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上映,周冬雨這部青春片竟然不差
《七月與安生》昨天上映。
對這部海報模仿《戲夢巴黎》的國產青春片。
Sir本來毫無興趣。
結果,豆瓣評分7.6。
居然有超過60%的人,給出四星以上的評價。
Sir的朋友圈,也有不少同行說不錯。
嗯,你們的評價成功引起了Sir的注意。
好基友@錢德勒大叔去過首映禮,連閱片量不低的他都說,被兩個少女之間的感情打動了。
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青春片。
為什麼,因為它雞賊而細膩地拍兩個女孩撕X更深層的血肉模糊。
以下部分內容涉及劇透。
文 / 錢德勒
毒舌電影專稿,未經許可不能轉載
《七月與安生》,又是一部本來不在我計劃片單內的影片。
但好奇害死叔,結果還是不長記性跑去首映禮看了,有那麼一丟丟的原因是,竇靖童演唱的主題歌MV。
歌名就很讓人肅然起敬,《 (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at we do》。
MV是本片監製,導演陳可辛親自操刀,基本上把影片中比較帶感的鏡頭都剪進去。
配合竇靖童獨特、懶洋洋的聲線,是有那麼一種「我就喜歡你看不慣我但搞不死我」的范兒。
看來,人真的有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因為預期不高,以為就是兩個妞無聊地為一個男人撕得昏天黑地的青春偶像片。
罵你是一個賤人,氣不過直接上手,後來又抱在一起痛哭說我們永遠是姐妹——就是這種爛戲。
結果,好一些。
導演曾國祥,曾志偉的兒子。
《七月與安生》是他導演的第二部劇情長片。
2010年,他與彭浩翔的御用編劇尹志文一起指導了短片《指甲刀人魔》。
《指甲刀人魔》
《七月與安生》完成度很高,加上女性情感題材的「老司機」陳可辛監製,還是有不少亮點。
總的來說,值得推薦。
鑒於本人的朋友圈上不少人都在表揚兩位女演員的表演。
誇周冬雨放得開,放肆演;
誇馬思純氣場穩、hold得住。
到處都是,「紅玫瑰與白玫瑰」這樣很文藝,但「濫文藝」 的評語。
我決定說點不一樣的。
其實吧,拍兩個女孩的套路萬變不離其宗,又要搬出「華人之光」李安拍過的《理智與情感》。
這幾乎就是人性的基礎兩面。
在這個基礎上衍生的對應片語就有:壓抑與放縱、平靜與瘋狂、傳統與禁忌、破與立等等。
這就是個大套路。
很多電影里,但凡涉及到兩個女性角色的,都是出不了這個框,細想都是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鏡像關係。
比如,李安的玉嬌龍與俞秀蓮;
關錦鵬的紅玫瑰與白玫瑰;
甚至紅樓夢裡的林黛玉與薛寶釵。
但有一點要掰扯清楚,男人是催化劑,而不是真正的焦點。
比如李慕白。
佟振保。
還有賈寶玉。
想明白這一點的導演,往往就能超脫出流著鼻涕,撕扯衣服,很丟人的撕X戲。
要撕,就跟另一個自己去撕,撕內心深處那個蠢蠢欲動、要出走的自己。
這才是高段位。
《七月與安生》比那些面目可憎的閨蜜撕X戲好一些些的原因就在於:
男主角家明就是一個花瓶,面目模糊,性格清晰,帥但是慫包,沒了。
電影改編自慶山(原名安妮寶貝)2002年的小說,不算強IP。
原著的基礎上,編劇做了一些改變。
在正在發展的故事和被講述的已經完成的故事兩層關係之上,又來了一個虛構的未來的故事。
在七月難產去世之後,寫書的安生幻想了她們互換了一次人生,過著對方的人生,死中產和文藝背包客換了一下。
可愛的曾國祥生怕觀眾catch不到這個點,選擇了很笨的方法去表現。
一個就是絮絮叨叨的旁白,然後就是他真的搞了一個「鏡像關係」的場景,讓兩人互相照鏡子。
很直接,很直男。
《紅玫瑰與白玫瑰》婉轉的關錦鵬也是這樣拍的,同樣原著沒有。
佟振保在電車上遇到改嫁的嬌蕊,昔日熱情似火的紅玫瑰,眉目低垂。
兩人寒暄中,紅玫瑰一直在躲閃。
那種怯生生的感覺,讓佟振保想到自己的妻子白玫瑰。
於是,紅玫瑰在這個男權的世界裡最終要被洗白,煞白煞白。
關錦鵬通過對白和肢體表演完成了置換,高級。
所以說,曾國祥和他的編劇能夠想去改造原著小說,勇氣可嘉,也很可貴。
主題的確定只是第一步。
曾國祥在拍兩個女孩貫穿青春直到長成之後的撕X戲,用的心思,也能看得見。
首先,男人看女人,肉眼之下,最淺的一層就是臉蛋、身材、服飾。
所以,最直接方便取塑造角色性格的也應該在這方面動腦筋。
《七月與安生》中髮型的變化,基本上就是兩人性格的變化。
十三歲見面時,安生披肩長發,毛躁躁,襯託了這個小女孩與生俱來的野性。
