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個老牌帝國的尊嚴與落寞——日本金融企業考察隨筆

一個老牌帝國的尊嚴與落寞——日本金融企業考察隨筆

文 | 孫婷


此刻,正坐在羽田機場回北京的登機口。從值機到過關用了五分鐘不到,效率之高讓我一時難以接受,導致要在登機口坐滿兩個小時。看著窗外,烏雲密布卻又清澈透亮,這近乎透明的空氣大概會是我們對於日本最深的想念。


說來慚愧,寫過不少日本金融業相關的報告,卻還是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此次調研緣起於我們對經濟發展停滯/負利率和互聯網雙重衝擊下日本傳統金融業經營情況的關注,希望對於中國金融企業的長期發展判斷有所幫助。事實證明,道聽途說不足信,親自來過、看過、深談過,才發現之前一些想當然的想法和各種文獻資料是多麼自說自話。

一、先說點別的


對於日本的第一印象,除了大家常說的干靜、秩序井然等等,就是「舊」。打車太貴,出門就是地鐵。上了年頭的地鐵站,隨意述說著帝國昔日的輝煌和如今的滄桑,空間狹小沒有空調,高峰期擁擠程度與北京如出一轍。車廂里完全沉默,所有的人衣服全是黑白灰三色,同伴穿了黑色條紋的襯衫都顯得太過花哨而格格不入。


中國的勞動力利用率遠遠不足,雖然我們也面臨老齡化的種種問題,但相比日本實在不可同日而語。從酒店到機場的計程車司機是個六十歲左右的老爺爺,車停好後一路小跑幫我們推了個行李車過來,又幫我們從後備箱把行李搬出,態度恭敬的讓我們非常不好意思。服務業上了年紀的從業者隨處可見,某天吃飯地一個老奶奶目測超過70歲,想到我們現在在討論的60歲還是65退休確有些矯情了。聽朋友說,證券公司營業部的員工工作時間基本都是早五點到晚十點,白天跑客戶晚上做案頭工作,每天都有傭金任務,完不成就要被集體訓話,跟現在國內的保險代理人類似。而證券從業人員的收入了僅是略高於社會平均而已。同行的人聽後感慨:回公司要更加努力工作……


中國的強大,中國人在日本的就業機會顯著增加。從身邊看,基本大的商場都配有中文導購,有些甚至每層都有,會說中文已是一種強大的就業優勢。不光是服務業,金融業對於中國的重視程度也大幅增加。而隨著祖國的強大和國人強大的消費能力,中國人在日本的境遇也逐年提高。

日本個人投資者看空中國。2015年股災之前,日本投資者對於中國股票投資的熱情高漲,而股災之後一落千丈。據說現在證券公司的人跟客戶只要提到中國兩個字,對方就會請你出門。掛在網站上的中國相關的投資報告,點擊率只有5-6次,其中有3次還是自己員工點擊的,與此同時歐美市場的報告點擊量在幾百上千次。傭金達成率,中國只有10%,美國超過100%。日本投資者無法理解,即使是買了非常好的公司的股票,為何在大跌中無法倖免卻要跟隨大跌?


銀行的薪酬依然最具競爭力。日本金融業已基本實現混業經營,銀行具有絕對優勢,給出應屆畢業生的薪酬也最高,其次是汽車行業。日本企業注重忠誠度,希望被僱傭者從一而終,因此偏好招聘應屆生,應屆生的工作並不難找。而年輕一代除了看重薪酬外,也注重工作的趣味性,因此旅遊業也是熱門行業。


入住的酒店是7月底新開業,意外的帶給我們很多驚喜。除了一些人性化的設施,如床頭桌上有USB插口、準備有簡易和服等,各種現代化設施也讓我們大開眼界。IPAD可以控制整個房間、可變色的浴室玻璃、鏡面電視等等,既好用又好玩。這大概是暮年日本展現出的少有的一抹亮色。


二、傳統券商的自我救贖


日本人是守規矩的,可同時又可能導致了墨守成規、無心創新。傳統券商0.8%的交易傭金、2%-3%的基金代銷費率讓我們驚掉下巴,怎麼沒有攪局者?互聯網券商用0.05%的傭金搶走了大量的個人投資者,傳統券商依然維持著高傭金,想像著財富管理轉型、增加附加服務。

1、市場格局,涇渭分明


日本的券商分為三類,前五大綜合性券商、中小型傳統券商和互聯網券商。經紀業務曾經也是券商的收入支柱,2000年之前傭金率高達1.2%。而隨著2000年左右互聯網券商的興起,大量個人投資者在低傭金的吸引下轉投互聯網券商。在此過程中傳統券商並未顯著下調傭金率,留在傳統券商的個人投資者只有20%左右,且基本都有70歲以上客戶。而由於收取了高額傭金,傳統券商需要為這些個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因此上門拜訪、投資諮詢、資產配置建議也成為無另外收費的標準附加服務。


只是我們擔心,這些高齡客戶百年以後,業務如何為繼?


