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會不會是普遍情況?

會不會是普遍情況?

會不會是普遍情況?



人到了老年的時候,性格有可能會發生很大變化嗎?

張昕,發展心理學


我課上專門有一章講老年期性格 / 人格的變化,所以這道題我會,我來答 XD


總體來說,老年心理學會從三個層次來討論老年期人格的變化。但這個答案中我可能僅僅從前兩個層次來談。其中我會重點講特質維度(因為研究最多),簡要介紹一點個人追求的部分。


第一層次:特質維度(Dispositional Trait)

目前在特質層面,主流的就是大五人格了,即 OCEAN 模型,開放性(openness), 責任心(conscientiousness), 外向型(extraversion), 宜人性(agreeableness) 以及神經質(neuroticism)。至於他們分別是什麼意思,大家直接百度即可。特質理論強調的是在不同情境下,個體性格的穩定性,即責任心高的個體,無論什麼情況下,責任心都高。但時間的穩定性則不一定能夠保證了,一般來說,研究傾向於認為老年人的性格是靜中有動,即又變又不變。例如,有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O,E,N 這三個人格維度,得分會下降(甚至有些老人會缺乏 N 這個維度),而 C 和 A 這兩個維度則會上升。其驅動力在於兩點:適應(即別人不喜歡跟太過神經質的人做朋友)和自我成長(我不想太追求新異感)。


開放性的變化

會不會是普遍情況?



責任心的變化

會不會是普遍情況?



外向性的變化

會不會是普遍情況?


宜人性的變化

會不會是普遍情況?



神經質的變化

會不會是普遍情況?



當然,如果大家了解心理學的研究就會知道,上面的研究採用的橫斷(cross sectional)設計,即比較的是不同年齡組的差異,因此很可能這種結果是由於其他因素(如所處年代不同)導致的。因此有人做了另一個研究,採用了縱向追蹤的方法,結果發現其實一個人的人格在時間上還是趨於穩定的,雖然絕對值會發生一些變化。舉一個例子來說,某個人年輕時外向性得分是 6 分,隨著年齡的增長,到 65 歲時,降到了 5 分,(這麼看是降低了),但如果你給他在與他年齡相同的人中做一個排名,他的得分無論是在年輕時還是老年時,都排在前 20%,這就是所謂人格的相對穩定性(可參見 Small, Hertzog, Hultsch, & Dixon, 2003)。


第二個層次成為個人追求(personal concerns)


特質理論一直為人詬病的地方在於太過抽象,以及沒有觸碰到人的核心。有一句評論很有意思,One 「has」 personality traits, but 「does」 behaviors that are important in everyday life. 而 personal concerns 解決的就是這個核心問題。人的性格是由他的追求決定的,以行為的方式表現出來。從這個角度出發,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會有不同的追求,從而也就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也就可以被解讀為不同的人格特點了。舉例來說,發展心理學中著名的 Erikson,他就提出了心理社會發展的 8 階段理論,而這八個階段其實就是人格發展的里程碑。舉例來說,為什麼我們會評價某個年輕人「重色輕友」,因為他所處的階段的衝突就是 Intimacy vs. isolation, 親密感的追求是重點,一旦不能完成就會被孤立(很少會有老年人被評價為重色輕友的,因為對他們而言,他們的追求已經不同了);有時我們會評價老年人特別懷舊,因為人老後,他們的追求就變成了 Ego vs. despair,即他們要對自己的人生進行總結了,總結好了就可以提升自我意義(有點類似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的動機)。


至於第三層次,則被稱為 life story,太過抽象和複雜,而且實證研究比較少,我就不說了。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McAdams 的 Life-story Model。


Reference


McCrae, R. R., Costa, P. T., Ostendorf, F., … et al. (2000). Nature over nurture: Temperament, personality and life span developmen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173 – 186.


Small, B. J., Hertzog, C., Hultsch, D. F., & Dixon, R. A. (2003).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Adult Personality Over 6 Years: Findings From the Victoria Longitudinal Study.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 58B, 166 – 176.


更多討論,查看 知乎圓桌 ·有備無患的老年人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影視|他是早就到達巔峰的類型片之王
旅行|你去過的哪些博物館特別吸引人?
「明早你到我辦公室來一趟」的詐騙電話是怎麼運作的?
讀讀日報 24 小時熱門 TOP 5·有人飛升影帝,有人嘆被埋沒
中秋禮物|我知道你想看更多「瞎扯」

TAG:知乎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元宵燈謎會,看你會不會?
你好可愛,不知道會不會漏氣?
快來看看這幾條!你會不會會不會是這樣長壽的人?
愛情若是勇敢點,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如果我們可以控制引力,世界會不會是這樣的?
如果我們不是異地戀,會不會不分手
你會不會是「新窮人」?
如果你是曲筱綃,你會不會那麼拼?
激素決定了你會不會胖?
這樣的麻將群會不會是你想要的?
你會不會,這樣的,思念我
怎麼判斷一段感情會不會有未來?
如果沒有遇見你,我會不會不一樣
我們的感情會不會被異地打敗?
這些新人,是不是好身材?是不是貨真價實?會不會火?
這樣聊妹,會不會太流氓了?
這次炒房客會降價,你覺得開發商又會不會降?
深愛的人,如果不再聯繫,你們心裡會不會痛?
經常擼啊擼,會不會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