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中國的武林高手、特種兵和網路紅人長期熱衷表演單手劈磚、頭頂開磚等絕技,中國磚頭的質量幫了他們大忙。這種遍地可得的表演道具,其實是一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工業產品。


文|葉鶴洲陸碌碌


你去過家門口的工地嗎?隨意撿一塊磚頭,你會發現它的表面坑坑窪窪,滿是氣孔,一抓就簌簌掉渣,撿起來可以直接當粉筆用。中國磚頭質量之差,甚至養活了不少網紅,「快手」上就有諸多靠單手劈磚走紅的民間高手。雖有人詳細分析過劈磚的用力技巧,這種「硬氣功」遠非看上去那麼駭人,但劈磚能成為人人皆可掌握的絕技,中國磚頭的質量功不可沒。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四川大學教師正在展示劈磚絕技


如果這些劈磚高手生活在 1949 年之前,他們多半會放棄這一絕技。對建築有興趣的人會發現,中國古代的磚石建築用的都是古雅的青磚,民國建築也以青磚為主,只有廣州、上海等少數城市有一些殘存的紅磚建築。古建築採用的青磚,硬度、強度都遠遠大於現在工地上的紅磚,劈斷的難度也大得多。

和飽受詬病的紅磚相比,青磚更符合現代人的素色審美,質量也遠勝出,為什麼它被淘汰了?


中國古代無紅磚


一提起磚頭,中國人腦中的畫面肯定是紅色的長方塊。但這種紅磚在20世紀前的中國幾乎不存在。自戰國秦漢以來,磚頭的顏色一直是青灰色。考古學家只在仰韶文化遺址中發掘出紅陶,卻始終沒發現過紅磚。


唯一的紅磚飛地在閩南,當地以獨特的「紅磚厝」聞名。但這種建築風格也非中國原創。泉州、漳州、廈門一帶是明清海上貿易的中心,閩南紅磚風格是其副產品。故宮等明清皇家建築的紅牆,則是在青磚砌的牆面外塗了一層加硃砂的灰泥,磚頭本身仍是青磚。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清工部《工程做法》記載「抹飾紅灰:每折見方一丈,厚五分,用白灰一百二十斤,紅土六十斤,掛麻八兩,麻刀五斤六兩」


西方的情況則完全相反。從古巴比倫到地中海沿岸文明,一直有生產和使用磚的傳統。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便大量燒制紅磚、建造紅磚建築。羅馬帝國也將紅磚作為主要建材,一些紅磚建築甚至遺存至今。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完成於公元前 13 年的馬切羅劇場


到了中世紀早期,羅馬磚從義大利西北部傳入丹麥、德國、波蘭和俄羅斯等地,催生了北歐的紅磚風尚和「磚哥特」(Brick Gothic)風格。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德國呂貝克的霍爾斯滕門是典型磚砌哥特式建築


15 世紀,紅磚傳入當時商業最為繁榮的尼德蘭地區(今荷蘭、比利時),並由此傳播到英國、美洲新大陸以及包括台灣在內的荷蘭殖民地。有意思的是,歐洲磚的顏色呈紅色到棕色不等,唯獨沒有青色。


中、西磚塊的顏色為什麼涇渭分明?


這並非因為審美不同,而是燒制工藝的區別。紅磚和青磚都是用粘土高溫燒成,顏色差別在於燒制過程中是否接觸氧氣。燃燒時氧氣充足,黏土中的鐵元素就會充分氧化生成氧化鐵,磚塊為紅色。氧氣不足,部分氧化鐵就會被還原成四氧化三鐵和氧化亞鐵,磚呈現青灰色。


磚坯接觸的氧氣量則取決於磚窯的構造與製作工藝。羅馬磚窯一般敞開窯頂,氧氣充足,中國古代的磚窯則都有窯頂,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封窯技術。燒制末期,工人將排煙口與爐膛進氣口完全封閉,窯內隨即進入缺氧環境,青磚的青灰色便得以固定。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羅馬帝國的敞口直焰磚窯。這種結構的缺點在於窯室溫度不均,上部溫度較低,一些磚坯只能報廢


