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中秋節只有這樣過,才像一個河南人!

中秋節只有這樣過,才像一個河南人!

中秋節只有這樣過,才像一個河南人!



農曆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節,又稱為團圓節。這時候,秋莊稼差不多也收完了,離家在外的人也忙碌了大半年多,從遠處回到家裡來。一家人吃頓團圓飯,溫馨的賞月、吃月餅、喝桂花酒,討論著收成、盤點著上半年的打算,其樂融融;因為某些原因滯留在外,不能趕回家過中秋節的遊子,則望月懷遠,滿滿的思念寄託給了一輪圓月。

在河南,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是怎樣的?雖然每個地方的中秋節習俗大致相同,但是還是有些許的差異,中秋節要怎麼過,才像一個河南人呢?


遠月 文


中秋節的「節味兒」到底在哪兒?除了花費大價錢購買月餅時我們內心會感受到節日的「氣氛」外,我們還能從哪裡尋找到中秋節的蹤跡。中秋節當天我們都會幹什麼?逛街、陪父母、旅遊還是獨自宅在家?在此,帶你一起尋找河南中秋節的民俗活動……

中秋節只有這樣過,才像一個河南人!


吃月餅


中秋節最重要的儀式或者說節日特點,首推吃月餅。在河南,中秋節吃的月餅,過去在農村多是要自己做的。豫東農村,一進陰曆八月,大人們就會忙碌起來。買菜油、磨面、買糖……家庭條件好點的會買些葡萄乾或者果仁。備好之後,就會帶到專門做月餅的那裡。開始和面,調餡,用月餅模子制出不同外形的月餅。經過在月餅爐子烤制之後,香噴噴的月餅就好了。


安陽湯陰過去家家都要蒸月餅,白面裡面放上糖,蒸成圓餅狀,再用木梳、頂針一類的工具按上幾個圖案;中秋夜月上樹梢時,用月餅水果之類供奉月亮。開封吃月餅的習俗在明代流行更盛。清末民初,從農曆七月十五起,開封著名的「稻香村」、「野荸薺」、「五美」、「五福」、「包耀記」、「晉陽豫」等糕點店及南貨店,都有各色月餅出售。

中秋節只有這樣過,才像一個河南人!


蘇東坡有詩寫月餅:「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默品其中味,相思淚沾巾」。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象徵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


走親戚


中秋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重視程度不亞於春節。在河南,每年這個時候也是秋忙的時候,可是這並沒有阻擋人們對於親情的傳遞。帶上月餅,買上水果禮品,就開始了走親串鄰。


杞縣南部和民權一帶人講究要在節前「走親戚」,稱作「追節」。在泌陽,八月十五走親戚多是給剛出嫁的女兒送棗糕,屆時,舅姑姨姐都要去,連續三年,婆家要熱情招待。滎陽有給出嫁女送月糕的習俗。故民間又稱八月十五為「閨女節」。

中秋節只有這樣過,才像一個河南人!



走親戚的時候,什麼七大姑八大姨呀,這些都是要去看望的,帶去的月餅要留下,有的還會互換一下,互相品嘗一下,有的還會評論各自做的怎麼樣。一般會在親戚家吃飯,主人會做一桌子菜,自然會把最好的都拿出來,即便現在看來並不是那麼豐盛。席間,頻頻舉杯,敘說著各自的收成。


賞月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晉時已有中秋賞月之風,唐朝人的中秋充滿奇幻色彩,民間流傳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游月宮廷的傳說,玩月之風漸興。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


因此,中秋又稱「團圓節」,明夜懸空,清輝遍地,異鄉的遊子回家與親人團聚,無法回家的人則望月興嘆。每年到中秋節,天涯共此時,舉頭望明月,滿滿的思念。

中秋節只有這樣過,才像一個河南人!



燃燈


燃燈是一種沿襲下來的古老習俗,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懸於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河南開封的鐵塔燃燈最為著名。元人馮子振描寫元代鐵塔然燈盛況:「擎天一柱礙雲低,破暗功同日月齊。半夜火龍翻地軸,八方星象下天梯。光搖瀲灧沿珠蚌,影塔滄溟照水犀。文焰逼人高萬丈,倒提鐵筆向空題」。

中秋節只有這樣過,才像一個河南人!



祭月或拜月


如今在河南仍可以看到祭月儀式。舊時南陽地區中秋夜設茶果、月餅於庭院,焚香祭月,稱為「圓月」,以示秋季豐收,合家團聚之意。祭月由家庭婦女承擔,在自家庭院擺上供桌,上置蘋果、柿子、石榴、棗、梨等 「五色供果」。


豫西人則要供煮熟的毛豆角,月餅置於供品正中。


周口一帶還把印有月宮、桂樹、嫦娥、玉兔木刻畫的「月宮碼」擺在諸多供品之前。祭月後,全家老幼團坐一起,將祭月的餅分而食之,以示「團圓」。在豫南桐柏等地,八月十五晚,年青的婦女在圓月之後,多相互結伴,悄悄到瓜地里摘冬瓜,然後送回家中床上,意為娘娘送子,祈祝來年添生貴子,俗稱 「摸瓜送子」。

中秋節只有這樣過,才像一個河南人!



