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說:劉海粟畫了十張黃山圖,我還差一張就齊了
王健林在《魯豫有約》中說,已故的國畫大師劉海粟大師黃山系列作品一共有10幅,他已經收藏了其中的9幅,剩下的一幅流落在民間,如果發現這幅作品他會不惜重金收購。
大家都知道,劉海粟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大多數都是以黃山為題材,可以說黃山是他的藝術源泉。從1918年到1988年劉海粟曾十次登上黃山進行繪畫創作,跨度達70年之久。。
劉海粟每次上黃山都會創作很多作品,不同階段創作的作品風格也不盡相同。從1918年到全國解放,劉海粟五次登黃山,留下了相當數量的素描速寫稿及油畫寫生、冊頁小品,這個時期是他藝術上的成長期。石濤是中國歷史上最早以黃山為題材進行創作的國畫家,他的「搜盡奇峰打草稿」對劉海粟有很大的影響,他藝術成熟期的作品都具有大氣磅礴、驚奇險絕的氣質。
1954年劉海粟第六次登黃山,他的藝術開始向著新的方向發展,慢慢具備了獨特的風貌,此次上黃山他與自己的學生李可染(那時李可染已經是著名的山水畫大師了),二人結伴而行,藝術上相互交流相互滋潤。而劉海粟也觸到了時代的脈搏,以極高的熱情投入的創作,這個時期是他的發展期。
1980年、1981年他七上、八上黃山,這個時候他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老爺子了。這個年紀對於一個國畫家來說可是「黃金時代」,像齊白石、黃賓虹等大家都在七八十的年紀開始進入自己藝術的成熟期,劉海粟也不例外。這個時期他的作品已經形成了獨特而成熟的面貌。大氣磅礴的潑墨、潑彩,注重精神描寫與氣韻的表達;骨法用筆線條,可謂"墨氣淋漓幛猶濕"、"筆所未到氣已吞"。
1988年7月11日,劉海粟十上黃山。這一次上黃山與上一次九上黃山時隔6年,老爺子以93歲的高齡再臨黃山,真是一件壯舉。登上黃山的第二天,劉海粟便激情賦詩一首:「年方九三何嘗老,劫歷三千亦自豪。賈勇決頂今十上,黃山白髮看爭高。」隨行的一位記者說:我以為只有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才最相稱。那種經歷了重重歲月磨礪後的壯志凌雲真讓人激動不已,一位白髮老人最後一次回到自己一生的藝術源泉,那種情感是很難形容的。
劉海粟十上黃山近了兩個月,他到處寫生,作畫不輟,九十三歲的老爺子創作激情不減,有時一天可以畫三四張,作品產量很高。所以首富所講的十上黃山只有十幅作品,他已經收藏了九幅只差一幅的說法還是概念性、故事性大於真實性啊。
劉海粟黃山主題作品數量非常大,早年他的題詩落款中不會強調上黃山的次數,但是隨著他的藝術風格的逐漸成熟以及反覆登臨他的藝術源泉--黃山,他開始在作品的題詩和落款中出現並強調第幾次登臨黃山這個概念,我想隨著年齡的增長,劉再次登上這座在藝術上陪伴了自己一輩子的黃山時,心中懷著的情感是不同的。
而且後期他也會在落款中有意強調自己的年齡,八十七、八十八、九十三……這些落款的數字彷彿在昭示著這位胸懷壯闊的老人沉澱在畫中的某種絕對精神,這是老人凝聚一生藝術追求的精神家園和藝術源泉,老人在這座巨大的山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藝術,找到了成功,找到了精神家園。
王健林收藏劉海粟十上黃山的作品意義非凡。在這裡祝願首富能得償所願,能把大師十上黃山的作品收齊,但是剩的可不止一幅啊。





TAG:新春秋史話 |
※看馬雲、王健林的字畫,再看李嘉誠的,差距太大了!
※馬雲、王健林王思聰父子、李嘉誠都說:不要再去買房了!
※笑以苛:滄海桑田,我們從賈躍亭,孫宏斌,王健林那裡學到了什麼?
※目睹王健林手中戴的表,再看馬雲李嘉誠的 差距還真大
※蘇寧張近東竟然是這麼評價黃光裕,王健林和馬雲的?
※目睹王健林戴手錶,再看馬雲李嘉誠的 差距還真大
※見畫如面,首富王健林、李嘉誠,和馬雲的,差距太大了!
※看完馬雲劉強東吃的飯菜 再看王健林,差距太大了!
※馮小剛手撕王健林!只是為了《潘金蓮》排片么?
※王思聰罵黃子韜是因為黃渤,網友卻把王健林扯了進來
※王思聰再次翻牌子表白女網紅,王健林:我搞不懂王思聰
※看完王健林、馬雲戴的手錶,再看李嘉誠的,這也太節約了吧!
※看王健林兒子王思聰,再看李嘉誠、任正非的,差距太大!
※王思聰翻牌表白網紅七七,王健林:我搞不懂他,前任女友連連看!
※王健林賣資產、孫宏斌高槓桿,說明了同一件事:錢貴了
※窮買車富買表,看馬雲、李嘉誠,再看王健林,差距太大!
※王思聰跟帖嘲笑柯潔,網友:你囂張只因為是王健林兒子
※王健林、馬雲、李嘉誠,首富們都是怎麼玩玉的!
※這一刻,王健林贏了馬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