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集權的漩渦:為何說天京事變的發生是必然的

集權的漩渦:為何說天京事變的發生是必然的


集權的漩渦:為何說天京事變的發生是必然的



太平天國前期領導集團由天王、東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組成。名義上,天王是上帝教的教主,是太平天國的君主。東西南北翼五王是天王可以稱「胞」的領導成員,東西南北四王為軍師,相當於太平天國的政府首腦。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據有代天父、天兄傳言的權力;南王馮雲山為上帝會的創立者,早期是與洪秀全並稱的上帝會領導,後來地位僅次於東王、西王;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是最後進入領導集團的,東王可節制西南北翼四王。

因此,太平天國前期領導集團的權力結構,在某種程度上呈現「天東西南北翼—天東西南北—天東西南—天東西—天東—天」的縱向層級。隨著南王、北王相繼去世,這個縱向層級頓變為「天東北翼—天東北—天東—天」,使東王的權力失去了制衡,代天父傳言的東王日益驕橫起來,他與其他領導成員特別是天王洪秀全的矛盾日趨尖銳,最終導致1856年9月2日凌晨天京事變的爆發。


上篇


洪、馮、楊、蕭構成上帝會最早的領導集團,為了制衡楊、蕭,洪將韋、石引入。洪秀全東鄉稱天王,保留最高地位,但楊、蕭卻超越馮,確定了太平天國前期高層的基本權力格局,「五軍主將制」的建立,就是這種權力格局形成的標誌。隨後的「四大軍師制」和封五王詔進一步理順了領導集團成員相互間的關係。永安分封不久,馮、蕭相繼戰死,穩定的權力結構失去平衡,再無人可以制衡楊秀清。


有事聚商 得計便行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四次科考失敗大受刺激的洪秀全,受基督教小冊子《勸世良言》啟發,結合自己曾做過的「升天異夢」,創立主張黜邪崇正、斬邪留正、敬拜真神皇上帝、反對偶像崇拜的上帝教。因在家鄉廣東花縣一帶傳教效果不甚理想,他與最早入教的馮雲山一起赴廣西貴縣等地宣揚教義,吸引了部分鄉民信眾。1844—1847年間,洪返回花縣著書,充實上帝教的理論,馮則深入貧苦燒炭工聚居的桂平紫荊山開闢根據地,組織上帝會,奉洪為教主,建章立制。馮的最初努力,奠定了洪、馮二人在上帝會的領導地位。


1847年,洪秀全到紫荊山區與馮雲山相會。隨後兩人帶領上帝會會眾展開搗毀神壇廟宇的鬥爭,引起了地方鄉紳的忌恨和不滿,馮雲山先後兩次遭到地方官府的拘捕。第二次被捕後,他在獄中患病甚重。1848年3月,洪秀全返廣州設法營救。馮是紫荊山上帝會的直接創建者,在會眾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身陷牢獄,自然引起會眾們極大的憤慨和不安。洪走後,會眾以「科炭」(每賣出百斤炭就抽出部分炭錢存起來)集資,向官吏和差役行賄,救出馮雲山。馮趕回廣東,謀與洪秀全會晤,兩人幾經輾轉,直到1849年2月之後,才在家鄉花縣再聚首。


正是在此期間,由於馮、洪脫離紫荊山上帝會會眾,會眾中一度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面。1848年6月,以耕山燒炭為業的楊秀清借用民間「降僮」的方式,偽托天父下凡傳言,態度嚴厲而肅穆,揭發上帝會的「叛道者」,勸人為善。同年10月,「自耕而食,自蠶而衣」的蕭朝貴步楊秀清後塵,也以同樣的方式,偽托天兄耶穌下凡。他們藉此安定了眾心,穩住了局勢。


