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紅塵煉心、動中求靜

紅塵煉心、動中求靜

作者:張鐵成首發:《每天學點道德經》

紅塵煉心、動中求靜


天地推演有序,萬物生滅有時,常能審天地萬物生長消滅之時序,舉動莫不順乎天,合乎道,發乎時,則得天地人合發之機,人在道中,道亦在人中也。


順勢而為,借勢而行,不刻意,不強求,順其自然,有時候越刻意越不清凈,修清凈來不得半點刻意強求,唯有順其自然,若是強求清凈,則強求之念必會成為修心之障礙。


去我分別心,高下心,執著心要合於道,先修道心,要修道心,要修道心,先放下個人之我執,先放下個人之我見,大道無所不在,在見與未見,知與未知之處,皆有大道。去我分別心,高下心,執著心,我就與周圍無了分別,自然我與大道也無了分別,於是人在道中,道亦在人中也。


遵守自然客觀的規律去做事,不著一念在其中,那如果做一件事要很努力才可辦到,那算刻意強求嗎?很努力去做你應做的每一件事,只看過程,不問結果,不著一意在其中,做事無得失心,只遵循客觀規律去做,不摻雜私心在裡面。

紅塵煉心、動中求靜



做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立場,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時機,要不摻雜任何的私心和個人的情感在裡面,選擇最合於道的立場,在前者的基礎上選擇最佳的處理方式,最後選擇最佳的發生時機去做此事,以此做事,則可得清凈,可從生活中悟道也。越是清凈越能察覺事物背後的客觀規律,事事皆可修心,事事皆可悟道。


初學不易清凈,常常反覆,貴在堅持,長路漫漫,唯有有毅力者才能成之。大道無一字,清凈在心中,以心傳道才是最佳方式啊。不可著於文字相,與文字中求道,終不可得。以修心為基礎,以持咒為溝通上界之橋樑,以打坐為手段,以結印為助力,以生活中應事應機為煉心,如此修持,才可以直指根本,得見本性。有所得後還有很長一段路才可真正領悟。聽的,講的,看的再明白其實還未明白,要通過修行實證領悟的才是自己的。


動中得靜,常動常靜,常應常靜。

紅塵煉心、動中求靜



有人在修行中會感覺到在做事情時沒了得失心,這是好的,但是感覺到所做的事情與我無關,這樣的感覺是錯誤的。我們做的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都會對自己產生影響,對周圍的人產生影響,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有因必有果,怎能說與自己無關呢?雖然沒有了得失心,對自己做的事情沒有了感覺,但是還是要積極的去做事,更認真的去做事,完美的去做事,因為我們是在動中得清靜,非是在靜中得清靜。有人在修行中會感覺到很懶散,很多事情都不願意去做,不想去做,這也是錯誤的,需要糾正。


懶惰是人的天性,需要克服。人懶散了,看似靜了,非是真靜。動靜互相轉化,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你坐在那裡不動,但你的心念在動。在生活中順勢而為,看似動了,但是你的心念是清凈的。多體會生活中的動和己心的清。動靜相映才是動中得靜。

紅塵煉心、動中求靜


天地在演化,日月在運行,一切都在動,順應萬物發展的規律在動,順應歷史的潮流在動,不執空,不執有,而是順應這個動,才能得清靜。一潭死水,不知與天地交通,稍有枯枝敗葉,也就發臭,而流動的水,順地勢而流,遇蒸騰而上,逢冷空氣而落雨,則是順應自然而動,不會發臭,而得潔凈。


人心也是如此,有了高下,有了分別,也就與自然有了隔離,便如那死水,不得潔凈。若去了高下,去了分別,也就去了隔離,也就與自然無了高下分別,而是成了一個和諧整體,無分彼此,無我相,無眾生相,順自然而動 ,順萬物發展的規律而動,順歷史發展潮流而動,也就動中得靜,常動常靜,常應常靜,如此而得和諧,如此才是得清靜。


道不遠人而人自遠道,就在於此處啊,天地與人心的隔離才是木金真間隔。修行就是要人天相映,天人溝通,和諧共振。說白了,就是一種狀態,而你要調整到那種狀態裡面去,就是道家的天人合一的養生之道。

編輯‖龍泉道人‖公眾號:雲南道教網 | yntaoism


歡迎為雲南道教網賜稿,道濟天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道教 的精彩文章:

說說道教的「青龍」
雲南詭事:同學是鬼
淺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一覺閑眠百病消

TAG:人間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紅塵練心
紅塵中的寂靜處
步入紅塵,心中有夢
林清玄:在紅塵的劫波中,依然保有柔軟和堅韌的心
把茶冷眼看紅塵,借茶靜心度春秋
清心寡欲脫紅塵,快樂風光本分
倉央嘉措:心在紅塵里流浪
把壺冷眼看紅塵,借茶靜心度春秋
禪是無錫靈山小鎮拈花灣的核心內涵 彷彿從紅塵進入禪境
心懷寬容之心,淡看萬物紅塵
喧囂紅塵,守候初心
真正的修行是紅塵煉心
紅塵中·落葉也嫵媚
煙雨紅塵、守望幸福、淡淡的歲月、淡淡的心
推薦】冷凡-紅塵梅戀
紅塵中的隱者
茶香染紅塵
於紅塵中自在綻放
身在紅塵內,心住水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