磚窯構造的差別,則是因為不同的建築發展方向——羅馬早早發展出了成熟的磚石建築,對磚的需求量非大型磚窯不能滿足。當時大型磚窯穹頂造價極其昂貴,只能敞開窯頂。


而中國古建築以木構為主,從先秦到魏晉時期,磚塊長期僅用於給大戶人家修墓、鋪地。有限的需求造就了精工細作的小型磚窯,窯頂成本遠低於西方。中國古代還發明出爐膛在窯室側面的橫焰窯和火焰在窯室內迴旋的倒焰窯,以提高燃料利用效率。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橫焰窯和倒焰窯的結構


紅磚利於大量快速生產,青磚的質量則更勝一籌。兩種燒磚技術很快在東西方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和工藝傳統,紅磚建築擴散到整個歐洲,青磚建築則散布到包括日本、朝鮮在內的整個東亞文化圈,成分庭抗禮之勢。


工業文明的勝利


然而,隨著歐洲在 16 世紀率先邁入近代,天平逐漸向紅磚傾斜。


16 世紀後期,今荷蘭、比利時所在的尼德蘭地區發展為歐洲工商業中心。工商業的飛速發展造成了全世界最高的城市化水平,而高達 60%的城市化率催生出大量無產城市貧民。與此同時,尼德蘭地區的土地里還蘊藏有大量可供燃燒的泥炭。市場、勞動力和生產原料的組合優勢很快就讓這裡成了歐洲的紅磚生產中心。17 世紀荷蘭的敞口磚窯一次就能燒制 50 到 60 萬塊紅磚。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16 世紀的荷蘭磚窯


據估計,當時的荷蘭磚年產量超過 2 億塊,並通過發達的航運業出口到世界各地。荷蘭人雖沿用著羅馬帝國的古老工藝,卻創造出大型磚瓦工業組織的雛形。


荷蘭人創造了新式勞動組織,而第一次工業革命則讓紅磚生產技術迎來了徹底的革新。代替人力的黏土攪拌機、壓磚機相繼出現,到 1847 年,僅美國就有 93 項制磚專利。中國青磚的質量優勢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因為機器攪拌、壓製成的磚塊遠比手工制磚來得結實均勻。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19 世紀發明的制磚機


真正的革命性發明是德國人弗里德里希·霍夫曼在 1858 年發明的大型輪窯。這種輪窯內部分成 12 間以上的窯室,其間可以聯通,如一條環形隧道。一次點火後,排成一圈的窯室逐次燃燒,依序重複著裝窯、燒窯、出窯等過程,幾乎不用停火,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每次燃燒的廢氣可供其他窯室乾燥、預熱,熱量得到充分利用,燃料也得到極大節約。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霍夫曼輪窯大致工作原理(俯視圖)


工業革命使紅磚變得價廉物美。到這時,除了運輸磚塊的物流成本和建造輪窯的門檻,已沒有什麼能阻止紅磚在東方攻城略地。


最先放棄青磚的是日本。明治維新初期,日本即從歐美進口紅磚,修建西式建築。1872 年,日本在美國工程師的幫助下建成了第一座輪窯。紅磚的經濟效益很快就發揮了威力,日本也全面開始了紅磚建築熱潮。到 1919 年,日本紅磚量年產 5 億 6 千萬塊,傳統青磚幾乎被完全淘汰。


19 世紀末,紅磚隨著西方列強一道登陸中國。初到中國的各國官商不諳青磚性能,不是進口紅磚就是在租界附近新建磚廠。廣州、上海、武漢、青島、瀋陽、哈爾濱等地至今留有中國最早紅磚建築的遺迹。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1910 年修建的「滿鐵」奉天車站,代表了當時日本紅磚建築的最高水平。由於本土多地震,日本境內留存的紅磚建築很少,倒是在中國東北和台灣留下了不少遺迹


