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快樂的保險你買了嗎
點擊播放 GIF/1818K
點上方綠標即可孫迪收聽朗讀音頻
作者介紹:
現在,不少人為了安度晚年,都要買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那你死後永遠快樂的「保險」,不知道買了沒有?
無論是什麼樣的聚合,最後都會面臨分離,這就是無常的規律。
如今,與自己朝夕相處的人,聚在一起只是暫時的因緣,在不久的將來,必定會各分東西。誠如古人所言:「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我讀過一本叫《哈佛心理課》的書,裡面講了一位在哈佛大學商學院任教九年的的傑教授,他後來離開學校時,學生們依依不捨,神情悲傷。於是,教授就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
「IBM公司的總裁湯瑪士-華生,原本患有嚴重的心臟病。一次他舊病複發,醫生要求他必須馬上住院治療。華生一聽到這個消息,當下毫不猶豫地拒絕道:『我怎麼會有時間呢?IBM可不是一家小公司!每天有多少事情等我去裁決,沒有我的話---』『我們出去走走吧!』醫生沒有和他多說,親自開車邀他出去逛逛。
不久,他們就來到近郊的一處墓地,只見醫生指著一個個墳墓說:『你我總有一天要永遠地躺在這兒。沒有了你,你目前的工作還是有人接著做。少了誰,地球都照樣轉。你死後,公司仍然還會照常運作,不會就此關門大吉。』
華生沉默不語。第二天,這位在美國商場上炙手可熱的總裁,就向董事會遞了辭呈,並住院接受治療,出院後又過著雲遊四海的生活。
而IBM也沒因此而倒下,至今依然是舉世聞名的大公司。」
傑教授講了這個故事後,所有的學生也都釋然了。
可見,無常一旦降臨到頭上,誰離了誰都可以活,此時沒必要悲悲戚戚,坦然接受、勇敢面對才是正途。
其實,無常時刻與我們形影不離,每個人一定要有心理準備。甚至哪怕自己再不願死亡,死亡也遲早會來臨。到了那時,就算是最珍愛的身體,也要萬般不舍地留在人間,唯有自己一人隨業力而前往後世。對於這一點,只不過有些學唯物論的人持一種逃避的態度,不願意接受也不願意這樣想而已。
他們總覺得學佛是在逃避,實際上,不承認後世,對下輩子沒有任何打算,才真正是一種逃避。你這一世只有短暫幾十年,死了以後多少萬年、多少世的快樂和痛苦,都取決於這一生的業力。如此重要的事情,你能輕易忽略嗎?
佛教最重要的就是要關心後世。然而,現在的大多數人對此沒有任何概念,包括一些學佛的人,也把佛教看成是獲得今生快樂的捷徑、給心理帶來安樂的手段,至於最關鍵的解脫大事,或者生生世世的快樂和痛苦,自己從來也沒有考慮過。
有時候看這個世間,就像月稱論師在《中觀四百論大疏》中所說,整個國家的人都發瘋了,國王最初是清醒的,但眾人看到他與眾不同,紛紛指責他是瘋子。結果國王也不得不喝下毒水,跟他們一樣變成了瘋子。
對有智慧的人來說,學佛其實並不消極,也不落後。不管你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前世後世都的的確確存在。既然它是肯定存在的,我們又豈能沒有一個長遠打算?現在,不少人為了安度晚年,都要買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那你死後永遠快樂的「保險」,不知道買了沒有?
當然,沒有這種信仰的人,不想這些也情有可原。可有些人自稱已皈依佛門多年,甚至是大乘佛教徒,對此都根本不考慮的話,這個問題就非常嚴重了。
如今很多人一提到「死」就退避三舍,給他一講後世有輪迴、地獄,他馬上就捂著耳朵:「不要講!不要講!我害怕,還是快樂點好,我不願意聽這些。」此舉無疑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但也由此可見,佛教信仰若想深入到每個人的見解中,確實還存在一段距離。
*主播:孫迪,來自內蒙古,熱愛國學經典詩文,喜歡朗誦和歌唱,最喜歡向陽生長的太陽花。希望用自己的聲音傳遞給大家更多的溫暖和正能量。想收聽她的更多音頻,請在喜馬拉雅電台」中搜索「赤峰電台主持人孫迪」即可。
日行一善,一年行300善,長按圖片,立即加入
加入「日行一善學習共修」計劃,把行善的願望落實到行動
日行一善,一年行300善
改變自己的命運!
—加入「日行一善學習共修」計劃—





TAG:禪境 |
※財富真的能帶來快樂嗎?慾望太大的人永遠快樂不起來!一《情緒正能量》第六集
※竟然連「輕鬆籌」也賣保險了!慈善是臨時的保險,保險才是永遠的慈善!
※一款你永遠贏不了的遊戲!
※我會永遠記得那些快樂的時光,永遠在心裡為你保留一個位置……
※貓咪的世界你永遠不懂,也永遠別想搞懂!
※永遠的等你
※永遠愛你,永遠等你
※永遠不要從一個不懂保險的人嘴裡去了解保險!
※永永遠遠不要忘記你的孩子
※你是我永遠的大保健!我愛你!
※你不是說要永遠保護我嗎?
※夠奇葩:這款遊戲你永遠也贏不了
※喜歡你的人永遠不會讓你等
※我想和你永遠在一起,好嗎?
※為什麼你掙的錢永遠都不夠花?
※吃貨們的思維你永遠不懂
※致童真的您:最美的六一祝福送給您!祝您永遠快樂沒煩惱!
※何事都沒有永遠,也別問怎樣才能夠永遠。《快樂的小火炮》
※不想佔便宜的人!生活永遠不會讓你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