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場堪比「浪潮」的恐怖實驗:為何溝通之路上灑滿鮮血?

一場堪比「浪潮」的恐怖實驗:為何溝通之路上灑滿鮮血?

經驗說:我們主張多元化並能尊重他人的不同觀點。


實驗說:人天生就愛抱團,你認為別人的觀點錯誤只是因為他們的看法和你不在一條戰線罷了。


「9?11事件」之後,人們更意識到不同文化間溝通的歷史是用鮮血染成的,即使在文明已經發展到公元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不同文化是怎樣形成的?為何又讓人與人之間產生你死我活的深仇大恨?心理學博客 You Are Not So Smart 揭示了其中的一些心理原因。

從孩子們身上


看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1954年,在奧克拉荷馬州,心理學家謝里夫(Muzafer Sherif)將兩批十一二歲的男孩帶到了奧克拉荷馬州的羅伯斯洞穴公園(Robber』s Cave State Park)參加一個童子軍露營。謝里夫和研究人員安排兩批孩子分別駐紮在公園的兩個區域,開始時兩幫孩子並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謝里夫的目的是:觀察人類如何在一個新的環境中產生文化以及集體間的摩擦如何影響文化的發展

謝里夫和他的同事們裝作營地的工作人員與孩子們打成一片,以便在不干擾實驗的情況下記錄信息。孩子們安營紮寨後不久,社會階級便立刻形成——他們各自選出了首領、追隨者以及其他特殊角色。規矩也隨之產生,例如,某天嘎嘎幫(the Rattlers)的一個男孩白天幹活時弄傷了自己的腳,他一直堅持直到晚上睡覺時才告訴同伴。從那以後,滾筒幫的孩子都會等到一天的工作結束才會告訴他人自己的受傷情況。

一場堪比「浪潮」的恐怖實驗:為何溝通之路上灑滿鮮血?



電影《蠅王》劇照


儀式和禮節也會很快產生——例如,幫派首領或是其他高級成員會在吃飯時保持優雅的姿態,維護儀式的秩序。幾天後,首領的意見成為部落的禮節,成員自覺遵守。各種文化活動也隨之興起:他們發明了遊戲並制定規則,他們開始為活動打掃場地,並建立了分工與獎懲機制,勤勞者得到表揚,偷懶者受到懲戒,還製作了幫派的旗幟和標識。

多元文化的衝突


孩子變成野蠻人


漸漸的,孩子們開始發現他們並不是營地中的唯一存在的幫派。露營第一周結束後,嘎嘎幫在棒球場上發現了另一幫孩子。從此,兩幫孩子便開始思考如何與對方相處。另一幫孩子們得知他們的對手名字叫「嘎嘎幫」時,為了在氣勢上壓倒對手,他們給自己起了一個更有威懾力的名字:「老鷹幫」(the Eagles)。

一場堪比「浪潮」的恐怖實驗:為何溝通之路上灑滿鮮血?


實驗中,孩子們第一次見到另一幫孩子的情景。


研究的發展正如研究人員所料,於是便按計劃讓兩幫孩子在體育比賽上一決勝負。研究人員不僅僅要觀察文化如何形成,還要觀察不同的部落之間如何展開競爭並影響文化發展。他們告知孩子們要進行棒球、拔河、橄欖球、尋寶奇兵等比賽,孩子們得知後興奮異常。贏家可以獲得包括獎牌和刀具在內的獎勵,比賽結束後,獲勝的一方會興奮地親吻這些獎品,然後將它們藏起來。


謝里夫發現,兩幫孩子花了很多時間打口水仗,他們互飆髒話問候,給對方取侮辱性綽號,通過貶低對方使自己感到滿足。但研究人員還沒研究出下一步計劃,孩子們的表現已經開始使實驗失去控制了。


一天,老鷹幫的幾個孩子發現嘎嘎幫在棒球場上的旗幟無人看守,便將其拔起燒掉,隨後將燒掉後的殘骸放回原處並高聲歌唱挑釁歌曲。過了一會兒,嘎嘎幫發現了對方的暴行,於是也同樣策劃實施了焚燒對方旗幟的行動作為回應。老鷹幫發現了對方的回擊,決定與對方展開面對面的對峙。兩派的首領帶著手下到指定的地點準備開始一場決鬥,好在研究人員立刻介入終止了事態惡化。那天晚上,嘎嘎幫突襲了老鷹幫的營地,掀翻了床鋪,撕壞了蚊帳。

一場堪比「浪潮」的恐怖實驗:為何溝通之路上灑滿鮮血?