拜月風俗在歷史上發生過重大的變化。在宋代京師中秋之夜,傾城人家,無論富貴,從兒童至少年都要穿上成人服飾,登樓或於庭院中「焚香拜月,各有所賜」。男孩期望「早步蟾宮,高攀仙桂」,請月神保佑早日科舉成名。女孩則祈求有一副美麗的容顏,「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然而到了明清以後,男子拜月漸少,月亮神逐漸成為專門的女性崇拜對象。


賞民俗


中秋節也是一個觀賞民俗的好時機,人們沉浸在節日氛圍內,各種廟會上或者集市上,民間藝人的出現讓節日變得熱鬧非凡。


浚縣的泥咕咕手藝,流傳至今,幾位手藝人掌握其技藝。臨近中秋,「泥咕咕」傳人王雪鋒和他的兒子要趕製「玉兔搗葯」,忙得不亦樂乎。和泥、捏泥、塑型、上彩,大約一個小時的功夫,一隻活靈活現的玉兔便從王雪鋒的手中誕生了。


用嘴一吹,小玉兔還發出「咕咕」的聲響,十分好玩。在他家作坊里的陳列架上,擺滿了「獅子滾繡球」「馬上封侯」等大大小小神態各異的「泥咕咕」。月宮裡有玉兔司管搗葯,「玉兔搗葯」有祛病消災、造福人間的含義。

中秋節只有這樣過,才像一個河南人!



特殊的食物


河南一些地方,甚至還有吃南瓜的習俗。相傳很久以前的一個八月十五,南山腳下一名叫黃花的美麗少女,用從山中摘到的野南瓜救活了自己奄奄一息的雙親,並教會了當地鄉親種植南瓜的技巧。從此,每年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紀念黃花姑娘。


此外,在駐馬店地區,八月十五要吃糍粑和月餅的風俗。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將軍伍子胥而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糍粑是一種信物,聖潔的食品,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賞月活動即喻示家家團結幸福、吉祥如意。

中秋節只有這樣過,才像一個河南人!



中秋節也是果子節


中秋時節,也是各種水果成熟的季節,有的地方就把中秋節也稱之為「果子節」,尤其在河南的豫西豫北山區一代,中秋節吃起自家種植的各種果子,是節日一道風景,尤其是那些具有特殊寓意的果實,在中秋這一天,被人們採摘、購買會品嘗。


比如石榴,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時。因其紅似瑪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漿,石榴便成為桌上供品之一,象徵長壽、團圓和吉祥。這個東西沒剝開的時候可玩性大於可看性,摸在手裡涼涼圓圓滑滑的,剝開之後可看性又大於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寶石攢在一起,好看。也是取個團圓的意思。

中秋節只有這樣過,才像一個河南人!



喝桂花酒


桂花是富貴吉祥、子孫昌盛的象徵,桂花酒自然也倍受人們喜歡。桂花酒的歷史好比中秋節一樣悠久,早在屈原的《九歌》中,就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之說。

中秋節只有這樣過,才像一個河南人!



到了清代,中秋節飲桂花酒變成既定習俗。據清代潘榮陛著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八月中秋,「時品」飲「桂花東酒」。在老一輩的記憶中,中秋之夜就應該一家人齊齊整整,對月當空,聞著桂花香,品著桂花蜜酒,嘆著最傳統的月餅。一個傳統的中秋夜,三種元素不能少:皓月、月餅和桂花蜜酒。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豫記 的精彩文章:

時尚秀撞臉北宋皇后:宋朝女神是如何化妝的?
揭秘影壁牆裡隱藏的風水密碼
中國酒進化史:古酒到底啥味道?
安陽歷史這麼久,最神奇的為啥是這十二棵古樹?
中國人穿了幾千年的布鞋,為啥沒落了?

TAG:豫記 |

您可能感興趣

今天,你是這樣過中秋節的嗎?
這個夏天,你也可以這樣過!
那些年,我們是這樣過春節的
非洲小伙娶了個廣東媳婦,他們每天都是這樣過的!
一年最熱的日子到了!教你這樣過好夏天最後一個節氣
這個夏天,我們可以這樣過……
這樣過情人節,不花一分錢卻讓所有人羨慕,最後一個技能神了!
萬萬沒想到!一樣的中秋節,這群長樂的小朋友可以這樣過……
不吃月餅的中秋節,日本人原來是這樣過中秋的!
夏天這樣過才最健康,這麼多年原來都過錯了!
跟人打賭去隆胸,這個神一樣的男子就這樣過了20年……
我有一個女兒,老了我就這樣過
上海電影節的第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那一年,我們的夏天是這樣過的,很開心
跟人打賭去隆胸,這個神一樣的男子就這樣過了20年
二十年前沒有空調,我們這樣過夏天!!
二十年前沒有空調,我們這樣過夏天!
滿滿的都是回憶:我們的小時候,夏天是這樣過的!
朕就這樣過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