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我們是不是真的開悟
從五個方面就可以判斷得到了。真正開悟的人,他的心智模式徹底改變過來了,將凡夫心轉變為佛心。
1、去境界的誤區。
升華五毒為菩提智慧。沒有開悟以前,我們要斷貪、斷嗔、斷痴、斷慢、斷疑。開悟以後就知道,五毒煩惱本來也是菩提自性,就能夠當下升華為菩提智慧,不再有此為所斷,彼為所取,沒有所斷、所取,沒有能取、所取,於一切法不取不舍,作善惡平等一味觀,即是見性成佛道。
2、去時間的誤區。
沒有開悟以前,總是想著:我什麼時候能夠成就啊?真正地徹悟以後就能夠知道,一念即三世,三世即一念,不再有「我需要多長時間可證聖果」的疑惑。開悟以後就明白,成就在當下,在每一個念頭之中。前念迷即是凡夫,後念悟即是佛。就知道一切念頭的生起都能夠看作是我們心性的自我光輝,是我們本覺能量的顯現。這個時候不會執著於念頭,也不拒絕它們,只是歡迎它們全部融入到真如自性的大海之中來,融入到本覺的廣大懷抱之中來。
3、去心性的誤區。
明了我們的自性本來具足五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和法界體性智,在一心中圓滿具足,所以外無可斷之法,內無新生之智,一切都是自在無為任運的。
4、去自性的誤區。
上師本尊的一切功德在自性之中都圓滿具足,不需要向外去攀緣。南嶽慧思大師就說:「道源不遠,性海非遙,但向己求,莫從他覓,覓亦不得,得亦非真。」這個都是開悟的法語,都是說明他已經去了、消除了自性的誤區。
5、去慧的誤區。
開悟以後就明白是上師加持自己修證而成就的,不是聽聞理解而得的。因為你聽聞理解的那個是生滅法,你有開始聽的時候,有你理解的時候,生滅法,由生滅法是不會去到不生不滅法。所以修上師瑜伽,我們的心與上師的智慧心相應,就能夠好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樣證悟。




TAG:南普陀寺 |
※是不是開悟就是認知世界的真相?
※傷感說說:真正的開悟,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從容地活著
※你要是有這種毛病,永遠都不會開悟的!
※現在很多人學佛,只想「開悟」 ,不想斷煩惱
※開水濺到手就能開悟,開悟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
※心理測試:你是一個容易開悟的人嗎?看看你的悟性如何吧
※只有做到這個才能開悟成佛,不然可惜了平時的苦修
※真正開悟的人是什麼狀態
※真正開悟的人是什麼狀態?
※看懂了,你離開悟就不遠了!
※我修行很久了,為什麼還沒有開悟?
※宣化上人:在你沒開悟之前,都是在做夢呢!
※魯智深在穿越中看見了正在念經的自己?要不然怎麼會忽然開悟禪機
※發現錯誤也是一種開悟
※真正開悟的人有這些表現
※佛說:你得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才能開悟
※什麼是開悟?開悟之後的境界是什麼樣的?
※你為什麼沒有開悟,因為你被巨人扔到了山後
※星雲大師:你我這樣的凡人要如何才能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