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說印泥

說印泥

?????


文/仇春霞 (北京畫院理論研究部研究員)


註:此文摘自《滬上訪印泥》一文,刊載在北京畫院所編《大匠之門 5》中。

理論研究部的仇春霞老師為尋訪好的印泥,專程前往滬上,此文是她回來後所寫。原文較長,今日先從有關印泥的常識開始讀起。


老北京的琉璃廠一帶,以前曾有刻圖章的小店,老師傅一般都會自己制印泥。弄點油,弄點紅顏料,弄點艾絨或燈芯草,然後再加點別的材料進去,研一研,搗一搗,就可以做出印泥來。徒弟們在幹活的過程中也自然學會一些簡單的方法。


後來,一些比較便宜和便捷的印泥面市後,許多人就不再親自做印泥了。所以想在北京看到即使是最粗造的制印泥過程也是非常難得的。


去上海看印泥,當然並不只是想了解一下制印泥的過程,更主要的還是想知道什麼樣的印泥才是好印泥,以及做出一款好印泥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就我考察紙、墨等其他文房的經驗來看,要做出一款好東西,原料很重要,工序很重要,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好的人品。換句話說,不是做不出好東西,而是看你願不願意做出好東西。

去上海之前,我已經仔細研究過制印泥的文獻,對制印泥的原料和工序已經比較了解,所以並不存在好奇心和神秘感。但是我的未來之旅是訪人,是尋訪生長於人的智慧中並誕生於他們手中的印泥製作體會,尋訪靈與肉的製作,這讓我對未來之旅充滿了期待。

說印泥



印泥常識


製作印泥的三大主料是油、朱、絨。

印泥用油有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目前探索到的制印泥最好的油劑是蓖麻油。「蓖麻」一詞,據說是因為它的籽粒長得像牛身上一種叫「牛蜱」的小甲殼蟲,因而得名。


以前也有人用其他油料制印泥,比如趙孟就提到過用豬油,明代人也有用芝麻油和菜籽油,清人還用過香油。


其實古人也早知道蓖麻油可以制印泥,但似乎並不單純是考慮到油質本身的因素,而是其他原因,明代高濂就說「京師蓖麻油較菜油價賤」,然後才買回來試用。另一位明代文學家楊慎也說:古方用蓖麻油,或用煎粣油,皆未為佳。近傳用穿山甲油,取其不滲,試之良妙。


穿山甲油屬動物油,動物油脂的凝固點高,熔點低。一般在10℃左右就會有凝固現象,稍高才會熔解。如果用動物油製作印泥,印泥容易變干變硬,除了不方便醮用,打上去的印文也容易碰落掉。另外,動物油的稠度低,黏結力弱,很難使印泥鈐上去之後保持刀風。


其他還有植物油,如花生油、椿油、茶油、棉籽油、桐油、胡桃油等。但這些油都或多或少有不足之處,比如常見的菜油和茶油;菜油不容易乾燥,且久曝於空氣中會變酸,有害艾絨。此外,菜油凝固點高,4℃左右就會凝固,而且菜油呈黃色,有礙硃砂之色。茶油雖然有很多優點,但需要煎煮,手續十分繁複,容易失敗。而且黏稠度不高,制印泥的效果不是很好。

說印泥



蓖麻籽


而蓖麻油卻有更多的優點,精鍊後的油劑具有如下幾個特徵:

一是精鍊後的蓖麻油基本能達到無色透明,不妨礙硃砂的色澤。


二是蓖麻油的黏稠度對於粘合硃砂與艾絨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油劑的黏稠度低,黏結力就不強,印泥不容易蓋到紙上去,並且容易發生滲油現象。或許有人會用增加硃砂的辦法來補救,但是朱料比重太大會發生油浮朱沉的現象。如果用增加艾絨的方法來補救,又會使印泥的泥質變得粗糙,印泥的遮蓋力不強。而蓖麻油的黏稠度剛好合適,它能使油與其他原料充分混合,也不容易發生滲油現象。


三是流動性好,不易乾燥。


蓖麻油的凝固點在-18℃左右,燃點在63℃左右。這使得蓖麻油的流動性非常好,不容易受外在氣溫的影響。冬天不容易變硬,夏天不容易變干。


四是蓖麻油無腐蝕性,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均具有較強的穩定性。


有些印泥時間長了就變成了稀爛的黏稠狀物質,這是因為艾絨被不好的印油腐蝕了。艾絨非常柔細,抗拉力很弱。如果受到腐蝕,纖維就會變質。變質的纖維會導致印泥也變壞,而且會讓宣紙也受到損壞。蓖麻油則無腐蝕性。


蓖麻油榨好後需要精心提煉,提煉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曬油法」,二是「熬油法」。提煉好的蓖麻油要存放很長一段時間,明人就說「取回壇裝,埋土內三二年用,色白如水」。

說印泥



艾絨


製作印泥需要艾絨,是因為艾絨中有適合印泥的纖維。


適合印泥的纖維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還要有拉力,所以不是所有的纖維都可以拿來做印泥。有些纖維太硬,像礦物纖維和動物纖維。有些纖維太粗,如蠶絲纖維等。當然,不講究的人也會用木棉、燈芯、竹茹、藕絲等來代替艾絨,但製作出來的則不可能是好印泥。


