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古代 古人七夕玩些啥?

在古代 古人七夕玩些啥?


在古代 古人七夕玩些啥?



農曆七月初七,傳統佳節「七夕」,傳說中這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日子。當你看到某網站「下載新聞客戶端、七夕曬愛送傑士邦」這樣的廣告,或許會心裡笑笑,想著中國的情人節嘛自然這般。然而,一大票民俗學家卻在不解風情地高呼:七夕節不是情人節,七夕節是「女兒節」!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七夕節最初是一個女子的節日


毫無疑問,七夕節是與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關聯的,他們的愛情故事也是這個節日的價值所在之一。但七夕的本源並非「愛情」。節日是生活的特殊時間節點,它首先是一個時間概念,最初是來自古人對時序變換的感受。七夕節所在的農曆七月,《夏小正》中說「初昏,織女正東向」,這個時候的黃昏,抬頭可以望見夜空中銀河貫穿南北,織女星散發著美麗的光輝,朝向銀河東岸的牽牛星——這是天上。而在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夏已末,秋將至,女子們要開始搖動紡車,織布制衣了。就這樣,天上的星星被遙想成了人間女子的保護神和寄託心愿的所在。織女的意象在這個迎向秋天的時間段凝固了下來,關於她的想像,她那些巧慧特質,以及與牛郎相互牽絆的故事也由此展開。


對織女的崇拜最終落在了七月七,這個時間對於古時的女性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孔雀東南飛》中云:「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初七是婦女們相聚嬉戲的日子。而按照陰陽術數之說,單數屬陽,七月七這樣的陽月陽日相重的日子被古人認為是陽氣大盛的,需要有陰氣來調和補充,這便給了婦女們在七月七參與遊樂、祭祀、社交等各種社會活動的契機。於是,一個屬於女性的特殊時間點,與寄託著女性「巧智」之思的織女意象相結合,七夕節的風俗活動由此衍生髮展。


在古代 古人七夕玩些啥?



丁觀鵬(清代畫家)所繪的乞巧圖


七夕夜祭拜織女的習俗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這是一個類似今日「姐妹淘」的小型聚會,參加者是少婦少女們,並無男性參加。她們在月下焚香禮拜被稱為「七姐」的織女,許下心愿,然後吃吃瓜果、聊聊私房話。在七夕節的節俗活動中,織女是核心形象;而短暫脫離出日常生活、享受著同性小團體私密空間的女子們,是節日的絕對主角。所以,把七夕稱為「女兒節」,是毫不過分的。


七夕節俗活動的核心:乞巧

七夕節是女子們的節日,其節俗活動有個關鍵詞,就是「乞巧」,即乞求心靈手巧。



在古代 古人七夕玩些啥?



穿針乞巧


於是這個節日里少不了巧手女子平日里常用的「針」。「穿針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的記載,也就是七夕月下比賽用絲線穿針,這「開襟樓」是專門為七夕拜仙、乞巧搭建的樓台,裝飾五彩。用七孔針是為了穿針的難度,後世又發展為難度更甚的九尾針。


在古代 古人七夕玩些啥?



喜蛛應巧


「喜蛛應巧」之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南朝時的做法如《荊楚歲時記》中所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此處的「喜子」為小蜘蛛。唐代時,皇宮中也十分盛行這種習俗,做法略有不同,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當時的七夕夜,宮女們要「各捉蜘蛛閉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


在古代 古人七夕玩些啥?



投針驗巧


還有「投針驗巧」。這是「穿針乞巧」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帝京景物略》中載有「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的做法:七月七日正午,女孩將一碗水放在太陽下暴晒,過一會兒,水面生膜,將繡花針輕投水中,針會浮著,此時就看水底的針影像什麼。如果針影像雲朵、花卉、鳥獸,就說明女孩「得巧」;如果針影粗如棒槌或細得像絲,就說明女孩「得拙」了。有趣的是,也有一些地方,投的不是針,而是自製的豆芽,當然,這用來驗智巧的「豆芽」,要叫做「巧芽」了。



在古代 古人七夕玩些啥?



