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更懂愛?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人生死輪迴
天上有牛郎織女相會的鵲橋,西湖有許仙和白娘子初見的斷橋。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讚歎才子佳人的愛情,指責王母娘娘棒打鴛鴦,更有痴人指責「多管閑事」的法海,拆散了「神仙眷侶」。愛情真如此美妙嗎?且看佛法如何說。
最好不相見 如此便可不相戀
最好不相知 如此便可不相思
——倉央嘉措
西湖邊的邂逅,白蛇戀上了英俊的秀才,許仙戀上了美貌的女子,世人眼中「浪漫」的愛情故事就此展開。
但是當許仙親眼見到他美麗動人的娘子喝下雄黃酒現出蛇身,那一刻,驚恐、逃避,甚至欲加害之,這才是他的真實反應。
許仙真的愛白蛇嗎?他愛的只是那個白蛇所化現出來的看起來溫柔美麗的「娘子」罷了。
但曾相見便相知 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決絕 免教生死作相思
——倉央嘉措
某日清晨,薄霧西湖,兩舟相向。舟里載的分別是一個日本女人與他已出家的丈夫。
之前她尋遍了杭州的廟宇,最終在一座叫「虎跑」的寺廟裡找到了他。十年前他去日本留學,二人因此結識,刻骨相戀,經歷了多次的聚散離合,只是如今丈夫決定離開這繁華世界,皈依佛門。決心既定,連寺門都沒有讓妻子和孩子進,妻子無奈離去,對著深鎖的寺門悲傷地責問:「慈悲對世人,為何獨獨傷我?」
今日得以最後一見,日本妻子:「叔同——」
李叔同:「請叫我弘一。」
雪子:「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麼是愛?」
李叔同:「愛,就是慈悲。」
岸邊的人望著漸漸遠去的小船失聲痛哭,船上的人連頭也沒有再回過一次。從此,這個世間再無絕世才子李叔同,只有一代名僧弘一大師。
讀了這一段,也許又有女性朋友心裡暗自將弘一大師等同於決絕、冷酷、看破紅塵、心如死灰的僧人形象。事實卻是,他在出家前曾預留了三個月的薪水,將其分為三份,其中一份連同自剪下的一綹鬍鬚托老朋友楊白民先生,轉交給自己的日籍妻子,並拜託朋友將妻子送回日本。並為妻子留下一封信:
做這樣的決定,非我寡情薄義,為了那更永遠、更艱難的佛道歷程,我必須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間累積的聲名與財富。這些都是過眼雲煙,不值得留戀的。
我們要建立的是未來光華的佛國,在西天無極樂土,我們再相逢吧。
人生短暫數十載,大限總是要來,如今不過是將它提前罷了,我們是早晚要分別的,願你能看破。
在佛前,我祈禱佛光加持你。望你珍重,念佛的洪名。
——節選於李叔同戊午七月一日與妻子書
讀了此信,可見當我們深陷凡夫的貪愛與執著時,弘一法師卻已超脫於凡夫的愛,趨向真正慈悲的大愛,走上解脫的道路。
世間事 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閑事
——倉央嘉措
《大般涅槃經》里說:「愛有二種。一者餓鬼愛。二者法愛。真解脫者離餓鬼愛。憐愍眾生故有法愛。如是法愛即真解脫。」意思是凡夫的愛,又叫餓鬼愛,是充滿欲求、永無饜足的愛;而法愛,是清凈、沒有煩惱染污的、通往解脫的愛,它是完全的付出,沒有絲毫的佔有慾,又稱之為大愛。
我們都是凡夫,愛不重不生娑婆;然而佛陀在《無量壽經》中早就為我們指出:「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愛情的本質是無常,是痛苦。因愛生妒,因愛生恨,更是釀造了世間的種種悲劇。因此,究竟是許仙還是法師更懂愛,答案不言而喻。
(編寫:妙聰)
愛出者愛返 福往者福來 隨喜轉載 功德無量




TAG:佛教慧日 |
※你到底是愛錢還是愛我?
※到底是誰帶壞了誰?
※愛,到底是什麼
※鏟屎的說!你到底愛不愛朕?
※吃素到底是好還是壞?
※婚姻里真的忍忍就能白頭到老嗎?到底該如何是好?
※你到底是真胖还是虚胖?你又肿么了?
※ta到底是情商低?還是不夠愛?
※到底是要我愛的,還是愛我的呢?
※你到底是不是狗?最後一張徹底把我驚瘋了!我什麼都沒看到,沒看到
※它到底想幹嘛?有時候真的好希望自己可以懂貓語啊!
※為何很多人認為媽祖就是觀音?到底是不是?
※他到底是想玩,還是想愛?
※搞笑,什麼情況,到底是誰?
※你知道自己到底吃的都是什麼嗎?
※我們賺錢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你到底是不是狗狗啊!看得我好費解!
※情人到底有什麼好?竟讓恩愛夫妻,越來越少
※順產到底是什麼感覺?真的可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