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余英時談《啟蒙時代》

余英時談《啟蒙時代》


余英時談《啟蒙時代》


蓋伊的經典之作,為我們認識「啟蒙」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可靠的一座橋樑。


彼得·蓋伊兩卷本的啟蒙運動研究是關於歐洲啟蒙運動史的經典之作,雖然分別完稿於1966年和1969年,但根本不發生所謂「過時」的問題,近三四十年來,這一領域儘管日新月異,卻未出現一套有系統的新解足以取本書而代之。


蓋伊寫這部巨著時,他的爭辯對象是卡爾·貝克爾的《十八世紀哲學家的天城》。貝克爾此書篇幅極短,然而論點鮮明,提出了對啟蒙運動的整體看法,成為西方(至少美國)史學界的正統觀點。


貝克爾強調啟蒙思潮仍未全脫中古思惟模式的籠罩,當時思想家所用的建構材料雖然是很新的,但所建構出來的「天國」(Heavenly city)則一仍中古之舊。這一論斷在美國史學界流行了30多年,未受到嚴重的挑戰,直到蓋伊的著作問世,才發生了基本變動。


蓋伊先後化費了六七年的時間,遍讀18世紀原始資料,提出了全面性的新解讀。僅以功力而論,蓋伊的兩卷本專著已遠非貝克爾的講演集所能匹敵,貝克爾是一位卓越的史學大家,沒有人能夠懷疑。他的論點也確有堅強的根據,並非簡單的「錯誤」,不過稍嫌片面,將一個重大的歷史時期簡單化了。蓋伊則從多方面運用極其豐富的史料將整個啟蒙運動的面貌呈現了出來。他相當肯定了啟蒙的現代價值和意義,認定啟蒙上接文藝復興,恢復了古代經典的地位,並以古典的多元而開放精神對抗中古教會的武斷和不容忍。自由、進步、科學、寬容等都是在18世紀的歐洲開始發展出來的,更重要的,啟蒙也導致了美國的獨立革命和一個嶄新的民主自由社會的建立。蓋伊特別指出: 當時歐洲的啟蒙思想家都引美國的創建為榮,認為這是啟蒙的精神價值的最高體現。

總之,啟蒙運動是西方文化史上一個極重要的階段,不但承先啟後,而且包涵著種種複雜的成分。蓋伊的專著則盡量客觀地但同時也抱著同情的理解,把這一段複雜而困難的歷史進程分析得井然有序。今天有不少人開始懷疑以至批判啟蒙的歷史與現實功能,但無論對啟蒙取肯定或否定的態度,首先我們必須認真地認識它,蓋伊的經典之作為我們認識啟蒙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可靠的一座橋樑。


轉自「文景」微信公眾號(shijiwenjing2002),騰訊文化合作媒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景 的精彩文章:

當吉田修一邂逅綾野剛
又溫柔又冷酷的日本文壇跨界天才吉田修一來中國了!

TAG:文景 |

您可能感興趣

《小時代2青木時代》經典語句
《離婚時代》
《看臉時代》94
《看臉時代》16話
《看臉時代》17話
小時代3刺金時代經典語錄
《市場星報》25周年 記錄時代讚美時代
美國《時代周刊》:歡迎來到「中國時代」
梁漱溟:青年與時代
少女時代紀念9周年 秀英寫《那夏天》謝粉絲
《看臉時代》108話
少女時代孝淵時尚雜誌新寫真 談出道10年對少時成員的依戀
30年代中國漫畫曾經的「黃金時代」
《耶穌的時代觸摸21世紀的中國》
《看臉時代》101
從大航海時代到星際時代
《看臉時代》105
特朗普被選為《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
時代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