不過,頑強的傳統青磚並未迅速消亡。儘管有生產率低的致命弱點,手工青磚的技術性能在大多數情況下仍可以媲美機制紅磚。這種本土材料反倒逐漸融入了西方建築風格,出現了一些獨特的西式青磚建築。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南京鼓樓醫院


真正擊潰青磚的是新中國。1949 年之前,紅磚雖明顯比青磚有優勢,但國民政府一沒有大規模的基建需求,二沒有強大的動員體制和社會控制能力,大規模的磚廠只限於少數城市。1949 年後,出於提高產量、節約燃料,尤其是搞工業集體化的目的,全國開始推廣大型輪窯。到 1960 年,大中城市磚瓦業 90%以上採用輪窯生產,舊式的小型青磚窯迅速被淘汰。


1960 年代的大躍進和 1980 年代的包產到戶對農村經濟的刺激又在內陸鄉鎮接連激起了輪窯建設熱潮。到 1990 年代,偏僻地區僅存的傳統青磚窯,終於被消滅殆盡。


大躍進的最後遺產


紅磚取代青磚是技術進步的體現,但任何有裝修經驗的人都不會忘記國產實心紅磚的駭人品質,用它砌起的磚牆常常出現滲水、開裂等問題。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中國紅磚


這是紅磚自帶的缺陷嗎?


當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紅磚由黏土製成,只要正常製作、燒制合格,絕水性和抗壓性就能得到保障。古羅馬的紅磚建築、中世紀的北歐紅磚城堡大量遺存至今。


機制磚發明後,紅磚質量更顯著提升。19 世紀下半葉,英國建築業興起了不再粉刷砂漿,讓紅磚直接暴露在外的設計手法。在氣候陰濕的英國採用這種大膽的設計,不僅是對紅磚牆藝術性的承認,更是對其技術性能的肯定。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開啟紅磚熱潮的經典作品「紅屋」,由菲利普·韋伯和莫里斯·威廉 1859 年設計,1860 年完工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同時期成立的布里斯託大學、謝菲爾德大學、伯明翰大學、利茲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和利物浦大學都修建了紅磚外露的校舍,被稱為「紅磚大學」,廣州中山大學老校區也延續了這一風格(圖為利物浦大學維多利亞大廈)


這種手法很快就成為風靡世界的建築風尚,中國的紅磚老建築正是由此而來。即便在中國,舊建築里的紅磚也遠優於後來大規模生產的紅磚。2015 年 7 月,吉林長春拆除一幢舊建筑後,二十萬塊舊磚全部被韓國人買走,一度引起當地人熱議。


那麼,中國現在的紅磚質量為什麼如此低劣?


事實上,當代中國人熟悉的紅磚並不是歐洲傳統的純黏土磚,而是「內燃磚」,一種誕生於大躍進時期、普及於 1960 年代的獨特發明。


所謂內燃磚,就是在制磚粘土中混入一些煤粉,讓磚坯在窯內高溫條件下內部燃燒而成的磚。1961 年,建築工程部熱情洋溢地向全國推廣這種新技術:


「內燃燒磚是磚瓦焙燒工藝的一項重大革新……採用內燃燒磚可節約煤炭 30%,增產 20%,並能利用劣質煤和有一定可燃性的煙灰、爐渣的廢料……希望全國各地磚瓦企業都認真學習和大力推廣。」


在使用優質煤粉的理想狀態下,燃燒的煤粉雖然在磚塊內外形成許多細小孔洞,使磚塊密度變小、不再適於室外暴露,但若比例得宜,也不會造成重大結構缺陷,還有助於隔熱隔音。


但實際生產的情況卻糟糕得多,因為這種旨在節約燃料的技術幾乎不可能採用優質煤粉。中國各地磚廠燒制內燃磚的原料往往是雜質含量高的劣質煤或爐渣,顆粒大小不均,成分極為複雜,其中常常含有黑色頁岩與石灰石的碎粒。


