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糟糕的首屆天漠音樂節上其實也有像樣的藝術裝置

糟糕的首屆天漠音樂節上其實也有像樣的藝術裝置

當同事問我要不要去中國的「火人節」(天漠音樂節)時,我在心裡默默地翻了一個白眼。畢竟除了冰和咖啡沒有任何商業行為的超現實狂歡節不是一片沙漠和幾個藝術裝置就可以複製的。但起碼這是一個開端,我還是很好奇期待中國風的火人節能有多魔幻。

糟糕的首屆天漠音樂節上其實也有像樣的藝術裝置


天漠音樂節論壇現場,照片來自主辦方


坐了四個小時車程後,我在離北京90公里遠的懷來艾倫酒庄參加了這次音樂節的第一個環節,也是最富中國特色的一個環節—— 論壇。我在那裡昏昏沉沉地熬過了長達又是四小時的音樂科技跨界論壇,中間不時被 「我知道喬布斯算是嬉皮士,那麼比爾蓋茨呢?」 「您怎麼看藝術和科技的結合?可不可以理解成您和汪峰的這次合作」這樣的言論驚醒。


直到晚上我們才抵達了音樂節現場,早就筋疲力盡的我已經完全噪不起來了。由於各種原因,我原本滿心期待的裝置藝術——羅曼·塔迪(Romain Tardy)的「未來廢墟」和尼克·付斯旦(Nick Verstand)的 「ANIMA」——也和早前的展出照片比起來有些落差。但起碼作品本身還是相當精彩的,我在現場分別和這兩位藝術家聊了聊。


羅曼·塔迪和未來廢墟

糟糕的首屆天漠音樂節上其實也有像樣的藝術裝置



瑞士愛麗舍美術館演出現場,未來廢墟,圖片來自藝術家


來自巴黎的羅曼·塔迪(Romain Tardy)曾是一名小有成就的 VJ,曾為Stromae,Nosaj Thing 和Flying Lotus 等音樂人做過許多視覺表演。 但羅曼不安於將自己的創作限於演出現場中的那塊四方的屏幕里,便開始了自己的裝置藝術創作。 他的作品總是因地制宜,以場地本身的外觀為基礎,創造出以光和音樂為媒介極具未來感的多感官盛宴。


創想計劃:能給我介紹一下「未來廢墟」(Future Ruins)這件作品嗎?

羅曼·塔迪:這個作品原本是和愛麗舍攝影博物館合作展出的,館身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我裝置里的那些幾何元素都來自那座建築本身。在我的想像中的未來里,這座古老的建築早已崩塌,剩下的只是這些零碎充滿未來感的的碎片。我選用了鋁這樣金屬感的材料和 LED 燈以產生和建築本身的一個對比效果。

糟糕的首屆天漠音樂節上其實也有像樣的藝術裝置



瑞士愛麗舍美術館演出現場,未來廢墟,圖片來自藝術家


那「未來廢墟」背後是什麼概念呢?

「未來廢墟」是我一直很感興趣的一個概念,因為我們現代人太多執著於未來和 「The Next Big Thing」,我們很少冷靜地審視現在,更別提過去了。我這次想要探索現實和虛擬數碼這兩個世界的碰撞,我想知道把虛擬世界的零件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物件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你創立的視覺廠牌 ANTIVJ 獲得了不錯的反響,為什麼決定不再做VJ了呢?


因為我發現 VJ 總是被限制在屏幕里小小的 2D 世界裡,有點無聊。我想要探索屏幕以外同樣 「虛擬」的現實世界。


我聽說你不認為自己是個 數字藝術家,為什麼?

因為在這個時代,很難找到和電子一點關係都沒有的東西了。就算是一名畫家是在畫布上作畫,在其創作的過程中也難免沒有數碼的參與。他也可能通過谷歌找到的靈感圖,最後大部分人也可能是在網上看到其作品。即使是古典樂的腦殘粉也會通過電子設備聽音樂, 「數字」 這個詞太模糊。


我從來沒有定義自己的藝術,但相對來說「視覺藝術」或者「地景藝術」(Land Art)可能更加準確。

糟糕的首屆天漠音樂節上其實也有像樣的藝術裝置



墨西哥的民族植物園,裝置方舟(The Ark),圖片來自藝術家


你的作品的設計總會將場地納入考量,因地制宜地進行設計,我特別喜歡你在墨西哥那個以仙人掌為載體的裝置。這一次你為天漠音樂節做出了哪些相應的調整?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把已完成展出的作品再次進行展覽。因為作品本身應該這個裝置應該塑造一種虛擬世界廢墟的感覺,我認為以沙漠作為背景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糟糕的首屆天漠音樂節上其實也有像樣的藝術裝置



瑞士愛麗舍美術館演出現場,未來廢墟,圖片來自藝術家


《未來廢墟》之前是作為美術館裡的一個裝置被呈現的,這次音樂節的場地你覺得讓整個體驗有什麼不同嗎?


去美術館和音樂節的人群是不一樣的,人們來音樂節是為了聽音樂看演出,藝術裝置什麼的只是錦上添花罷了。任何人都可能無意間發現很酷的裝置,這也是公共藝術的魅力。


但最終呈現出來的這個效果由於場地的各種限制,跟我原先的設想大相徑庭。但我其實很喜歡這種感覺,畢竟現實生活中就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因為它不是僅需點擊「後退」或「刪除」便可以一筆勾銷的虛擬世界。這是一個更真實的世界。


你平時不做藝術的時候喜歡幹什麼?


