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都是6條腿嗎?難道6條腿就比4條腿好使?
首先把昆蟲定義為6足動物的想法是錯誤的。原尾目、彈尾目、雙尾目都是6足,它們都不是昆蟲。還有一些別的節肢動物,比如蜱,在某些發育階段也是6足。浮遊動物這個坑太大了不敢跳,但我覺得在海洋浮遊動物里找一些6足的也不是難事。
但所有昆蟲都是6足動物,因為它們就是從一個6足的節肢動物類群分化出來的;就好比一個人全家都姓趙,不為什麼,就因為他祖上也姓趙。就算演化成捻翅目雌成蟲這樣媽都不認識的樣子:
它依然是基因層面上的6足動物,只要有需要,基因組就能流暢地編碼出6足的形象(雄性):
以蛺蝶為例,蛺蝶只有4隻功能性的足,但在生理上人家可是有6隻腳的,只是前足一般縮著看不出來。前足雖然沒有行走功能,但是還有其他一些功能比如化學感知。
蛺蝶
演化沒有方向,性狀沒有目的;這些應該都是說爛了的點了。不過雖然一個性狀的產生沒有意義,但它可以具有演化上的優勢。昆蟲佔據了四分之三的動物種類,它們在演化上的優勢不言而喻。
但是這裡有個邏輯上的陷阱,昆蟲具有演化上的絕對優勢,又有6條腿,因此這6條腿一定也有優勢——實際上不一定。
Q1
6條腿比4條腿好嗎?
這個回答起來相對簡單一點。節肢動物里很少有使用4足行走的。蛺蝶算一個,但人家的主要運動方式是飛,本來就不怎麼需要走。有人會舉螳螂這種例子——拜託,別想當然,回去好好看看人家是幾條腿走路的。。。寄居蟹同理,別把捕捉足和螯不當腳啊
昆蟲的行進採用的是三足步態(tripod gait),每次會有三條腿落地提供支撐。四足對於外骨骼動物來說可能很不好用,它們的身體靈活度不及其他動物,不能像脊椎動物那樣隨時調節身體重心,實現四足或者雙足行走。四足節肢動物的罕見程度是個佐證。
點擊播放 GIF/1117K
自己去數幾條腿……
Q2
6條腿比8條或更多條腿好用么?
這個就難說了,因為各種6條以上腿數的節肢動物都有成功的例子。放眼節肢動物演化樹的話,能看到越晚分化出來的類群腿越少的趨勢嗎?
反正我是看不出來。很早分化出來的海蜘蛛和蛛形綱這一家子腿不多,很晚分化出來的頭蝦之類腿倒不少。
六條腿是六足總綱頭-胸-腹三區分化的產物,作為運動中樞的胸部包含了三節,自然也就三對足了。這一支動物的祖先在自然選擇中勝出,三對足這個性狀起了多大作用?在沒有充分證據的前提下,很難說。說不定是其他適應器讓它們被選擇出來,然後把三對足這個充話費送的性狀順便丟給後代了。
果殼網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兒的果殼
我覺得你應該關注一下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點擊播放 GIF/826K
來來來!點贊啦點贊啦





TAG:果殼網 |
※5條腿的牛 你見過么?
※你見過8條腿的豬嗎?
※人生:四條腿,兩條腿,三條腿,一條腿「句句走心」
※專家說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而吃兩條腿的不如吃多條腿的?
※伊拉克畸形男嬰有5條腿,截掉3條腿後健康成長,真是太好了
※兩條腿的雞隨處可見,三條腿,四條腿的只是雞罕見
※這個嬰兒6條腿?腹部竟長出了4肢!
※來看看這條有414條腿的噁心蟲子!
※3條手臂4條腿,這個印度男孩真是神的孩子?
※一條胳膊,一條腿,他才是川藏線上真男人!
※因為一條牛仔褲,她差點失去一條腿
※一條瘸了三條腿的椅子,你還敢坐?
※這隻3條腿的小金毛,主人給了它超過4條腿的愛
※畸形女嬰2個身體4隻手4條腿只有一個頭!
※女子18年來只長一條腿!如今卻長成這個模樣!簡直太重口味了!
※肯德基的雞有8個翅膀16條腿終於有結果了!
※真是罕見!居然還有4條腿的雞
※你的第三條腿呢?
※要吃兩條腿的鴣、四條腿的「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