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彼此的影子:蘇軾與蘇轍的同步人生

彼此的影子:蘇軾與蘇轍的同步人生

彼此的影子:蘇軾與蘇轍的同步人生



蘇軾與蘇轍這兩兄弟有太多相似之處,他們的人生可以說是彼此的影子~

彼此的影子:蘇軾與蘇轍的同步人生



彼此的影子:蘇軾與蘇轍的同步人生


文/康震

彼此的影子:蘇軾與蘇轍的同步人生



蘇軾與蘇轍兄弟倆,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優缺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難分伯仲。兄弟倆情誼深厚,算得上是古今兄弟中的典範。


蘇軾尺牘

彼此的影子:蘇軾與蘇轍的同步人生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001)七月,蘇軾在常州去世。臨終時,蘇軾最大的遺憾是未能見蘇轍一面。他對朋友錢濟明說:「惟吾子由,自再貶及歸,不及一見而訣,此痛難堪!」他留下遺言,要蘇轍把他葬在嵩山之下,並為他作《墓志銘》。蘇轍得知蘇軾去世的消息後痛哭道:「小子忍(豈忍)銘吾兄!」蘇轍為兄長撰寫了長篇《墓志銘》,詳盡敘述了蘇軾一生的經歷,高度評價了蘇軾的文學成就。又撰寫了兩篇祭兄文,抒發了他們之間深厚的兄弟情誼:


惟我與兄,出處昔同。幼學無師,先君是從。遊戲圖書,寤寐其中。曰予二人,要以是終。後迫饑寒,出仕於時。鄉舉制策,並驅而馳。猖狂妄行,誤為世羈。始以是得,終以失之。……兄歸晉陵,我還潁川。願一見之,乃有不然。瘴暑相尋,醫不能痊。嗟兄與我,再起再顛。未嘗不同,今乃獨先。(《祭亡兄端明文》)。


我們兄弟倆,從小在一起,跟隨父親學習。我們一起讀書,一起遊戲,一起參加科舉考試,一起進入仕途,又一起離開仕途,我們倆的一生,沒有一處不是同步而行的,現在沒想到,兄長先走一步!


崇寧元年(1102)元月,蘇轍同時葬兄蘇軾、嫂王氏(南遷前卒於京師)、媳黃氏於郟城(今河南郟縣)小峨眉山,並賣掉了自己的部分田產,得九千多錢,資助蘇軾之子。他對兄長的懷念之情更是久而不息,每睹蘇軾遺墨,未嘗不唏噓流淚。蘇軾在海南曾和陶淵明的《歸去來辭》,並要蘇轍同作。當時蘇轍正再遷龍川,未暇酬和。蘇軾死後,蘇轍整理舊書,偶得此篇,泣而和之:「歸去來兮,世無斯人誰與游?」(《和子瞻歸去來辭》)他在《題東坡遺墨卷後》說:「少年喜為文,兄弟俱有名。世人不妄言,知我不如兄。篇章散人間,墮地皆瓊英。凜然自一家,豈與餘人爭?」而在蘇軾死後,他深感既無對手,更無知音了:「敵手一時無復在,賞音他日更誰期?」(《讀舊詩》)

彼此的影子:蘇軾與蘇轍的同步人生



蘇轍尺牘


蘇軾與蘇轍實在是有太多的相同之處了。他們同科進士、同科制舉,同朝為官。蘇轍升任中書舍人,蘇軾時任翰林學士、知制誥。蘇轍雖兩次上狀辭免,但均未獲准,只好就任,結果兄弟兩人同時分掌內外製。自蘇轍還朝以來,他們兄弟有三年多的時間同時在朝,不但分掌內外製,而且說來也巧,還曾同一天轉對。所謂轉對,就是指百官輪番奏事,言朝政得失。宋代轉對,每次限定兩人,因此兩兄弟同一天轉對是很偶然的。但元祐三年五月一日,他們卻輪到一起了。蘇轍有《轉對狀》,蘇軾也有《轉對條上三事狀》。蘇轍《五月一日同子瞻轉對》詩寫道:「對床貪聽連宵雨,奏事驚同朔旦朝。……一封同上憐狂直,詔許昌言賴有堯。」這實在是人生中難得的幸運與幸福。