燃料顆粒過大,就會在磚體上造成較大孔洞,使其力學強度降低。頁岩在高溫鍛燒時會發生高倍數的膨脹,從內部破壞磚塊的組織結構。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會在高溫煅燒下生成氧化鈣,出窯後一旦淋雨或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氧化鈣吸水放熱,對膨鬆多孔的磚塊造成嚴重破壞。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另一種常見的情況是「黑心磚」,即因爐溫升溫過快、磚坯表層迅速燒結,而內部內燃料的碳化物不及燒掉,使得磚心不能燒結,磚的強度也會大受影響


中國相當部分的內燃磚產自質量把控極差且缺乏監管的鄉鎮磚瓦廠,官方還一再以節能環保為由鼓勵生產這種紅磚,甚至多次出台針對性的免稅政策,劣質紅磚與豆腐渣工程橫行中國自然毫不足奇。


所幸的是,這種劣質的實心內燃磚正在逐步成為歷史。2000 年以來,中國政府以能源耗費大、破壞土地等原因三令五申地下達禁用實心黏土磚的禁令。儘管傳統紅磚仍屢禁不止,但在一二線城市的建材市場上,已很難再見到紅磚的身影。


而在西方,紅磚也越來越多地被混凝土、水泥磚等材料所取代。1948 年以來,英國磚產量急劇下降,1965 年英國的磚產量是 80 億塊,而到 90 年代已經下降到 40 億塊。


不久的將來,中國人熟悉的紅磚或許會像今天的青磚一樣,成為專供復古建築的特殊裝飾品。到了那個時候,中國的民間高手也不會這麼愛劈磚了。


品牌推廣


幾千年來,青磚和紅磚都是世界建築的主要材料。今天的人們瞻仰古迹,主要都是青磚和紅磚的比拼。無論是古羅馬劇院,還是君士坦丁堡城牆,無論是紫禁城,還是虎丘塔,看的都是東西方技藝與審美的極限。


正是在這樣的的好奇心驅動下,61 年前,6 位來自牛津和劍橋的學生決定去看看世界。他們駕駛 2 輛路虎,穿越歐亞大陸,從倫敦一直開到新加坡,共行駛了 1.8 萬英里,打破了當時的世界陸地之旅記錄,也完成了跨越東西方的勇敢冒險。



中國高手為什麼愛劈磚



今天的你也許無法投身於這樣的壯舉,但路虎一直以來「征越界限」的精神卻可能幫你圓夢。請留言你在旅途中最難忘的事兒或最想突破的界限,大象公會將選取一名精彩留言者,免費參與由路虎提供的自駕遊行程(10 月中下旬)。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公會 的精彩文章:

帝都打車聊天指南
每兩個月餅就有一個並非中華正統
古人夏天用的冰從哪兒來
真問真答:如何處理廢舊的國旗
真問真答:為什麼沒有綠色的哺乳動物

TAG:大象公會 |

您可能感興趣

誰是三國里的撩妹高手
紅樓夢中的手藝高手
韓國人因為中國民間高手而驚訝,網友:怎麼沒有王大陸?
這是中國版的《灌籃高手》么?
如果說高手練腿,那麼伽里多就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三國中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是誰?
中國歷史上誰是皇帝中武功響噹噹的「第一高手」?
當戀愛高手遇到戀愛高手?
你是愛情中的高手嗎
紅磚到底遭誰惹誰!為什麼現代武林高手總愛劈磚?
全國搜尋絕世「高手」,中國輕紡城發出「懸賞令」
中國歷史上五大斷案高手
誰是戀愛高手?
三國中最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是誰?
亂世中最後的武林高手!身懷鷹爪絕技競技多國絕頂高手從未落敗!
高手在民間!島國萌妹巧用紙板自製哥斯拉
震驚美國警方?標題黨正在捧殺中國畫像高手
「果然高手出民間」中國軍迷自造「高仿美國導彈巡洋艦」暢遊水庫
高手!特朗普挑戰國務卿,誰是美國真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