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尚剛·文化修養:工藝美術的設計之憂

尚剛·文化修養:工藝美術的設計之憂

尚剛·文化修養:工藝美術的設計之憂



《中國美術報》第29期 藝術設計

中國當代工藝美術發展之思


精彩內容


7月10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工藝美術館承辦的第三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900餘件(套)作品組成「承古啟今、巧奪天工」與「薪火相傳、演繹華彩」兩部分。為加強展覽的學術性與專業性,展覽期間還舉辦了工藝美術專題學術研討會,針對傳統工藝與藝術、現代科技、現代設計、當代教育的關係等問題進行專題研討。


近年來,當代工藝美術日漸繁榮,而在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下,也存在著對未來發展道路的茫然:技藝傳承陷入窘境、作品設計彷徨歧路。諸如對當代性的表達、對傳統文脈的延襲等都成了當代工藝發展道路上不得不去解決的問題。本期「藝術設計」版邀請工藝美術專家再談發展問題,探尋解決方案,希望能為當代工藝美術的未來發展與走向指明方向。

本期導讀


訪 談 | 朱樂耕:當代工藝美術的發展問題


專 題 | 尚剛 ·文化修養:工藝美術的設計之憂

尚剛·文化修養:工藝美術的設計之憂


王建中? 抵達? 玻璃


文化修養:工藝美術的設計之憂


尚剛


展會連連、評比不斷、名家輩出、作品高價、萬眾矚目……近年的中國工藝美術事件眾多,熱烈空前。在天價的鼓舞下,若干匠師居然豪邁地宣告,自家的造詣已經超越古人。


的確,相比乾隆以後的沉淪,特別是20世紀末的凄慘,進入21世紀,中國的工藝美術闊步前進。然而,深重的憂患仍與巨大的成績共存,比如,技藝的傳承陷入窘境、作品設計彷徨歧路。傳承當然重要,但設計之於工藝美術猶如腳本之於影視,是創造傑作、玉成輝煌的根本。因此,下面只說設計。

工藝美術的從業者不外兩類:一為行業的,他們以大師為核心;一為學院的,他們以教授為典型。儘管行業內,學院中,都湧現出不少傑出人物,其精心之作確實可賞可贊。不過,這畢竟是鳳毛麟角,工藝美術的整體,卻依然被設計的亂象纏繞。亂象大抵有兩個:沉迷仿古、妄自出新。兩個亂象竟然與從業的兩類人群大致對應。

尚剛·文化修養:工藝美術的設計之憂



張美芳 枯木逢春 蘇綉

行業內,設計已被仿古風氣籠罩多年。單是《清明上河圖》,仿製品就有刺繡的、印染的、木雕的、剪紙的等。其他古代名作與乾隆風格也受推崇,瓷器、玉器、傢具、景泰藍,都有大批產品竭力仿效。許多人痛感泥古的尷尬,也在努力變化,但其「新意」往往悖謬,或將古代的造型、裝飾生硬挪移,或把古今因素隨意拼湊。中國古代工藝美術輝煌燦爛,創造出無與倫比的豐厚文化遺產。對於遺產,當然要借鑒、要吸收,但比因襲、套用古代造型、裝飾更關鍵的是弘揚文化傳統,展現時代精神。所以我們看到,古代的傑作雖然始終不離傳統文脈,但與時俱進,代代出新,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的輝煌燦爛便因此而成就。


學院里,標新立異已成永恆的時髦。大批師生輕慢傳統,自命前衛藝術家,熱衷傳達時新而淺薄的觀念,奮力宣洩躁動又迷離的情緒。他們不顧材料的特點,憑夾生的技藝,臆造出或粗重、或詭異的物體。甚至為炫耀融通中西,給作品起個英文名字。其實,對於域外文明,中國古代既大量吸收,又努力改造。顯例是傳自薩珊波斯的聯珠圈紋。從6世紀中葉開始的一個半世紀,它成了中國最重要的裝飾現象。當年,中國的吸收是有選擇的,吸收未久,便啟動改造,最晚到8世紀中葉,這一紋樣的中國化已經完成,保留了構圖,捨棄了聯珠。而在7世紀後期,聯珠則融為寶相花的組合因素,玉成了唐代裝飾的雍容。聯珠圈紋在中國的變化提示我們,對西方藝術潮流應有包容的精神,但是,吸收的目的全在改造,使之成為滋補自身發展的營養,而絕非扭轉中國工藝美術的文化走向。

尚剛·文化修養:工藝美術的設計之憂



虞金順 採茶歌 木雕


中華擁有世界上唯一連綿不斷的文化傳統,能夠融化吸收,與時俱進,持續發展。當今習見的怪異出新、泥古不化,都不足取。藝術史反覆證明,一切優秀的工藝美術品都契合傳統特質,又飽含時代精神。有心人都會發現,即使最受詬病的乾隆宮廷造作,也時見新意,儘管帶有「大清乾隆仿古」款的作品古意盎然,卻又並不恪守前代的範本。


