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圍觀《小離別》切膚之痛,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圍觀《小離別》切膚之痛,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圍觀《小離別》切膚之痛,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點擊播放 GIF/106K



熱播生活劇《小別離》一遍又一遍刷新我們的社交圈,該劇圍繞著#教育#這個永不話止的議題展開,最大亮點還對教育資源矛盾和現實生活形態進行白描式刻畫,真實呈現社會熱點話題。與之前一些涉及到出國情節的劇目相比,《小別離》沒有大量描述海外生活,而是重點表現三個經濟能力、成員構成均不相同的家庭同樣面對要不要出國、出國需要付出什麼代價、美國的教育一定強於中國嗎等一系列問題,完全不同的想法和行動,如實反映了當前社會的幾種典型家庭形象,引人深思。▎劇中用了很有代表性的三組家庭,來反應社會三個階層家庭對孩子的教育。

▲第①組家庭:方朵朵家


朵朵的媽媽童文潔是一個非常嚴格的媽媽,對孩子上下學接送、家庭作業布置、功課監督等都非常的嚴厲,就算是0.5分的差距都非常緊張。父親方圓當妻子訓斥孩子,關心比較緊張時則充當「好人」角色,負責調解,緩和家庭氣氛。


▲第②組家庭:張小宇家


張小宇是個富二代,在姥姥姥爺的溺愛中長大。因父親娶了個年輕的後媽而變得叛逆,成績較差很差。

張小宇的父親希望他繼承自家公司,判斷與其讓他在國內上個三線本科,還不如出國混個大學文憑。加上張小宇難以和後媽相處,出國是無奈的選擇,張小宇父親對教育責任存在逃避性。


▲第③組家庭:琴琴家


琴琴家代表的是常見的普通家庭,琴媽是社區醫院的醫生,對孩子有著很高的期望,把自己的夢想生活寄托在下一代,琴爸是計程車司機,認為生活是給老婆孩子熱炕頭就好。


雖然琴琴本人成績優秀到堪稱「別人家的孩子」,但尷尬的經濟條件,讓琴媽和琴爸在第二代教育問題上產生很大矛盾。


●△●

▎三個家庭三種階層,都對下一代的教育存在著不同方式的焦慮:


●朵朵媽認為孩子考不上大學這輩子就全毀了,所以對分數要求很嚴苛。


●琴琴媽則擔心再好的文憑也抵不過別人的家庭背景。


●小宇爸不愁下一代的發展,卻愁小於拿不到一紙好文憑,以後管理公司難以服眾。


於是三個家庭都想孩子「出國留學」,改變命運。於是經典衝突來了,其實孩子的一些想法父母並不知道,一些細小的被忽略的感情,不被理解和接納的感受,讓孩子爆發了。

圍觀《小離別》切膚之痛,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當父母和孩子鬧矛盾時,似乎每個生氣的孩子都會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爸媽就會在門外繼續教訓。

圍觀《小離別》切膚之痛,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圍觀《小離別》切膚之痛,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小別離,真實地演繹了我們當年的心聲,更重要的,也給我們看到了當年「門外面的父母」,心疼、無助、受傷的情景。

圍觀《小離別》切膚之痛,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不管再怎麼生氣、傷心,都會忍著淚給房間里的孩子送飯。 這一段看哭了不少人,來源於真實生活,共鳴點特別多。這些感情,都是真實的,無論是一瞬間爆發的恨,還是後面的後悔和內疚——


