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紐約時報》九百萬條評論背後的十大重要發現,媒體人必讀

《紐約時報》九百萬條評論背後的十大重要發現,媒體人必讀

導讀:自從《紐約時報》和其他新聞媒體開通了網站的讀者評論功能,編輯和記者們就一直在關注評論區的交流情況和水平。在這個與社交網路迥然不同的虛擬平台,網民的評論行為會產生怎樣的變化?Engaging News Project在分析了《紐約時報》900萬條評論之後,得出了這些發現…

《紐約時報》九百萬條評論背後的十大重要發現,媒體人必讀


《紐約時報》公共編輯克拉克·霍伊特(Clark Hoyt)在網站的評論功能開通時,就表達過自己的憂慮:



一向受人尊重的《紐約時報》長期代表著莊嚴和權威,而網路民主文化中孕育的難以駕馭的一代,不時就會以暴戾、欺凌和誤導的方式參與到網路交流。在網站評論區,二者會產生怎樣的碰撞?


在這份報告中,研究團隊通過兩個方面來考慮霍伊特的問題:《紐約時報》網站評論的參與情況和評論內容。

有很多研究人員和記者往往只關注其中一方面的問題,而忽視評論過程與評論內容的相互關係。在這份報告中,通過分析全球規模最大、受眾最活躍的新聞媒體之一—《紐約時報》的評論區,觀察實際數據而非試驗數據,研究人員重新回到了應該關注的主題,並提出了一些新的問題——評論板塊的技術設計對新聞讀者參與評論有多重要的作用?什麼會促使評論者發表更多評論?評論內容如何影響編輯和其他讀者的反應?


評論板塊重新設計的影響


2011年11月,《紐約時報》重新設計了其評論區。此次變動前,讀者只能通過點擊「評論」按鈕進入一個新網頁之後才能發表評論。重新設計後,評論區直接放在新聞正文之後,讀者無需離開文章頁面即可評論,更加方便快捷。評論板塊的重新設計是如何影響讀者的評論行為的?對如今包括《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以及其他正在考慮改革評論區版式的一眾媒體來說,這種分析或許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註:下面比較中選取的數據為版式改動前12個月與改動後12個月的數據。


1. 改版後評論數量增加

改版後,發表在《紐約時報》網站上的評論數飆升。在比較了改版前後各12個月的數據後,研究人員發現評論區重新設計後每個月的數據都領先。

《紐約時報》九百萬條評論背後的十大重要發現,媒體人必讀



其中,最大的差距出現在2月:2011年2月網友共有134229條評論,2012年2月則共有239512條評論,同比增長78.4%。即使在差距最小的月份:12月,改版後也多了39969條。總之,讓評論界面變得更加簡潔方便似乎可以有效增加網站評論。


2. 改版後被舉報評論數減少

鑒於改版後評論的整體數量大幅增加,研究人員分析了被舉報評論數量所佔的百分比,比較的時間階段仍是改版前後各12個月。分析發現,評論區重新設計後被舉報評論數也有所減少。


從整個時間段來看,被舉報評論數所佔比例並不算高,最高也未超過整體評論數的7%。


即使如此,我們也能看出改版前後的差別:前12個月被舉報評論數較後12個月比例較高。事實上,改版前的平均比例為4.6%,改版之後這個比例降到了1.2%。

《紐約時報》九百萬條評論背後的十大重要發現,媒體人必讀


這個結果可能表明評論區變得更加和諧文明,但研究人員發現另外一個因素也可能影響到了這一變化。改版前,舉報選項標誌在每一條評論旁都清晰可見。改版後,必須將滑鼠移動到相應評論處才會出現舉報按鈕。這種選項可見性的變化也許對用戶評論的舉報行為有著一定影響。

《紐約時報》九百萬條評論背後的十大重要發現,媒體人必讀



4. 改版後不文明評論數量略有下降


為了分析評論中出現的不文明用語,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電腦程序,將常規意義上的粗俗語言和類似的不尊重個人或群體的言論納入其中作為關鍵詞,任何包含一個或幾個這種關鍵詞的評論都被認為是粗俗評論。

《紐約時報》九百萬條評論背後的十大重要發現,媒體人必讀



總體而言,前後12個月粗俗言論的比例均低於12%。


而在單月比較中,改版後12個月言語粗俗的評論略有下降,所佔比例比以前稍低,儘管只低了1個百分點。


用戶交流對評論行為的影響

《紐約時報》九百萬條評論背後的十大重要發現,媒體人必讀



6. 加精會讓用戶評論更加活躍

《紐約時報》九百萬條評論背後的十大重要發現,媒體人必讀



在評論者被加精的前30天,平均發表評論數為3.1條;被加精後,這個數據為平均4.0條。


每周不同時段評論行為的差異


什麼時段讀者發表的評論最多?是大部分時間趴在電腦上的工作日?還是擁有更多閑暇時間的周末?