染指甲


有些七夕習俗在「乞巧」之上還有「乞美」的內容。我國多地舊俗在七夕用鳳仙花搗成汁染紅指甲,說是可使手指靈活,紡織時手指不抽筋。染指甲這個習俗,除了「乞手巧」的含義,當然還是為了美麗。同樣,七夕日用槿樹液洗頭髮、以及用臉盆接七夕夜露水抹在眼上和手上的風俗,也寓意著「巧上加美」的祈願。而姑娘們說七夕夜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則更是充滿了對於「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溫柔想像:女兒家的心事,柔軟又美麗。



在古代 古人七夕玩些啥?



磨喝樂


盛行於宋元時期的七夕節玩磨喝樂的習俗則是關於「乞子」的。磨喝樂,又稱魔合羅、摩呵羅等,音譯自佛經中的梵語神名,是民間七夕節的玩物,即小泥偶,多是嗔眉笑眼、手持蓮葉蓮花的男童形象。磨喝樂被視為「巧兒」,供兒童把玩遊戲;也可以在七夕時供奉起來,傳達婦女們「宜男」的心愿。「捏塑彩畫一團泥,妝點金珠配華衣;小兒把玩得笑樂,少婦供養盼良嗣」,正是關於七夕節物磨喝樂的寫照。



在古代 古人七夕玩些啥?



巧果


至於吃什麼的問題,對節日來說似乎總是要緊事兒一樁。巧果是七夕的應節食品,比較常見的是用糯米粉或麵粉加糖,揉剪成長條小薄片,入油鍋炸制而成,入口鬆脆,還有灑在上面的芝麻香味。這種巧果是彎扭的形狀,以「七曲八彎」來寓「巧」之意。而除了這種類型以外,巧果的其他形制也很豐富,手巧的女子,自己製作巧果時,會捏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或寄託了自己美好心愿的花樣。


其實,不管是「乞巧」,還是「乞美」,抑或「乞子」,都是為了婚姻家庭生活的如意美滿。正如《乞巧歌》中所唱:「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傳統社會中屬於婦女的天地並不大,要在有限的空間里經營出自己的幸福,也許真要像巧果所象徵的那樣,有一顆七曲八彎的玲瓏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絕密內參 的精彩文章:

皇帝去世為何稱「駕崩」?
南北朝的奇葩愛情:皇太后如狼似虎 美少男紅顏薄命

TAG:絕密內參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沒有「王者農藥」,古人平時都玩些什麼遊戲?
古代的孩子們都玩些啥?內有多張美圖,讚歎古人智慧!
在沒有手機的年代 古人每天都玩些啥?
日本古代的小孩們都玩些什麼遊戲?
沒有電子遊戲的年代裡,這些「娃娃皇帝」 小時候都玩些什麼呢?
翻翻时尚圈私照,瞧瞧时髦妞都在玩些啥?
情人CP之間都在玩些什麼小紋身?
文玩玩了這麼久,你到底是在玩些什麼呢?
從古畫中看800年前的「宋代兒童」玩些什麼玩具?
翻翻時尚圈私照,瞧瞧時髦妞都在玩些啥?
深宮寂寞,皇帝和他的女人都玩些什麼?
春天這麼有趣,除了帶寶寶逛公園,還能玩些啥?
情人情侣之间都在玩些什么纹身?
這也能虐狗?情人情侶之間都在玩些什麼紋身?
歐洲人去泰國都玩些什麼?
深宮寂寞,後宮的女人都玩些什麼?
泰國的和尚都玩些什麼?愜意的很
你有BDSM幻想嗎?實踐者到底都玩些什麼把戲?
當我玩我叫MT英雄殺手游時我都在玩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