當時在上帝會內部,偽托「有神附體」傳言的,並非只有楊秀清、蕭朝貴兩人,對於多人的「傳言」,上帝會的兄弟們都做了記錄,但只有楊、蕭的傳言得到洪的認可。洪秀全認定兩人的傳言「一部分是由上帝而來」,而其他人的傳言是「為魔鬼附身而說的」。作為上帝會公認的領袖,他的判定授予了楊秀清、蕭朝貴分別代表天父、天兄發號施令的權力。從此,天父、天兄被楊、蕭引到凡間,附在他們身上,成了可以根據其需要,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至高權威,而洪秀全反居次要地位。上帝會的實際領導權,逐漸由洪、馮向楊、蕭轉移了。


在權力轉移之初,楊、蕭的「傳言」還是極力維護洪、馮權威的,如楊代天父傳言說:「眾小爾要一心扶主,不得大膽。」蕭代天兄傳言說:「眾小弟,要一心向緊秀全,扶起秀全也。」甚至洪問天兄「太平時軍師是誰乎」時,蕭代天兄答:「馮雲山、楊秀清、蕭朝貴俱是軍師也。」馮雲山作為軍師,此時尚放在第一位。在楊、蕭早期的多次傳言中,如領導集體多人同時出場,列名順序依然是洪、馮在前,楊、蕭在後。

洪、馮會合後,1849年5月,二人返回廣西,一方面繼續加強上帝教的傳教工作,領導上帝會眾與地方鄉紳地主的鬥爭,使上帝會在各州縣迅速發展,建立起桂平、貴縣、平南、陸川和廣東信宜等五大鬥爭基地;另一方面,他們也在考慮如何面對領導權力轉移的問題,感覺到需要加強對上帝會的集體領導,以消弭楊、蕭代天父、天兄傳言的影響。


為此,洪、馮引進在上帝會中較有威望的韋昌輝和石達開、秦日綱等人加入領導層,並與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和石達開各依齒序,結成異姓兄弟,同尊皇上帝為父親,耶穌基督為長兄,而洪秀全為二兄,馮雲山行三,楊秀清行四,蕭朝貴行五,韋昌輝行六,石達開行七。並約定「有事聚商於一堂,得計便行」。這樣就將宗教權力和世俗權力結合起來,也是對楊、蕭的有效制衡。在代天父、天兄傳言時,楊、蕭凌駕於洪、馮之上,但在世俗權力中,洪、馮在楊、蕭之上,洪、馮的領導地位得以繼續維持。


楊蕭聯手 後來居上


隨著上帝會勢力的持續發展,他們與各地團紳地主勢力的衝突與鬥爭日趨激烈。而到1850年金田起義前夕,上帝會領導集團的內部關係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洪秀全雖然人在廣西,而且深感「妖魔十分作怪」,但除了懇求「天父天兄大作主張」,大小事務悉聽「天父天兄」主裁外,自己並無多大作為,只是說「有天父天兄在,小弟不敢大膽也」。他也意識到,所謂的天父天兄主裁,實際就是楊、蕭二人主政,故他有「天下萬郭都靠秀清、朝貴二人,豈有不做得事」的說法。雖然楊、蕭以「牡丹雖好,也要綠葉扶持」相慰,但上帝會的權力仍在繼續向楊、蕭傾斜。

楊秀清一度利用「耳孔出膿,眼內流水」的毛病裝聾作啞,宣揚自己受天父差遣下凡代世人贖病,以試探上帝會弟妹心腸。他居於幕後,不想理事,而由蕭朝貴出面,代天兄傳言,發號施令,指揮一切。這是楊、蕭在金田團營前夜聯合掌權、執行領導的特殊方法。這些情況表明,此時上帝會領導集團的權力結構並不穩定。


團營是指各地的上帝會會眾遵照動員命令,從四面八方向桂平金田村集中,它是誓師起義的第一步。楊秀清「病癒」登場,坐鎮金田,主持團營,掌理軍務,而韋昌輝家則是謀劃和指揮團營、起義的大本營。至1850年12月底止,除廣東信宜一支隊伍沒有到達外,其他各路人馬都已完成團營任務,並且按照上帝會大本營的要求編立營伍,駐紮待命。各地會眾聚集到一起,最為迫切的是加強對會眾的管理,團營之後各方面的管理制度是由洪秀全、馮雲山建立起來的,特別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馮為此做了大量文書工作。