日本股票交易已經全球化,除30%左右的國內個人投資者外,還有60%的海外投資者和10%的國內機構投資者。海外投資者的交易基本都是通過前五大券商完成,而機構投資者業務由大中小型傳統券商共同服務。


2、轉型

前五大綜合券商日子相對好過,雖然經紀業務收入也沒有增加,但投行、資產管理、自營等其他業務發展迅速。前五大中,野村和大和屬於非銀行背景,其餘三菱UFJ、日信SMBC、瑞穗均為銀行背景。股票和債券承銷業務仍是野村和大和有絕對優勢,而對於大型併購項目,銀行系券商因以提供便捷的配套融資服務已後來居上。


基金代銷也是傳統券商重要的收入來源。基金代銷業務收入分為兩部分,1)基金髮售時的代銷費2%-3%,2)每年按照AUM收取的管理費0.5%-1%。至於這個市場為什麼沒有東方財富這樣的攪局者,對方解釋基金銷售渠道野村和大和的佔比達40%,市場已經完全壟斷。


我們的券商還處於靠天吃飯的初級階段,而我們看到大型券商已在探索差異化發展道路,華泰證券首先「革自己的命」降佣攬客,以期向財富管理轉型,而中信證券則著力維護高凈值客戶。條條大路通羅馬,找准自己的特色著墨發展,不能人云亦云。


此外,我們也在思索,如果未來金融混業,銀行參與券商業務,傳統券商還有多大的競爭優勢呢?

三、保險——時光正好


在我們的想像中,日本保險公司一定過得凄慘無比,被利差損壓得喘不過氣,實則不然。上午T&D保險集團的高管無比自豪的告訴我們,他們就是要集中精力做保險主業,因為保險的利潤率非常高。2010年-2014年間,有部分保險公司紛紛由相互制轉為股份制,糾其原因還是受利差損所困需要融資,而2014年後經營情況好轉,這種轉變也就此打住。


1、市場格局


日本保險市場的集中度很高,壽險前五大保險公司佔到市場份額的60%以上,而產險前三大公司就超過90%,充分體現了保險的自然壟斷特性。但在聽到第五大壽險公司T&D將自己的特色定位為「小而精」的時候,也頗感意外。


日本金融廳對保險業監管非常嚴格,且進入門檻非常高。保險產品的設計由金融廳完成,各家壽險公司銷售的保險產品是一樣的,因此公司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銷售渠道上。最重要的渠道仍是代理人渠道,新單保費佔比大概60%-70%,其餘為銀行渠道。


互聯網保險在日本並沒有發展起來。日本目前47家壽險公司,其中只有4家互聯網保險公司,佔到市場份額不到1%。原因在於:1)金融廳監管下保險產品完全相同,線下渠道比線上能提供更多諮詢服務等。2)互聯網保險公司規模較小,居民擔心破產倒閉的風險。


2、險種結構


老齡化來襲,醫療保險的增速近年來大幅提高,利潤率維持高位。日本的壽險產品主要分為三類:死亡保險、儲蓄型保險、醫療養老保險,此前以死亡和儲蓄型保險為主。隨著投資收益率幾近為零,儲蓄型保險無法設計也無法銷售。同時,老齡化和長壽風險,大家對於死亡保險的需求也下降,而且死亡保險的人均保額也迅速減少,醫療、養老類的保險近年來得以大力發展。


遺產稅門檻下降帶來年金險銷售火爆。2015年日本個人年金增長非常快,較2014年幾近翻倍。原因在於:2015年三月份開始,日本遺產稅政策發生大的變化,遺產稅免稅起點下降40%。而個人年金不征遺產稅,因此大量民眾把這部分錢用於購買年金保險。


醫療保險的NBV margin非常高,是死亡保險的2-3倍。但同時日本保險公司也很注重醫療保險的風險,因為現在保費的制定都是依照目前的事故發生率和救治費用來制定,未來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賠付有可能大幅提高。而我們關心的保險公司與醫院的利益衝突倒不是問題,因為醫院無論客戶貧富,對於同一病種的醫治費用是差不多的,並不會因為有無保險而區別對待。


