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四大文學家書法大PK!
?????
范仲淹
范仲淹《師魯帖》,行楷書,紙本,縱32.8厘米,橫39.2厘米;
跋縱32.8厘米,橫18厘米,凡11行,每行字數不一,字有缺損,存一百字。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仲淹頓首:李寺丞行,曾遞中,亦領來教承動止休勝。仲淹此中無,兒了病未得全愈,亦漸退減。田元均書來,專送上。近得揚州書,甚問師魯,亦已報他貧已安也,暑中且得未動亦佳,惟君子為能樂,正在此日矣。加愛加愛不宣。仲淹師魯舍人左右。四月二十七日。
陸 游
陸遊《懷成都十韻詩》卷,紙本,行草書,34.6cm×82.4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放翁五十猶豪縱,錦城一覺繁華夢。竹葉春醪碧玉壺,桃花駿馬青絲鞚。鬥雞南市各分朋,射雉西郊常命中。壯士臂立綠絛鷹,佳人袍畫金泥鳳。椽燭那知夜漏殘,銀貂不管晨霜重。一梢紅破海棠回,數蕊香新早梅動。酒徒詩社朝暮忙,日月匆匆迭賓送。浮世堪驚老已成,虛名自笑今何用。歸來山舍萬事空,卧聽糟床酒鳴瓮。北窗風雨耿青燈,舊遊欲說無人共。省庵兄以為此篇在集中稍可觀,因命寫之。游。
後紙有明陸釴、謝鐸、程敏政、王鏊、周經、楊循古、沈周題跋。卷中鈐有清乾隆、嘉慶、宣統內府諸璽及「商丘宋犖審定真跡」、「陳宗後印」等鑒藏印章。
陸遊《懷成都十韻詩》卷 紙本行草書 34.6cm×82.4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放翁五十猶豪縱,錦城一覺繁華夢。竹葉春醪碧玉壺,桃花駿馬青絲鞚。鬥雞南市各分朋,射雉西郊常命中。壯士臂立綠絛鷹,佳人袍畫金泥鳳。椽燭那知夜漏殘,銀貂不管晨霜重。一梢紅破海棠回,數蕊香新早梅動。酒徒詩社朝暮忙,日月匆匆迭賓送。浮世堪驚老已成,虛名自笑今何用。歸來山舍萬事空,卧聽糟床酒鳴瓮。北窗風雨耿青燈,舊遊欲說無人共。省庵兄以為此篇在集中稍可觀,因命寫之。游。
此卷為陸遊晚年為其友人手錄舊日所作七言古詩一首,內容描寫作者50歲左右在成都做官時的生活景況。格調豪放跌宕,書風亦瘦硬通神,可謂詞翰雙美。
後紙有明陸釴、謝鐸、程敏政、王鏊、周經、楊循古、沈周題跋。卷中鈐有清乾隆、嘉慶、宣統內府諸璽及「商丘宋犖審定真跡」、「陳宗後印」等鑒藏印章。著錄於《裝余偶記》、《石渠寶笈》
蘇 軾
蘇軾《寒食帖》卷,紙本,縱:34厘米,橫:119.5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內。
釋文
一曰:「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與月秋蕭瑟。卧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二曰:「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鳥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蘇軾 獲見帖
蘇軾 《前赤壁賦》(局部)
歐陽修
歐陽修《灼艾帖》紙本,縱25cm,橫18cm,行楷書,6行69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修啓,多日不相見,誠以區區。見發言,曾灼艾,不知體中如何?來日修偶在家,或能見過。此中醫者常有,頗非俗工,深可與之論權也。亦有閒事,思相見。不宣。修再拜,學正足下。廿八日。
歐陽修《譜圖序稿》 紙本,縱30.5厘米,橫66.2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下圖直接閱讀——





TAG:月雅書畫 |
※宋朝書法家文學家黃庭堅
※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書法!
※南北朝梁武帝長子、大文學家昭明太子修《文選》
※近代文學家林紓書法墨跡
※中國第一個大文學家是屈原,西方第一個大文學家是誰?
※黃庭堅-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
※元末明初文學家劉崧書法墨跡
※宋元間文學家周密書法墨跡欣賞
※一個史學家+文學家眼中的中國文學史
※元代文學家虞集的書法
※近代十位文學家書法欣賞
※清代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
※中國大文學家:魯迅曾因抄襲遭陳西瀅譏諷?
※現代文學家郭沫若書法——蜀道奇
※西晉文學家—夏侯湛 簡介
※清代文學家洪亮吉書法墨跡 欣賞
※古典文學家曹振霆:陽宅風水談
※全球天文學家親歷中子星合併引力波,天文學院士稱我國慧眼衛星立大功
※天文學家伽利略在天文學上的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