他們的論文提意見、建議,使得他們的論文可以順利在國際頂尖期刊上發表,不知道您對更廣大的科學家同仁在撰寫論文時有什麼建議?


李黨生:哇,你們的「情報」工作很厲害啊!這個問題不是幾句話就能回答清楚的,就簡要說幾點吧。這些頂級期刊的論文,一般都要求有顯著的概念性進展(conceptual advance),當然重大的技術性進展(technical advance)亦可。若研究工作沒有明顯的概念性進展,那麼即使工作本身很可靠甚至很漂亮,也很難在頂級期刊發表。另外,頂級或高端期刊往往還對機制的發掘有較高的要求,有時還會要求證實你發現的新機制的生理意義(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或病理相關性(pathological relevance)。這些要求都是針對研究工作本身而言的。當然,有了高質量高創新性的工作,把論文寫好也會讓你工作的發表更為順利些;反之亦然,即論文寫得不好,會影響你的成果的發表。


有興趣且樂於學習才能做好科學編輯


《賽先生》:您對有志做科學編輯的同學們有什麼建議?


李黨生:我就只談生命科學啊!首先,對科學要有濃厚的興趣,編輯常常是「替人做嫁衣」,如果你對科學本身沒有濃厚的興趣,這個工作做起來可能就會枯燥無味了;其次,要有樂於不斷學習新知識的心態和對生命科學各個分支領域的問題進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最後,如果要做英文科技期刊的編輯,必須要學好英文,多閱讀高水平期刊發表的論文,日積月累地提高英文的寫作和表達水平。


《賽先生》:當今國內科學知識的普及和傳播發展迅猛,可以看到有多個頗有影響力的科普機構活躍在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等網路平台上,這背後不乏高學歷人才或各專業領域知名科學家的支持。您認為這類機構該如何與專業學術期刊更好地合作,如何更好地為科學知識的普及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黨生:國內這幾年確實有不少科普公眾號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有很多會關注國外知名期刊的學術文章,比如CNS上發表的論文。國外一般相當注重向大眾普及最新的科研成果,以期得到大眾對科研工作的支持。相比而言,國內的科普工作還有待提高,還需要科學家們和媒體朋友們的共同努力。這些活躍的科普公眾號起到了向公眾傳播科學的橋樑作用,希望大家今後也可以更多關注一下國內期刊上發表的成果。這些年,國內確實有一批期刊成長起來了,它們也發表了相當數量的優秀論文,值得向大眾推薦、傳播。比如我們自己最近也有文章通過公眾號進行推廣,是一篇關於降低BRCA突變攜帶者乳腺癌風險新策略的論文,而且作者還是一位老外大牛。不過,這次公眾號推廣的閱讀量並不高,這也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一方面,我們期刊的編輯要善於挑選一些容易吸引公眾關注的研究工作,並且可以和公眾號合作撰寫比較引人入勝的科普文稿;另一方面,我們的公眾號確實也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培養自身的科學功底和大眾的科學精神。如果我們做更多這樣的合作,公眾對於科研工作就會有更多的理解,同時對於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也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李黨生簡介


李黨生,1988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1995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1996年至2004年在紐約大學醫學中心做博士後;2004年至2006年任Cell雜誌Associate Editor。2006年初,作為海外期刊引進人才回國工作,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Cell Research常務副主編;2015年Cell Research的姐妹刊Cell Discovery創刊,同時也擔任該刊的執行主編。目前兼任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命科學期刊社總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副主任。


職業生涯中獲得的榮譽有:2007年入選上海浦江人才計劃;2008年入選首批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2009年至2010年獲中科院文獻情報與出版行業引進人才擇優支持;2011年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012年獲「上海出版人獎」;2012年獲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2013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3年獲中國出版政府獎。


投稿、授權等請聯繫:iscientists@126.com

Cell Research常務副主編李黨生:從事科學編輯是無比正確的決定



賽先生由百人傳媒投資和創辦,文小剛、劉克峰、顏寧三位國際著名科學家擔任主編,告訴你正在發生的科學。上帝忘了給我們翅膀,於是,科學家帶領我們飛翔。


微信號:iscientists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賽先生 的精彩文章:

Nature最新研究:會傳染的癌細胞?
愛因斯坦、「民科」曼德爾和引力透鏡的故事
精密桌面小實驗,探索宇宙大奧秘
偏微分方程:宇宙客觀真理的化身

TAG:賽先生 |

您可能感興趣

Cell Research:打造國際傑出期刊——訪李黨生
《細胞研究》常務副主編李黨生:權威學術期刊不太可能發生「大規模撤稿」
專訪李黨生:亞太生命科學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期刊是如何煉成的
【總第028號】【四條漢子欄目】管黨生詩歌
乾貨丨陽台黨生石花養護攻略!
乾貨!陽台黨生石花養護攻略!
一百塊不能再多了,拯救學生黨生活的利器都在這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