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那種不願打擾別人的人吧
文/這麼遠那麼近
01
前天晚上突發奇想要再看一遍《黃金時代》。
已經是凌晨1點,我順手拍了一張圖片發到朋友圈,十分鐘後一位好久不聯繫的朋友發來信息:你也在看啊?我也正好看。
這麼巧啊,我說,你到哪兒了?他回復,剛看了十分鐘。
我說,哎呀,我也是。
於是,近三個小時的電影我們倆等於用微信相互刷了彈幕,一邊對電影中的旁白和畫面分析吐槽,一邊又在講關於蕭紅的往事。
電影結束後已經四點,我們倆還在意猶未盡地聊天,說起自己的近況,說起工作和生活中的瑣事。
我這才突然發現,好像好久好久沒有和朋友這麼聊過天了。
我下床倒水,聽到手機的提示音,趕緊拿起手機看,朋友說,真是很久沒有聊得這麼暢快淋漓了呢。
我笑了,我們還是這麼有默契啊,又想到一起去了。
朋友說,是啊,感覺以前那種每天聊天耍貧嘴的日子又回來了。
我說,我們都是一樣的人。
朋友過了一會兒回復,對,就是那種不喜歡打擾別人的人。
02
你肯定也有這樣的體會,我們和一些人的相處,都是從熱絡到漸行漸遠的。
拿微信群來說,當有一個新群建立時,大家都特別活躍,恨不得每天都在裡面聊四五個小時,把所有的群成員都添加好友,大家一起刷屏、搶紅包、發段子,其樂融融。
可過一段時間,群里就會安靜下來,偶爾有人說話也會有一搭沒一搭,之後也不在意群里的聊天,只是睡前點開群,看看聊天記錄刷兩下。
之後連刷都不想刷了,就讓那個紅點靜靜地每天提醒著自己,然後在某一天,輕輕地點擊了刪除退出。
很多時候,你和很多人很快熟識,也和很多人很快陌生。
沒勁,無趣,沒意義。是我們經常在面對群聊時後半段的想法,而那些曾經通過群加的好友,最後大多變成了殭屍用戶。
我前一段時間去看自己的分組,裡面太多數都是自己通過群聊加的好友,看著那些頭像和名字都特別陌生,其中有很多人點進朋友圈,看到的是一條細細的橫線。
然後又花了半個多小時一一刪除,有些會想起來曾經也似乎聊過,有些簡單打過招呼,而有些,真的就只是一個佔據了微信好友位置的陌生人。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陌生人、熟人、朋友、知己的限定劃分格外明顯,但有時也模糊地不太自知。
除去群里的陌生人,面對朋友,我其實也是一個有點古怪的人。
按理說,自己的身份很多,認識許多不同圈子裡的人,一開始都算是朋友,在一起聊工作談生活,也能找到相互契合的點,但慢慢也會變得生疏起來。
相比在微信群里添加的人,這些朋友會更在意一些,但是,我基本上從不主動找人聊天。
曾經有朋友在背後說,他這個人啊,高冷著呢,從不主動找人說話。
但我的真實想法是,總去打擾別人,會不會不太好?總是麻煩別人,會不會引起反感?
我自己本身的工作比較忙,在忙的時候有人打擾會有些不耐煩,將心比心,如果因為我的打擾,讓朋友覺得我很煩,也不太合時宜,於是我就很少主動找朋友閑聊。
如果真的遇到問題,我都會先想盡辦法自己解決,盡量不去麻煩其他人,最後如果實在沒辦法,才會想到找朋友。
而且言辭都會反覆斟酌,盡量說得誠懇、婉轉,並且格外客氣,表達感謝也會多次反覆。
然後朋友就會大呼受不了,說你這麼客氣,我真的很不習慣。
我這樣的做法也引起過誤會,曾經有人就吐槽過,你啊,沒事不找人,也不愛搭理人,一有事就出來了啊。
我也覺得有點委屈,我只是覺得大家都忙,不太習慣打擾別人啊。
03
我的發小H現在在北京工作,和我住同一個小區,他時不時會來家裡做客。
某段時間我很忙,總在加班和出差,我們有近一個多月沒有聯繫,我媽給我打電話問H最近怎麼樣,我說沒聯繫,我也不知道。
我媽說,住一個小區都不聯繫?你們這算哪門子發小知己?
掛了電話我想著是不是第二天給H打個電話,結果當晚H就發信息問我在嗎,我去找你玩兒啊。
H來到家後,我和他談起這件事,他笑著說,是啊,都是我聯繫你,你都不聯繫我。
我說,我這不是怕你忙嘛。H突然認真地說,忙也不是借口啊。
我抱歉地說,也是,有一個多月沒聯繫了呢。H笑了,我是忍不住了,就問問你好不好。
後來聊起,H感嘆道,好像在大城市裡,大家都是這樣子的,我和同事也是,工作就是工作,閑下來也是你不聯繫我,我不聯繫你。像在咱們老家就不會這樣,大家熱絡得很。
我想想也有道理,我說,好像我們都把自己封閉地太緊了。H點點頭。
那天,我們破天荒聊了很多內心的事情,一直聊到深夜也不疲倦,H臨走時,我說,我要好好改改這個毛病,多多和朋友們聯繫。
H打了我一拳,就你?我看你是改不了,不過沒關係,朋友就應該包容你啊,況且也不是什麼大毛病。
那一刻,我覺得心裡很溫暖。
04
一個不願打擾別人也不喜歡被打擾的人,是怎樣的心理呢?