既有共同的政治榮耀,也有著相同的政治顧慮。哲宗元祐六年,蘇軾被召入京,任吏部尚書,位在蘇轍之下;因蘇轍已任尚書右丞,蘇軾又改任翰林學士承旨。蘇軾多次上疏辭免:「兄居禁林,弟為執政,在公朝既合迴避,於私門實懼滿盈。伏望除臣一郡,以息多言。」(《辭免翰林學士承旨第一狀》)蘇軾辭免翰林學士的根本原因,還是由於「翰墨之林,號稱內相」;「清要之地,眾所奔趨」。前次任翰林學士就曾遭到新舊兩黨的圍攻,這次再任翰林學士也「必難久處」(《辭免翰林學士承旨狀》)。蘇軾辭翰林學士的同時,蘇轍也在辭尚書右丞,他在《辭尚書右丞札子》中說自己,學無他師,以父兄為師。「其後不幸早孤,(與兄)友愛畢至,逮此成立,皆兄之力也。頃者兄弟同列侍從,臣已自愧於心。今茲超遷,丞轄中台,與聞政事。而臣兄軾適自外召還,為吏部尚書,顧出臣下。復以臣故,移翰林承旨。臣之私意,實不遑安。況軾之為人、文學、政事過臣遠甚,此自陛下所悉。臣不敢遠慕古人,內舉親戚,無所迴避。只乞寢臣新命,若得與兄軾同為從官,竭力圖報,亦未必無補也」。蘇轍辭尚書右丞,除不願越職超遷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擔心自己在任右司諫和御史中丞期間所上札子多招怨尤,難安於位。


他們的政治厄運也驚人地相似。蘇軾說:「憂患爾來同」,「出處平生共」(《同子瞻次過、遠重字韻》)紹聖四年(1097)二月,惠州的蘇軾再貶儋州。與此同時,蘇轍也再貶雷州(今屬廣東)。三月,蘇轍得到詔命,沿著三年前蘇軾赴嶺南貶所走的路線行進。四月十七日,蘇軾也得到詔命,他們皆被命即行,相互間並不知道。蘇軾到梧州(今屬廣西),才聽說蘇轍還在前面百來里處的藤州,很快即將追上。他們已經三年不見了,蘇軾寫詩安慰弟弟說:「莫嫌瓊雷隔雲海,聖恩尚許遙相望。……他年誰作輿地誌,海南萬古真吾鄉。」(《謫海南,作詩示子由》)蘇軾非常幽默,他說瓊州、雷州雖為海所隔,但還可隔海相望,這正是皇恩浩蕩呵!六月十一日,蘇軾兄弟相別於海邊,環顧大海,天水相連,茫茫無際;蘇軾想到自己馬上就要離開大陸,流落到一個孤島上去,不禁傷感道:「何時得出此島耶?」但蘇軾是一個「善自寬」的人,一轉念,就用老莊思想自我排解道,在茫茫宇宙中,整個中國不過是一個小島而已,誰又不在島上呢?倒一盆水在地下,小草浮在水上,螞蟻附在小草上,螞蟻覺得這一盆水也是茫茫無際的,不知怎樣才能爬到岸上。但不一會,水就幹了,螞蟻爬出來見到別的螞蟻,眼淚汪汪地說,幾乎不能再與你們見面了。「豈知俯仰之間,有方軌八道之路乎?」(《蘇文忠公海外集》卷4)他們當時沒有料到這就是最後一別,直至建中靖國元年(1101)蘇軾卒於常州,他們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了。

彼此的影子:蘇軾與蘇轍的同步人生



共同的政治遭遇,使得他們也有著相似的解脫之道。蘇轍的《次韻子瞻和淵明擬古九首》,提出了種種應付惡劣環境的辦法,如「我師柱下史(老子),久以雌守雄。金刀雖雲利,未聞能斫風。世人慾困我,我已長安窮。」——這叫做以柔克剛,您要以窮困我,我以安窮待之,其奈我何!蘇轍貶居雷州僅一年,存詩二十九首,其中有二十五首是蘇轍和兄之作;另外四首為蘇轍原唱,蘇軾也有和作。這些唱和詩表明,他們的處境雖惡劣,但思想卻很超脫,處處表現出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蘇轍在《雷州謝表》中敘述了自己的艱難處境說,但此時蘇軾的處境更加艱難。蘇軾在渡海時,深感北歸無望,但一轉念,他又覺得千山萬壑齊鳴,好像是群仙「喜我歸有期」;蘇轍清醒地告訴哥哥說,政敵的羅網十分嚴密,他們很難逃出其「籠樊」、「韁鎖」,因此,他要哥哥作好嶺南終老的思想準備。蘇轍因為不習慣海濱生活,吃不來薰鼠、蝙蝠等腥膻之物,來到雷州僅十來天就瘦得「帽寬頻落驚僮僕」。蘇軾勸告弟弟要入鄉隨俗,適應當地的生活,因為「人言天下無正味,蝍蛆未遽賢麋鹿」(《聞子由瘦》),習慣後就好了。蘇轍想到哥哥的生活比自己還艱難,表示自己是會逐漸習慣這裡淡泊生活的。