沉迷仿古、妄自出新展露了設計的困窘,是現實的禍患,也是發展的隱憂。整治的方法只有一個:提高修養。修養是精彩設計的核心,這早被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反覆證明。


宋代陶瓷是工藝美術的光輝典範,它出現在中國文化素養最高的時代。明式傢具簡靜優美,至今仍被尊為楷模。其典型是蘇作,它出現在文風最盛的江南。文獻不僅證實了明式傢具與園林、與書房的關係,還保存下許多風雅之士的大量品評,甚至記錄著他們參與、指導設計。明清江南的紫砂陶、竹木牙角雕等精妙清雅,而其設計師兼製作人往往還具有士大夫、書畫家的身份。


張岱是明清之際的散文大家,對於我們的議題,他在《夜航船·序》里的一段文字記述:「唯餘姚風俗,後生小子無不讀書,及至二十無成,然後習為手藝。故凡百工賤業,其《性理》《綱鑒》皆全部爛熟。偶問及一事,則人名、官爵、年號、地方、枚舉而未嘗少錯,學問之富,真是兩腳書櫥。」當年的江南民間造作何以優雅雋永?由此可以索解。


民間如此,官府亦然,僅以唐代為例。當年的絲綢和金銀器彪炳藝術史,離不開早期設計者竇師綸和王定的貢獻,而兩人均為畫史名著《歷代名畫記》載錄。陵陽公樣與其設計者竇師綸,有心人耳熟能詳。墓誌說,師綸出身關隴大族,世掌營造。他名登畫史,純是因為給瑞錦、宮綾設計圖樣。大唐官府金銀器主要歸少府監中尚署設計、製作,初唐的中尚書令王定乃書聖王羲之族裔。墓誌說,他「妙閑禮儀,尤擅丹青」,受命「起天下之圖樣,修國家之冠冕」。正是由於這類文化人物主導設計,官府工藝美術的成就才有了根基。


文化修養制約了設計的品質。可惜,無論行業內,還是學院里,文化修養總被有意無意地忽視。行業內的人物大多缺乏系統的文化教育,儘管一些名家努力吸收,悉心體悟,無奈,個人的作為如杯水車薪,難改大局。學院里的情形同樣令人失望。歷經無數次的教學改革,受傷害的主要是文化課,被壓縮、遭革除。高等藝術教育已經褪變,逐漸迫近職業訓練。大批師生僅羨艷成名人物的風光,卻不肯體驗他們的辛苦,無心讀書,漠視技藝,總盼望以莫名所以的奇形異制一鳴驚人。


其實,即令系統完整的文化教育,也不過是培育文化修養的初階,深厚的修養非經歷長年的學習、體味不可。僅只中國傳統遠遠不夠,還必須有異域文明的滋養。單單深諳藝術史論、熟悉藝術經典遠遠不夠,起碼還該增添思想史、文學史,起碼在中國,古代思想、古代文學比藝術更切近文化的本質。


提升修養的道路儘管漫長,可是,如果設計師的修養不提高,工藝美術的繁榮永遠是夢想,無法企及。


(作者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尚剛·文化修養:工藝美術的設計之憂



馬玉婷 漆器葉子的記憶—春 漆器


弘揚中國美術精神 彰顯中國美術氣派


關注美術前沿熱點 報道中外美術新聞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單位:中國國家畫院


國內統一刊號:CN11-0292


國內郵發代號:1-171


海外發行代號:C9257官方微信:izgmsb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報 的精彩文章:

心香·飛夢——傅狷夫的藝術世界特展
微時評:真真假假話「非遺」
呂婷茹:多方聚焦 合作共建 2016年第三屆「新繹之星」——青年藝術家計劃啟動
洪再新:尋找馬孔多——發現拉美藝術的人文精神
李穎:平生風誼兼師友——潘天壽與吳茀之的師友情

TAG:中國美術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建築的藝術——紅磚美術館
中國工藝美術品之絨綉
鄭工:區域研究與福建美術
朱樂耕:當代工藝美術的發展問題
珠寶設計與加工專業美術設計教師—盧松
美術心理治療和美術教育的區別
雅昌流動美術館亮相深圳文博會分會場 感知藝術美、培植藝術心、構築藝術夢
美術指南專業之——工業設計
融匯了文學、音樂、美術和戲劇等姊妹藝術的因素
黃宗賢:美術教育的不變之變——關於新型美術院校建構的思考
祝賀博雅藝術培訓中心成為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美術考級定點機構
和藝美術教育優秀作品展
「原創親工·匠心傳承」當代玉雕藝術家作品展在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開幕
祝賀「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第十期美術書法創作高級研修班」圓滿結束!
致敬唐代工藝美術巔峰的新裝飾主義
資深美術評論家曹工化眼裡的海之靈性視界
美術館裡,感受傳統漆藝文化
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推出粵綉藝術展
傳統工藝的「世外桃源」——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