7. 更多的評論產生於一周的中間


在《紐約時報》的評論數據集中,我們發現更多的評論在一周的中間發布,尤其是周二周三和周四。

《紐約時報》九百萬條評論背後的十大重要發現,媒體人必讀



周六和周日的評論較少,比評論所佔比例最高的周三少約7%。


8. 無效評論與不文明評論周末頻率更高


《紐約時報》的數據集不僅包括被通過在網站上發表的評論,也包括那些因不符合規範被駁回的評論,而一周的不同時間也影響評論的合格率。


在900多萬條評論中,1398882條評論(佔總體的14.5%)被視為無效評論。這一比例在周一最低(12.8%),在周六最高(16.5%)。周五和周日同樣有著較高的駁回率,分別為15.2%和15.6%。

《紐約時報》九百萬條評論背後的十大重要發現,媒體人必讀



關於這種結果有兩種可能的解釋。首先,因為在周末發布的評論較少,編輯人員有更多的時間來仔細觀察評論,因此能夠分辨出更多的不文明言論。

《紐約時報》九百萬條評論背後的十大重要發現,媒體人必讀



其次,工作日與周末的新聞內容也有所不同,而內容的差異可能導致不同的評論駁回率。《紐約時報》社區編輯貝西·艾提姆(Bassey Etim)解釋道,在周末有更多的評論性文章和雜誌文章會發表,而這些文章下面的評論與平日正式新聞下面的評論會有很大的不同。


編輯審核與加精評論的標準


9. 長度與友善度是重中之重


研究人員還分析了評論的何種屬性會引起編輯人員的駁回,最終發現,網頁編輯判斷評論質量的兩個最重要因素就是評論的長度和用詞屬性(評論中包含政治內容、不文明或侮辱性詞語,會被駁回或影響被精選)。


如下圖所示,評論長度很重要。編輯們不大可能駁回超過29個字的評論,而最長的評論被拒絕的概率比最短的評論小8%。

《紐約時報》九百萬條評論背後的十大重要發現,媒體人必讀



比評論長度更重要的是用詞是否文明。侮辱性預言更易受到駁回,被拒的概率是36.2%。


同樣,在評論加精方面,長度也會影響編輯的決定。超過29個字更易被精選,最長的評論(超過116字)被精選的概率比最短的評論(少於29字)高3.6%。


當一則評論包括侮辱性語言時,被精選的概率會降低1%(這是在大部分侮辱性評論已被駁回的情況下發生的概率)。在142337條包含侮辱性辭彙的評論中,76513條(53.7%)在會在審核中被過濾掉,剩下的「漏網之魚」被精選概率也大大降低。

《紐約時報》九百萬條評論背後的十大重要發現,媒體人必讀



註:百分比變化是與短小評論(少於29個字)相比


10. 讀者樂於表達情緒,愛站隊

《紐約時報》九百萬條評論背後的十大重要發現,媒體人必讀



結論


《紐約時報》評論板塊提供了分析讀者評論行為的信息寶庫。理解現實生活中的網民評論如何運行,能夠幫助記者和編輯用最好的方式設計頁面,改善網站上的意見交流。


— end —


這是我見過最差的一屆實習生,沒有之一(此文言辭比較激烈,慎入)


徵稿啟事


hello,各位圈兒粉,「財經記者圈」新開了兩個專欄:一個是財記故事匯:徵集記者的愛情故事,關註記者的愛情、婚姻、家庭生活;二是「我眼中的記者」或「我的xx是記者」系列,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記錄記者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洞察當下媒體環境中記者們的生存常態。(例如:「我眼中的記者」系列:地產大咖眼中的記者:逗逼記者採訪記;「我的xx是記者」系列:那些年,我和記者先生"兵荒馬亂"的生活),現向廣大圈兒粉們徵集稿件,或邀約線上採訪(聯繫韓公子微信hanlei1926),投稿郵箱caiji007@qq.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記者圈 的精彩文章:

TAG:財經記者圈 |
您可能感興趣

丁汝昌自殺殉國,紐約時報的四十四字評論感慨千年
這個韓裔設計師的死,引發了《紐約時報》各大國際報刊巨幅悼念
她被紐約時報評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紐約時報》:撕總統,我們不是第一次
今年最值得購買的雜誌之一,《紐約時報》首本中文旅行雜誌
這個惡魔憑什麼被《紐約時報》評為21世紀最佳?
每年上市新書千千萬,紐約時報今年只推薦了這十本
珍貴資料:二戰期間,一份《紐約時報》是如何印出來的
《紐約時報》評出本世紀最偉大的25部影片,每一幀都美得不像話!
半裸的他一句話都沒說,就惹1600萬人瘋狂。《紐約時報》也跟來了
《紐約時報》評出新世紀十佳電影,兩部中國影片上榜,你看過嗎?
它被《紐約時報》評為「世界上最好吃的冰淇淋」
紐約時報十年來首次為自己做廣告 特朗普發推嘲諷
《紐約時報》這篇文章太不要臉了!全世界都驚呆了!
最近,紐約時報雜誌編輯部集體「罷筆」,他們搞了件大事……
《逆時營救》除了科幻,動作,三個楊冪 《紐約時報》再添神影評
寧夏:美國《紐約時報》評為全球必去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被《紐約時報》點評,又被李宗盛點贊,這個台灣妹子的設計紅爆魔都
CNN之後,《紐約時報》報道也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