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機器人的崛起:忘了邪惡的AI吧 真正的危險其實更加隱蔽

機器人的崛起:忘了邪惡的AI吧 真正的危險其實更加隱蔽

OFweek機器人網訊:「相比機器人主動反抗人類的命令,更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它們在執行人類的命令時無意地傷害了人類或者帶來麻煩。」


我們看到人工智慧的崛起時,很容易進入反烏托邦主義的情節之中,認為有意識的機器會起來反抗創造了它們的人類。科幻作品中出現的反面角色,如《終結者》里的 「天網」和《2001:太空漫遊》中的哈爾,要對人類的這種情節負責。


但是,AI帶來的真正危險——至少在近期內——是更為隱蔽的。相比機器人獲得自主意識而主動反抗人類的命令並崛起,更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它們在執行人類的命令時無意地傷害了人類或者帶來麻煩。正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本周成立了一個研究中心,專門研究如何建立對人類友好的AI。

本周新成立人類友好型AI研究中心,由開放慈善項目贊助550萬美元作為啟動資金,由計算機科學教授、人工智慧先驅Stuart Russell領導。他迅速澄清了研究方向與科幻小說所描述的威脅之間「無理的、聳人聽聞的」關聯。

機器人的崛起:忘了邪惡的AI吧 真正的危險其實更加隱蔽



「危險不會來自於機器突然發展出的惡意的自主意識,」他說,「重要的是你要知道,我們不是要阻止這樣的事,因為我們對於意識本身是什麼還一無所知。」

Russell在人工智慧領域聲名遠揚,他在2015年發表了一份公開信,號召研究者超越增強AI能力的研究目標,並考慮如何讓AI在社會上發揮有益的影響。這份公開信已經有超過8000位科學家和企業家在上面簽名,其中包括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企業家埃隆·馬斯克和蘋果公司合伙人史蒂夫·沃茲尼克。


「(AI研究)可能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因為人類文明發展的終極產品是人類的智能;我們無法預測我們通過AI提供的工具來放大我們的智慧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成就,但起碼消除貧困和疾病是不難想像的。」公開信中這樣寫道。


「由於AI具有極大的潛力,因此重要的是研究如何從它身上獲得幫助,同時還要避免可能出現的隱患。」


正是這樣的想法,促成了這個新成立的研究中心。


到現在為止,AI主要被應用於非常有限的環境中,如下國際象棋和圍棋、識別圖片中的物體,在這些應用環境中AI能夠造成的破壞和傷害是非常有限的。如果AI開始在現實世界中做出關於我們切身利益的決定,這種風險就會高得多。

「一旦你把AI放到真實世界中,放到無人駕駛汽車、數字助理等應用中……當AI開始幫你購買對你利益有影響的物品、幫你取消約會時,它們的價值觀立場必須保證和人類一致。」Russell說。


他舉自動駕駛汽車為例,說明他們研究中心試圖解決的問題。假設一個人在設計自動駕駛汽車系統時,設定了不允許闖紅燈的規則,但這個智能系統可能會黑進交通燈的控制系統,讓所有交通能變綠。這樣的話,這個無人駕駛汽車的智能系統雖然按照規則行事,但顯然不是人類希望的結果。類似地,為一個套利基金設計的人工智慧,被設置為讓其投資組合的價值最大化,可能會被短期消費型股票刺激,而長期持有國防類股票,然後引起戰爭——如 WernerHerzog最新的紀錄片中埃隆·馬斯克表達的那樣。


「甚至當你認為已經通過防禦系統限制了你的AI系統能做的事時,它還可能會在其中找到漏洞,就像人們總會找到法律的漏洞進行偷稅漏稅一樣。你會希望AI系統不要主動尋找規則的漏洞。」Russell說。


「問題不在於意識,而在於許可權。我們賦予機器很大的許可權,希望它來完成某個目標,但它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可能會引起災難。」


為了應對這些問題,Russell和研究中心的同事打算讓AI系統觀察人類的行為,並嘗試理解人類的真正目的是什麼,然後根據人類的目的來行事,並且從失誤中吸取經驗。摒棄了為機器提供一長串需要遵守的規則的做法,他們只告訴機器主要的目標就是做人類想讓他們做的事。

這聽起來很簡單,但這是過去的50年來工程師從未嘗試過的建立系統的方式。


不過如果AI系統被設計為用這種方式學習人類的目標,就能夠保證它們一直處於人類的控制之下,即使它們的能力已經超過人類。


除了通過攝像頭等感應器直接觀察人類,機器人還能通過閱讀歷史文獻、法律檔案、小說、報紙,甚至觀看視頻和電影等方式來了解人類。它們能夠從中建立起對人類價值觀的理解。


這對機器來說不是容易的事。「人類是非理性的、不連續的、意志不堅定的、計算能力有限的、混雜的並且有時候是十分邪惡的。」Russell說。

「一些人是素食主義者,另一些人卻愛吃多汁的牛排。我們的表現從來不能接近完美,這個事實是我們研究中的一個難點。」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Fweek光電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2016年計算機視覺行業研究報告
秋雨襲來 天涼加衣
驚奇:荷蘭Isala醫院準備為患者提供3D列印的食物
Nano Dimension將新建電子3D列印墨水工廠
機器人好聲音:百度機器人和微軟小冰的淘汰賽

TAG:OFweek光電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忘記終結者機器人吧,AI才是真正的的危險
當機器人具有了意識和情感,也可以被稱之人嗎?
現實中的機器人,真的會與人類產生感情嗎?比如變形金剛
當機器人有了意識和情感,就可以被稱之為「人」嗎?
造型猥瑣的蛇形機器人,危難關頭能救你的命
可以變形的機器人很酷 如果它還會「蛻皮」呢
厲害了,你的機器人
人類,你知道侮辱戰鬥型機器人是很危險的事情嗎
未來的高智能機器人,是否真的會擁有隨時可以變形的皮膚?
機器人真的會成人類的災難嗎?
人類可以製造出有情感的機器人嗎?
以假亂真 這些機器人逼真的讓人「毛骨悚然」
機器更人性化:為避免傷害人的感情而撒謊
NASA要用這隻小機器人探索太空,並且萌化你的心!
人類可能毀於核戰爭!疫情大流行!機器人等!但還不是最可怕的!
這樣的未來還不錯吧,人類和機器人很和諧呀
據說這巨型機器人可以解決房屋危機是真的嗎?
機器人就已經夠夠的了,現在怎麼又搞出了一條魔性機器蛇!
性愛機器人真的可以把男人們淘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