彼此的影子:蘇軾與蘇轍的同步人生



蘇轍兄弟貶謫筠州、黃州的四五年,也是他們文學創作的豐收季節,在詩歌創作方面,蘇轍的收穫比蘇軾還大。蘇軾一生存詩近兩千八百首,平均每年存詩七十首;蘇轍一生存詩一千七百餘首,平均每年存詩數僅為蘇軾的一半。蘇軾在赴黃州貶所途中僅存詩十六首,而蘇轍赴筠途中存詩五十五首,是蘇軾的3.6倍。蘇軾赴黃途中詩加上黃州詩共一百七十一首,平均每年存詩三十七首,低於一生年存詩數將近一半;蘇轍赴筠途中詩加上筠州所作詩共二百七十首,平均每年存詩六十七首,高於一生年存詩數將近一倍,也比蘇軾同期年存詩數多將近一倍。以上數字說明,僅從數量方面看,蘇軾貶黃期間的詩歌創作,比蘇轍貶筠的創作要少。當然不能僅從數量上看,蘇軾在黃州雖然作詩較少,卻寫下了《定惠院海棠》這樣的千古名篇。蘇轍貶官筠州期間所作詩,無論從思想深度和藝術水平看,也是他一生寫得最好的詩章。詩窮而後工,前面所舉詩篇已夠說明這個問題,他的散文成就也以貶官筠州期間為最突出。蘇轍今存各種雜記共三十五篇,而作於此時的竟達十二篇,佔一生所作雜記的三分之一強。他的散文名作如《廬山棲賢寺記》、《東軒記》、《武昌九曲亭記》、《黃州快哉亭記》,都作於筠州,或狀難狀之景,或抒抑鬱之懷,都能給人以很高的藝術享受。


哲宗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僅二十五歲的哲宗去世,徽宗即位,詔求直言,起用敢諫之士,貶謫嶺南的元祐大臣逐漸內遷,蘇軾兄弟也在其中。二月,他被命量移永州、岳州,後被命復太中大夫,提舉鳳翔府上清太平宮,外州軍任便居住。元符三年年終,蘇轍回到潁昌。六月二十日,蘇軾則渡海北還,為了「安晚節」,對究竟「居住」哪裡,他很費了一番斟酌。他想住在江南,離京城遠些,以免再次捲入政治漩渦。


蘇轍尤其念念不忘的是,眉山是父母安葬之地,而他們兄弟的一切都同父母的培養分不開。因此,建中靖國元年(1101)三月,他北歸不久,就「因侄(蘇)千之等西歸」,托其代祭東塋:「西望松鉱,郁蔥在目。然念洒掃弗躬,齋祭遐逖,歲月滋久,悔咎何贖!」(《北歸祭東塋文》) 崇寧三年(1104),派次子蘇適回鄉祭墓。崇寧五年三月,侄孫蘇元老任廣都主簿歸蜀,他又托元老請僧於墳側設齋(《東塋老翁井齋僧疏》)。但蘇轍後來並未「歸葬」,仍同蘇軾一起葬在汝州郟城(今河南郟縣)上瑞里。

彼此的影子:蘇軾與蘇轍的同步人生



作者介紹


康震,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青年長江學者,百家講壇知名學者。

彼此的影子:蘇軾與蘇轍的同步人生


彼此的影子:蘇軾與蘇轍的同步人生



欄目主持人


謝琰,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章黃國學主編。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彼此的影子:蘇軾與蘇轍的同步人生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微信號: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注出處


公眾號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責任編輯:蔡若葵 孫雯


美術編輯:張臻 孫雯 高佳玉


專欄畫家:黃亭穎


其他圖片來自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章黃國學 的精彩文章:

教師節:漢字中的教育精神
王寧老師:文言與白話——談中學語文的文言文教學
諸侯大會,看一看古代帝王的安保制度吧
今史記?郭德綱列傳
王立軍:漢字與古代家庭

TAG:章黃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同時崛起的秘密!
君子火併:蘇軾與他的政敵們
父親節特輯:父子書法之蘇洵與蘇軾、蘇轍
蘇軾的風雨人生和禪悟境界
蘇軾與三個妻子的愛情
他是北宋末年大太監,自稱蘇軾之子,蘇軾兒子卻「父事之」
終生未仕的姜夔:繼蘇軾之後難得的藝術全才,如孤雲野鶴般的個性
蘇洵、蘇軾和蘇轍父子三人都成文學巨匠,都因祖墳風水好
此人是唯一一個譏諷蘇軾的人,曾說:當朝將軍大臣都是我爸的學生
蘇軾段子般的人生:貶謫千里,文成一家
蘇軾蘇小妹玩的遊戲,你敢不敢參與?
蘇軾:我與黃州成就了彼此
他與蘇軾是好基友,耳朵聾了不找醫生找蘇軾,他的朋友圈是這樣的
蘇軾的人間情懷
蘇軾的一生是怎麼度過的 蘇軾代表作有哪些
蘇軾的患難之友與莫逆之交
蘇軾與蘇轍兄弟的明月詩情
從蘇軾和黃庭堅的唱和,略窺古代文人的風雅之趣
康震:蘇軾朋友圈裡的僧人與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