上帝會眾金田團營引起了地方統治者的恐慌,他們決定集中兵力進攻金田,洪秀全、楊秀清迅速動員會眾萬人,分兵數路,埋伏在金田外圍各地,於1851年元旦取得了金田蔡村江之戰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上帝會男女。為了加強對隊伍的約束,洪秀全頒布了五大紀律詔:「一遵條命;二別男行女行;三秋毫莫犯;四公心和儺,各遵頭目約束;五同心協力,不得臨陣退縮。」


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正值洪秀全38歲生日,上帝會眾在金田村「恭祝萬壽」,誓師起義了。洪秀全將編立起來的上帝會會眾隊伍稱為太平軍,以「太平」命名所要建立的國家,把國家的領導中心稱「太平天朝」,自稱「太平王」。金田起義意味著與清朝政府你死我活的政治對抗,也意味著更大規模武裝鬥爭的開始。起義之後,太平軍移營大黃江口,西出武宣縣,洪、馮親身督戰,三里圩大戰告捷,群情歡呼。3月23日(咸豐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太平王在武宣東鄉正式「登極」,改稱天王,封立幼主,並更號「太平天國」。

為了適應戰事的需要,洪秀全又建立「五軍主將制」,以楊秀清為中軍主將,蕭朝貴為前軍主將,馮雲山為後軍主將,韋昌輝為右軍主將,石達開為左軍主將。這一新制度實際上提高了楊秀清和蕭朝貴在權力格局中的地位,他們正式超過馮雲山。所以,楊秀清對洪秀全改稱天王亦表贊同,承認要維護天王的權威,他對全體太平軍將士代天父傳言說:「眾小爾們要一心扶主,不得大膽。我差爾主下凡作天王,他出一言是旨,是天命。」


洪秀全登極和「五軍主將制」,確立了太平天國前期領導集團基本的權力結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文讀史 的精彩文章:

吳鐵城如何「以三寸不爛之舌」為蔣介石拉攏張學良
哪位元帥被《時代》雜誌稱為「亞洲的敵人」?
為什麼不能惹中國?美國王牌將軍說出真相
宋美齡訪美一天換五條床單 背後竟有這原因
專家:日錯誤史觀源起「終戰詔書」終戰史觀謬種流傳

TAG:談文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咸豐曾下令挖此人的祖墳,之後便發生天京大事,龍脈一說真顯靈?
太平天國「天京事變」,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石達開在天京事變後入川明明是最佳選擇,結果還是兵敗身死!
解讀太平天國:「天京事變」究竟因何而起,誅殺楊秀清實屬無奈!
他被困天王府,卻一手策划了天京事變!
天京事變驚天巨變引發天國危機,根源竟因一奸詐小人挑撥而起
曾國藩攻克天京,本應被封王,卻因慈禧的一個決定而落空
解讀太平天國:「天京事變」之後,洪秀全為什麼非要逼走石達開?
她太平天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為何定都天京後人間蒸發
太平天國著名將領,天京事變的導火線,此人,加劇了天國的滅亡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洪秀全的皇宮之中,為何沒有太監?
天京事變以後 石達開有沒想過取代洪秀全 成為太平天國新的天王?
戰天京,驚事變,洪秀全的七傷拳使太平天國走向衰亡
天京事變後,洪秀全為何要下這道命令,禁止百姓用這個姓氏?
曾國藩攻打天京時,洪秀全留一遺詔,讓人看完後無語
解密: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是如今的哪個城市?
天京事變對天平天國造成的影響有多大
天京事變,內訌演變成了屠殺,而清軍在江面上見證了這一幕悲劇
攻陷天京后,曾国藩只有两条路,选哪一条都注定是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