七月是簡單地紮起來,但也很隨意,也並不是那麼嚴謹,這就奠定了兩人可以聊得起來,並且產生默契的基礎。
進入青春期,安生燙了一頭捲髮,七月是清湯掛麵的好學生造型。
「小飛女」和「乖乖女」的形象區分開了。
進入社會,安生操持各種營生,混跡社會,捲髮變中長發,亦莊亦諧,體現可塑性;
七月還是順溜長發,留守鎮江,守著一個不敢冒險的自己。
結尾處,七月剪出利落短髮,在安生的筆端處走出天涯路。
人物性格的變化,切面很清晰。
為了表現人物性格的對撞,導演也用了直男視角最好理解的角度,反倒有新意了。
就是胸和胸罩。
十三歲兩個小女孩第一次同浴,安生髮現七月已經戴上了媽媽式樣的胸罩。
很吃驚,然後提出要「比胸」。
這個時候角色的基本信息就傳達了,並且在後面的劇情里被重複,猶如復調。
那就是七月是大胸,安生是平胸。
但諷刺的是,大胸的七月看起來是保守的,是被動型進攻人格,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暴露內心的洪荒之力。
平胸的安生看起來是很吊的,衝動咋呼,但內心卻是很畏縮的,不敢去追求自己愛的人。
這個就是胸毛大漢彈琵琶,青衫女子唱大江東去的反差效果。
同理,兩人在家明出租屋衛生間的撕X戲,也是藉由胸罩的風格開始的。
安生穿的是黑色蕾絲型。
七月一怒之下脫掉衣服展示了自己很土的胸罩以及大胸,挑釁安生。
這一場戲,兩個女演員都演得帶勁。
其次,如何去表現女孩之間的小曖昧和親密呢?
導演用了最私密的場所——衛生間和床。
最私密的動作——尿尿。
剛才說了兩人第一次分享秘密,就是「比胸」,在浴缸里。
第二次,上高中的七月在安生的出租屋大床上,兩人共枕談心。
然後七月提出要尿尿,安生把馬桶指給她。
第三次,兩人在上海重逢,又是同住高級酒店喜來登,同一張床。
安生又說自己要尿尿,憋一路了,其實是掩飾尷尬,躲進衛生間放水,不去聽家明跟七月通電話。
第四次,兩人重逢在北京,又睡一張床上。
此時真正的逃婚者七月懷上家明的孩子,像兒時那樣枕著安生的臂彎。
這個時候,無話不談,解剖自己的人生真相。
最後,兩個人終於不睡在一張床上,那就是天人兩隔。
可能很多像我這樣的80後男生,曾經都有過一個困惑,就是為什麼中學的大多數女生要一起去上廁所?
或許,這裡能找到答案吧。
至於表演,驚喜的是,兩位年輕演員都沒有掉鏈子。
周冬雨和馬思純各有所長,但,建議再觀察一兩部片子。
因為很難想像,從《奔愛》到「安生」的周冬雨。
從《盜墓筆記》到「七月」的馬思純。
到底是突然來神了,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還是被陳可辛控制的好。
男主?毫無存在感。
家明,是師太亦舒最愛用的男角色名,惟有此,大概就很說明問題了吧。
最後,我私人地感嘆一下電影里一句台詞。
是七月的媽媽說的——
女孩可以走的路很多,人生折騰點未必不幸福,只是很辛苦。
或許是原著小說畫地為牢,無論是七月還是安生,或者是假想的那個短髮的七月,最遺憾的是,在她們最青春的歲月里,幾乎所有的生命感受都圍繞著一個男孩,而沒有真正地去面對自己。
而當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已經是傷痕纍纍。
所以,有時候人生的困惑真的就是想太多,而懂得太少。
電影推薦看,別學,誤事。
版權聲明:本文系「毒舌電影」(公眾號:dsmovie )授權噠噠發表,如需轉載請聯繫「毒舌電影」獲取授權,嚴禁私自進行二次轉載,違者必究。
TAG: |
※《七月與安生》秒殺一切國產青春片,你沒看懂它故事
※不簡單的青春片——《對不起,青春!》
※黃子韜誓言不靠臉要當實力派,最不像青春片的青春片 《夏天19歲的肖像》殺青淚灑現場
※普通青春片不過癮,來看這部「東北往事之青禾男高」
※這一次,終於在青春片里見到了青春本人
※比《致青春》好100個徐靜蕾,這部青春片不應該被埋沒
※《七月與安生》發「二女一男共浴」海報,青春片瞬間變情色片!
※國慶檔唯一青春片「呼嘯青春」首映 故事似少年版《東北往事》 影片終極預告曝光
※這部島國青春片,我們拍不出。
※這部島國青春片,我們拍不出
※國產青春片,沒有青春只有發春
※何為青春?那麼多的青春片唯有這五部傳達了真諦
※島國這部青春片,一定要趁年輕看
※白敬亭從多部青春片里的男二,如今出演夏至未至,終成贊國民初戀
※《艋舺》之後,只有這部青春片再次燃到了我
※我從不兩次安利同一部青春片,它除外
※一周新片:這部泰國青春片 要成下一部《摔跤吧!爸爸》?
※《閃光少女》真是部好青春的青春片啊
※兩部校園青春片將陸續上映 《秘果》被稱為《左耳》番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