實驗中的場景


圖片來源:ahp.apps01.yorku.ca


第二天,嘎嘎幫又偷走了一個老鷹幫孩子的牛仔褲,在褲子上塗鴉侮辱性圖案,跑到老鷹幫營地前大肆炫耀,老鷹幫隨後也組織反擊予以回應,局勢在研究人員的干預下沒有惡化。而連續的互相挑釁後,雙方的衝突終於升級,兩幫孩子大打出手。孩子們準備了刀具、石塊等武器,準備向對方攻擊。研究人員害怕鬧出人命,立刻阻止了打鬥,並將兩幫孩子分別移到別處,避免再起衝突。


是什麼


讓我們變成了野蠻人?


看到這裡,故事的發展也許在大多數讀者的意料之中。我們知道在特定的情況下,人會變得野蠻。我們也知道只要有人聚在一起,各種文化就會像童子軍營地里發生的一樣迅速發酵產生,而且一旦有了競爭,夏令營就可能變成野蠻的原始部落。


但多數人並不了解的是,到底是什麼因素驅使我們變成了野蠻人?我們經常思考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思考誰是夥伴,誰是對手。你把自己歸為某一個群體,同時與其他群體劃清界限,並且像夏令營里的孩子一樣給與其他群體下定義。實際上,我們對他人的理解總是受到了很多心理因素的干擾,今天提到的叫做「認知不對稱假象」(the Illusion of Asymmetric Insight)。這也是使不同的人類群體互相產生衝突的主要原因。


凡人不止一面


人是多面的動物,每個人在不同場合都會有不同表現。上班時的你、上學時的你、朋友聚會時的你、家人面前的你談吐舉止都不相同,我們在不同場合會戴上不同的面具。在餐廳吃飯偶遇領導,或是在電影院巧遇舊女友,我們會立刻變成另一個人,變臉的速度比克拉克變成超人的速度還快。而在他人眼裡,這種奇怪的行為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因為每個人都是這麼做的。


人的這種特點並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但是很少有人仔細去思考背後的原因。

一場堪比「浪潮」的恐怖實驗:為何溝通之路上灑滿鮮血?



圖片來源:theater-masks.com


在英文中,「person」一詞源自拉丁語「persona」,指的是演員們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由此可見,早在摩登大聖橫行之前,「面具人」在西方文化中就早已出現。莎士比亞說過:「世界就是一個舞台,所有的男人女人都只是演員而已。」(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說過:「一個人有許多面,在不同人面前展示的自我都不相同。」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G. Jung)對「面具人」的概念也有獨到見解,他說:「面具表現的並不是一個人真實的一面,但對其他人來說,他們看到的面具就是真實的你。」


果殼網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兒的果殼


我覺得你應該關注一下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一場堪比「浪潮」的恐怖實驗:為何溝通之路上灑滿鮮血? 點擊播放 GIF/217K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無花果到底算葷的還是算素的?
你適合過什麼樣的中秋?來來來,所長給你算一卦!
女性性高潮從哪裡來?科學家有了新說法
哈勃吹了個泡泡,慶賀自己升空26周年
一篇混進小學課本的雞湯:「斑羚飛渡」?你信嗎?

TAG:果殼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讓人震撼的浪潮實驗:如何在五天內速成納粹
穿上你的新衣,讓時尚的浪潮再次洶湧
一代梟雄,卻是草根出身,掀江湖浪潮,卻護土有功
金淘:面臨互聯網浪潮的衝擊,你準備好了嗎
咖啡簡史:從方便到有靈魂,咖啡市場浪潮中的風風雨雨
再見了,新浪潮!永別了,新浪潮情人!
邊界不在 誰將站在浪潮之巔?
復古浪潮與街頭風大行其道的當下,管它什麼季節,這樣穿就對了
如何在浪潮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
蘋果會引領起一波採用無線技術的浪潮嗎?
踏上復古運動的浪潮
我們的帶貨女王又要點燃新一波的爆款浪潮啦!
那個充滿反叛精神的廈門又要掀起藝術新浪潮了
如何在浪潮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美式復古風或許是你穿搭靈感的開始!
梅拉妮亞難掩超模之心:突然變身「花姑娘」意欲掀起新時尚浪潮?
對話程世嘉:沒有新媒體只有舊思維,如何跟上網路革命浪潮?
紋綉價格已亂,你是否能在倒閉浪潮中站穩腳跟!
身處全民健身的浪潮之下,還不來跟我一起嗨?
趙麗穎再掀時尚浪潮,如此搭配帥呆了,一頭秀髮美若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