沒有一個孩子希望主動傷害父母,就像絕大多數父母在嚴厲的時刻,背後的動機都是「希望孩子好」。只是,那時候我們不懂怎麼對待對方,而對方也不懂怎麼對待我們。


實際上,琴琴一家三口的感情特別好,朵朵一家也是。但是孩子面臨中考,父母因為整天嘮叨學習變得面目可憎,孩子也學會了頂嘴、撒謊、玩失蹤。


比如琴琴的媽媽。儘管孩子的成績一直處於年級前幾名,但她不顧丈夫和女兒的反對,寧願賣掉房子、甚至把女兒過繼給別人,也要把孩子送出國「鍍金」。


不管家裡遭遇什麼事情,她都能得出必須要出國的結論。比如在單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她委屈憤怒:大學文憑抵不過人家上頭有人!琴琴奶奶買的排骨不新鮮。她對老公說:「那些人就是欺負你媽老眼昏花看不清楚,這些黑心商販!」

圍觀《小離別》切膚之痛,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然後又一次對琴琴強調:「你就聽媽的,別在這待著了!考哈佛、考麻省,別跟我們一樣,一輩子窩窩囊囊。」這些理由裡面,有關於現實生活的境遇,關於對未來成功的想像,但從來不包括女兒的興趣和夢想。這個乖巧的女兒很少對父母發脾氣,但是內心越來越不快樂。


而朵朵家,一開始就抱著堅決不把孩子送出去的決心。為了考上國內的重點高中,必須接受應試教育這個遊戲規則,對孩子的要求也就更加嚴格。


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中產夫婦,他們的痛苦在於:什麼都懂,卻毫無辦法。他們知道「拋物線、反比例函數一輩子可能都用不上」,但是考試要考啊。心疼孩子壓力大,但是中考的孩子壓力都大。


為了孩子的成績,朵朵媽時刻盯緊,奇招不斷。神經質。早上5點半就把全家叫起床,讓朵朵背40分鐘單詞。「因為那個時段記憶力好」學校題海已經遊了一天,回家媽媽搞特訓,還要計時訓練。一張卷子做完了,5分鐘後再來一張!

圍觀《小離別》切膚之痛,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為了不影響朵朵學習,黃磊看電視都只給看無聲的,連狗狗放屁都不行!考試差0.5分,依然不能實現一家人周末出去遊玩的小小要求。孩子在分數壓力下,連吃飯的時候都累得睡著了。只是初三的孩子,已經過得如同高三學子一樣煎熬。

圍觀《小離別》切膚之痛,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她學習的原因,不是自己想學,或者是明白為何而學,僅僅是「我不想讓媽媽失望」。橡皮筋綳得太緊,總有崩斷的危機。


在一系列事件的推動下,加上青春期躁動的情緒,那個天使一樣乖巧的女兒變成了出口傷人的小惡魔。「不想做你的女兒」,這句話,足以讓父母的世界轟然崩塌。


▍孩子有時候會以最大的惡意去揣度父母:


我們小孩在你們大人眼中做什麼都是錯的!


你什麼都看不慣,我喜歡什麼你就要攔什麼!


大人的世界,我搞不懂……


不理解、不信任、不尊重。也許是偶爾一次,也許是偶爾幾次。總會有那麼幾次,但是刀刀見血。他們的青春期,對父母來說,是極為殘酷的。夫妻淚眼相對抱頭痛哭的這一刻,相信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淚。到底哪裡出了錯?

圍觀《小離別》切膚之痛,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點擊播放 GIF/185K



朵朵媽對朵朵爸說:她跟我越來越不親了。她道歉都找你道歉,我覺得我挺失敗的。


▍她回憶起這十幾年,明明是自己為女兒付出得最多。


她小時候,兩個小時一餵奶,兩個小時一喂水。白天我抱著睡,晚上我陪著睡。從託兒所到幼兒園,從幼兒園到小學,這一路我接我送,跟著上各種補習班,跳舞、芭蕾、外語、游泳、鋼琴,都是我陪著,陪到最後現在,像跟仇人一樣。」


這個媽媽就是那些年我們的媽媽。也很可能是未來的我們自己。

圍觀《小離別》切膚之痛,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實際上,她也在不斷地反省和修正自己。看到女兒累到睡著,她是最心疼的一個。每次丈夫關於管教孩子的建議,她都會認真聽並且做出改變。儘管只是微小的改變。也會主動向爸爸取經。