也許是一個格外獨立的人,品行也不算壞,但也意味著性格里有對外界的本能抗拒的部分,帶著對旁人的防備和些許的自私。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自私的人,想著以自我為中心,不願意去麻煩別人,並且我認為自己的想法將心比心,但卻忽略了這種判斷,也是自私的。
這是一種自我的善良但卻片面的同理心。
以為「我不喜歡打擾別人,別人也肯定不願意被打擾」,但卻忽略了,朋友的維繫都是在相互的聯絡和幫助中。
一個連朋友的聚會都是能推就推的人,一次兩次的拒絕,以後朋友就不會再邀請自己了,這樣的我,自然也就漸漸被孤立在了別人的圈子之外。
有點可悲的是,我還心裡自我安慰,沒事,大家都忙,肯定會理解我,我也不也是處處替他們著想么?
於是後來,我就變成那個和很多人認識但都不熟的人,就變成那個緊急需要幫忙卻找不到人也張不開嘴的人,就變成那個刷遍朋友圈也找不到一個可以放肆聊天的人。
那麼,真正的朋友是什麼呢?
電台曾經錄製過這樣的一期節目,文章里寫著我很忙,但對你一直有空。
我看到這句話時微微愣神了一下,也回想自己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朋友,或者自己也這樣對待過別人,想了半天,我微微懊惱地搖搖頭。
說實話,我有點沮喪和無奈。
05
我們都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所有的感情都變得易碎,曾經我們可以大談永遠,曾經我們也是真心,只是時間流逝而去,永遠就會變得更加遙遠。
遠到我們以為朋友和我們漸行漸遠,遠都覺得自己的出現就是在打擾別人,遠到以為一個人生活也可以。
曾經年少,以為時間是偉大的力量,卻沒有想到,時間也是殘忍的推手,它能推開曾經緊緊挨著的靈魂,讓兩個彼此依靠的人,走到了相反的方向。
有時候,我也會想,自己這種封閉,不喜歡被打擾,不願意打擾別人,到底觸犯了誰的底線,傷害了誰的感情?
我總是說,我們太忙了,還是少點套路,多點真誠。但卻忽視了,真誠不是不打擾,真誠也是需要展示給朋友看,並且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來維繫友誼。
我希望能夠和舊日好友敘敘舊,好好說會話,不是在微信里試探性的噓寒問暖,而是面對面地喝咖啡吃頓飯,說說八卦,聊聊近況。
就算我們再忙,一頓飯的時間還是有的啊。
不要再用忙給自己找借口,也不要打著替別人著想的旗號就隔離了朋友,實際上,那些真正的朋友也希望你去打擾,畢竟,我們都是需要彼此的人。
就像從前,我們一起在樓下的燒烤店喝酒擼串,我們勾肩搭背走在三里屯的大街上耀武揚威,我們在KTV唱著跑調的歌肆無忌憚地大笑。
那些時光,不能因為長大,就成為了曾經。
回憶太忙了,它沒有辦法再去用來記錄這些本十分平常的事情。
所以,別害怕去打擾你的朋友,就像我現在收到朋友的信息就會十分開心。
想我了,就找我說說話,我都有空,我都還在。
當然,我也會去找你的啊。




TAG:思想聚焦 |
※你也是那種寧願自己難受也不想麻煩別人的人吧
※你也是那種寧願失去也不主動的人吧
※你是那種寧願失去也不主動的人吧
※他不是你喜歡的那種人,卻是你喜歡的那個人
※曬一曬你有什麼別人不會的絕活,可以震驚到別人的那種
※你也討厭那種借錢不還的人?好巧,我也是
※你一定是那種寧願失去也不會主動的人吧
※你一定是那種寧願失去也不會主動的人吧
※你是那種寧願錯過也不會主動的人么?
※不適合當老闆的其實只有一種人,你就是那種人嗎
※你別這樣,我可不是那種隨便的貓!
※你一定是那種愛逞強也不願直面脆弱的人吧
※愛上一個不愛你的女人,那種感覺一般人體會不到
※這四種女人,喂不飽,猛如虎的她不能碰!你的女人是那種?
※我最不想嫁的,是我爸那種男人
※你身邊有沒有那種看著不怎麼樣,其實特別有錢的人?
※我最不想嫁的,就是我爸那種男人!
※媽,你把我當成什麼人了!我是那種能找到老婆的人嗎
※全智賢就是那種擁有了一切,還只讓你羨慕,不讓你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