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凈慧長老:禪是清涼自在的享受

凈慧長老:禪是清涼自在的享受

凈慧長老:禪是清涼自在的享受



禪是清涼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對立的圓滿,是脫離生死的大自在,是不住生死不住涅盤的究竟自由。棉花是磨不出刀子來的。人的一生,經歷了種種的磨難、種種的痛苦,才會知道人生真正的滋味是什麼。

修行首先要戰勝自己心胸狹窄的關卡、畏首畏尾的關卡。戰勝自我,把自我的下劣心、分別心、貪圖安逸享受的心能夠戰勝得了,修行就一定會一往直前。


所謂禪在當下的功夫,就在於把握生命的當下,轉化生命的迷惑、凈化生命的染污、提升生命的素質、圓滿生命的品格,挖掘清凈生命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無限潛能。

凈慧長老:禪是清涼自在的享受


能夠遠離殺生,就有了慈悲心,平等心。


信心是學習佛法的根本,也是世間成就一切善法的根本。


在行、住、坐、卧當中能夠時時觀照當下,使自己的心與佛相應、與法相應、與戒相應,我們當下便是身居樂土。


做一個好人意味著要有一個正確的生活目標和人生理想,要有宏大的願力。人生的動力和價值就是由此而生的。


萬事都是緣,萬事總是緣。把握機遇,隨緣而住,隨遇而安。

學佛要以修為主,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要口說心行,心口如一。


參禪的基本要求:見地要透,功夫要穩,悟境要高。


修道要具足三種心:信心、精進心、長遠心。這三者缺一不可。


解脫就是煩惱止息。

凈慧長老:禪是清涼自在的享受


隨緣做事,隨緣放下,不留戀。就是在大限到來的時候也能夠隨順因緣而去,不留戀這個世間,不留戀任何東西,那才會沒有遺憾地結束此生。


我執越重的人,煩惱就越重;煩惱越重的人,痛苦也就越多。


五蘊是生活,照見五蘊皆空就是禪。

使自己的心從種種分別、執著中解脫出來,使覺照能夠獨脫於一切攀緣之外,我們的精神面貌就是另外一種境界。


修行要消除內心的障礙,克服內心的對立面。


人需要鍛煉,需要有意識地找一點苦吃,才有利於自身的生存,有利於克服那些想像不到的來自自然和社會的各種困難。


在因地中福慧雙修,在果位上才能福慧莊嚴。


一切從大悲心出發,從菩提心出發,世間法就是出世間法。

凈慧長老:禪是清涼自在的享受



禪是一種方法,是一條道路,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受用。


修行是一個長期訓練管理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


菩薩的精神是大地的精神,是橋樑的精神!


信仰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息滅貪、嗔、痴三毒,凈化身、口、意三業,這四件事是佛法的總綱,也是我們修行的起點和終點。


在修行中,唯有放下,自性才能顯現;唯有奉獻,心量才能廣大如虛空。


要把盡家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當作是信仰生活的一部分。


只有真正從心靈深處將對事物的種種界定、分別、妄想掃除乾淨,才能夠真正見到諸法實相。

凈慧長老:禪是清涼自在的享受



戒律是什麼?戒律是堤防。持戒精嚴,你的六根便可防守得嚴嚴實實,不會有漏洞。有戒律,我們的修行才有保證。


既然每個人都有改善生存條件的權利和需求,那就必須相互尊重。為了自己的生命需求,就不顧他人的生命需求,而將其物質財富據為己有,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只有在造作、是非、取捨、斷常、凡聖等一切對立面完全統一了之後所顯示的無分別智,才是平常心。


摘自《凈慧法師說禪》


每日一禪公眾微信號:yichan360投稿郵箱:2569331267@qq.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一禪 的精彩文章:

從小要培養小孩的福報
我們普通人如何開智慧
一牽涉到名利,什麼法都不靈了
心只不過是一堆念頭罷了
所有的感覺都是錯覺

TAG:每日一禪 |

您可能感興趣

自由自在的愛情,葉茂花繁的幸福
私房攝影:在家裡喜歡隨意的穿著,喜歡自由自在不受束縛的感覺
老得漂亮、活得輕鬆,真是逍遙自在!
林依晨:曾因拍戲太拼立遺囑,現在很享受自在的愛情
全能辣媽張梓琳:從容自在地生活,擁有愛也給予愛
連衣裙的夏天,註定是清爽自在無邊
清和風自來 活得乾淨、自在、接近幸福
王珞丹透露自己是北漂活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中 過的逍遙自在
劉嘉玲和張曼玉不熟,覺得竇唯很自在,恭喜關之琳,同場零交流
老得漂亮、活得輕鬆,真是逍遙自在……
李白最有哲理的一首詩,讓人學會遠離紅塵,獲得清靜自在
愛是讓對方在你身邊感受到舒服、愜意、安心、自在
自在品茶,自在便是逍遙
清净养心,自在做人
最自在以為是的三大星座,說的是你嗎?
蓮池大師:不是大徹大悟之人,哪裡有自由自在的可能!
觀一切自在,才是大自在
林清玄:平常心,觀自在
捨去的是執著 得到的是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