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百年冤家十世之仇:西方兩國讎深似海,堪比中日兩國

百年冤家十世之仇:西方兩國讎深似海,堪比中日兩國

一部俄羅斯的擴張「光榮史」,就是一部土耳其被欺負的「屈辱史」,兩國恩怨史上,交織著一次又一次血腥的戰爭和一個又一個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究竟是怎樣的恩怨糾纏了兩國如此長的時間?讓我們來回顧俄土兩國恩怨史。

【風起君士坦丁堡】

百年冤家十世之仇:西方兩國讎深似海,堪比中日兩國

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率領下的奧斯曼帝國軍隊貢獻了西方最有名的都市——控扼黑海海峽的君士坦丁堡。國祚千年的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就此滅亡。

百年冤家十世之仇:西方兩國讎深似海,堪比中日兩國

1469年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帝國末代公主索菲亞後,莫斯科公國便以拜占庭帝國的繼承人自居,將索菲亞帶來的拜占庭象徵雙頭鷹奉為國徽。

百年冤家十世之仇:西方兩國讎深似海,堪比中日兩國

【百年之仇,十次戰爭】

第一次俄土戰爭(1676年-1681年)

第一次俄土戰爭,這是沙皇俄國的羅曼諾夫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第一次較為重要的戰爭。為爭奪第聶伯河下游地區,1676年,俄國對土耳其宣戰,戰爭持續5年,雙方都沒能分出勝負,於1681年簽署和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承認沙皇俄國對第聶伯河左岸地區的統治。

第二次俄土戰爭(1686年-1700年)

百年冤家十世之仇:西方兩國讎深似海,堪比中日兩國

1683年7月土軍圍困維也納。1684年奧地利、波蘭和威尼斯結成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神聖同盟」,1686年俄國加盟。1695年及1696年俄皇彼得一世兩度進攻亞速海,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其屬國克里米亞的聯軍擊敗。1697年9月奧軍在蒂薩河畔進行的澤特戰役中大勝土軍,俄軍佔領了頓河河口。戰爭的結局是:亞速和延伸到米烏斯河的亞速海沿岸一帶歸屬俄國,俄國獲得亞速要塞,在黑海建立了第一個出海口。

第三次俄土戰爭(1710年-1713年)

百年冤家十世之仇:西方兩國讎深似海,堪比中日兩國

1710年,土耳其軍北伐,收復頓河河口。俄土戰爭爆發。1711年,沙皇彼得一世親征普魯特河,陷入土耳其和克里米亞韃靼人軍隊的重圍。戰爭以俄國失敗告終,其被迫放棄亞速,並需拆毀亞速海沿岸的防禦工事。根據1711年7月俄土《普魯特和約》,亞速重歸土耳其統治。

第四次俄土戰爭(1735年-1739年)

百年冤家十世之仇:西方兩國讎深似海,堪比中日兩國

1735年底克里米亞韃靼人襲擊烏克蘭和高加索成為了戰爭的藉口。在1736年,俄國的指揮官們期望能奪取亞速和克里米亞半島。但是,由於缺乏補給以及流行病的爆發,俄軍不得不率軍撤回烏克蘭。1737年,為了接應瓦拉幾亞和波斯尼亞的奧軍,俄軍於1739年初向摩爾達維亞展開進攻,使戰爭發生了轉折。俄國面臨瑞典入侵的威脅,而盟國奧地利又退出戰爭,不得已而同土耳其簽訂了《貝爾格萊德和約》。根據1739年9月俄土《貝爾格萊德和約》,亞速再次歸俄國所有。

第五次俄土戰爭(1768年-1774年)

百年冤家十世之仇:西方兩國讎深似海,堪比中日兩國

第五次俄土戰爭是發生在沙皇俄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之間的一場影響重大的戰爭,其主要結果是南烏克蘭、北高加索地區和克里米亞從此被沙皇俄國控制。戰爭一開始俄軍的名將蘇沃洛夫很輕鬆打敗了巴爾聯盟的軍隊,在1773和1774年間多次取得大勝。在海上戰場,俄軍最終於1770年的切什梅海戰消滅了土耳其海軍的主力。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最終不得已於1774年7月21日簽訂《庫楚克開納吉和約》,俄國得到割地賠償和250萬盧布的戰爭賠款,同時還獲得了第聶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間的地區和刻赤海峽,打通了黑海出海口。

第六次俄土戰爭(1787年-1792年)

百年冤家十世之仇:西方兩國讎深似海,堪比中日兩國

奧斯曼土耳其要求俄國歸還克里木,承認喬治亞為土耳其屬地,授權土耳其檢查通過海峽的俄國商船。俄國拒絕了這一最後通牒。土耳其出動了20萬軍隊和一支強大的艦隊對俄開戰。在1791年的戰局中俄軍取得了巨大勝利。6月15日,庫圖佐夫將軍所部強渡多瑙河,在巴巴達格附近擊潰土一個軍。7月9日,俄軍主力在默欽戰役中重創土軍。1792年1月,俄土簽定《雅西和約》,土耳其承認俄國兼并克里木和喬治亞。這次戰爭俄國作了充分準備,實現了稱霸黑海的野心,獲得了黑海不凍的出海口。

