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國際頂尖《自然》新聞報道韓春雨工作之爭

國際頂尖《自然》新聞報道韓春雨工作之爭

國際頂尖《自然》新聞報道韓春雨工作之爭



今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與合作者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的一篇論文引發科學界關注。這篇論文顯示,研究人員利用從格氏嗜鹽鹼桿菌(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簡稱Ng)一種罕見的噬鹽古細菌中提取出來的Ago實現了DNA引導的基因組編輯,並發現NgAgo作為一種DNA介導的核酸內切酶,適合在哺乳動物細胞中進行基因組編輯。

現在,《自然》新聞8月8日消息,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等人提出的一項基因編輯技術NgAgo面臨重複性爭議,這一爭議也正在升級。


韓春雨說,他現在每天收到很多騷擾電話和簡訊,嘲笑他完蛋了,但是他堅信他的技術是可靠的。他也告訴《自然》新聞,他已經應全球科學家質粒共享非盈利組織Addgene的要求,在線提交了一份更加詳細的實驗方案,希望這能夠幫到其他科學家重複他的工作。《自然-生物技術》正在調查此事。

國際頂尖《自然》新聞報道韓春雨工作之爭


韓春雨


在論文中,韓春雨團隊報告了使用NgAgo編輯了人體細胞中8個不同的基因,並在染色體的一些特定位置插入了基因。韓春雨說,至關重要的是,NgAgo特異性地只切除靶向基因,而不像CRISPR-Cas9有時會編輯錯誤的基因。同時,NgAgo不需要在切除位置附近使用特定的基因序列去激發活性,這也擴大了它的潛在應用範圍,韓春雨說。


《自然》新聞說,對韓春雨論文的重複性爭議始於7月初,當時方是民(網名方舟子)在他的網站新語絲(xys.org)稱多名科學家告訴他無法重現韓春雨論文的結果。

國際頂尖《自然》新聞報道韓春雨工作之爭


方是民(網名方舟子)


7月29日,澳大利亞大學約翰克汀醫學研究中心(the John Curtin of Medical Research)的科學家加埃唐布爾焦(Gaetan Burgio)發表博文公布了他在小鼠胚胎中測試NgAgo基因編輯效果的過程。他發現,無法再現韓春雨論文的結果。

國際頂尖《自然》新聞報道韓春雨工作之爭



加埃唐布爾焦(Gaetan Burgio)

當天,西班牙科學家路易斯蒙特柳(Lluis Montoliu)發郵件給他在國際轉基因協會的同事,援引了布爾焦的案例,建議「放棄任何關於NgAgo的項目」。

國際頂尖《自然》新聞報道韓春雨工作之爭



路易斯蒙特柳(Lluis Montoliu)

之後,英國愛丁堡再生醫學研究所(MRC Centre for RegenerativeMedicine)的分子生物學家Pooran Dewari發起了一個在線調查,結果顯示只有9位研究者認為NgAgo效果很好,97位研究者說它沒效果。


兩名最初於谷歌在線聊天群組中發言稱成功使用NgAgo的科學家現在表示他們弄錯了。位於印度新德里的CSIR基因組與綜合生物學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學家 Debojyoti Chakraborty 說他重複了韓春雨論文中的一部分,這部分描述了使用NgAgo來敲除一個已經插入細胞中的熒光蛋白基因。結果熒光減弱了,所以 Chakraborty 以為NgAgo已經敲除了基因。但是經過DNA測序後,他並沒有發現有基因被編輯的證據。他現在認為熒光的減弱一定是由於其他原因。


德國海德堡癌症研究中心的遺傳學博士研究生 Jan Winter 表示他也有類似的經歷。他說:「我在接下來幾周會重複實驗,但目前我認為它(NgAgo)是無效的」。


韓春雨說,他發現他只在實驗室的細胞中可以實現NgAgo的基因編輯效果,而在購買的細胞中失敗了。他後來發現,購買的細胞存在支原體細菌污染。另外,他說一些研究生可能在實驗中太快,沒有注意試劑。對此,Winter表示不同意,「我認為這不是科學家們做不出來的原因。」


一位獨立於韓春雨實驗室工作的中國研究人員向《自然》新聞表示,他的實驗室在一些細胞中測試了NgAgo,發現在靶向的位置可以產生基因突變,他說這一結果也通過了測序得到確認。這位科學家補充說,編輯的過程不如CRISPR-Cas9高效,也需要提高效率。「但總的來說,有效,」他告訴《自然》新聞。這位研究人員要求匿名,因為他不想捲入這一爭議。


還有另外兩位要求匿名的中國科學家向《自然》新聞表示,他們最初的結果顯示NgAgo有效,但還需要進一步更多的測序確認。


「它也許,也許有效,」布爾焦說,「但即使是這樣,它也太具有挑戰性,不值得去用。它不會超過CRISPR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


荷蘭瓦赫寧恩大學(Wageningen University)的微生物學家約翰范德歐斯特(John van der Oost)表示,NgAgo的失敗「可能令人失望,但是我們還需要看看其他的Ago系統是否可以讓它發生作用」。范德歐斯特和合作者也最早證明了Ago家族同源蛋白酶活,兩年前發現Ago可以作為一種DNA介導的核酸內切酶。


8月2日,《自然-生物技術》發表聲明,「已有若干研究者聯繫本刊,表示無法重複這項研究「,」將按照既定流程來調查此事」。


《自然》新聞報道稱,《自然-生物技術》的一位發言人拒絕透露調查的性質,以及持續時長。


據《人民日報》報道,河北科技大學表示,一個月之內韓春雨將採取適當形式公開驗證,屆時將有權威第三方作證。


知識分子是由饒毅、魯白、謝宇三位學者創辦的移動新媒體平台,致力於關注科學、人文、思想。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工智慧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美國高考SAT可信性再遭質疑,新考題還沒考即遭大規模泄露
學者稱「大禹時代」確有大洪水:夏朝應始於公元前1900年
美國強勁非農數據助攻希拉里,9月美聯儲可能重啟加息
荷蘭人全球最高,中國男人比日本男人高1厘米
匹茲堡大學研究:美國近八成涉槍案罪犯為非法持槍者

TAG:人工智慧實驗室 |

您可能感興趣

國際新聞早報
栗家小伙栗科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央視新聞》的背後故事!
美國《新聞周刊》:民粹浪潮威脅全球化
中國商務新聞網 對歡心英語的報道!
明星大廚喻太均出席《中國演藝界春晚》新聞發布會
誰是「中國新聞報紙之父」?
中國新聞網 對歡心英語的報道!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聯合新東方支招擇校
東星新聞劉勻禾導演編劇開山之作—小編透露星新聞
央視主播肖曉琳去世,曾主持《新聞聯播》,創辦《今日說法》
《倫敦新聞畫報》:近代中國的反光鏡
早新聞:陳道明靳東兩代「男神」同框 《悟空傳》曝終極海報
《恆大報》突然火了!大企業內刊該如何報道涉政務新聞?
《新聞早班車》
泰國新聞記者協會聯手中國文化中心提高媒體中文水平
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
各大新聞媒體報道中國全國吉他大賽中山選拔賽
中國新聞網調查報道:優秀國產動畫作品正在湧現
河北電視台《今日新聞眼》聯合本平台徵集萌寶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