艾絨則具有其他纖維不一樣的特性,用力搓壓時,它能合在一起,稍微拉一下又能分開。另外,艾絨的纖維像毛細管一樣,能有效吸附油朱。由於艾絨具有這個特性,印泥在扑打時就能產生彈性而拉開油朱,不容易板結。有些好的艾絨,在制印泥時可將印泥拉到一米多的長度。

說印泥



艾絨


當然,不是所有的艾絨都能用來制印泥,這與艾絨的品種有關,以福建漳州的艾絨最佳,因其陽光充足地面潮濕。所以要是講究起來,其實越是精品的艾絨越難得。


艾葉需要提煉,艾葉中含有纖維素、葉綠素、水分、油脂、蠟質和灰分,提煉艾絨纖維就是去除這些不用的成分。

說印泥



乳缽與硃砂粉


硃砂的成分是硫化汞(HgS),但不是所有的硫化汞(HgS)都是硃砂。


硃砂是天然礦物質,而硫化汞(HgS)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它們的分子結構不一樣,決定了它們品質不一樣。


天然硃砂有非常好的晶體結構,因而具有極好的金屬光澤和折射率,這使得它的色澤特別沉著、漂亮。此外,硃砂本身有解毒和防腐功能,它能有效地保護油劑和艾絨不變質。


人工硫化汞是由硫磺和汞煉成的,雖然它的化學成分與硃砂相同,但分子結構不一樣。折射度和光澤都不如天然硃砂。概而言之,硃砂艷而沉著,彌久而有光澤。人工硫化汞紅而暗淡,久如蒙灰。因此,人工硫化汞雖然也因其紅色和遮蓋力強而被用於做印泥,但並不是最佳原材料。


與此相關的還有「銀硃」。銀硃在古代也是常見常用的,有時候常常被人誤以為是硃砂。但它們也只是成分相同,但結構不一樣,所以呈現出來的屬性也有差別。


優質硃砂很難得到,因此人們常用銀硃來代替硃砂。有的甚至連銀硃都不易得,元明時期一位少數民族書畫家喀爾庫庫就曾請求一位叫彥勾的人寄些銀硃給他。


在全國幾大硃砂產地中,有兩處地方的硃砂常被選為製作印泥。


一是產於四川和雲南的鏡面砂,或稱「劈砂」。其名得自於硃砂在礦石中排列的狀態,它們在礦石中是以片狀排列,加工時依其片狀而取割。


二是產於湖南辰州的箭簇砂。其名亦得自於在礦石中的排列狀態,它們在礦石中排列時都有尖角。


在這兩種硃砂中,箭簇砂的顏色暗於鏡面砂。


硃砂難得,以前好的硃砂都是皇家貢物。現在雖然不「貢」,但好硃砂的價格也是極其昂貴的。比如天然硃砂中的六方晶體,就價同寶石了。而普通的硃砂也得幾萬元一斤。所以僅硃砂這一原料來講,就是追求無止境了。


純天然的硃砂一般都會有雜質,製作印泥的硃砂必須要去掉這些雜質。


在提煉硃砂粉的過程中會分離出朱膘。朱膘的「膘」字,也有人寫作「磦」,其實兩者皆有可通之處。「磦」取其質,是礦物質。而「膘」類似肥肉,是硃砂中更輕的成分,它在提煉過程中會浮在水面上,色澤比硃砂偏黃。這種黃膘不大受豪放印風者所喜愛,但很受細朱文者喜愛。另外,這種黃膘印泥也頗受民國時期海派畫家的喜愛。據說後人制印泥時會仔細研究他們的印文,以期達到一定的水平。


硃砂是決定印泥顏色最重要的原料之一。買印泥時,可以通過火烤印文的方式檢驗是不是硃砂。其方法是:用火在印文的背面烘烤一下,如果不變色的,就不是硃砂印泥。烤的時候變暗,火移去之後又恢復顏色的,是硃砂印泥。


制印泥還可能會用到一些輔料,如蠟、雄黃或雌黃等。說是輔料,其實有時還真是必不可少。只有具備兩個前提條件後,才有可能不用這些輔料,一是必須用上等好材料,二是必須是純天然、純手工製作。但這兩個條件往往很難達到,這時候就要用輔料。


轉載自:北京畫院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下圖直接閱讀——

說印泥


說印泥


說印泥


說印泥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醉美的中秋古詩詞
箋畫風雅,十竹齋箋譜
中國璽印篆刻全集
在屋頂開個口,給家裡留道光
難得一見!中式藝術地毯

TAG:月雅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印泥淺談
什麼樣的印泥才是好印泥?
用筆當如錐畫沙,如印印泥!
實用帖:印泥淺談
「印印泥」有兩層含義,你知道嗎
印泥盒上的讀書圖
清太極紋 印泥盒
河蟹印泥盒及小香爐
小時候玩橡皮泥,長大以後玩印泥
劉海戲金蟾及印泥盒
印泥知識大全
學習書畫應該懂的印泥知識
印泥雖小,但也考究
書畫印泥的使用與保養
鏟屎官認證!主子踩印泥往貓奴臉上蓋,還附贈虛假揪咪臉
可愛的印泥手足印容易垮掉,但當它們燒成了瓷器,那就很厲害了
印泥,文人書畫上的迷人色彩
印泥:文人書畫上的迷人色彩
書法作品印章知識及常見問題 附印章的使用、種類及印泥保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