第七次俄土戰爭(1806年-1812年)

百年冤家十世之仇:西方兩國讎深似海,堪比中日兩國

1806年,奧斯曼土耳其受到法國拿破崙一世的支持,加上俄國在奧斯特里茲戰役中遭到慘敗,決定對俄國進行軍事行動,以奪回對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兩地的控制權。不久,庫圖佐夫接管了俄軍指揮權,他制定了一次大膽的誘敵戰術,以期儘快解決戰事來抽調主力北上防備拿破崙。10月2日,兩軍決戰,土耳其軍徹底崩潰,並於11月23日向俄軍投降。土耳其於1812年5月28日承認戰敗,簽定《布加勒斯特條約》,割讓比薩拉比亞。

第八次俄土戰爭(1828年-1829年)

百年冤家十世之仇:西方兩國讎深似海,堪比中日兩國

1828至1829年的俄士戰爭,是歐洲列強瓜分興起於亞洲西部、後向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地區擴張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巴爾幹地區屬地所引起。此時正值希臘人擺脫土耳其統治的希臘獨立戰爭,俄國趁火打劫,法國也支持希臘,英國詩人拜倫率領一支志願軍赴希臘作戰,土耳其與埃及聯軍戰敗。1829年9月,俄土雙方簽定《亞得里亞堡和約》,土耳其向俄國割讓外高加索沿海的領土。1832年,土耳其被迫承認希臘獨立。

第九次俄土戰爭(1853年-1856年)

百年冤家十世之仇:西方兩國讎深似海,堪比中日兩國

百年冤家十世之仇:西方兩國讎深似海,堪比中日兩國

一開始它被稱為「第九次俄土戰爭」,但因為其最長和最重要的戰役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爆發,後來被稱為「克里米亞戰爭」。1854年底英國和法國對俄羅斯宣戰,1855年薩丁尼亞加入這個同盟。奧地利迫使俄羅斯從多瑙河撤軍,但並沒有幫助英法圍攻克里米亞上的塞凡堡要塞的艦隊。塞凡堡被圍攻近一年後英法聯軍佔領了這個重要的堡壘,此後俄軍退出克里米亞半島。最後簽署的《巴黎和約》使俄羅斯喪失了幾乎歷次對土戰爭的成果,這也是土耳其在對俄作戰中取得的唯一一次勝利。

第十次俄土戰爭(1877年–1878年)

百年冤家十世之仇:西方兩國讎深似海,堪比中日兩國

百年冤家十世之仇:西方兩國讎深似海,堪比中日兩國

1877年4月24日,俄國向土耳其宣戰,從巴爾幹半島及高加索兩地發動進攻。俄軍主力進入羅馬尼亞後,6月及7月在不同地點渡過多瑙河,12月攻佔土軍重要據點普列文,次年1月逼近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土耳其被迫接受俄國提出的和平條件,最後1878年歐洲列強在柏林舉行了柏林會議並以《柏林條約》取代《聖士提法諾條約》,保加利亞、東魯梅利亞改由土耳其保護,土耳其賠款2億盧布。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為兩國間這片海域的名稱,韓國和日本在聯合國鬧了二十多年
和中國一樣古老的國家,千年來兩國來往密切,曾三次改變中國歷史
中蒙兩國共有的湖泊,中國境內佔十五分之一,盛產多種魚類
中國為何時隔三年續建三艘最新潛艇?中日兩國喜憂參半
世界排名前十的航天基地,中美兩國各佔兩座
奇恥大辱,對中國危害最大的兩國,40年間在中國國土上打了三仗
美洲跟中國血緣最近的國家,兩國互稱老鄉,政壇卻被日本人把控
韓國電影,講述了這個日本島嶼掩埋了近兩千中韓兩國的冤魂
盛衰之根源:中日兩國200年國運對比
此國面積不到中國的十萬分之一,卻敢向英德兩國宣戰,逆天至極
中國海軍有五大殺手鐧和六大優勢,讓日美兩國憂心忡忡
中日兩國高鐵對比:日本跟中國差得太遠了!
中日兩國戰國時代的對比
世界三大帝王之劍,中國皇帝的豪華無比,其他兩國拿不出手
前南斯拉夫足球的世紀之殤:此兩國若共同組隊,會是1998年法國世界盃冠軍的最大熱門
後姚時代,中韓兩國籃球水平差距有多大?韓國叫囂:三年內超中國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其中第四把劍曾引發兩國數年的戰爭
金燦榮:20年後世界製造業僅剩兩國,一個是中國,一個是「外國」
比慈禧、袁世凱更大的賣國賊,請日本攻打中國,要兩國合并為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