比如發現女兒為了看明星演唱會撒謊,她心裡都要爆炸了卻強忍著,想自己吃藥控制情緒,結果吃太多差點出事。


女兒回家之後沒有寫作業,戴著耳機在電腦上看偶像的演出,她看到之後也沒發火。她跟孩子說,以後每天如果想做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調節一下。


但是,她總是能說出孩子最不願意聽到的那一種話。也是我們從小到大都非常熟悉的那一套說辭。因為她(們)不可能放鬆,不敢拿孩子冒一丁點險。


狗狗丟了,儘管她也難過,但她希望朵朵能夠堅強面對「別離」。這被女兒認為是冷血。她懶得辯駁,一心想的是:你不能分心,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朵朵爸的實習生小周來給朵朵補習英語,孩子特別喜歡她,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但是周姐姐是素質教育而非應試教育,這讓媽媽很焦慮:10分鐘一道題都沒講完,效率太低了。現在朵朵時間寶貴、精力寶貴、什麼都寶貴,不能把朵朵交給她了!

圍觀《小離別》切膚之痛,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失落的小周問:我教得不好嗎?


朵朵爸說:不是你教的不好。而是,你教得好,但是她不需要。


後來給她補習英語的蔣老師嚴肅刻板,只知道劃重點,她學習也提不起精神。

圍觀《小離別》切膚之痛,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她真的不需要生活中有一點點樂趣嗎?14歲的孩子總歸還是孩子。爸爸偷偷帶她去吃個麥當勞,對她來說就是節日。


朵朵跟學校里的學長王俊凱說,自己每天兩點一線太乏味,所以愛寫東西放飛想像力。頭腦是唯一的自由空間。


小周說得沒錯,她最需要的就是「玩」。朵朵爸爸感慨,一開始也對自己說讓孩子study hard and play hard(拚命學習拚命玩),但是慢慢地就只剩study,把play給忘了。


那一次去找狗,三個孩子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遊樂場,玩得無比開心就在他們家旁邊的「帆船」,也從沒好好欣賞過,多可憐......

圍觀《小離別》切膚之痛,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我以為這重摺磨到我這代人(七零後)就終止了,看來過於樂觀。原來在主流世界的體系裡面,兜兜轉轉,青春還是無法蔑視那層包裹著糖衣和粉筆灰的鋒利軟肋。


——王梆


每一位父母都有同一個願望,代代相傳,永不衰退,但這個願望卻不知道何時能夠實現。就是朵朵媽媽對朵朵說的:

圍觀《小離別》切膚之痛,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這部電視劇,劇情太寫實,就是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相信帶給父母們許多反思,恨不得多抱抱自己的孩子,多跟他們待在一起。不談學習,只看風景談夢想。帶他們哪怕一點點時間去「虛度時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母嬰 的精彩文章:

某些人,別再用避孕藥傷害自己了,說的就是你
植物人懷孕,被初生寶寶哭聲喚醒!有愛就會有奇蹟
共渡時光-喜歡你的那份專註
雙胞胎洗澡,媽媽被兩寶寶這一小動作感動得猛掉淚

TAG:搜狐母嬰 |

您可能感興趣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熱愛道學喜歡喝酒的詩人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打一國家名!| 大波福利
探秘非洲淘金的小小童工 少小離家老大未必可歸
這些古詩詞搭配在一起毫無違和感啊:少小離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
少小離鄉,到義大利留學,是種怎樣的體驗?
芳華絕代被稱為江南最美紅顏,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少小離家老大歸,魯小胖魯尼重返太妃糖
節操回收站:少小離家老大回,菊花變成向日葵!
孟小冬不滿於自己做小離開梅蘭芳,嫁杜月笙踐行諾言
李晨家庭從小離異有小18歲的妹妹 喬欣自爆家中有姐有弟
揭秘「死亡天堂」的孩子!最小離世不滿8個月!去醫院1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