3、利差損


然後,我們來說說利差損問題。99年之前日本保險公司給予的保證利率超過5%,且均為終身年金,的確給保險公司帶來巨大負擔。這部分保單最終的處理方式分為兩種:1)銷售保單的保險公司沒有倒閉:那保單繼續有效,保證利率不變。以第一生命為例,目前這部分高利率保單的準備金佔比約50%。2)銷售保單的保險公司倒閉:保單轉移到其他保險公司,其他保險公司可以重新簽訂合同,強制下調保證利率。2000年附近大概有10家左右壽險公司因利差損倒閉。


目前日本保險公司的平均負債成本大概在2%-2.5%,且逐年快速下降。新發保單的保證利率只有0.5%-1%,2017年還會繼續下調至0.25%-0.5%。而得益於匯率因素,日本保險公司近年的投資收益在2.5%-3%,因此2014年均由利差損轉為利差益。


剛才我們提到日本的生命保險很賺錢,那沒有利差,利潤從哪裡來?死差!與國內90%以上利潤來自利差不同,日本保險公司80%以上的利潤來自死差,而且是金融廳規定的死差。大量的死差和少量的利差,現在日本壽險公司的日子的確好過。


4、該死的股價


最後我們來說說日本保險公司的股價。


用P/EEV還計算,日本壽險公司估值大概是0.4-0.5倍!


投資者對於保險公司還是最關注EV,但EV預測比較難,因此有時也會關注利潤。而對利率的判斷對保險股價影響最大,現在估值是歷史絕對低位,主要在於投資者對於未來利率期待很低,所以估值很低。


對於中國保險公司同樣如此。我們判斷未來3年國內保險公司盈利壓力巨大,負債成本剛性和投資收益率大幅下降,短期少量利差損或許不是杞人憂天。在東京調研期間,恰逢保監會出台新的政策限制中短存續期產品發展,在市場測算股市資金流出的時候,我心裡在暗暗為這樣的政策叫好,如果不嚴加看管,這些保險公司有可能就會像日本2000年附近倒閉的那十家保險公司一樣。


四、請看最後一句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走訪的每一家公司,無一例外的全都按我們之前發送的問題提綱準備了相關資料,行業、公司數據一應俱全,日本人的細心和敬業可見一斑。即便如此,我們每一場交談都遠超預定時間,意猶未盡。對於日本金融業,我們還是了解得太少。


「活水論見」第一課


手把手教你搭建鎳產業研究框架體系


報名開啟


一個老牌帝國的尊嚴與落寞——日本金融企業考察隨筆



版權問題、商務合作、讀者投稿

一個老牌帝國的尊嚴與落寞——日本金融企業考察隨筆 點擊播放 GIF/114K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撲克投資家 的精彩文章:

潮汐大咖的書桌:徐曉慶,郭忠良,季天鶴都推薦了什麼書單?
深度解析《權利的遊戲》:前傳及被詛咒的命運
萬萬沒想到!《山海經》竟是一部嚴肅的全球性地理學著作
凡人與天才:你與愛因斯坦之間,差了多少本相對論
揭開汛期降水變化的奧秘:厄爾尼諾迴響曲,做農產品必讀

TAG:撲克投資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在美國,黑人才是金融業的老大?
海外中產階級,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的下一個目標
全球十五個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美國三個,中國三個,英國兩個!
現代歷史上日本對中國的金融掠奪
三國時期的金融大戰
金融業這五年業績顯著:完善金融體系,防範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
外媒:中國正跟與美國保持距離的國家 建一套全球金融體系
金帝國金融日內行情午餐
亮點專業——金融
美國再次出手!一場金融風暴襲來,中國面臨嚴峻考驗
金融科技採用率中國最快,日本最落後
中國抗戰時的另一場戰爭,中國用金融戰打擊日本僕從汪偽政權
世界之最:全球最小最土豪的國家,僅32個女人,國際金融帝國!
"亞太金融小鎮"迎來首批基金 中國企業家認為全球產業融合不會止步
英國會計&金融專業
金融科技崛起,另一個正在講述的「中國故事」
中國互聯網金融的明天將是美國金融的後天
回歸商業銀行本源之:關於對供應鏈金融的思考
中國唯一一個世界級金融中心,排名世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