最近我對那種跟科技一點關係不沾邊的東西尤其有興趣,定期地脫離網路世界對我來說是一種解放。我平時也會去看類似的數碼裝置,但我總忍不住分析它用了什麼軟體怎麼做的,很難好好欣賞。


那你未來有想過嘗試非科技的藝術創作嗎?


有的,我剛剛在加拿大參加駐地項目時就有所嘗試,未來希望能帶來看得到摸得到的作品。


謝謝你!


尼克·付斯旦和 ANIMA

糟糕的首屆天漠音樂節上其實也有像樣的藝術裝置



ANIMA,圖片來自藝術家


ANIMA 外觀上像是個裝滿各色發光液體的球狀物,人工智慧又令其能夠根據周圍觀眾的動作和位置而做出回應,調整投影在其表面的影像和相伴隨的電子音樂。互動式的設計和人工智慧曾讓這個神秘不明球體在美國SXSW 音樂節大受好評。 裝置藝術家尼克·付斯旦(Nick Verstand)希望通過技術搞清楚人類在聽音樂的時候到底在想什麼。


創想計劃:作品為什麼叫做 ANIMA?


尼克·付斯旦:這是「靈魂」的拉丁文。我認為人類能完成的最偉大傑作的分三種,第一種是看起來有生命的,第二種是有感情的,第三種也是最高級的便是有靈魂的。創造一種看起來有自己的靈魂的東西也是我的目標。我想要探索科技人性的那一面。


你認為什麼樣的東西看起來是有靈魂的?


這很難說。我們團隊在ANIMA的研發中就運用了人工智慧技術,我們總共做了六七個模型,有的比較聰明有的比較傻。但我們邀請公眾來進行測試時發現,人們覺得那些其實更傻的模型聰明,聰明的模型在我們的眼裡反而更傻。


ANIMA,圖片來自藝術家

糟糕的首屆天漠音樂節上其實也有像樣的藝術裝置



這次在天漠音樂節的展出和之前有什麼不同嗎?


我一般會先觀察場地的環境主要的色調,專門為裝置設計配色以達到最完美的效果。


能不能介紹一下裝置背後的技術支持?


因為如果要讓影像布滿整個圓體的各個面需要至少四個投影機,還會受到觀眾影子的干擾。所以我們決定另闢蹊徑從裝置的內部進行投影,讓影像最終呈現出一種液體狀的效果。總共有三個團隊完成這個項目:在瑞典的 Pufferfish 公司負責投影技術的部分;德國的 Onformative 公司完成影像的設計;音樂人 Pandelis 設計了根據觀眾的動作和位置創作音樂的演算法,有點像。我的角色更像是個導演,協調各個部門主導全局。


這個項目讓我認識到,大家很大程度上高估了人工智慧:它們看起來的聰明完全歸功於背後團隊的「人類智能」。沒有「人」,根本不會有「人工智慧」。


所以你認為不會有人工智慧超越我們的一天?


沒錯。

糟糕的首屆天漠音樂節上其實也有像樣的藝術裝置



ANIMA,圖片來自藝術家


這件裝置之前也在美國的 SWSX 音樂節展出過,你認為音樂節的場地會讓整個體驗有什麼不同嗎?


我以前是名 DJ,在舞台上最重要的就是感受觀眾的情緒並作出回應,ANIMA 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這樣用視覺效果和音樂掌控觀眾情緒。


未來有什麼新項目?


我正在為阿姆斯特丹電子音樂節(Amsterdam Dance Event)籌辦一個叫做 「北極星」(Polaris)的新裝置。它總共分三個部分:音樂人為觀眾們播放一段音樂,來自荷蘭的 TNO 科學研究院在現場觀測觀眾們的腦電波,最後將腦電波轉換成驚人的燈光裝置藝術給觀眾看。我明年應該還會在深圳的蛇口設計博物館進行展覽,到時歡迎大家來玩。


謝謝你!


Written by: 逸菲

糟糕的首屆天漠音樂節上其實也有像樣的藝術裝置 點擊播放 GIF/353K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想計劃 的精彩文章:

把油畫顏料放大20倍之後

TAG:創想計劃 |

您可能感興趣

5個在音樂節上被攝像抓拍的技巧
從《中國有嘻哈》到迷笛音樂節,最炫酷的玩法是把音樂穿在身上
比維密秀還養眼,一個音樂節還能有這樣的魔力?
在音樂節上吃烤肉
科切拉音樂節造型指南,音樂節就該穿成這樣出去浪!
什麼!?下半年音樂節市場橫空殺出一個叫「還有」的音樂節
品牌|在音樂節上吃烤肉
歐洲有哪些著名的戲劇音樂節?
這樣穿才能與這狂歡音樂節最相配!
很嗨很炫很性感 泰國的音樂節是這樣的
音樂節上大牌那麼多,我卻在跟垃圾桶合影
你可能看了一個假的音樂節
在世界最大的電子音樂節上找了8個傢伙聊聊啤酒與音樂……
歌謠界的寵兒,音樂節目上了個遍
音樂節,如何穿著才能在這片草地上撒野?
「理工科」也能很文藝葯大首屆草坪音樂節昨晚上演
直擊在音樂節上盡情作樂的美國男女
嗨翻音樂節,沒有比穿件花裙更應景的了
教你穿搭 | 音樂節的季節,是時候凹起來啦!